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與神面對面(暢銷增訂新版)

Face to Face with God (new expanded edition)
  • 9 315
    35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基督教心靈關懷/成長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比爾.強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劉如菁
  • 出版社: 天恩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5/06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想經歷和耶穌的十二使徒們相同的聖靈澆灌嗎?你想擁有如摩西一般「與神面對面」的親密、喜樂與滿足嗎?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讓比爾.強生牧師的見證,也成為你的經歷,一同領受神同在的豐富恩寵與絕對大能。

【本書簡介】
這次,是你和祂的專屬故事
與神相遇的經歷將改變我們的一生
打從心底深深知道:再也不一樣了!
我們都渴望成為神偉大計畫的一部分;滿足這渴望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天天到祂面前求問。
尋求祂面者所得的賞賜,便是祂的同在與大能——聖靈的澆灌——你的腹中將湧出活水的江河!

比爾.強生走訪大大小小城市,只因聽聞神造訪那地。經過多年竭力追求,神終於在一個夜晚造訪了他。那夜的寶貴經歷,使他明白這就是他所渴求的「更多」,他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過日子、再也無法滿足於沒有神同在的生活了。聖靈的恩膏常駐在他身上,徹底改變他的牧會生活。

經典再現,感動再臨
這本書曾撼動成千上萬顆心,如今全新增訂版隆重推出!
今天,你的心是否也渴望被神挑旺,經歷真正的復興?
好消息是——神要帶領你走出靈性沙漠,躍入復興浪潮!

暖心延續
在增訂新版中
作者比爾·強森在每章結尾特別新編發人深省的問題與禱告文
讓閱讀不只是片刻的感動,而是每天的更新與盼望
亦作為小組靈修的討論教材

祂放在你心中的渴望,將譜出你和祂專屬的故事!

【本書特色】
★這本書為你而寫——
1. 渴望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追求者
2. 渴望領受聖靈恩膏的渴慕者
3. 渴望經歷復興的教會或機構領袖

★透過本書你將發現——
1. 如何處理在禱告默想時浮現腦海的各種分心事
2. 如何定睛在的神的面,得蒙恩寵,進而改變歷史
3. 如何走出靈性平原,躍入復興浪潮

【專文推薦】
◎比爾.強生這本書是必讀佳作,尤其是曾經被臨到他生命的醫治恩膏大大觸摸過、而想知道他到底如何領受這麼強的醫治恩膏的人,更不容錯過。
——柯蘭迪(Randy Clark)|全球覺醒事工創辦人

◎我必須說,這本罕見的好書不但改變了我個人靈修時間的做法,也讓我重新肯定神的本性之於我的意義。為一本深深影響我個人的書寫推薦文的機會實在很少,因此我樂意在此大力推薦,尤其是領袖們和有影響力的人:請你們一定要看這本書!
——上恩.包茲(Shawn Bolz)|表達58事工主任牧師

◎為什麼從加州雷汀市傳出那麼多叫人驚奇的病得醫治見證?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在這本不尋常的書裡。
——柯恩德(Dr. R. T. Kendall)|英國倫敦西敏教會前任牧師

◎這本書既是見證,又是自傳;它有歷史性,又絕對有神學性。教會實在需要這樣可信的作品教導,以進入那早已為我們存在的真實領域。看到比爾.強生這樣熱愛神的同在,會喚醒許多人沉睡的渴望,原來我們也曾如此渴慕神。他以從前熱烈追求神同在的聖徒為師,他的信息充滿神的能力,絕對是我們面對這個季節時不可或缺的。
——喬瑟夫.嘉靈頓(Bishop Joseph L. Garlington Sr.)|國際和好事工主理會督

◎「神同在」是眾所追求,但卻少有著作可清楚闡述並指引。此書開啟我們對神的渴慕和認識,引導我們進入追尋神的旅程。
——劉群茂|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

◎直到我看了比爾.強生牧師的《與神面對面》,我才驚覺我所經歷的不過是皮毛而已,在神同在的領域中還有許多豐盛的產業和寶藏等著我去挖掘。每次聽比爾牧師的信息或是讀他的書,我都驚嘆於他所得著的啟示和超自然神蹟奇事的經歷,我深信這一切都是神對他單純追求的最直接回應。
——周巽光|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區牧長|約書亞樂團前團長

◎倘若你渴慕認識神的道,渴慕神與你面對面說話,渴慕與神關係更親密而使生命不斷改變更新,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Esther Lin|青年傳道

【各界領袖專屬推薦】
柯蘭迪(Randy Clark)|全球覺醒事工創辦人
上恩.包茲(Shawn Bolz)|表達58事工主任牧師
柯恩德(Dr. R. T. Kendall)|英國倫敦西敏教會前任牧師
喬瑟夫.嘉靈頓(Bishop Joseph L. Garlington Sr.)|國際和好事工主理會督
劉群茂|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
周巽光|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區牧長|約書亞樂團前團長
Esther Lin|青年傳道

作者

■比爾.強生 Bill Johnson
加州雷汀市伯特利教會主任牧師,他將不同宗派的許多教會連成網絡,建立教會領袖之間的關係,帶下復興。他是備受推崇的國際特會講者,也常與其他知名講者,如柯蘭迪(Randy Clark)、海蒂.貝克(Heidi Baker)、麥海士(Mahesh Chavda)等共同主持特會;曾多次來台灣服事,為2010-2022年「天國文化特會」講員。
他也是暢銷書作者,已翻譯成中文版的作品(含合著),近二十本,如:《行在神蹟中》(以琳書房);《與神築夢》、《剛強站立》、《釋放屬天的醫治大能》(與柯蘭迪合著)、《接待神同在》、《良善天父》、《當神介入》、《我家也有巨人終結者》(與貝妮‧強生合著)(以上皆為異象工場)等。

目錄

聯合推薦
序1 引導你單單追尋神的面╱喬瑟夫‧嘉靈頓
序2 踏上與神面對面的旅程╱劉群茂
序3 只不過看了祂一眼,我的心就永遠為祂焚燒╱周巽光
序4 專心尋求耶和華╱Esther Lin

第1章 啟程
第2章 見祂榮面的恩寵
第3章 邁向應許之地
第4章 祂同在的彰顯
第5章 耶穌:神的榮面
第6章 埋伏等候
第7章 不再一樣
第8章 喜樂是最好的獎賞
第9章 反映神的榮面
第10章 神榮耀的百姓

附註

序/導讀

【聯合推薦】
比爾.強生這本書是必讀佳作,尤其是曾經被臨到他生命的醫治恩膏大大觸摸過、而想知道他到底如何領受這麼強的醫治恩膏的人,更不容錯過。本書不僅透露他是如何心意更新而變化,進而靈命更新,滿有醫治病人的能力;也透露一點他個人的思想轉變歷程。請不要以為這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不是的,這本書更像是一盞燈,為我們指出恩典的穩妥性,也警告前有宗教暗礁、靠個人努力的淺灘,以及善行功德的荒地。本書篇章中藏有黃金。作者啟示性的教導簡直太豐富!我知道他的祕訣:就是關係。他是一個從不輕忽恩典之邀請、總是願意與神面對面相會的人。如果你正在找一本書,希望有聖經的扎實基礎、指示以基督為中心的方向,並倚靠聖靈朝那方向前進,那麼現在你手上的這本書就是了!

柯蘭迪(Randy Clark)
全球覺醒事工(Global Awakening)創辦人
著有《God Can Use Little Ol' Me》等書

這本書就像畫了一張路徑圖,教你如何跟神建立你夢寐以求的優質關係。路徑起點是作者飢渴更多得著神的小故事,接著他帶我們走上這段旅程,不僅定義什麼叫靈裡飢渴,也說明神如何以祂的榮面使信祂的人得著滿足。市面上關於恩寵、與耶穌面對面的關係、甚至是喜樂方面的書有很多,但我最喜歡作者的處理方式,他讓我們明白神渴望有深入卻單純的連結,這等罕見的睿智正是這世代所需要的。我吃下他的觀點,從第一頁啃到最後一頁,我必須說,這本罕見的好書不但改變了我個人靈修時間的做法,也讓我重新肯定神的本性之於我的意義。為一本深深影響我個人的書寫推薦文的機會實在很少,因此我樂意在此大力推薦,尤其是領袖們和有影響力的人:請你們一定要看這本書!

上恩.包茲(Shawn Bolz)
表達58事工(Expression58 Ministries)主任牧師
著有《The Throne Room Company》、《Keys to Heaven's Economy》等書

為什麼從加州雷汀市傳出那麼多叫人驚奇的病得醫治見證?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在這本不尋常的書裡。呼叫:有誰渴慕與神親密又願意付任何代價(包括願意失去尊嚴、不顧體面),這本書是你必讀的!如果你真的想要跟神有親密關係,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寫的。比爾.強生這本書充滿睿智,讀來既感動又得激勵—是我近年讀過最棒的書之一。

柯恩德(Dr. R. T. Kendall)
英國倫敦西敏教會(Westminster Chapel)
前任牧師著有暢銷書《饒恕原理》(校園書房)

【序1】引導你單單追尋神的面
喬瑟夫.嘉靈頓(Bishop Joseph L. Garlington Sr.)
匹茲堡聖約教會(Covenant Church of Pittsburgh)主任牧師
國際和好事工(Reconcili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主理會督

唐米勒(Don Miller)原本不喜歡爵士樂,直到有次親眼目睹一名爵士樂手閉眼彈奏,彈得渾然忘我,整個人沉浸在音樂裡,從此他愛上爵士樂。以前他覺得爵士樂總沒個「解決」,但那天看著那名樂手乘著音符有如轉換到另一空間,他突然有所領悟:「有時候你得看到別人是那麼深愛著某樣東西,然後你自己才會愛上,就像有人為你指路一樣。」他對神也有同樣的感覺,「因為神並未解決。」(摘自Don Miller著《Blue Like Jazz》)

對我而言,唐米勒所觀察的那位無名樂手的典型,就是比爾.強生。他不像今天許多人堅持「解決」神和祂為神學家製造的難題,還堅持需要一個(妥貼的)簡單答案。比爾.強生卻卯足全力鏟開未解決疑案的土堆,而他的鏟子就是提問(有的問題他也沒回答)和簡單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洞見。比爾的事奉擁抱悖論(paradox),彷彿那是世上再正常不過的事,他拒絕拿不符合聖經的概念引導讀者思考,同時也以最單純的方式讓讀者看到,那些看似有理的觀念其實有損神的良善,也不合乎新約聖經中耶穌生命的榜樣。
比爾在教導的時候常常會拋出一個論述後,卻先不「解決」,而是以他經典的站姿,笑看台下的我們為那句話在那邊猶疑不定:「咦?我從沒見過這種事!」接著他會把那個「未解決」的論述延伸擴大,最後簡直像自言自語般地,說他剛才所分享的那個想法滿有大能。聽他的教導你會摩拳擦掌,面對傳統教師完全陌生的思維方式,躍躍欲試,也會激起你亟欲深入前方探索。
「有時候你得看到別人是那麼深愛著某樣東西,然後你自己才會愛上,就像有人為你指路一樣。」《與神面對面》這本書既是見證,又是自傳;它有歷史性,又絕對有神學性。教會實在需要這樣可信的作品教導,以進入那早已為我們存在的真實領域。看到比爾.強生這樣熱愛神的同在,會喚醒許多人沉睡的渴望,原來我們也曾如此渴慕神。他以從前熱烈追求神同在的聖徒為師,他的信息充滿神的能力,絕對是我們面對這個季節時不可或缺的。願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也能像第一世紀的人一樣,讓周圍的人看我們「都很驚奇,認出這些人跟隨過耶穌。」

【序2】踏上與神面對面的旅程
劉群茂
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

《與神面對面》的內容令人雀躍不已,它是我期待已久的著作。曾有許多人詢問我的牧會哲學或教會成長的關鍵,我曾思想,像是:火熱的敬拜禱告、有能力的講道、合一的團隊、強壯的小組、執行力……,這些答案都是,但似乎欠缺些什麼,多年來我才漸漸明白,「神的同在」、「真實與神面對面」才是一切關鍵中的關鍵。
「神同在」是眾所追求,但卻少有著作可清楚闡述並指引。此書開啟我們對神的渴慕和認識,作者藉自己的經歷、古聖先賢及許多美好的榜樣,在聖經真理的基石下,引導我們進入追尋神的旅程,尋求神不再是空虛飄渺、沒有定向,而是有根有基,帶下真實生命的改變,使主榮光照耀萬國、得著萬民,這正是所有神的百姓所渴慕,求神藉此書引導祂的百姓走在祂更新的心意裡!


【序3】只不過看了祂一眼,我的心就永遠為祂焚燒
周巽光
約書亞樂團前團長╱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區牧長

我帶領敬拜快二十年了,自認為在敬拜的領域中擁有了許多豐富和精彩的經歷……直到我看了比爾.強生牧師的《與神面對面》,我才驚覺我所經歷的不過是皮毛而已,在神同在的領域中還有許多豐盛的產業和寶藏等著我去挖掘。
我最佩服比爾牧師的地方,在於他對神的同在和恩寵那種極其渴慕的執著和熱情,願意付上一切代價只為了要得著神,並且更深、更廣的來經歷祂。他的見證告訴我們,神是如此信實的對待那些飢渴追求祂的人,靠近那些謙卑尋求祂面的人。每次聽比爾牧師的信息或是讀他的書,我都驚嘆於他所得著的啟示和超自然神蹟奇事的經歷,我深信這一切都是神對他單純追求的最直接回應。
讀著他的書,彷彿神也把我帶回我與祂超自然相遇的每一個經歷記憶中。神真的太榮耀也太美麗了,當我越多的遇見祂,我的內心就越充滿著一種又滿足卻又更加飢渴的衝突感。我相信這是在基督徒生活中的美好矛盾,也願你在讀這本書時,可以經歷這美好的矛盾。

【序4】專心尋求耶和華
Esther Lin
青年傳道

主賜給我和我們全家最寶貴的福氣,就是讓我們有好幾次的機會,拜訪位於加州雷汀市的伯特利教會。在那裡,我們遇見一位謙卑溫柔、滿有神同在的人。他真的反映出耶穌基督的形像和神的榮面。他極其渴慕神的同在,由此觀之,他實在堪稱現代的摩西。他的名字就叫做比爾.強生。
2008年1月我參加教會的主日崇拜,當天比爾.強生牧師介紹了他的新書《與神面對面》,聚會結束後我立刻買了一本;在閱讀過程中深受激勵,心中極有感動推介給媽媽(林曾秀芬姊妹)的臺灣好同工—天恩出版社的丁遠屏叔叔,盼望藉由本書中文版的發行,給予華人基督徒美好的祝福。
這本書的開頭第一章,比爾牧師就寫道:「從我回應神呼召,將一生獻給祂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這條更深尋求神的旅程。神不是呼召我投入事奉,也不是要我奉祂的名成就豐功偉業,神乃是呼召我到祂面前。」讓我深受感動,比爾牧師也不斷在本書中鼓勵每一位信徒都該起來,單單尋求神的面。
倘若你渴慕認識神的道,渴慕神與你面對面說話,渴慕與神關係更親密而使生命不斷改變更新,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神已施恩邀請你:「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3節)願神藉著這本書大大賜福與你。

試閱

【Chapter1】啟程
空氣中孕育著各種可能性—你感覺到了嗎?天堂本身渴望著入侵(invade)自然領域。也許黑暗遮蔽全地,但在神百姓身上的榮光也變得越來越明顯而真實,為最絕望的情況帶來希望。
神正開啟祂真理的寶庫,以大而可畏的方式將真理釋出給全人類。使徒保羅的禱告正在我們眼前應驗:我「不住地為你們感謝神,禱告的時候常常提到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把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賜給你們,使你們真正認識祂。」(以弗所書一章16~17節)如同代表即將生產的陣痛,啟示型知識也是千古以來特地保留到這一刻,才釋放出來的。換言之,直到我們所處的這歷史性時刻,神才促成智慧與啟示的指數型增長。我不是在講會有新的聖經書卷或有其他神聖著作;我講的是,聖靈正在解鎖我們手上的這本聖經。
神所揭開的是什麼日子呢?起碼對那些有心追求這啟示的人來說,這是遇見神的日子,他們想知道能從啟示支取什麼。智慧與啟示的靈不是為了使我們更聰明,而是為了使我們更覺察肉眼看不見的真實。這靈或恩膏的目的是,把認識祂的智慧與啟示賜給我們;除了提升對國度原則的了解之外,更將大君王本身顯給我們看。同在永遠勝過原則。當我們遇見祂神聖的臨在,改變更新也隨之發生,不是有好點子而已—更新會先在我們裡面發生,好叫我們能為周遭帶來改變。

渴望是神所賜的

尋求神的心是神親自放在我們裡面的,它就像所有渴望一樣,不受律法約束也不能強制,而是當我們向神的本性敞開時,渴望就從我們裡面長出來。祂用什麼打開我們對祂的胃口呢?就是讓我們盡情「嚐」到祂的美善—祂那不可抗拒的榮光。神對人的愛,是遠超過人所能理解與想像的。祂是幫助我們的,不是敵擋我們的。神每時每刻都是百分之百良善。這些真理深深烙印在所有花時間注視祂的人心上。
這個注視祂的地方,是新約的絕對中心,根據保羅描述,在這裡「我們眾人以揭去面紗的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了與主有同樣的形像,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與神相交是基督徒生命的動力,而非需要為祂做出什麼成績。惟當我們感知那一位的榮面時(我們是按祂的形像、樣式被造的),才能真正認識我們是誰,以及為自己而造我們的那位神。而因為祂是神,所以注視祂而不被改變是不可能的。祂以祂的臨在影響我們,祂渴望我們,我們被祂吸引而接下這使命—其實很簡單,就是變得越來越適宜在祂的豐盛中看見祂。
真理是,我們感知神的榮面到什麼程度,就能降服於聖靈轉化的工作而更有基督樣式到什麼程度。每個基督徒都要面對的問題是,只部分轉化就滿足了呢?還是要被祂深深吸引?以至於讓祂將我們裡面的一切置於死地,免得阻礙我們彰顯基督的成熟之路。

“我們感知神的榮面到什麼程度,就能降服於聖靈轉化的工作而更有基督樣式到什麼程度。”

追求祂的榮面是終極的追求。但是要迎向與神面對面的追求,得有必死的心理準備。因此這趟旅程膽小勿試,出於好奇者免進,因為代價太高昂。
儘管尋求祂面的代價雖高,而該不該提出警示還是令我猶豫了—不是因為不必付代價,你得付出你一切;而是因為一個事實:所獲得的回報之大,以至於我們付出的代價顯得微不足道,我怕你會臉紅心虛。
重點是,我們付出全所有,為了得著祂的全所有。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了。經歷這交換之後,我們發現從前在乎的,現在一點都不要緊了。毫無熱情的人生退位,甘心捨棄一切的人生上位。從遇見祂的那一刻起,與神國不一致的事情就一件件死去,不僅如此,神國裡至高的超自然真實,也在我們裡面活了過來。遇見這位無法抵擋的神之後,你不可能還保持現狀。
這段旅程如此神聖,且將燒盡一切,以致敢回應其呼喚的人很少。雖然每個男女老幼心裡都有這追求神的種子在,但人們對此似乎多半麻木不覺。許多事情掐熄了我們追求創造之神的榮面的渴望,無論是被世俗理性之風吹滅,或是因為對宗教失望痛心而全無追求慾望,1 這類勢力導致我們放棄終極的追求,屈從另一股衝動,就是自始祖墮落以來影響人類的衝動—躲避神。
但是,終極的追求仍是可做得到、在伸手可及之內、連小孩子都可以來的。相較之下,其他不管什麼道路、什麼野心抱負,都顯得蒼白無力。你可以說,惟獨這個挑戰使所有其他追求更增意義、更顯清晰。回應這邀請的人都發現人生別無所求了,拒絕的人窮盡一生想找替代品,卻無處可找,徒勞一生。

我的任務

基督徒領袖尤其將注意力轉向感知神在此刻的啟示,而且拚了命做出最佳詮釋,無論在講道中、寫在歌詞裡或寫成一本書,都在努力捕捉那從天上來的,然後在地上把它釋出。這也是我這本書所追求的。
本書內容有很多最初是講給我們教會大家庭聽的,約是在2002年。傳講這些道令我膽戰心驚,用上所有正確的方法傳遞信息之後幾天,我仍不禁顫抖,以前從來沒這樣過。然而,那時候我並無負擔要把信息寫出來(我的每一本書都是出自心中的負擔而寫)。於此同時,它成了我人生的全部、我活著的目的,我這一生就是為了發現和接待神的同在而活。追求這目標當然代價很大,但那並不妨礙我越來越把它定為活在世上的唯一理由。就在幾個月前,上帝讓我很清楚一件事,我一直嘗試活出來的這個信息,如今需要把它寫下來。
打從回應神對我一生呼召的那一刻起,我就展開這個更深遇見神的追求。我蒙召不是要奉祂的名去開創事工或成就大事,我蒙召是來到祂面前。我的蒙召是在1971年的一個主日,家父,也是我的牧師,用以西結書四十四章傳講信息,他說人所能擁有最大的榮幸,莫過於在感謝、頌讚和敬拜中,事奉神自己。他教導我們,事奉神與事奉人是有差別的。毫無疑問,事奉神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來事奉神。
坐在台下聽著他教導神的道,我心中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雖然講這種道的時候一般不會在尾聲時呼召,但我覺得必須回應。我坐在椅子上,低頭祈禱:「天父,我將我的餘生獻給祢,求祢教導我這一件事。」用「感動」一詞根本不足形容我當時內心的激動。我原本已將一生都交給基督,某方面來說是毫無保留。但現在我對祂說,我獻給基督的人生有一件事的重要性高於其他—我要事奉神自己。
很快我就明白一件事,這個敬拜的呼召非關音樂、樂器、詩班或敬拜團,也非關唱詩歌暖場預備人心聽道。以音樂的角色來看事奉神自己,即便有最偉大的關於祂的頌歌,也遠遠不夠。與此事奉最相宜的,得要是向祂唱的歌,重點是直接在祂真實的臨在中事奉祂。
我不顧一切只為進入祂面前的生活方式,很快就獲得祂的回應,祂揭開啟示,印證這的確是祂創造我又救贖我的目的。聖經一貫的主題就是,我們受造是為了在與創造主的關係中親身經歷這位超自然的神而認識祂。後來我更明白一件事,人與神面對面,並非僅在聖經那時代才有;事實上,那種與神相遇的廣度與深度,還是有可能、甚至可說非常可能再次發生。我雖從未想過自己有資格遇上超乎尋常的經歷,但我深知祂愛我,祂的愛使我對祂更加如飢似渴。

旅程加速

為了追求更大的能力與恩膏,我走遍許多城市,只要聽說哪裡有神的造訪既顯著又非比尋常,我就會去看一看。我身邊有些弟兄姊妹對這類追求頗不以為然,他們說:「應該是神蹟奇事隨著你,不是你去追逐吧?」我的看法卻不同:如果沒有神蹟奇事隨著你,那你就去追逐吧,直到神蹟奇事隨著你來。我在那些地方的經歷被神用來布局,最終使我在家鄉也有改變生命的相遇。
1995年我又去外地參訪,回來後我開始日夜呼求神,持續了大約八個月。我禱告說:「神哪,我要更多得著祢,不計一切代價!什麼代價我都願意付!」之後,在10月的某個晚上,神應允了我的禱告,卻不是以我期待的方式。
那晚我原本睡得像死了一樣,卻突然完全清醒,有股無法解釋的力量開始貫穿我全身,我不由自主地顫抖,就像被接到牆上的插座裡似的,1000瓦的電力流貫全身。似有一充滿極大能力的存有進到房間來,我在祂面前根本無法動彈,雙手雙腳不聽使喚,我越拚命想制止顫抖,抖得越厲害。於是我知道,這場角力我是不可能贏的。我沒聽到任何聲音,也沒看見異象,但那是我此生最強烈的經歷,那種猛烈的能力令我完全無法招架。那是神,祂回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禱告。
話說回來,那次面對面相遇的前一晚,還真是滿有榮光的聚會。
我們教會一連幾晚辦特會,邀請的講員迪克.喬埃思(Dick Joyce)是我的好友,也是先知。我們每一晚的聚會都有神美好的同在,神的大能彰顯在祂百姓當中,講道後的禱告服事時間裡,我的一個朋友在領受神方面一直有困難,我感到有句來自神的話要給他,於是對他說:神將眷顧他,以大能觸摸他,可能發生在白天,也可能在
晚上,說不定在下午2點,甚至在凌晨3點。我還跟他說會是個驚喜喔。
很棒的聚會結束了,凌晨1點,終於可以上床睡覺。當我被神的大能驚醒時,還瞄了一眼時鐘,3點整。我不禁脫口而出:「啊!我被祢設計了!」神用我對友人說的預言,反套在我身上。
在此之前的十年之中,雖然也曾半夜醒來經歷大能,但都只有雙腳顫抖,強度不如這次。以前我都不知道是出於神,總以為是身體有毛病,每次兩腳不由自主顫抖,我就起床吃根香蕉,意圖補充一點鉀來舒緩;如果不見效,我就吞顆消炎藥,看會不會好一點,但也無效。這次,凌晨3點鐘,我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從前我就像撒母耳跑去問先知以利:「是你在叫我嗎?」這次我躺在床上,終於明白過去這十年以來,神一直呼召我投身一件新事、更高的事。這次祂終於抓住我的注意力了—我無法動彈呀。我明白了,至少明白一部分,原來這就是我一直祈求的「更多」。
過去我一直求神讓我更多得著祂,不計代價。我不確定那樣禱告正不正確,也不了解那個祈求背後的神學,因為我知道在信主時祂已經住在我裡面了;我只知道我對神如飢似渴。曾有幾次甚至在半夜自己醒來,因為連睡覺時我也在祈求更多得著祂。(有些發生在我們身上最重要的事,很難向別人解釋,卻是真真切切出於神。反正親身經歷的人知道是真的,才是最要緊的。)
凌晨3點鐘,屬於我的時刻,卻不是照我期待的方式來到—雖然我也說不上來究竟我期待什麼。總之,祂帶來一個使命,而我是祂的目標對象。那次經歷充滿榮光,因為是祂。但並不是非常愉快的經驗,因身體感官並無任何滿足感。起先我還挺尷尬的,甚至感覺自己臉紅了,雖然當下並無別人同我在房內。我一個人躺在床上,腦中浮現的畫面是,我站在會眾面前教導神的話語,我最喜歡教導真理了,但是我的雙手雙腳卻不聽使喚地抖個不停,好像我有嚴重的身心問題;接著我看到自己,還是那副手腳不聽使喚的模樣,走在大街上,經過我最愛的一家餐廳門前。我不知道有誰會相信我這樣是出於神。
但這時我想到雅各遇見神的使者,整夜與祂摔跤;雅各遇見神之後,腿就瘸了。我想到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她也經歷了神,但連她的未婚夫都不相信那是真的,還得勞駕天使來造訪他,才改變他的心意;後來,馬利亞生下嬰孩基督—不過往後她一輩子都背負未婚生子的污名。想到這些,有一件事變得很清楚:有時從地上的角度看神的恩寵,跟天上所見不一樣。我追求更多得著神,是要付代價的。
相比於剛才閃過我腦海的畫面,神讓我想到之前好幾個月的切切懇求,我不禁淚流滿面。原來神要我跟祂做個交換—把我的尊嚴換成祂日益彰顯的同在,畢竟我有禱告說「不計代價」,但是遇見神的目的是什麼,卻很難解釋得清楚,我只能說,你就是知道。你很清楚知道祂的目的,其他事實全都黯淡無光,因為你眼中只見神所指出的、對祂唯一最要緊的事。
就在那個地方,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動作,懷疑是否餘生都將因這排山倒海的同在而臥床,我在淚水之中來到無法回頭的轉捩點。我歡喜地降服、呼求:「更多,神啊,更多!我要更多得著祢,不計任何代價!就算要我失去尊嚴,只為跟祢交換,我也甘心樂意,只求更多得著祢!」
神的大能整夜湧流不止,我也整夜哭泣、禱告:「更多,主啊,更多,求祢讓我更多得著祢。」直到早上6點38分才終於停止,我下床,整個人神清氣爽。但那晚和再來那個晚上,整個經歷再度上演,而且是從我一上床就開始。
後來我才明白,原來這就是與神面對面的經歷,你若去查考聖經裡遇見神的聖徒的見證,會發現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祂按祂的旨意向我們顯明祂自己,有時祂會視人心的不同而調整方式,但所有的經驗都有一共同點—凡是與神面對面過後的人,再也不可能照從前那樣過日子了。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但所有的經驗都有一共同點—凡是與神面對面過後的人,再也不可能照從前那樣過日子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77431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17*23*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