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森活:一位森林療癒師關於照顧土地、心靈款待及社會關懷的生活故事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從心靈款待到環境守護,從個人療癒到群體共生,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一種可能性。
◎選擇回到最真實的自己,選擇與土地共生,選擇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
◎這是一本生命故事,更是一段與大地、家人、社會共鳴的見證!
看作者如何陪伴並帶領身心受病痛折磨的人,
透過森林的植物療癒心靈,
讓森林成為心靈接待所,
並帶領我們走進她的森林生活,
重新學習與自然共存,
進而完成個人的靈性旅程,
也成就對社會的關懷。
《回家森活》是一部融合信仰、生態與生命故事的深度書寫,
記錄賴美伶從都市生活回歸山林、走入自然、尋找心靈家園的歷程。
身為長年投入社區營造與社會行動的實踐者,她並非逃離,
而是選擇回應生命深處的召喚。
書中描繪她如何透過森林療癒與自然共處,從破碎中重新建構生命秩序,
她不是單純地走入山林,而是帶著信仰的眼光與行動的勇氣,
成為一位守護土地、陪伴人群的同行者。
從土地教育、社區手作到陪伴青少年的計畫,
每一步都展現她如何活出「愛人如己」、「敬天愛地」的信仰實踐。
這更是一本邀請讀者共同思考「我們的家在哪裡」的生命之書,
溫柔而有力,讓人安靜、沉澱,重新得力。
賴美伶的故事鼓舞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尋回初心,
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森活之路。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353.pdf
◎選擇回到最真實的自己,選擇與土地共生,選擇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
◎這是一本生命故事,更是一段與大地、家人、社會共鳴的見證!
看作者如何陪伴並帶領身心受病痛折磨的人,
透過森林的植物療癒心靈,
讓森林成為心靈接待所,
並帶領我們走進她的森林生活,
重新學習與自然共存,
進而完成個人的靈性旅程,
也成就對社會的關懷。
《回家森活》是一部融合信仰、生態與生命故事的深度書寫,
記錄賴美伶從都市生活回歸山林、走入自然、尋找心靈家園的歷程。
身為長年投入社區營造與社會行動的實踐者,她並非逃離,
而是選擇回應生命深處的召喚。
書中描繪她如何透過森林療癒與自然共處,從破碎中重新建構生命秩序,
她不是單純地走入山林,而是帶著信仰的眼光與行動的勇氣,
成為一位守護土地、陪伴人群的同行者。
從土地教育、社區手作到陪伴青少年的計畫,
每一步都展現她如何活出「愛人如己」、「敬天愛地」的信仰實踐。
這更是一本邀請讀者共同思考「我們的家在哪裡」的生命之書,
溫柔而有力,讓人安靜、沉澱,重新得力。
賴美伶的故事鼓舞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尋回初心,
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森活之路。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353.pdf
名人推薦
推薦序1.池怡凡 (社團法人台灣城市引力協會執行長)
如同書中所言:「我在黑黑的泥土裡聞到上主當初創造我們的芳香氣息,我便安心地作為一個人。」這正是我對「牧者」的想法——願意去思考與實踐如何將家族、傳統、歷史……背後的信仰與情感一一落地,並像種子般落在上帝安置自己所處的人群與土地上,開花結果。這就是在傳揚基督福音!讀美伶的書,需要預備心,她偶出的話,平凡卻讓人翻騰。
推薦序2.林一真(《森林益康》作者)
美伶愛學習。從這本書可以看出她關心的天地有多廣,又願意彎身落實紮根。生命的得與失更是功課。美伶經過的風浪都壯實了生命。光是把「霧的羅曼史」的木料和物品安全搬妥就是巨細靡遺的大工程,更何況要斷捨其中所有心血工藝和情緒,搬了家的美伶氣度更寬廣了。
推薦序3.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創會理事長)
參加過美伶老師三次森林療癒不同性質的活動和課程之後,我自我推薦,要當她的乾媽,她也立刻答應!所以,乾女兒出書時,乾媽一定得幫忙寫序!仔細閱讀全書文稿後,意外發現:我們有著看似不同,卻是相似的生命經驗。我們的起點,都是因為受到民間團體的啟蒙﹔我們也都接受完整的神學院裝備,卻也都不是為要獻身當教會牧職。
推薦序4.張芳玲(太雅出版社總編輯)
我住在山上的社區,除了附近的小農種菜之外,住在社區的人,並不多人拈花惹草。我更是特別,記不住植物的名字,也養不活小小的盆栽。但是,移居到這森林環繞、遠眺海洋的地方,我真的體會到美伶說的:大自然是上帝給人一帖治癒的藥,她包容每個人、接納每個人,並無條件地陪在我們身邊。希望美伶的文字和生命故事,可以打開我們對自己、對生物、對他人、對神更寬廣的眼界,和願意給出更多的信任。
推薦序5.鍾淑惠(台灣聖經公會總幹事)
《回家森活》是一場關於回歸、關於療癒、關於家的旅程。這不僅是美伶姊個人的生命故事,更是一段與大地、與家人、與社會共鳴的見證。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家」不再只是物理上的住所,更是心靈得以安息的所在,而這本書正是這樣的一道指引。
如同書中所言:「我在黑黑的泥土裡聞到上主當初創造我們的芳香氣息,我便安心地作為一個人。」這正是我對「牧者」的想法——願意去思考與實踐如何將家族、傳統、歷史……背後的信仰與情感一一落地,並像種子般落在上帝安置自己所處的人群與土地上,開花結果。這就是在傳揚基督福音!讀美伶的書,需要預備心,她偶出的話,平凡卻讓人翻騰。
推薦序2.林一真(《森林益康》作者)
美伶愛學習。從這本書可以看出她關心的天地有多廣,又願意彎身落實紮根。生命的得與失更是功課。美伶經過的風浪都壯實了生命。光是把「霧的羅曼史」的木料和物品安全搬妥就是巨細靡遺的大工程,更何況要斷捨其中所有心血工藝和情緒,搬了家的美伶氣度更寬廣了。
推薦序3.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創會理事長)
參加過美伶老師三次森林療癒不同性質的活動和課程之後,我自我推薦,要當她的乾媽,她也立刻答應!所以,乾女兒出書時,乾媽一定得幫忙寫序!仔細閱讀全書文稿後,意外發現:我們有著看似不同,卻是相似的生命經驗。我們的起點,都是因為受到民間團體的啟蒙﹔我們也都接受完整的神學院裝備,卻也都不是為要獻身當教會牧職。
推薦序4.張芳玲(太雅出版社總編輯)
我住在山上的社區,除了附近的小農種菜之外,住在社區的人,並不多人拈花惹草。我更是特別,記不住植物的名字,也養不活小小的盆栽。但是,移居到這森林環繞、遠眺海洋的地方,我真的體會到美伶說的:大自然是上帝給人一帖治癒的藥,她包容每個人、接納每個人,並無條件地陪在我們身邊。希望美伶的文字和生命故事,可以打開我們對自己、對生物、對他人、對神更寬廣的眼界,和願意給出更多的信任。
推薦序5.鍾淑惠(台灣聖經公會總幹事)
《回家森活》是一場關於回歸、關於療癒、關於家的旅程。這不僅是美伶姊個人的生命故事,更是一段與大地、與家人、與社會共鳴的見證。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家」不再只是物理上的住所,更是心靈得以安息的所在,而這本書正是這樣的一道指引。
目錄
推薦序1 安息的滋味
推薦序2 仙女寫來一封毛筆信——「回家森活」故事的開始
推薦序3 回家森活 vs. 在家工作
推薦序4 從城市到高山的森活
推薦序5 森活深活——與大地共鳴的信仰與療癒
自序 回家森活
◎森林裡的家——他鄉、故鄉
他鄉變故鄉
我的造屋之旅
◎森林之歌——土壤soil、靈魂soul、社會society
森林像教堂
成為一座橋樑
種樹的男孩們
更美的相遇
城市中的心靈接待所
森林中的心靈接待所
想念
負傷的治療者
我的祈禱
聖誕節感恩信
從土壤學習溫柔
通往韌性之路
成為禮物
推薦序2 仙女寫來一封毛筆信——「回家森活」故事的開始
推薦序3 回家森活 vs. 在家工作
推薦序4 從城市到高山的森活
推薦序5 森活深活——與大地共鳴的信仰與療癒
自序 回家森活
◎森林裡的家——他鄉、故鄉
他鄉變故鄉
我的造屋之旅
◎森林之歌——土壤soil、靈魂soul、社會society
森林像教堂
成為一座橋樑
種樹的男孩們
更美的相遇
城市中的心靈接待所
森林中的心靈接待所
想念
負傷的治療者
我的祈禱
聖誕節感恩信
從土壤學習溫柔
通往韌性之路
成為禮物
序/導讀
超級冷氣團籠罩台灣的清晨,門外溫度計顯示攝氏7度。望著門前山谷雪白的一池雲海靜止、無聲彷彿寧靜的海。事實上,只要稍加注目定睛觀看,雲霧是以時快時慢的速度流動著。
早起、書寫與閱讀是我從年輕到現在要進入60的歲月中養成最棒的三個習慣。我不習慣熬夜但可以清晨三點起來閱讀和書寫;我不喜歡閃亮亮的飾品,但是我很喜歡古老的東西,特別是絕版的書和飽經風霜的木器用品;我深愛閱讀,閱讀為我的生命與人生視野打開一扇又一扇的窗。閱讀曾是我的避風港,但更多時候成為我的力量。閱讀使我與自己、與過去的人類、地球上遠方的人類手足在人類共同的經驗及記憶中相遇。
將自己這幾年回山上生活所記錄的集結成書,希望述說屬於這片土地上的故事、我的故事、以及上帝在我們之間的故事。讓在這些故事中生發出的眼淚與歡笑、脆弱與
勇氣、孤獨與擁抱、靜默與歡欣鼓舞都讓我們選擇繼續朝著展現創造之愛與人性光輝的未來緩步向前。如同教宗方濟各說的:「擁有記憶的民族,才是真正自由的民族。因為只有這樣的民族才能擁抱而非否定歷史,進而從歷史的教訓中蛻變成為更好的一群人。」
謝謝鼓勵我寫書的兒女、朋友及師長。感謝在這條回家森活的路上所遇見的每個朋友,與您們的相遇豐富了我回家森活的一切。特別感謝在生態神學、環境倫理引領我安心向前的乾媽陳慈美老師、從森林療癒到綠色宣教的道路上為我樹立典範的林一真老師、從我回山上開始一直默默支持我的鍾淑惠牧師和師丈偉翔、在基督教界勇敢談論回歸土地、講述關懷上帝受造界的池怡凡牧師以及為我的第三人生打開心視野的作家朋友張芳玲替我寫推薦文,還有遠在美國的鄭麗麗老師為我的拙著惠賜她的書法題字。
在我生命轉化的不同時間裡遇見您們以及從您們身上的學習是上主賜予我的珍貴禮物。感謝我所愛的兒女讓我可以自由地選擇走向我心中渴慕的道路,並且成為我所喜愛的自己。這是我60歲送給台灣這片美麗家園的禮物,也是送給我所愛的兒女、朋友以及我自己的禮物。願我為這片土地、及所愛的你們有聲無聲的祈禱,就像美麗的花瓣一樣,在主預定的日子裡慢慢綻放。
早起、書寫與閱讀是我從年輕到現在要進入60的歲月中養成最棒的三個習慣。我不習慣熬夜但可以清晨三點起來閱讀和書寫;我不喜歡閃亮亮的飾品,但是我很喜歡古老的東西,特別是絕版的書和飽經風霜的木器用品;我深愛閱讀,閱讀為我的生命與人生視野打開一扇又一扇的窗。閱讀曾是我的避風港,但更多時候成為我的力量。閱讀使我與自己、與過去的人類、地球上遠方的人類手足在人類共同的經驗及記憶中相遇。
將自己這幾年回山上生活所記錄的集結成書,希望述說屬於這片土地上的故事、我的故事、以及上帝在我們之間的故事。讓在這些故事中生發出的眼淚與歡笑、脆弱與
勇氣、孤獨與擁抱、靜默與歡欣鼓舞都讓我們選擇繼續朝著展現創造之愛與人性光輝的未來緩步向前。如同教宗方濟各說的:「擁有記憶的民族,才是真正自由的民族。因為只有這樣的民族才能擁抱而非否定歷史,進而從歷史的教訓中蛻變成為更好的一群人。」
謝謝鼓勵我寫書的兒女、朋友及師長。感謝在這條回家森活的路上所遇見的每個朋友,與您們的相遇豐富了我回家森活的一切。特別感謝在生態神學、環境倫理引領我安心向前的乾媽陳慈美老師、從森林療癒到綠色宣教的道路上為我樹立典範的林一真老師、從我回山上開始一直默默支持我的鍾淑惠牧師和師丈偉翔、在基督教界勇敢談論回歸土地、講述關懷上帝受造界的池怡凡牧師以及為我的第三人生打開心視野的作家朋友張芳玲替我寫推薦文,還有遠在美國的鄭麗麗老師為我的拙著惠賜她的書法題字。
在我生命轉化的不同時間裡遇見您們以及從您們身上的學習是上主賜予我的珍貴禮物。感謝我所愛的兒女讓我可以自由地選擇走向我心中渴慕的道路,並且成為我所喜愛的自己。這是我60歲送給台灣這片美麗家園的禮物,也是送給我所愛的兒女、朋友以及我自己的禮物。願我為這片土地、及所愛的你們有聲無聲的祈禱,就像美麗的花瓣一樣,在主預定的日子裡慢慢綻放。
試閱
他鄉變故鄉
連日山中豪雨不斷,難得今天陽光露臉,趕緊和賴媽將山腳下租屋清理完後準備交給房東,結束在這山腳下五年的租屋生活,正式入住自己的森林家園。回望這二十多年來爸媽在這個荒涼偏僻的山裡創造了許多很棒的居住空間和生活記憶。而我回山裡和二老一起生活快六年之間總共搬了三次住所。
第一次是將爸媽經營的霧的羅曼史民宿結束,並且搬離那塊爸媽一起用心建造及經營的美麗土地,還給地主。
在霧的羅曼史的歲月裡,父親開始他的手造屋及木工技能。他靠著自學、請教專家及細心研究將霧的羅曼史打造成一個很有日式風格的山間民宿。而賴媽,在這期間發揮了她廚藝的潛能,常常可以一個人負責好幾十人的餐食,並且讓每個人唇齒留香、讚不絕口。這段期間,爸媽結交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好朋友,算是他們一輩子當中最安穩、豐盛的親密歲月。
2018年我開始了新竹及竹山二地奔波的歲月,最主要是回家處理搬遷民宿這件大事以及心中那個尚未明朗的療癒森林的實踐。對於我這個居住城市多年的女兒,搬遷這樣一個大的房舍及處裡一大堆賴桑(我喜歡這樣稱呼我的父親)收藏的建屋材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賴桑因為糖尿病及洗腎的緣故,身體孱弱無力,幾乎所有搬遷的重工作都落在我和母親的肩上。光是清理賴媽的廚房用品就用了一星期的時間。最困難的是拆除那棟日式木屋建築、一座像城堡的鋼鐵大門、還有賴桑工作室所有的木料、工具、移出所有的大樹等等。當拖板車來載走民宿裡的每一棵大樹時,我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為大樹而哭,特別是其中一棵高大、樹形像一隻大傘的五葉松。它坐落在日式木屋前院裡,樹下充滿許許多多十多年來家人和朋友們相聚的美好時光和記憶。那晚我躲在棉被裡哭泣,椎心的痛是為大樹、也為自己、為即將封存在記憶裡的美好日子、也許也是為擺在前面一波又一波的未知之路戰慄而哭吧!
後來,在山腳下租了一間曾經被土石流入侵、荒涼如廢墟的木造磚屋收納民宿的家當及安頓二老能夠持續在山裡生活的暫時居所。當初朋友帶我去看這間木屋時,屋裡一股發霉臭味、滿地當年土石流留下的汙泥、棉被、毀壞的家具尚未清除。然而,愛木成痴的賴桑看到整間屋子的結構都是木頭就想租下來。當時在這個村子也很難找到可以容得下爸媽經營民宿多年累積的家當,只好租了下來。
清理這間屋子時來了很多好朋友幫忙整理,從清理地上汙泥、補牆壁漏洞、清理牆面、粉刷、清理化糞池、木工、水電等等,終於完成老屋的整理。爸媽開始白天上山到園子整理家園,傍晚回到山腳下租屋的生活模式,一切總算穩定了下來。這一路搬遷是如何挺過來的?我只能說是用眼淚和膝蓋帶來的奇蹟。
在山腳下租屋住了二年多,賴桑又開始蠢蠢欲動,想回山上生活。他覺得山腳下的租屋太熱、太多蚊蟲、水質不好、空氣不好又太吵(位於馬路邊上),就和賴媽拎著行李搬進自己園子開始簡單森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對於長輩來說應該才是一種最終的安定吧!賴桑在園子生活了二年多,今年(2024/3/29)他安然離世後我們將他樹葬在園子最美的地方。自此,這片土地真正成為他在這世界上的故鄉。
賴桑過世後,我和賴媽再次忙於搬遷離開山下租屋。
搬遷完那天早上和房東碰面。他們夫妻倆很高興能把房子租給我們,因為當晚他們就可以入住其中了。房東說:「妳爸爸真棒,將我們都不想住的屋子整理得這樣乾淨、美麗。」聽到這句話,我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離開租屋時,我留下洗衣機、煮飯的瓦斯爐、熱水器、賴桑三面檜木手作的拉門給他們(當時承租時是沒有大門的。這三片木門是民宿當時的木拉門竟然尺寸與租屋的前門完全相符!)。我為這段時光在這裡與爸媽的安居生活獻上無比的感謝。接下來就是用所有的心力一點一滴經營心中那個森林中的心靈接待所了。
回顧爸媽一生住過的地方,哪裡才是爸媽的家鄉?我的故鄉?我的孩子們未來會想念的故鄉?沒想到這個偏山裡的家竟然是爸媽一輩子居住最久的地方,看來這裡儼然已經成為我的家鄉。
以上內容節錄自《回家森活:一位森林療癒師關於照顧土地、心靈款待及社會關懷的生活故事》賴美伶◎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353.pdf
連日山中豪雨不斷,難得今天陽光露臉,趕緊和賴媽將山腳下租屋清理完後準備交給房東,結束在這山腳下五年的租屋生活,正式入住自己的森林家園。回望這二十多年來爸媽在這個荒涼偏僻的山裡創造了許多很棒的居住空間和生活記憶。而我回山裡和二老一起生活快六年之間總共搬了三次住所。
第一次是將爸媽經營的霧的羅曼史民宿結束,並且搬離那塊爸媽一起用心建造及經營的美麗土地,還給地主。
在霧的羅曼史的歲月裡,父親開始他的手造屋及木工技能。他靠著自學、請教專家及細心研究將霧的羅曼史打造成一個很有日式風格的山間民宿。而賴媽,在這期間發揮了她廚藝的潛能,常常可以一個人負責好幾十人的餐食,並且讓每個人唇齒留香、讚不絕口。這段期間,爸媽結交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好朋友,算是他們一輩子當中最安穩、豐盛的親密歲月。
2018年我開始了新竹及竹山二地奔波的歲月,最主要是回家處理搬遷民宿這件大事以及心中那個尚未明朗的療癒森林的實踐。對於我這個居住城市多年的女兒,搬遷這樣一個大的房舍及處裡一大堆賴桑(我喜歡這樣稱呼我的父親)收藏的建屋材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賴桑因為糖尿病及洗腎的緣故,身體孱弱無力,幾乎所有搬遷的重工作都落在我和母親的肩上。光是清理賴媽的廚房用品就用了一星期的時間。最困難的是拆除那棟日式木屋建築、一座像城堡的鋼鐵大門、還有賴桑工作室所有的木料、工具、移出所有的大樹等等。當拖板車來載走民宿裡的每一棵大樹時,我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為大樹而哭,特別是其中一棵高大、樹形像一隻大傘的五葉松。它坐落在日式木屋前院裡,樹下充滿許許多多十多年來家人和朋友們相聚的美好時光和記憶。那晚我躲在棉被裡哭泣,椎心的痛是為大樹、也為自己、為即將封存在記憶裡的美好日子、也許也是為擺在前面一波又一波的未知之路戰慄而哭吧!
後來,在山腳下租了一間曾經被土石流入侵、荒涼如廢墟的木造磚屋收納民宿的家當及安頓二老能夠持續在山裡生活的暫時居所。當初朋友帶我去看這間木屋時,屋裡一股發霉臭味、滿地當年土石流留下的汙泥、棉被、毀壞的家具尚未清除。然而,愛木成痴的賴桑看到整間屋子的結構都是木頭就想租下來。當時在這個村子也很難找到可以容得下爸媽經營民宿多年累積的家當,只好租了下來。
清理這間屋子時來了很多好朋友幫忙整理,從清理地上汙泥、補牆壁漏洞、清理牆面、粉刷、清理化糞池、木工、水電等等,終於完成老屋的整理。爸媽開始白天上山到園子整理家園,傍晚回到山腳下租屋的生活模式,一切總算穩定了下來。這一路搬遷是如何挺過來的?我只能說是用眼淚和膝蓋帶來的奇蹟。
在山腳下租屋住了二年多,賴桑又開始蠢蠢欲動,想回山上生活。他覺得山腳下的租屋太熱、太多蚊蟲、水質不好、空氣不好又太吵(位於馬路邊上),就和賴媽拎著行李搬進自己園子開始簡單森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對於長輩來說應該才是一種最終的安定吧!賴桑在園子生活了二年多,今年(2024/3/29)他安然離世後我們將他樹葬在園子最美的地方。自此,這片土地真正成為他在這世界上的故鄉。
賴桑過世後,我和賴媽再次忙於搬遷離開山下租屋。
搬遷完那天早上和房東碰面。他們夫妻倆很高興能把房子租給我們,因為當晚他們就可以入住其中了。房東說:「妳爸爸真棒,將我們都不想住的屋子整理得這樣乾淨、美麗。」聽到這句話,我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離開租屋時,我留下洗衣機、煮飯的瓦斯爐、熱水器、賴桑三面檜木手作的拉門給他們(當時承租時是沒有大門的。這三片木門是民宿當時的木拉門竟然尺寸與租屋的前門完全相符!)。我為這段時光在這裡與爸媽的安居生活獻上無比的感謝。接下來就是用所有的心力一點一滴經營心中那個森林中的心靈接待所了。
回顧爸媽一生住過的地方,哪裡才是爸媽的家鄉?我的故鄉?我的孩子們未來會想念的故鄉?沒想到這個偏山裡的家竟然是爸媽一輩子居住最久的地方,看來這裡儼然已經成為我的家鄉。
以上內容節錄自《回家森活:一位森林療癒師關於照顧土地、心靈款待及社會關懷的生活故事》賴美伶◎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353.pdf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