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王的賓客:奇妙的福爾摩沙信徒

  • 79 221
    28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台灣史地台灣文化/民俗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梅監務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顧華德
  • 出版社: 橄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9/1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街頭佈道神學家梅監務珍藏的台灣記事

本書一系列故事所敘述的是新與舊、蠻荒與開化、漢人與日本人、古老傳統與耶穌基督福音的相遇,反映耶穌比喻國王宴請賓客的真實面貌。作者梅監務紀錄中部地區信徒的信仰見證,他們是知識分子、盜匪、販夫走卒、農民、漁夫……呈現一世紀前的初信者百態。

本書的生命故事,大多數是中部地區基督徒的信仰見證,梅監務視這些人的生命如上帝國座上佳賓,一位一位被邀請,一個一個被尋回,全都經歷了超過人所能理解的愛,他們與衆聖徒一同領會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以弗所書3:18-19)。

我們的傳承何其美好!在我們的世代,與以往任何時代不同,基督的愛已在許多基督徒品格和生活多彩多姿的光輝中彰顯出來。有時候,跟隨基督的人渾然忘我地照顧其他人,展現出牧者如何找尋他的羊,以及婦人如何找尋她的錢幣的見證,這是耶穌在世上短暫的服事期間所無法完成的。有時候,跟隨基督的人榮耀基督的方式,就是摯愛那些身處幽暗遙遠的人群,再一次捨命做「多人的贖價」。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當時正在發生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乃過去相當罕見,整個基督教世界不斷地有男女基督徒在「基督之愛」的激勵下前往世界各地,只要能傳揚那「萬名之上的名」,他們都在所不辭,甘願放棄家人、朋友、健康與生命毫無怨言!

字裡行間揭示感人見證敘事的爆發力,彰顯復活主的拯救行動在每個世代都是現在進行式;記錄本地信徒的信仰故事珍貴無比,值得全面推廣訴說上帝的偉大作為!

作者

梅監務(Campbell Naismith Moody)

1865-1940,出生於蘇格蘭,成長於蘇格蘭自由教會,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M.A.),格拉斯哥自由教會神學院畢業。1895年來台宣教前後歷時29年(實際在台事奉大約18年),1924年返回英國,1928年獲得格拉斯哥大學頒授榮譽神學博士(D.D.)。

譯者

顧華德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圖資所、達拉斯神學院碩士。現專職翻譯。

目錄

編序 找尋失落之子的上帝|謝大立
前言

第1章 一趟舊時旅程
第2章 溪湖盜匪:生平與時代
第3章 陳其祥
第4章 大老爺
第5章 不法之徒
第6章 應允
第7章 復仇者
第8章 村民
第9章 家庭教會
第10章 遭迫害的學者
第11章 傳道人的巧智
第12章 耶穌基督的僕人
第13章 結語
第14章 附錄:基督之愛的印記

特別收錄 教會歷史口述訪談提問範例|謝大立

序/導讀

【前言】

本書中一系列故事所敘述的是新與舊、蠻荒與開化、漢人與日本人、古老傳統與耶穌基督福音的相遇。各章節之間沒有明確的關聯;密切關聯本非作者初衷,因為它們的重點之一就在於呈現各異其趣的生活型態。然而,前三章是刻意安排在本書起頭部分,好讓讀者能藉此管窺這片土地及其人民。要知道,在地圖上顯得渺小的福爾摩沙,其人口數卻相當於愛爾蘭或者蘇格蘭。

作者最初對於盜匪、官員和受迫害學者的故事僅略知皮毛,因此曾探詢並交叉比對以求得事實真相,然後把結果如實記錄於此。在官員的故事中,部分細節取自吾友劉忠堅(Rev. Dr. Duncan MacLeod)的《美麗之島》(The Beautiful Island)。

讀者或許想要稍微瞭解那些信奉其他神明的人,以及他們最初進入教會的過程。書中兩章就是以此為主題,緊接其後的三章則是關於基督傳道人的故事。

如果有人抱怨作者先前所寫的《異教徒的心》(The Heathen Heart)沒有重印的話,那麼他們可在本書附錄中找到一些彌補。至於那些想要避開思想困擾的人,請不用翻閱這個部分。

梅監務(Campbell N. Moody)
雷諾斯鎮(Lennoxtown), 1932年6月


【編序】

找尋失落之子的上帝(節錄)

今年(2025)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PCT)慶祝160週年,加拿大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PCC)慶祝150週年1的特別時刻。同時也是梅監務牧師(Campbell N. Moody)、蘭大衛醫師(David Landsborough)、廉德烈牧師(Andrew Neilson)……等在台宣教130週年的紀念,標示著中部地區宣教的重要里程碑。欣逢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40週年,我們樂意藉由資助出版梅監務牧師著作《王的賓客》(The King's Guest)的中文譯本,表明我們對基督救贖的感恩。身為海外台灣人教會的一員,我們來自台灣各地,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都有著各自的信仰故事。設教35週年時,我們資助出版了北部宣教歷史著作──劉忠堅(Rev. Dr. Duncan MacLeod)牧師的《美麗之島:北部教會宣教禧年回顧與前瞻》(The Beautiful Island : 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North Formosa),2以回應上帝藉由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宣教行動所成就的美好見證。

如今,我們關注中南部的宣教歷史,感念英國長老教會在台宣教的無私奉獻,特別聚焦中部地區教會拓展的歷程,其中包括我們許多兄姊在台灣家鄉教會的發展史。梅監務牧師在該書出版序文中表明,藉由系列故事要傳達的是「新與舊、蠻荒與開化、漢人與日本人、古老傳統與耶穌基督福音的相遇」,雖然各章節之間沒有明確的關連,卻也呈現各異其趣的生活型態。其中在資料運用上,部分參考了好友劉忠堅的《美麗之島》。

在正文結語的起頭,梅牧師引約翰福音末了的話,「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21:25),揭示見證敘事的爆發力,彰顯復活主的拯救行動在每個世代都是現在進行式,因而記錄本地信徒的信仰故事亦十足珍貴,值得全面推廣來訴說上帝的偉大作為。

書中第一章〈一趟舊時旅程〉祖公魚廟(Temple of the Grandfather Fish)的寫實記趣,突顯三人為虎輕信的荒謬,呈現了在造神的背後,人心渴望拜神的基本需求,藉此埋下後面各章歸信基督福音的伏筆。雖然每個故事之間沒有明確的關連,卻也發現「是真,是舊,猶久永新」的福音真理終將成為祝福的源頭。第二章〈溪湖盜匪〉(The Robber of River-Hollow)、第五章霧峰的〈不法之徒〉(The Outlaw)、第七章梧棲魚寮的〈復仇者〉(The Avenger)木生(Bokseng),可讀到日據初期呈現新與舊、蠻荒與開化等元素,譜出在生命盡頭的轉彎處,與耶穌基督福音相遇後,得以向上提升的轉化力量,有如一趟自蠻荒邁向開化的旅程。

另一類則記錄了知識份子信主的歷程,如第三章〈陳其祥〉(Tan Keeshong)、第四章豐原〈大老爺〉(Master Goodsir)、第九章〈家庭教會〉(林家,The Church In The House)、第十章〈受迫害的學者〉(The Persecuted Scholar)林赤馬(Brown-Horse Wood,學恭),皆可窺見主流社會價值與上帝國價值交手時所呈現的張力與較勁,歷經超過人的知識所能理解的聖愛,最終在聖靈工作的感化中看見歸信後的燦爛見證。其中,這些見證呈現知識分子視之如命的古老傳統知識,最終如何融入新的信仰體系,在新、舊之間的掙扎與調和,邁向重新定位再出發的天路歷程。

第六章和美的〈應允〉(Promise),看似平淡無味的故事,卻有深刻的信仰類比,應允入贅的人生,有如白白領受恩典的罪人,一切盼望的根基都建立在上帝的應允(Promise),不是倚靠人擁有什麼,而是出於上帝恩典,願意揀選他繼承兒子的名分。

第十一章〈傳道人的巧智〉(A Preacher’s Diplomacy),提及平埔族傳道人宋先生被派到北港(Northmouth)教會,面對聽道者複雜的背景,如何機智化解可能面臨的各種考驗。呈現了當時受輕視的平埔族,仍可得睿智的祝福,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 端。文中也陳述了漢人和平埔族互動百態,包括信仰型態、交易手法、逼婚騙土地……等荒謬現象。另外,有一位曾去過教會的年輕竊賊,進入媽祖廟偷拿銀項鍊,引發日本警察調查,使得當地基督徒都身處險境;最後,宋先生以會友名冊裡沒有該名竊賊為由,化解基督徒遭受汙名化的危機,並以生活見證贏得異教鄰舍的好感。

第十二章〈耶穌基督的僕人〉(A Servant of Jesus Christ),描述屏東吳葛家族呈現了梅監務在結論所論到的社會階層轉變,亦即家族因著信仰經歷社會地位提升,包括三代人吳著、吳葛(Kat)、美見(Beekyen,就是吳希榮)的信仰傳承及祝福,如何堅信基督而成為家族的新傳統,並在基督裡領受新的祝福,經歷信仰轉化帶來的改變──不論內在的生命或外在的社會地位。其中,美見更是為在地教會的自立自養留下美好典範,1922年辭去傳道師之職,返鄉經營「泰平農園」。

第八章〈村民〉(The Villagers),呈現宣揚福音的現場實況,其中可讀到宣教師梅監務的心路歷程,也能看到林赤馬等本地同工的角色,一起展現逐村佈道的動人場景。這章成了詮釋宣教團隊如何佈道、建立教會的代表作,在輕鬆地講述福音與對話中,不難令人感受福音使者的深刻用心,並且讓讀者領略宣揚福音的迫切性,為全書畫龍點睛而起了神來一筆的效果。

試閱

第一章
一趟舊時旅程

魚路古道
兩個男人排成一列踩著小碎步走在小徑上。他們並不匆忙,因為前面還有一段遙遠的路程;不過,他們倆人肩上竹扁擔的兩端各掛著一大簍魚貨,而碎步最適合因應擺盪的重擔。他們面部緊繃,而且不多話,因為超過一百多斤的重擔壓得讓人無法多說話。他們要往東走,但小徑卻在沒有任何樹籬的稻田中彎來繞去,如果是新手的話,想必會迷失在四通八達的田埂中,不知何去何從。
那裡沒有明顯的地標,因為整個平原上雖然布滿一叢叢的竹林,但看起來都一個樣,而且路徑一旦延伸到濃密甘蔗田裡,就什麼都看不見了。這兩個旅人毫無猶豫,他們走到高達50呎的竹林前緣時,看似沒有去路,但他們突然往左轉,然後往右轉,接著在穿過障礙後,經過一間小店。那間店的四壁是編竹夾泥牆,屋頂則是厚厚的茅草,看起來相當狹小又陰暗,就像是間隱藏樹林裡的修院。
店主已經把窗板卸下來,然後就站在沒有玻璃的窗子的後面。櫃台沒有照明,但屋後有一抹紅光,他太太正在那裡把一小捆稻草放進大鐵飯鍋的下方。他把一個盛滿熱騰騰米飯,上面還用一塊骯髒的布半掩著的大陶鍋,放在窗口外的一塊木板上。他的大兒子拿來幾只碗和幾雙筷子,以及幾盤各式菜餚,然後他就邀請旅人們入座休息。然而,這兩個外地人已經在黎明前吃過早餐了,於是低聲說了個「真好!(謝謝你的邀請!)」就繼續快步穿過村子。

鄉間、林蔭、土地公
這裡雖然是個村子,但濃密的竹林遮蔽了大部分的視線。一頭黑豬發出一聲呼嚕從他們身旁竄過去,正當他們即將走到開闊處時,迎面遇到一個肩上扛木犁頭,手裡牽著牛鼻繩準備把水牛趕到田裡上工的農人。這對旅人不得不放緩步伐,等待那人和牛讓出路來。那農人客客氣氣地問道:「你們要去那兒?」他們答道:「我們要去內陸,」接著就繼續他們艱辛的旅程。
此時,一條小溪在小徑旁邊靜靜地流著。它其實是一條人工水道,一路分叉出更細小的支流灌溉周遭的水稻。那兩人正走在一座把花崗岩板鋪在磚墩上搭造成的小橋渡過溪流。橋的一端放著幾張紙錢,那是有人供奉給這座橋的神明的。
四周沒有房舍;任何家庭在那裡居住耕種都不安全。但這兩個旅人每隔半哩路就遇到濃密的竹林,它們能夠隱蔽與保護百姓擁擠的房舍,免於風雨的吹襲和匪徒的侵擾。

此時,日頭已經升起,兩人身上穿的靛藍外衣,因為被汗水浸透而呈現暗藍色。他們不時把扁擔從右肩換到左肩,再從左肩換到右肩。其中一人望著東邊的群山,驚嘆道:「土地公在鍛銀了!」他的同伴抬頭觀看,見到群山之巔在那天散發著白色光芒。雖然當時已進入一月,但他們倆人都沒有猜出真相。他們倆人也都沒有聽說過狡猾樟腦工人的傳聞。一個冬天早晨,他扛著滿滿兩大簍的貨物匆匆下山。抵達市集後,商人們來檢視他的貨物。沒錯,它的顏色純白,並且散發出一貫的樟腦味。在用桿秤稱重,並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終於決定並付清貨款。那個山地人兜裡揣著幾塊銀子興高采烈地離開了。商人們也很高興;但是,隨著冬天氣溫回升,他們的貨物日漸縮小,到最後僅剩下沒有幾斤的重量。原來那個狡詐的山地人在雪白的樟腦上灑了一層厚厚的新雪。

小販、市集、老榕樹
兩個旅人沒有花時間遙望群山;他們已經接近城市了。城牆高聳在他們之上,只要穿過昏暗造型猶如鐵路橋的城門拱道,他們就能進入街道。此時,他們的步伐要小心謹慎,並要留意肩上的重擔。腳步務必穩健地踏在石子路上;如果他們不靈活調整後方的簍子,隨時可能會撞倒路邊小販的糖果盤;且在遇到有轎子迎面而來時,他們必須緊靠著銅匠舖以免相撞。這時他們趕上兩位穿著絲綢的老嫗,她們先後相隨蹣跚而行,其中一位還把手搭在孫子的肩膀上保持平衡。這些外地人放慢腳步讓他們先通過。然後,有三個人聚在一起聊天把道路給阻塞了,直到有人喊了聲:「讓路!」才又通暢。
這兩個魚販和其他路人相撞時,總是大聲嚷嚷,並發出咒罵又爆粗口,就這樣他們終於到達鎮上另一端的城門。接著,他們在兩排店鋪之間走了整整半哩路到達郊區。他們在那裡暫時把擔子放下來,坐在一把長條凳上啜了點黑色蔬菜凍,又吃了點香蕉。他們用長長的竹煙筒吸了一兩口煙,然後扔了幾枚銅板在店鋪櫃台上,接著就繼續上路。
中午時分,他們和一大群旅人擠在一棵老榕樹的蔭下休息,同時有兩三個攤販熱絡地賣著熟米飯,甘薯稀飯,當然還有芋頭和其他各種食物;還有醃菜、小蝦和薑等佐料供人自取。一個面色蒼白的人自備一雙象牙白的筷子坐在那裡,他因為信仰吃素,所以不能使用被葷食玷污的筷子。
他們繼續一哩一哩地往前走,經過許多城鎮和村莊。日頭很毒辣,因此他們把外衣脫下放在擔子上。有些道路上會鋪著一層踏腳石,因為從小山上沖刷下來的粗糙礫石,使得地面非常崎嶇不平。

草鞋墩
他們終於接近山區了,一座叫做草鞋墩的小鎮就在眼前。這個稱呼的典故,是以前有一隊中國士兵在討伐番匪回來後,把穿破的鞋子就扔在他們休息的小土丘上,而那個小鎮就位在小土丘的山腳下。當地有許多小旅館,因為那是通往山區的樞紐,來往的交通頻繁。大量的樟腦從山區運抵此地,整條街道充滿濃濃的樟腦味,還有許多煤油和其他貨物湧入。長長一列的挑夫正準備進入鎮裡。
我們的旅人找到住處,吃過晚餐後,就一頭栽到竹床上。竹編的屏風傳出濃烈的氣味;住在隔壁房間的人正抽著鴉片低聲聊天。就在他們聊天時,我們疲憊的旅人已經沉睡入夢。
隔天拂曉他們踏上旅途的第二階段。對那個較年輕的旅人來說,一切都很陌生。他以前從未越過任何山嶺,因此這趟山路讓他感覺四肢俱疲。他從未看過岩石、樹蕨,或者蛇像條繩子一樣垂掛在林中的大樹上。突然間,他看到路旁不遠處有樣東西正懸空隨風搖擺。年紀較長的那位解釋說:「那是一隻中了圈套的兔子。」昨天有捕獸人在幼竹頂端繫了個繩套,然後把竹子拗彎到地面,接著簡單地把它固定住,只要稍微一碰有點動靜就會彈回去。在那裡覓食的兔子腳一踏進繩套,就會被拋到半空中,掛在幼竹上,就像條掛在魚竿上的鮭魚。
那年輕人驚嘆道:「我從來沒嚐過兔子肉,真想嚐嚐兔子的味道。」他的同伴反對道:「不過任意拿取陷阱裡的東西可是違反山地法的。不論陷阱裡的是猴子、小鹿還是兔子,都是安置陷阱那個人的。」對方答道:「嗯,那我們付錢買。這裡的人把鹹魚視為珍品;我們可以把陷阱裡的兔子拿走,然後放一條我們的鹹魚代替。」他們就這麼做了,然後繼續他們的旅程。
此時,所有村落都已經在他們身後,周遭一切非常安靜,只聽得到谷底潺潺的溪水聲,以及森林中偶爾傳來的鹿鳴。有個工人正獨自用他帶鑿的手斧砍一根木材,旁邊地上還放著一桿槍;成堆的香料屑已可以放進樟腦蒸餾器了。

槍桿、哨所、中心點
此時有一陣敲擊竹梆的聲音傳來。這兩個旅人舉頭就看到他們正上方有一棟小木屋,屋子周圍有一圈密實的木籬笆。籬笆裡站著一個黝黑的傢伙,手裡端著槍,而他太太則背著一個嬰兒站在木屋的門口。柵欄裡的那個男人一直保持著警戒。他們問他四周是否有番人時,他答道:「他們曾在一個月前下山,但最近沒有看到他們。」兩個外地人繼續前行,而那個民兵則敲響了他的竹梆。接著大約在山谷前方四分之一哩遠處傳來回應的響聲。附近的哨所顯然知道要提防行經此地的路客,而且他的槍已處於待命狀態。
這兩個外地人就從一個哨所移動到另一個哨所,一路上竹梆的響聲不絕於耳,善意的槍桿也近在咫尺。這些哨兵是什麼人?有人可能會認為他們是漢人,但他們的膚色比較黑些,他們的眼睛更圓一點,而且說話帶有一種特別的腔調,聽來漢語不是他們的母語。他們是番人的後代,而他們的先祖到了大約一百年前才順服漢人的統治。
直至傍晚時分,這兩個商販才抵達一座位在狹小平原上,四周被群山環繞的繁榮小鎮:當地距離福爾摩沙的中心點不遠。隔天,他們在街上看到一些不常見的景象,例如一捆公鹿角,一、兩張熊皮,還有幾張可能是羚羊和豹子的皮。兩位紋面的番婦,彷彿臉頰上蓋著一層藍色面紗漫步走過街旁的店鋪。這兩個商販在賣掉他們的鹹魚後,採購了大量的鹿角和其他山產,然後就離開那小鎮。他們跨越平原時看到一個耕民在晨作時手裡還拿著一支槍,這是因為村民(全都是開化的原住民)必須經常防備遭人偷襲。當地已經有不少人遭到番人殺害。兩個商販沒有遭遇任何危險,及時返回海岸。

祖公魚的生日
一年後,他們再次前往山區。第二天,他們在跋涉幾哩路後,驚訝地聽到林裡騷動發出的巨大聲響。他們聽到敲鈸的響聲,然後是喧鬧的人聲,他們從樹葉間隙看到各種顏色,粉色、白色、腥紅色,綠色和蔚藍色。婦女和孩童都穿著他們最好的服裝,還有一群男人站在一旁。
「這裡為什麼會這麼熱鬧?」旅人們問道。
「今天是祖公魚的生日!」所有人齊聲喊道。這個孤僻的地點顯然是某個神明的家,因為那裡矗立著一間小廟或著說神盦。這似乎有點奇怪,因為一年前那裡還沒有這個建築。但每個人都信誓旦旦地表示這個神明的力量很強大,因為前來尋求醫治腿上的潰瘍、眼疾以及其他病痛的病人,只要他們允諾用碗盛著米飯、豬肉、魚等等供奉神明,他們就能恢復健康。兩個外來客進入廟內後看到祭壇上的線香正冒著煙,而其後方則有一大條鹹魚。
他們驚嘆道:「怎麼回事,那條就是我們一年前放在這裡的魚啊!」這番話引起一陣喧嘩。沒有人聽信他們的話。百姓都堅稱那個神秘的存在就是一條靈魚。要不然牠怎麼會來到這處位在山地的林子裡?他們說,一個補獸人有天在巡察時,看到這條魚神掛在他的竹子上。他感到驚訝與敬畏,而且每個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滿心驚奇。接著,他們同意以其名義建造一座廟。他們表示:「他最初就是在整整一年前出現的,因此我們要為他舉辦一場生日宴。」
這兩個旅人再次回應道:「胡說,那條魚根本不是神明。當時我們挑著魚貨經過這裡,就跟我們現在一樣。那時我們看到你設的陷阱捕到一隻兔子,我們就取走牠;但我們不願意白白拿走,所以就把我們挑的魚貨裡的一條鹹魚放進繩套裡作為交換。」
好一陣子沒有人願意聽兩個販子的故事;因為這會使「祖公魚」顯得荒謬。但他們一直堅持他們的故事是真的,最後每個人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不久之後,魚神和他的廟就不見蹤影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45187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8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