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的美麗境界:基督徒祈禱入門的經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祈禱是靈魂的呼吸、愛的悸動,是真正的交談。
祈禱就是安排好地方,讓天主進入我們的生命。
「聽」這個動詞,是《聖經》中最重要的字之一。《舊約聖經》中出現了一千餘次,《新約聖經》出現四百二十五次,若和《舊約》相較,這是非常少有的近似關係。祈禱的美麗境界就在於聆聽:在主內靜默下來聆聽。
為什麼和天主的交談,卻是始於在天主內靜默呢?為什麼祈禱的大師都說,如果不知道怎麼聆聽,就無法進行對話呢?
聆聽天主,真正的涵義是「深刻留意,側耳傾聽天主的話」。第二層則是「默存在心中,反覆思想」。第三層含意則是「分辨」。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好好祈禱呢?其實,我們以為的認真祈禱,並不會出現在無風無雨的日子,每每在面臨種種困難,才會發生印象深刻的熱切祈禱。
每年只在過年期間去參拜廟宇,這種一次當作一年份的祈禱,或是興致來了、有空時才做祈禱,不能說不好,可是,如果地獄是凍結在痛苦之中的處境,那麼我們便能明白,為什麼對人而言祈禱是不可或缺的。祈禱是呼吸,沒有祈禱,我們不能愛,不去愛,我們不懂如何祈禱,祈禱和愛不可分開。
祈禱是在日常生活找到天主的方式,天主就是綠洲,隱沒在靈魂沙漠之中,透過祈禱,能穿過理智的黑暗,找到綠洲、看見天主。
就本質而言,祈禱是、也應該是非常單純的。為此,作者以0來象徵這個單純,而不以1,因為祈禱的根源不在於人,而在於神。這不是把神據為己有,而是在神內成為透明的。透過這些篇章,這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確信,不是神學解析的論著,而是分享一位亞洲基督徒樸實的靈修經驗。閱讀本書貧乏的字句時,希望讀者能從中把握所要傳達的訊息。
正如母親和小孩必須離開屋子,即使只為了十分鐘,用來品嚐單獨相處的喜樂,我們若要在繁忙的生活中(確實繁忙至極)真的祈禱,則必須打開裂縫,讓天主的光進入。與天主我們的父這樣「親密交談」,就是一般所謂的「心禱」。
關於心禱,神學家劃分為默觀和默想。不予考慮這個區別,我們能簡單地說,所有真正祈禱的根基是向另一位(即天主)開放。千利休是日本茶藝的創始人,他常說:「茶藝就只是煮好開水,倒入茶壺,然後喝茶,這樣的一件事。」同樣,我們能說,祈禱就只是在天主內失去自己。
◎作者精通佛學,能以東方人熟悉的語言,說明基督徒祈禱的精神。
名人推薦
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任暨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陸達誠神父
赤足加爾默羅會日本省會長保祿.九里彰(Rev. Paul Akira Kunori)
前東京上智大學神學院院長 P. Nemeshegyi Péter S.J.
宗教交談大師威廉.強斯頓神父(Fr. Willian Johnston S.J.)
目錄
作者寫給中文讀者的話
作者簡介
推薦序一 懷著一顆彼此相愛的心靈 赤足加爾默羅會日本省會長 保祿.九里彰神父OCD
推薦序二 原日文版前言 前東京上智大學神學院院長 Nemeshegyi Péter S.J.
推薦序三 英文版推薦序 威廉.強斯頓神父Fr. Willian Johnston S.J.
推薦序四 ○的魅力 陸達誠神父S.J.
第一章祈禱前的祈禱
天主並不是高高在上,主宰統治人類的天主,如果是這樣,基督的降生成人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永恆無限的天主,由於愛每一個如蜉蝣般的人,且為此賭上屬於祂的一切,這超越人所能理解的事實,時至今日仍不斷地叩問我們的心門。
第二章祈禱的弔詭
想像有一隻船,船尾用繩索綁在堤岸。要是我們在船上拉動那條繩索,這時我們會有個錯覺,好似陸地在靠近我們;然而事實上,岸邊陸地完全沒動,其實是我們和船被拉往岸邊。同樣,天主的旨意並沒有因我們的祈禱而改變;而是藉著祈禱,我們被拉靠近天主,為能完成祂的聖意。
第三章靈魂的呼吸
一個健康的人怎麼可能說呼吸很困難,不知道如何呼吸,呼吸很麻煩。如果真有人這樣說,那這個人大概是病了。祈禱亦然,若說不會祈禱,祈禱很難、很麻煩,正是因為心生病了。
第四章祈禱的原點
若愛是由天主而來,那麼,既是愛的悸動、愛的氣息和呼吸的祈禱,當然也自是「由天主而來的」。我們之所以能祈禱,是因為天主先為我們祈禱了。對我們而言,較之「天主愛」,「天主祈禱」或許很難體會和感受,但既然「愛由天主而來」,歸結出「天主祈禱」這個結論是再自然不過的。
第五章祈禱的定義
祈禱,是把心獻給天主。
第六章真正的交談
茶道家千利休說,「茶道是煮好開水,泡茶,喝下去,這樣的過程。」同樣的,我們可以說「祈禱是將自己委身之天主之內的過程」。
第七章祈禱的食糧
天主為賜下栗子,直接包裹在多刺的外殼裡,送給我們。如果因為怕被外殼刺傷,把它給扔掉,我們也就吃不到栗子的果實。別人對我們的批評和反感,就像栗子的外殼。然而,如果我們願意忍受,謙虛自省,就能獲得藏在其中的果實。這就是祈禱的心,而刺殻裡的栗果,就是「祈禱之糧」。
第八章念著禱文睡著的小孩
我見過深不見底的海 幽暗的森林
也見過人們深無可測的心
但我還是想說
世界上 沒有像祈禱到睡著的孩子那麼美的事物
第九章聆聽天主
「聽」這個動詞,原本就是聖經中非常重要的字之一。舊約中出現了千餘次,而比舊約篇幅少得多的新約也出現了425次。
第十章祈禱的人學
祈禱最有助於深度明瞭暫時與無限之間相關連的奧祕。祈禱時,我們是在時間之內,卻達到超越時間之外;無須離開空間,我們達及超越空間。我們是在這個世界上,但不屬於世界。所有真正的祈禱,無論其形式為何,都帶我們進入基督的逾越奧蹟,祂在這世界上每天死而復活。
第十一章原諒我,親愛的神
祈禱不是人的工作,根本上是天主的工作,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親近天主,只能讓天主親近我們,我們惟一能做的是「等待天主」。
第十二章月亮上的兔子
小孩由於沒有可奉獻的而求寬恕,兔子只能給出自己,他們都以某種方式,分享了基督的動作,祂完全赤貧地獻出自己的身體。事實上,所有真正的祈禱,如果紮根於我們的空無所有,同時,也會擁有基督的無窮富裕。
第十三章如果祢願意
祈禱是窮人向天主的呼喊,好似被人踩在腳下的青草,幾經踐踏,依然昂首挺立。又似蓮花,生根於汙泥,卻開放於蓮莖上,同樣,基督的祈禱根植於受迫害者、失望者和窮人的痛苦中。
第十四章基督的祈禱
凡說「我愛天主,但不愛自己的近人」者,是說謊的人。同樣,凡只為自己,而不為別人祈禱的人,也是撒謊者。耶穌受難之前,最後的祈禱是「願他們合而為一,正如我們一樣。」這個祈求,若望在第十七章中重覆了五次之多。
序/導讀
前言
中國有句俗話說,「本立而道生」,本書希望有助於我們把握祈禱的根,或更好說,祈禱的基礎。
祈禱的基礎?事實上,我們甚至希望更深入。例如,如果我們學習數字,我們不只想要知道1,也要曉得0的意思。
無此之故,我們常說到「非主動的祈禱」、「切斷的祈禱」,這會引導我們達到所謂的「0狀態」。
所有這些創新的語詞,幫助我們超越言語達到祈禱的終極實體。祈禱不是人的工作,而是有其在天主內的根源。不管採取什麼祈禱方式,人都必須從中找到自我的徹底滅絕。「誰獲得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誰為我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竇福音》十章39節)
請容我回憶九歲時的一件往事。如同大多半日本家庭的習俗,我們家也有兩個供桌,一個是神道教,另一個則為佛教。由於雙親的影響,我習慣在供桌前祈禱一下。有一天,爸爸問我,「你祈禱些什麼!」這個突來的問題,讓我有點吃驚,無法回答,我毫無清楚的概念,低聲細語著,「這個…沒什麼。」,「那就是了,」爸爸以令人寬慰和安心的語調說,「因為當你懷著純潔的心,在神面前停留片刻,這就足以悅樂祂。」
父親似乎已忘了這事,然而我卻記憶猶新,彷彿昨天才發生。後來我上了中學,仍繼續童年時的這個習慣。每當上學路經神壇時,止步祈禱片刻,從中體驗深度的心靈舒暢。青少年時期,我修行禪;後來我成為基督徒,最後在法國進入加爾默羅會。綜觀這個心路歷程,我相信,從中認出我幼時祈禱種子的發展是可能的,這種子就是:祈禱時沒說什麼,雙手空空地站在神面前。
就本質而言,祈禱是,也應該是非常單純的。為此,我以0來象徵這個單純,而不以1,因為其根源不在於人,而在於神。這不是把神據為己有,而是在神內成為透明的。透過這些篇章,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確信,不是神學解析的論著,而是分享一位亞洲基督徒樸實的靈修經驗。閱讀本書貧乏的字句時,希望讀者能從中把握所要傳達的訊息。
自從天主教會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結束以來,歷經信仰及靈修的一連串危機。有的瘋狂地寄望於亞洲靈修,有的則仰賴神恩復興或神恩治癒的運動,藉以減輕他們對祈禱的渴望。然而,能充分回應這渴望的新祈禱方式似乎尚未發展。
雖然如此,我們繼續相信聖神的大能,祂以不斷的親臨教導我們純真的祈禱生活。根據聖納德,我們人具有容納天主的能力。我們「惟獨在天主內找到安息。」祈禱確實是「容納天主的能力」;在祈禱中,我們被天主「抓住」,好使天主能被我們「抓住」。如果這本小書能幫助一個或更多人再找到祈禱之路,我必會欣喜不已,我的努力也會得到豐厚的酬報。
推薦序
懷著一顆彼此相愛的心靈
保祿.九里彰神父
2009年4月1日,聖神的瑪利亞.奧思定.奧村一郎神父,從當我任職院長的聖衣會宇治修院,轉入東京「櫻町聖若望之家」的特別看護安老院。
因為當時奧村神父的阿滋海默症病況日益嚴重,日夜不分,行為舉止出了一些狀況。神父早已有一段日子不能參加日課,亦不能舉行彌撒,言語溝通上已發生了困難。於是我們判斷神父不能再度修院的團體生活,需要轉入安老院。
過了不久,我收到「若望之家」修女的來函。信中記述安老院書法班的一段插曲。修女放上一張白紙,客氣地對奧村神父說:「請神父也寫幾個字,好嗎?」神父寫了「彼此相愛」,讓周圍的人非常驚訝佩服。
我看了信中的這個插曲,非常驚奇,因為在「宇治」會院時,奧村神父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怎麼寫。有訪客帶著神父的著作,希望神父簽名留念,神父自己不會寫,我也不能代簽,於是神父看著我寫的「奧村一郎」四個字,他慢慢地描寫。這樣情況的神父,竟能用毛筆寫下「彼此相愛」這幾個字,使我震驚不已。
奧村神父住進安老院之前兩年,ORIENS(東方之光)宗教研究所出版了《奧村一郎選集》,共有九卷。本書《祈禱的美麗境界》(祈り),並不包含在選集之內,但我認為《祈禱的美麗境界》是奧村神父的代表作,是所有作品中的寶珠。選集第三卷,「追求日本的神學」中,記載奧村神父早年傾心於佛教禪宗,排斥基督宗教為邪教,後來卻像聖保祿宗徒一樣,體驗了戲劇化的悔改,領洗,獨自前往法國,加入了聖衣會。我們可以在他的著作中看出,奧村神父的一生靈魂的軌跡,就是以東方的日本基督徒自居,一心一意地探求生根在東方擁有其獨特性的基督宗教。
在「禪宗與基督宗教的懇談會」,或是「東西宗教交流學會」等的東西方靈修交流的場合,神父並不贊同所謂的「萬教歸一」,及「所有的宗教,最終的目標都相同」的想法。奧村神父的想法,在他晚年時漸漸演變成,是以福音中彼此相愛為出發點的「關係的神學」(reason detail);也就是說,他確信,若不是與耶穌基督深深的結合,基督徒就沒有他存在的意義了。(請參閱《奧村一郎選集》出版序言)奧村一郎神父如同聖保祿宗徒:遇到了復活的基督。
「不但如此,而且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因為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了衪,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為賺得基督。」(《新約聖經.斐理伯書》三章8節)
「彼此相愛」就是關係神學的中心。神父在他的著作中不斷地主張:耶穌基督的誡命,不是愛你的「近人」,而是「彼此相愛」。這就像在最後晚餐中,耶穌不只是為背叛祂的門徒洗腳,甚至更是,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寬赦了祂的敵人那般的「彼此相愛」。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望福音》十三章24、35節)
失去言語、又不能說話、也不能寫字的奧村一郎神父,竟能在「若望之家」的書法班上寫下了「彼此相愛」這幾個字。想必是經歷先前日本的互相殘殺的戰爭、戰後又成為基督徒,更將自己的一生,奉献為加爾默羅會士的奧村神父,針對當今全世界生活在充滿著暴力與連環恐怖中的人們,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子女,更為了所有的人類,提出的最真心忠告吧!
2014年6月4日,奧村神父返回天父老家,結束了他九十一年的生活。他的最後五年,是被剝奪了一切的十字架苦路。這苦路正相似奧村神父所翻譯的日文版《攀登加爾默羅山》(聖十字若望著)之中的虛無之路,他不是真正的成為了一個「神嬰孩童樣的人」、「神貧的人」嗎?
6月4日下午,神父的遺體由「若望之家」返回東京上野毛男會士的會院,安放在經堂的中央,直到6日的守夜禮為止,我們每天圍著神父的遺體,誦唱日課,他的遺容漸漸發出了神聖的光輝,難道這只是我的錯覺嗎?
保祿.九里彰神父(Rev. Paul Akira Kunori )
赤足加爾默羅會日本省會長
特別感謝余心漢醫師翻譯
○的魅力
陸達誠神父
友人從新竹芎林給我帶來《祈禱的美麗境界》譯稿,他說這是一本由日本聖衣會神父所寫有關佛耶交談的靈修書,由台灣聖衣會修女譯成中文,聖衣會修女希望筆者為此書寫序。
譯者在近四十年前修過我教的存在哲學,她的報告頗有存在感,所以我把它送到輔大的一個刊物上發表,對其內容我記憶猶新。既然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學生的請求,我感到義不容辭。
讀這本書給我二個感覺,首先是單純。東方靈修通過打坐或禪修叫人潛入「空」與「無」的境界。該書作者奧村一郎神父以「○」來解說這種單純,他要學習祈禱的人放空自已,讓神主動。筆者就把它作為本序的標題:〈○的魅力〉。
其次筆者對譯者的筆觸印象深刻。讀這本書一點不會費力,因為它像行雲流水,又像山泉一樣清明。作者和譯者都是聖衣會會士,該會的傳統把他們陶冶成祈禱的專家,他們彈奏的是天上的音樂。譯者如果沒有加入聖衣會當修女,她會依著她大學主修的哲學來斟酌,就不會用如此素樸的文字來詮釋。這本書像是譯者自己的靈修告白。每一字、每一句都在透露譯者內心的祕密。她卅多年來的祈禱生活使她能昇華及蒸餾出如此秀美的文字。
二十年前智庫出版社出版《寂靜之聲》一書,筆者亦應邀為之寫序。《寂靜之聲》與《祈禱的美麗境界》簡直異曲同工,二位靈修大師都從神聖空間中汲取靈感,所以都富詩質,成功地把讀者帶入他們體驗過的樂園。筆者為《寂靜之聲》之序取名為〈一首探入仙界的長詩〉。僅節錄該序之前面一小部分供諸位參考:
〈桃花源記〉的作者把讀者一步一步地帶入仙境,教人忘掉了還有一個塵囂的俗世。《寂靜之聲》的作者通過天主教聖樂的詮釋,把聆聽者領入一個神聖世界,此為修道經驗的神聖空間。葛利果聖樂本來夠美,加上絕妙的文字,竟譜成一首無與倫比的長詩,它反映了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份寂靜,使人人感到熟悉親切,因為人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神聖空間,只有最純淨的音樂能引領我們進入,我人也在那裏找到了自己的故鄉。
本書作者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