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團體的美好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聆聽聖神的聲音,
在基督內緊密共融,
在信仰中體現手足之情,
共創同道偕行的基督徒團體!◢
▍在瞬息萬變的年代裡,
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
我們需要聆聽聖神的聲音,
推動我們走向天主,
幫助我們整合信仰與生命;
在基督內建立友誼並找到家的歸屬,
透過權威的見證與帶領,
擁抱團體的美好,領會共融的真諦。
▍「看,兄弟們同居共處,多麼快樂,多麼幸福!」(詠一三三1)
「彼此連繫、共融生活、兄弟情誼是人類生命的奧祕。
我們需要一個支持和幫助我們的團體,大家攜手互助,向前展望。
我們既然屬於同一人類大家庭,是同樣擁有人類之軀的同行旅伴,
也是同一大地的兒女,一起居住在這共同家園,
那麼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體現其信仰或信念的豐富內涵,
彼此成為弟兄姐妹。」──教宗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87、8號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回顧教會如何立基於傳統,在聖神的引領下以合乎時代的新方式,傳揚最初的福音真理。
參照聖本篤的修道院制度,並介紹聖嘉祿兄弟會的生活形式,探討如何在自我意識高漲的時代,虛心接受聖神及權威的教導,學習與天主交流、和他人對話,培養友愛與共融關係。實際活出休戚與共的手足之情,以愛德的見證達至生命的整合,成為名實相符的基督徒團體。
本書特色
◆ 扼要闡述信仰團體的價值,與天主建立真正的友誼。
◆ 重新認識「家」與「共融」的意義,走出自我中心,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他人。
◆ 深刻體會在信仰團體中,孤獨脆弱的人性將與慈愛寬仁的天父相遇。
◆ 適合陶成團體、慕道班、青年會、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為教友靈修、神父、神師、初學導師、靈修指導者非常實用且深具啟發意義。
好評推薦
「本書除了論及團體生活的面向,也帶領我們走上加深信仰、自我反省及透澈領悟的道路。相信有志於道的人必將有所收穫,讓生命的旅途持續注入轉變的動力,與天主更為親近。」──李克勉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暨新竹教區主教
目錄
推薦序 同道偕行的旅程/李克勉主教
導言 休戚與共的手足之情
❶ 整合信仰與生命
❷ 擴展友誼,促進共融
❸ 權威的指引
❹ 聖神的推動
第一章 生命的整合
歷史的流轉與變動
變革:在新舊碰撞中前進
教會的原初形式
流動的社會
個人主義
信仰團體的制度
❶ 會規
❷ 團體生活
更新與改變
勇於面對過錯與衝突
聖嘉祿兄弟會的生活形式
❶ 家
❷ 權柄與弟兄情誼
❸ 祈禱與使命
第二章 共融與友誼
朋友之間互相學習
滋養友愛情誼
友誼不可或缺
友誼是天主白白的恩賜
共融
天主創造萬物的目的
本性的渴望
共融是天主賜予的禮物
福音與共融
友誼是共融的特別養分
培養真實的友誼
友誼需要悔改更新
友誼之光照亮世界
我稱你們為朋友
門徒團體
第三章 權威
權威實屬必要
服從天主還是服從人?
從掙扎到順從
權威與友情
權威當中的父性與母職
服從與自由
第四章 聖神
真靈修與假靈修
認出聖神的臨在
聖神是誰?
聖神的記號
❶ 內在聲音與外在的見證人
❷ 聖事
聖神與合一
作者簡介
註釋
序/導讀
推薦序
同道偕行的旅程
朋友和有歸屬感的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我們現今的生活卻被龐雜萬象所包圍,朋友間彼此日益疏離,每個人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構築舒適的家園,最終困居在自己一手打造的孤獨繭房中。
透過書中的自省,康邁幸主教為有信仰的人揭示了一條釋放心靈、走出自我並接近天主的靈性道路。信仰清楚告訴我們「天主與我們同在」,在這個思維下,我們必當共融在一起。
但要彼此共融,首要任務就是人我之間各項關係的調整。我們要認識到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悔改上,並在友誼的悔改中找到自我的明鏡,進而了解自己、了解人我的定位,以及最終了解那位成全且賜給我們這一切的無限的天主。
康邁幸主教提出,適合培育出真實友誼的場域,需要的不是傳統修道院的高壁深塹,而是一個「家」,一個能共同團體生活並保護隱私的地方。
在那裡,有願意真正接納我們、等待我們悔改的團體;同時有一位父親的角色,彰顯及代表著基督的精神,並在不取代祂的情況下,幫助團體以「共議精神」攜手同行,走上基督化的旅途。
這種新形式的「家」看似創新,但事實上是基於聖本篤(St. Benedict,四八〇~五四七年)以來的傳統。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天主教會的變革總是源於天主啟示的傳統根基,而聖教會的豐沛生命力及韌性,也是亙古長存。
非常感謝聖嘉祿兄弟會(Fraternity of St. Charles)介紹康邁幸主教的佳作給華人教會。
本書在論及團體生活面向的同時,也帶領我們走上加深信仰、自我反省及透澈領悟的道路。相信有志於道的人必將有所收穫,讓生命的旅途持續注入「轉變的動力」,與天主更為親近。
李克勉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暨新竹教區主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