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起初,是黑夜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198
    2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專欄作家、影像工作者梁家瑜,在太陽花運動三週年之際寫出了一本無法歸類的書——不同時空的事件中,印照著內心不斷閃現信仰的話語。

太陽花運動,對參與其中的某些基督徒而言,是震撼靈魂的信仰體悟。梁家瑜的書寫,挑戰讀者對基督教的刻板印象,為太陽花運動的詮釋提供一特別的視角。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王昭文(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發起人,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莊信德(磐頂教會主任牧師,台灣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喬瑟芬(專欄作家,關注社會運動的基督徒)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博士)等

誠摯推薦!

作者

梁家瑜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電影暨文學碩士、法國高等電影研究學院助理導演文憑。曾任紀錄片版權專員、國際新聞編譯、駐外新聞特派員,同時為專業英、法文譯者,譯有《邊境國》、《論特權》,《法國高中哲學讀本(二)》,文章散見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傳揚論壇、人本教育札記等。現為哲學星期五@台北共同策畫人,並服務於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

目錄

推薦語 ........................................................................................................... 002
推薦序:書寫作為一種調整時差的個人行/葉浩 ................................... 004
自序:他們都在想什麼呢? ....................................................................... 011
第一幕:黑夜 ............................................................................................... 015
第二幕:合城都驚動了 ............................................................................... 027
第三幕:牧人與羊群 ................................................................................... 059
第四幕: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 ................................................................... 099
第五幕:一宿雖有哭泣 ............................................................................... 147
獨白 ............................................................................................................... 165
謝幕 ............................................................................................................... 177
後記 ............................................................................................................... 183

序/導讀

推薦序

書寫作為一種調整時差的個人行動

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島嶼是個深陷多重「時差」的社會。作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多重時差意味分裂的歷史記憶,彼此不相容的史觀,以及鑲嵌其中的身分認同,也就是分裂的國族認同,加上同時存在懷念威權與擁抱民主的兩種心態,有人曾經歷了價值翻轉,接受了民主,有人則懷念威權時代,至今依舊不肯認同民主,一部分的人樂見我們的法律體制終於接軌國際人權公約,一部分的人卻駁斥所謂的「普世」人權乃「西方」的價值。另一方面,許多人主張妥善處理歷史不義才能穩健地走眼前路,但也有人呼籲唯有立即放下過去才是擁抱未來的唯一捷徑。此外,同樣走在轉型正義路上的人們,亦有走得快的人嫌別人走得慢,而步步為營的人則擔心別人走得過於倉促。

多重政治時差就是臺灣社會之特色。如何調整時差,如何讓彼此價值觀迥異,史觀、時間感、歷史記憶的主體差異以及起點不一的各種族群取得一種「共時性」,是個刻不容緩的政治議題——當然,讀者或許會主張必須暫時擱置,但這麼說將進一步強化了時差作為一種政治維度的事實!

這裡所謂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並非處於同一時間軸上的「同時性」(simultaneity),後者指涉一種物理時間上的狀態,前者則關乎一群人對於特定歷史事件的共享意義。例如,「二二八」之於整個島嶼上的人來說,是個具有同時性的事件,因為沒人懷疑它在時間軸上的定點,日曆上的這一天近年來也是國定假日,但,因其「歷史意義」並非所有族群共享,這事件目前是時差政治的根源之一,而非人們得以重建彼此共時性的歷史資源。是故,調整政治時差所需的,是對於同一事件的共同理解與感受之促成,亦或另一個新的,也就是一個可以讓人們可以和過去劃清界線,重啟開端,所有的人得以藉此(再)確認彼此為同屬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事件。

三一八事件或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那是一個島嶼上盛況空前的公民運動,絕大部分向來聲稱不涉政治的單一議題團體都在這一場運動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戰鬥位置,並參與其中。然而,三一八那個晚上,也就是二0一四年「太陽花運動」的起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是的,沒有人能夠穿越時空回到三一八的現場。作為一個數十萬人曾經參與過的事件,於今人們再次談起的一切,都是追憶,都是人們如幽魂般依循海馬迴刻痕遊走的結果。沒有人可以訴說全貌,但任何實際的參與經驗或感受也不容輕易抹煞。

走回現場的幽靈,正是本文作者自始便揭露的書寫身分。但這也是人類根本生存的處境所致。人,必然是一種時間性的存在,而且永遠夾在過去與未來之間。過去,永遠回不去,未來,則永遠在來的路上。唯有「現在」才是真實。就此而言,彼此能交會的所有人也都是一個時間社群。時間的巨流之中,交談與爭辯的你我是一群漂流在同一個孤島上的難民,一起走向地獄,也一起走向天堂。

事實上,源自於西方中世紀的「世俗」(saeculum/secular)概念,本身暗示了人作為一種存在的根本時間性,因為它指涉的是一個介於「墮落」(fall)與「末世」(eschaton)之間,或說是「時間終止」以前的一種存在。這無疑是個基督教的想法,據其神學,上帝是超越時間的永恆存在,而人則是必須在時間維度之中才能經驗世界的有限存在。當然,人也可能藉著信仰而進入永恆的向度,但在此之前,仍必須在時間之內去經驗神聖。

結構上,本書將三一八運動轉化成了一齣五幕劇。熟知喬伊斯(James Joyce)的讀者,不意外會注意到本書也有類似《尤里西斯》與荷馬史詩《奧德賽》平行對應的敘事方式,讓三一八與《聖經》之間存在一種對應關係。不過,神的話語《聖經》畢竟不是神話《奧德賽》,作者呈現了經文與事件的關聯性同時意味著,發生於島嶼上的具體事件呼應了上帝承諾的信實。一方面,作者在有限的時間體驗之中經歷了永恆的神聖性;另一方面,三一八運動本身也提昇至具有神聖意義的五幕劇——如此一來,該運動所欲捍衛的人民主權乃至於民主制度本身,也似乎被賦予了某種神聖性。

不否認,民主的神聖性在於「天賦人權」,也就是來自於上帝的背書,還是來自於對人民主權本身乃「不可侵犯」的世俗信念,本文留下了一個開放的解讀可能。前者是基督教的意義。後者則如同中國政府口中不斷重複的「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切割的領土」那般,根本與神無關!

不過,另一個更大的開放性解讀在於本書究竟是政治神學還是小說?誠然,作者採取了紀實文學的語言來寫作,記錄了他在整個太陽花運動之中不斷浮現於腦海的經文與事件發展的對應。上帝的話語於是既「光照」了三一八,也成了作者「所望之事之實底」。從基督教的觀點來看,這是見證了上帝話語之確鑿。但,從非宗教的立場來解讀,則至少是經文啟迪了作者身為一個運動參與者對於三一八整體意義的理解。然而,太陽花是否有聖靈參與,大腸花是否為五旬節的再現,乃至於本書究竟屬於哪一種文類,是一個基督徒的見證,還是一個說書人巧妙借用經文來鋪陳事件脈絡的虛構故事,決定權都在讀者本身的視角,不一樣的人肯定會讀出不同的寓意。

關鍵在於,一旦訴諸文字,無論是預言或寓言,都寫以相似的語言。不僅本書是如此,聖經也是如此。聖經是初代使徒冒著生命危險寫下的見證,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親身經歷成了另一代人的傳說故事,神的話語也最後淪為不信者口中的神話。

細讀本書的讀者也將發現,作者對於上述這一種時差的敏感度。書寫本身就是一種調整時間軸上事件與回憶的落差之個人行動。人是一種屬於時間的存在,即使上帝道成肉身,以永恆真理介入屬世的歷史,一個事件的意義終究仰賴書寫以及歷史記憶才得以延續,而且在不同世代人之間也必然取得不同的意義。經歷會成為回憶。回憶會成為先人的教訓。集體記憶的保存是抵抗時差的集體行動。一個國家的建立之初或許驚天動地,進入承平時期之後的追憶也必然相對黯然。

然而,除了書寫,我們別無其他方式。三一八事件是近年來島嶼上最大的公民運動,也是參與團體最多的一次。期間,來自不同史觀、歷史記憶乃至針對改革速度的快慢所引起的政治時差,一度消失,讓共時感所取代,而一度淪喪的人民主權也得到恢復。雖然這樣的共時感並不持久,正如人們在朝聖過程之中得以短暫放下彼此差異與成見,邁向同一目標,終將在回歸日常後故態復萌,但回憶也足以撐起一個盼望。理解至此,本書可類比的對象也就從《尤里西斯》轉為喬伊斯的另一本著作《芬尼根的守靈人》。何以如此?跟三一八的幽靈走回現場一趟吧!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博士)


自序

他們都在想什麼呢?

為了避免一些誤解,我想在開始前做一些澄清。

這不是本神學書,也不是本釋經書,也不是講道集,在這些方面,我都沒有什麼資格發表言論,也沒什麼興趣這麼做。這本書說到底只是本個人的信仰反思,不應當把它視為任何比這更多的東西。

這本書也不希望招致任何「神化」書中人、事的揣測。本書的內容圍繞著台灣2014年3月的事件,這件事無須神化—事件已然結束—但需要不斷反思檢討。反思檢討之功自有各領域有學識者進行,相反地,若真有神化之意,選擇基督信仰來說事絕對是最蠢的選擇。

本書分享的是一個親歷太陽花運動部分事件的普通基督徒所見所思。在那段我們共同見證的2014年春天的時光裡,如果許多人的生命因此而改變—不論是因為受到公民衝進立法院大動作所震動,還是被行政院的警棍與水砲打醒—那基督徒顯然也不該完全無動於衷。不就是「重生」才成為「基督徒」的嗎?不都說我們在主裡有「新的生命」嗎?如果這些話是真的,那基督徒對於那年春天許多年輕人歷經的生命轉變,應有不同於非基督徒的理解—因為我們都死過一次,在生命裡的某個層面,我們都與過去的自己告別過。基督徒應該比任何人都更能了解這群年輕人在想些什麼。

台灣基督徒與教會是否能比其他社會群體更能了解太陽花運動中的青年所體驗的,我不知道。但太陽花運動的過程,倒是讓我對《聖經》與信仰有了新的理解。這些理解並不來自於閱讀各種神學著作,而是出於過往閱讀的經文與運動現場的畫面交疊的時刻。這些時刻讓聖經中數千年前的許多見證與描述,不再只是我想像中千里之外的事情,而是我用眼睛、耳朵、皮膚感受過的真實。經文,在又真又活的現實中重新浮現。

我只想記下這段在2014年春天騷動的街頭上,恍若走進聖經時空中的一些片段。除了對我個人之外,這不見得有太大的意義。若要說這些記述與讀者有什麼關係,那就是:它是一分見證,是我們一起「記住」的嘗試。如果說基督徒這些先於眾人喊出「重生」的人,能有什麼和眾人分享的,那第一件事就是:基督徒是一幫堅持「記住」的人。基督徒群體的存在,靠的是有人記得,記得那年的春天,有個人在帝國統治下,

試閱

第一幕:黑夜

起初,是黑夜。

至少對我而言,整件事得從那天夜裡說起。當然,真要計較起來,事情的起頭未必能說得清楚。事實上,除了創世與終末,有哪個開頭和結尾是確定無疑的呢?就連耶穌事件本身,〈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四卷福音書,都各自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開場。那對於那場被冠以「太陽花學運」之名的三一八占領立法院公民運動,我們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共同的故事、共同的起頭呢?

但既然這個故事纏著我,喋喋不休地要我將它描繪出來,我只能選一個最屬於我的方式述說,而這無非是那些最能將我帶回那段時期、那個空間的場景,只有這樣,我才能作為一個旁觀的遊靈,舊地重遊,沒人看得見我,但我可以看得見當時的自己,看得見你們,並再次體驗自己的心跳,將血液不斷推進我日益僵硬的血管中,而在那段時間裡,我發誓,我的血是熱的,並且越來越熱,越來越熱......

但起初,是黑夜,而且非常冰冷,因為涼的是我的心。

那天晚上,是二○一四年三月十七日,星期一。你不記得三一七,對不對?但「張慶忠的三十秒」,你一定還有印象,對吧?那天是三一七。但事實上,三一七那天早上,在張慶忠的三十秒降臨之前,已經有許多公民團體在立法院外靜坐,他們在一週前就已經宣布:從三月十七日開始,將持續在立法院外靜坐一百二十個小時—整整五天,也就是一個星期。這樣大的決心是為了什麼?為了阻止立法院通過黑箱服貿,這你都知道了......但那天,靜坐開始的那天,你還記得嗎?

那天早上,我去現場晃了一圈,人數不多,或許不滿百人。我心想:傍晚下班後,或許過來聲援的人會多一點吧?那時,三一八還沒到來,立法院的四周還沒有我們曾經朝夕相處了好幾個月的拒馬蛇籠—這景象,如今也已逐漸模糊了,對不對?

黑夜降臨之前,張慶忠在三十秒內宣布通過服貿審查,公民團體喊出要用一百二十小時守護的台灣民主,還不到十二小時,便已化為粉碎。

然後,黑夜降臨。

在《聖經》裡,黑夜的場景意味深長。在黑夜裡,神對人說話:神警告亞比米勒不准強娶亞伯拉罕的妻子時,是黑夜;神對以撒顯現,賜福給他的時候,是黑夜;神在異象中呼喚雅各的時候,是黑夜;撒母耳要傳給掃羅的話,是神在夜間向他說的;神也在黑夜裡指教基甸,拆毀巴力的祭壇;神在夜裡曉諭拿單:大衛不可為祂建聖殿;神也在黑夜裡向所羅門顯現;在黑夜裡給但以理異象。

但神更在黑夜行使祂的大能。祂在夜裡以神蹟向基甸證明祂的信實,也在夜裡將米甸人交在基甸手裡;神在半夜巡行埃及地,殺了當地所有的長子、及一切頭生的牲畜—「這夜是耶和華的夜,因耶和華領他們出了埃及地」;隨後,神在夜裡以火柱引領以色列人;最著名的神蹟—分開紅海,正是在夜裡,神還用雲柱擋在埃及軍隊與以色列人中間,持續了一整夜;露水與嗎哪,也在夜間降下;神在先後兩夜讓蓖麻發生又乾死,曉諭約拿;耶穌在夜裡四更天,行走在海面上。

但三一七的夜晚,並不是這樣的一夜。

那天晚上,我到了立法院,看見幾個年輕學生......(試讀到此結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2850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