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版權已售出16個國家
德國上市不久即售出25000本
這是本會讓人「感動到破涕為笑」的書
出乎意料的機智和勇氣,比小說情節還精彩。
德蕾莎姆姆不只是個「聖人」,她還是個「能人」。
這位窮人天使,不只是將愛散播到印度,還讓其他冷酷的共產國家產生微妙的改變。令人更佩服的是,在那艱難萬分的處境下,德蕾莎姆姆所展現的智慧和勇氣。
德蕾莎姆姆(Mutter Teresa)一生充滿傳奇。早在一九七九年榮膺諾貝爾和平獎前,德蕾莎已被世人視為聖人,成為舉世聞名的「窮人天使」。
萊歐.馬斯伯格是多年來陪同德蕾莎姆姆出行的唯一一位德語神父和顧問,同時兼任嚮導及翻譯的身份,伴隨在姆姆身邊,被姆姆暱稱為「萊歐神父」(Father Leo)。陪伴這位偉大的女性期間,見證了大大小小的神奇故事。
在德蕾莎姆姆百歲誕辰之際,萊歐神父首度寫下自己與姆姆相處歲月中的點滴趣事,從細微瑣事中看見神奇、勇敢,俏皮詼諧、逗趣、智慧又動人的德蕾莎姆姆。
本書特色
萊歐.馬斯伯格神父:聽人說,這位神聖修女是「仁慈的獨裁者」,我這下真的體會到了。
看德蕾莎修女如何用行動力和真愛領導,讓每個追隨者真誠出錢、熱情出力,沒領半分薪水,還對領導者心懷感激?
看德蕾莎修女如何用智慧、幽默和魄力,瓦解教會的官僚、降伏殺人不眨眼的軍閥?
如果你對德蕾莎的印象只停留在「幫助窮人的修女」,這本書將讓你改觀。
德蕾莎修女:「我不確定天堂的樣子,不過,我相信時日將近時,天主不會過問我們一生有多少功績,祂只想知道,我們做這些事時,付出了多少愛。」
德國上市不久即售出25000本
這是本會讓人「感動到破涕為笑」的書
出乎意料的機智和勇氣,比小說情節還精彩。
德蕾莎姆姆不只是個「聖人」,她還是個「能人」。
這位窮人天使,不只是將愛散播到印度,還讓其他冷酷的共產國家產生微妙的改變。令人更佩服的是,在那艱難萬分的處境下,德蕾莎姆姆所展現的智慧和勇氣。
德蕾莎姆姆(Mutter Teresa)一生充滿傳奇。早在一九七九年榮膺諾貝爾和平獎前,德蕾莎已被世人視為聖人,成為舉世聞名的「窮人天使」。
萊歐.馬斯伯格是多年來陪同德蕾莎姆姆出行的唯一一位德語神父和顧問,同時兼任嚮導及翻譯的身份,伴隨在姆姆身邊,被姆姆暱稱為「萊歐神父」(Father Leo)。陪伴這位偉大的女性期間,見證了大大小小的神奇故事。
在德蕾莎姆姆百歲誕辰之際,萊歐神父首度寫下自己與姆姆相處歲月中的點滴趣事,從細微瑣事中看見神奇、勇敢,俏皮詼諧、逗趣、智慧又動人的德蕾莎姆姆。
本書特色
萊歐.馬斯伯格神父:聽人說,這位神聖修女是「仁慈的獨裁者」,我這下真的體會到了。
看德蕾莎修女如何用行動力和真愛領導,讓每個追隨者真誠出錢、熱情出力,沒領半分薪水,還對領導者心懷感激?
看德蕾莎修女如何用智慧、幽默和魄力,瓦解教會的官僚、降伏殺人不眨眼的軍閥?
如果你對德蕾莎的印象只停留在「幫助窮人的修女」,這本書將讓你改觀。
德蕾莎修女:「我不確定天堂的樣子,不過,我相信時日將近時,天主不會過問我們一生有多少功績,祂只想知道,我們做這些事時,付出了多少愛。」
名人推薦
白崇亮(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
陳公亮(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創辦人、牧師)
陳清龍(財團法人星沙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張天立(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創辦人)
曾慶導(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
真情推薦(按筆劃排列)
德國媒體評論摘要
德蕾莎姆姆憑借一枚聖母顯靈聖牌和一份改變世界的決心,成為二十世紀中後期,世界慈善社會活動的象徵人物。萊歐.馬斯伯格(Leo Maasburg)以隨侍神父、顧問及翻譯身份,伴隨德蕾莎姆姆多年。書中五十多篇故事內容涉及幾大洲,歷經十數年,見證了這位修女在全世界擴展仁愛修女會、使之成為全球性教會機構的過程中,經歷的一樣又一樣的神奇。作者寫道:「德蕾莎姆姆是個不折不扣的傳教士,無時無處不在感受主的萬能,看見因耶穌的愛而來的作為。」(第七章)。
此書讓你窺見一位天主教聖人的內心世界,呈現的是一位聖人的肖像。
-摘自《出版人每週簡訊》(Publishers Weekly)
陳公亮(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創辦人、牧師)
陳清龍(財團法人星沙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張天立(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創辦人)
曾慶導(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
真情推薦(按筆劃排列)
德國媒體評論摘要
德蕾莎姆姆憑借一枚聖母顯靈聖牌和一份改變世界的決心,成為二十世紀中後期,世界慈善社會活動的象徵人物。萊歐.馬斯伯格(Leo Maasburg)以隨侍神父、顧問及翻譯身份,伴隨德蕾莎姆姆多年。書中五十多篇故事內容涉及幾大洲,歷經十數年,見證了這位修女在全世界擴展仁愛修女會、使之成為全球性教會機構的過程中,經歷的一樣又一樣的神奇。作者寫道:「德蕾莎姆姆是個不折不扣的傳教士,無時無處不在感受主的萬能,看見因耶穌的愛而來的作為。」(第七章)。
此書讓你窺見一位天主教聖人的內心世界,呈現的是一位聖人的肖像。
-摘自《出版人每週簡訊》(Publishers Weekly)
編輯推薦
德蕾莎修女的德望,早已超越各個政治宗派的界線。有個資深編輯看到我寫的新書資料,等不及書出版便向我索取一校稿閱讀。她說已經很少有書可以讓他徹夜深讀,且看到會哽咽流淚。事實上只要有機會先讀過這稿件的人,大都有「恨不得一口氣讀完」之感,因為真是讓人「感動到破涕為笑」,修女的機智和勇敢,透過作者的文筆而活脫脫的展現出來。另外,我曾經讀過一篇腦波實驗的報導,裡面說到:美國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在《Power vs. Force》一書中提到德雷莎修女是他檢測過幸福指數最高者。而當修女走進實驗室裡的瞬間,在場所有人心中都充滿了幸福感,使人們幾乎生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這科學的證據,更確證修女許多奇蹟的真實。(文/心鼓手文化編輯Allen)
目錄
前 言 特立獨行的傳奇修女
第01章 我是天主手上的一支筆
第02章 瓦解官僚,勇闖梵蒂岡
第03章 無視教會規定,為痲瘋病患爭取聖人
第04章 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服務
第05章 這個世界上最嚴重的疾病是「排斥」
第06章 仁愛修女會的縮寫也是指「亂七八糟」
第07章 巧克力融化了粗暴
第08章 一無所有的自由
第09章 比印度人還印度
第10章 姆姆,您的靈修秘訣是什麼?
第11章 評論別人,就沒有時間去愛人了
第12章 共產主義槍口下的德蕾莎
第13章 「偏見」是我永遠不必向天主告解的罪過
第14章 無往不利的聖牌
第15章 機場貴賓室的修女派對
第16章 來這裡是為了見證最窮人中的耶穌
第17章 政治人物和應召女
第18章 天主不會因為你信仰不同而不愛你
第19章 愛,從家庭開始
第20章 姆姆獨家的驅魔方法
第21章 要是你們死了,打電話給我
第22章 天主與你之間,不容插足
第23章 德蕾莎遺留的奇蹟
第01章 我是天主手上的一支筆
第02章 瓦解官僚,勇闖梵蒂岡
第03章 無視教會規定,為痲瘋病患爭取聖人
第04章 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服務
第05章 這個世界上最嚴重的疾病是「排斥」
第06章 仁愛修女會的縮寫也是指「亂七八糟」
第07章 巧克力融化了粗暴
第08章 一無所有的自由
第09章 比印度人還印度
第10章 姆姆,您的靈修秘訣是什麼?
第11章 評論別人,就沒有時間去愛人了
第12章 共產主義槍口下的德蕾莎
第13章 「偏見」是我永遠不必向天主告解的罪過
第14章 無往不利的聖牌
第15章 機場貴賓室的修女派對
第16章 來這裡是為了見證最窮人中的耶穌
第17章 政治人物和應召女
第18章 天主不會因為你信仰不同而不愛你
第19章 愛,從家庭開始
第20章 姆姆獨家的驅魔方法
第21章 要是你們死了,打電話給我
第22章 天主與你之間,不容插足
第23章 德蕾莎遺留的奇蹟
序/導讀
推薦序一
二種人你不可藐視
這世界二種人你不可藐視,一種是活不下去的窮人,他們是上帝在人間的顯生。另一種人是放下一切不為自己而活的僕人,他們是上帝在人間的顯聖。人間宗教林立,教條多如牛毛…但真正的信仰者是從自我出走,以生命分享世人的行者…一次我走訪印度,接待我的是一位天主教的長者,第一次和他用餐, 他就很興奮的告訴我德雷莎修女是天主教的聖人,我很高興他們以德雷莎修女為榮,但我知道感動是屬上帝的,德雷莎修女也不是「天主教」的,她是上帝懷中的珍珠,她是屬全人類,她是在行動中回應上帝的愛,帶給全人類希望之光的行者。
競爭社會產生了許多被遺棄,沒有用的人。上帝造人沒有沒用的人,也沒有沒用的物。「仁民愛物」是炎黃子孫的天命,「無用之用是大用,有用之用是小用,大用無限,小用有限」大用拉精神,帶動人間祥和與天下乎,小用強勢用腦,帶來競爭與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人間的分裂與痛苦,德雷莎修女的行徑是人類回應上天之愛的「血祭」歸鄉之途,其行徑正是對基督耶穌之愛的全然回應與效法,其為人類帶來的訊息是永恆是不朽的…!
人間無英雄,孝賢法聖均一秉天意天啟,榮耀歸上帝,上帝即一,人間只是朝聖的旅程,肯去面對人間之疾苦,便是給上帝啟示祂自己的機會,其所彰顯上帝的榮光正是人間蒼生歸鄉的指引,為我們姊妹德雷莎被上帝感動,以生命回應基督之愛的行徑感謝上帝,更祈盼天下斗民均以此光之彰顯作為凝聚,在和平之愛的感動下帶出天下為公,世界一家的契機。
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創辦人 陳公亮牧師
推薦序二
難得一見的典範
德雷莎修女是當世難得一見的典範,她為最底層服務,給予孤苦窮困的垂死病人臨死前最難得的陪伴,讓死者感受到安慰與尊重,這種長期在傳染病威脅中的服務奉獻,許多人只能暫作一會幾天的,在貧病交加的病患中,非親非故的長期無償的為他們把屎把尿,試問有幾人能做到!
德雷莎修女完全的無我利他、潔淨的心境,服務最低層、最髒、最窮的臨終患者,行善毫不遲疑,絕不怕弄髒自己,沒有任何的顧慮與忌諱,從不擔心台灣人所謂的氣運變低招來晦氣等問題,她完全信靠了她的信仰,不向我們俗人般的半信半疑、寧可信其有的投機心態,可說為其信仰做了最好的實踐與見證,也因此天主教梵諦岡教廷將其封聖以為世人表率,可謂實至名歸了。欣聞大千出版社梁社長出版《窮人天使--德雷莎修女》一書,真真值得讚嘆以為序。
星沙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陳清龍
推薦序三
讓冷漠暴力的世界多一些正氣、愛與溫柔
在天主教靈修傳統裡,謙遜是諸德行的根基。一個謙遜的人是不想多講自己的事的。而德蕾莎姆姆正是一個盡量迴避鎂光燈的謙遜的人。「人們問到德蕾莎姆姆身世閱歷的詳情時,姆姆總是竭力迴避:『我不想講太多自己的事。大家如果只談我,或寫有關我的文章,就會少談,或是少寫關於耶穌基督的文章了。』」(頁6)
但我們很高興在德蕾莎姆姆身邊工作多年的萊歐神父”違背”姆姆的意願,寫下了這本書, 與我們分享姆姆許多不為人知的平凡的生活點滴。正是從這些平凡的生活點滴裡我們看到一個偉人的內心世界,看到她的偉大之處。而姆姆也真的不用擔心,因為我們讀了這些關於她的文章後,我們不是更遠離,而是更接近了耶穌基督。因為姆姆的生命反映了耶穌基督的生命,姆姆所做的,正是耶穌基督所做,而且要我們所做的。
當我們想到德蕾莎姆姆在印度和在世界各地為最窮的窮人所做的事情,自然應該想像她不是一個羸弱的女子。若沒有堅強的意志,擇善固執的堅持,睿智機敏等,是無法勝任的。但如果她依靠的只是這些本性的優點,是大大不夠的,絕對無法持久的。她之所以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做她所做的,是因為她每天藉祈禱和聖體聖事與她的主耶穌基督密切契合,她這支葡萄枝是從耶穌這葡萄樹源源不斷地汲取能量和動力。耶穌基督是她每天生活、工作的中心。她所做的都是在效法耶穌:耶穌這降生成人的神之子,屈尊就卑,為了救贖我們──祂的受造物,竟成了最窮的窮人,為了使我們眾人獲得永遠的生命,祂在十字架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耶穌本人就是空虛了自己的神性的窮人,所以德蕾莎姆姆可以在受苦的窮人身上看到耶穌,或者說,每個受苦的窮人,不論種族、膚色、語言、宗教,就是耶穌基督。 「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弟兄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瑪 25:40)──「就-是-對-我-做!」──姆姆著名的五根手指福音!
讀完這本趙英小姐翻譯的書,我們更認識了德蕾莎姆姆,更被她的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勵。雖然我們不是每人都能完全學到姆姆的樣子,但至少可以勉勵自己不斷地努力,效法她去效法基督,為需要服務的人服務。
我們衷心感謝大千出版社梁社長出版這本好書,讓我們冷漠暴力的世界多一些正氣、愛與溫柔。
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 曾慶導
推薦序四
「窮人天使」的聯想
前幾天收到大千出版社曾一倫先生寄來的書稿,邀請我為這本書著序。我約莫花了一個小時,讀過六、七章節,內心激動不已,當下打電話給曾先生說,這本書真的很感人,但是我覺得我沒資格為德蕾莎修女這位聖人的側寫傳記作序。我推薦他去找幾位基督徒企業家談看看,例如幾年前受感動受洗的王令麟弟兄,生命全然轉變也是受到基督的影響。由他們來為書作序可能更有感召力。
我又想到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的陳公亮牧師,過去十多年來真有愛心無怨無悔地照顧收容無家可歸弱勢者,正如同德蕾莎修女畢生為窮人服務,才真的有資格作序!
但是隔了兩天之後,我有了其他的想法。德蕾莎修女的偉大無庸置疑,但是她過世後,窮人太窮的問題並沒有得到任何結構性的改善,而一般人也完全無法學習她的榜樣!相較而言,我對尤努斯的「窮人銀行」計畫更有興趣,我以為「窮人天使」與「窮人銀行」的兩者結合,或許才是真正的徹底解決之道。
遺憾的是,我們的政府到底為窮人做了什麼?政府掌握最多的資源,浪費公帑比比皆是(夢想家的笑話、公務人員18%優惠存款、卻為有錢人有錢企業減稅),完全沒有心思、更沒有能力解決窮人的問題,真是令人遺憾萬千。救助窮人脫困,當然不只需要經費,更需要愛心(窮人天使)、更需要方法(窮人銀行),而我們的領導者卻三者都沒有,真的是窮的只剩下「肖想錢」。
我們早該覺醒了,改善我們的社會問題只能靠我們自己,以及信仰給予我們愛的力量!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
推薦序五
窺見聖人的內心世界(書籍未收錄文)
萊歐.馬斯伯格以隨侍神父和顧問,伴隨德蕾莎姆姆多年。兩年前的八月二十六日,在德蕾莎姆姆的百年誕辰時,萊歐神父終於向世人展現那段經歷,讓人們近距離接觸聖人。
有些書讓人愛不釋手,無需具體理由。或許沒有盪氣迴腸的情節,也不柔美悽婉,卻因為源於某個真實的人物、源自一段真實的感人故事,讓人深深陶醉。這部關於德蕾莎姆姆的書便是這樣,你一旦翻開,便無法停下。誰想瞭解仁愛修女會,也必得先從德蕾莎姆姆說起。德蕾莎姆姆擁有一種特殊的美麗,全然不同於時尚期刊的光鮮亮麗。這位創建了一個享譽全球的教會組織的小個子修女倭身軀背,臉上皺紋縱橫,畢生清貧,卻因她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三秘訣──愛、快樂和永恆,而光芒四射,感染激勵著世人。
唯有接近德蕾莎姆姆,才得以瞭解她心底的這些秘訣,萊歐神父便有幸成為其中一人。他身為德蕾莎姆姆的隨侍神父、顧問及翻譯,多年陪伴在德蕾莎姆姆身邊,陪伴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拜見教宗、國家元首或重要人物,也陪同她去垂死者之家、接近最底層和最窮的人,近距離觀察姆姆的祈禱和工作,深刻感受德蕾莎姆姆無時無刻為最窮人全心奉獻的事蹟。在德蕾莎姆姆百年誕辰時,萊歐神父終於將自己在姆姆身邊的那些經歷和體驗述諸筆墨,正如Pattloch出版社的介紹──聖人近距離的寫照。
萊歐神父向世人描述了聖人德蕾莎姆姆的種種奇妙故事,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本誠信天主的書。它告訴人們,信仰與愛如何可以滴水破石心,改變人生,改變世界。風趣詼諧中,處處可見德蕾莎姆姆對天主的虔誠和至誠至深的愛。作者將這位聖人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似乎伸手便能觸及到她,體驗她的虔誠和愛。
德蕾莎姆姆天生有種能力,將複雜玄奧的宗教道理,言簡易駭地說明。作者身為神父,當然更是感觸良多。光就書中引用的那些例子,已經讓這本書彌足珍貴。
她人生的全部動力,源自基督耶穌。這個永不枯竭的源泉,造就了她,再借她的手,將動力傳遞出去,撫慰臨終者的靈魂、清洗病患者的傷痛、處理亡者的後事,平息切切飢渴,給最低層的人做人的尊嚴。
「德蕾莎姆姆的工作,並非讓垂死者皈依天主教。這點,主自會安排。德蕾莎姆姆要完成的,只是在垂死者與主之間建立關係。」(第五章中間)作者寫著,廖廖數語勾勒出德蕾莎姆姆的使命:「『讓人們接觸主。』姆姆以此方式,將志願者、工作人員,乃至教宗帶到垂死者面前,讓他們接觸到臨在受難著的垂死者中的天主!」出於這個信仰,雖然德蕾莎姆姆和她的修女們的工作環境異常惡劣,讀者卻絲毫感覺不到修女們的絲毫哀怨,相反,卻處處感受到她們發自內心的歡愉和愛,強烈感受到她們對天主深深的信仰。
有些書,讓人捧起,便再難以釋手,那一定是因為書中所述,折射到真實人生。而這本書,正是一個真實的聖人的故事,讓我們透過萊歐神父的筆,窺見到一個聖人的內心世界,接
二種人你不可藐視
這世界二種人你不可藐視,一種是活不下去的窮人,他們是上帝在人間的顯生。另一種人是放下一切不為自己而活的僕人,他們是上帝在人間的顯聖。人間宗教林立,教條多如牛毛…但真正的信仰者是從自我出走,以生命分享世人的行者…一次我走訪印度,接待我的是一位天主教的長者,第一次和他用餐, 他就很興奮的告訴我德雷莎修女是天主教的聖人,我很高興他們以德雷莎修女為榮,但我知道感動是屬上帝的,德雷莎修女也不是「天主教」的,她是上帝懷中的珍珠,她是屬全人類,她是在行動中回應上帝的愛,帶給全人類希望之光的行者。
競爭社會產生了許多被遺棄,沒有用的人。上帝造人沒有沒用的人,也沒有沒用的物。「仁民愛物」是炎黃子孫的天命,「無用之用是大用,有用之用是小用,大用無限,小用有限」大用拉精神,帶動人間祥和與天下乎,小用強勢用腦,帶來競爭與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人間的分裂與痛苦,德雷莎修女的行徑是人類回應上天之愛的「血祭」歸鄉之途,其行徑正是對基督耶穌之愛的全然回應與效法,其為人類帶來的訊息是永恆是不朽的…!
人間無英雄,孝賢法聖均一秉天意天啟,榮耀歸上帝,上帝即一,人間只是朝聖的旅程,肯去面對人間之疾苦,便是給上帝啟示祂自己的機會,其所彰顯上帝的榮光正是人間蒼生歸鄉的指引,為我們姊妹德雷莎被上帝感動,以生命回應基督之愛的行徑感謝上帝,更祈盼天下斗民均以此光之彰顯作為凝聚,在和平之愛的感動下帶出天下為公,世界一家的契機。
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創辦人 陳公亮牧師
推薦序二
難得一見的典範
德雷莎修女是當世難得一見的典範,她為最底層服務,給予孤苦窮困的垂死病人臨死前最難得的陪伴,讓死者感受到安慰與尊重,這種長期在傳染病威脅中的服務奉獻,許多人只能暫作一會幾天的,在貧病交加的病患中,非親非故的長期無償的為他們把屎把尿,試問有幾人能做到!
德雷莎修女完全的無我利他、潔淨的心境,服務最低層、最髒、最窮的臨終患者,行善毫不遲疑,絕不怕弄髒自己,沒有任何的顧慮與忌諱,從不擔心台灣人所謂的氣運變低招來晦氣等問題,她完全信靠了她的信仰,不向我們俗人般的半信半疑、寧可信其有的投機心態,可說為其信仰做了最好的實踐與見證,也因此天主教梵諦岡教廷將其封聖以為世人表率,可謂實至名歸了。欣聞大千出版社梁社長出版《窮人天使--德雷莎修女》一書,真真值得讚嘆以為序。
星沙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陳清龍
推薦序三
讓冷漠暴力的世界多一些正氣、愛與溫柔
在天主教靈修傳統裡,謙遜是諸德行的根基。一個謙遜的人是不想多講自己的事的。而德蕾莎姆姆正是一個盡量迴避鎂光燈的謙遜的人。「人們問到德蕾莎姆姆身世閱歷的詳情時,姆姆總是竭力迴避:『我不想講太多自己的事。大家如果只談我,或寫有關我的文章,就會少談,或是少寫關於耶穌基督的文章了。』」(頁6)
但我們很高興在德蕾莎姆姆身邊工作多年的萊歐神父”違背”姆姆的意願,寫下了這本書, 與我們分享姆姆許多不為人知的平凡的生活點滴。正是從這些平凡的生活點滴裡我們看到一個偉人的內心世界,看到她的偉大之處。而姆姆也真的不用擔心,因為我們讀了這些關於她的文章後,我們不是更遠離,而是更接近了耶穌基督。因為姆姆的生命反映了耶穌基督的生命,姆姆所做的,正是耶穌基督所做,而且要我們所做的。
當我們想到德蕾莎姆姆在印度和在世界各地為最窮的窮人所做的事情,自然應該想像她不是一個羸弱的女子。若沒有堅強的意志,擇善固執的堅持,睿智機敏等,是無法勝任的。但如果她依靠的只是這些本性的優點,是大大不夠的,絕對無法持久的。她之所以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做她所做的,是因為她每天藉祈禱和聖體聖事與她的主耶穌基督密切契合,她這支葡萄枝是從耶穌這葡萄樹源源不斷地汲取能量和動力。耶穌基督是她每天生活、工作的中心。她所做的都是在效法耶穌:耶穌這降生成人的神之子,屈尊就卑,為了救贖我們──祂的受造物,竟成了最窮的窮人,為了使我們眾人獲得永遠的生命,祂在十字架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耶穌本人就是空虛了自己的神性的窮人,所以德蕾莎姆姆可以在受苦的窮人身上看到耶穌,或者說,每個受苦的窮人,不論種族、膚色、語言、宗教,就是耶穌基督。 「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弟兄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瑪 25:40)──「就-是-對-我-做!」──姆姆著名的五根手指福音!
讀完這本趙英小姐翻譯的書,我們更認識了德蕾莎姆姆,更被她的崇高精神鼓舞和激勵。雖然我們不是每人都能完全學到姆姆的樣子,但至少可以勉勵自己不斷地努力,效法她去效法基督,為需要服務的人服務。
我們衷心感謝大千出版社梁社長出版這本好書,讓我們冷漠暴力的世界多一些正氣、愛與溫柔。
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 曾慶導
推薦序四
「窮人天使」的聯想
前幾天收到大千出版社曾一倫先生寄來的書稿,邀請我為這本書著序。我約莫花了一個小時,讀過六、七章節,內心激動不已,當下打電話給曾先生說,這本書真的很感人,但是我覺得我沒資格為德蕾莎修女這位聖人的側寫傳記作序。我推薦他去找幾位基督徒企業家談看看,例如幾年前受感動受洗的王令麟弟兄,生命全然轉變也是受到基督的影響。由他們來為書作序可能更有感召力。
我又想到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的陳公亮牧師,過去十多年來真有愛心無怨無悔地照顧收容無家可歸弱勢者,正如同德蕾莎修女畢生為窮人服務,才真的有資格作序!
但是隔了兩天之後,我有了其他的想法。德蕾莎修女的偉大無庸置疑,但是她過世後,窮人太窮的問題並沒有得到任何結構性的改善,而一般人也完全無法學習她的榜樣!相較而言,我對尤努斯的「窮人銀行」計畫更有興趣,我以為「窮人天使」與「窮人銀行」的兩者結合,或許才是真正的徹底解決之道。
遺憾的是,我們的政府到底為窮人做了什麼?政府掌握最多的資源,浪費公帑比比皆是(夢想家的笑話、公務人員18%優惠存款、卻為有錢人有錢企業減稅),完全沒有心思、更沒有能力解決窮人的問題,真是令人遺憾萬千。救助窮人脫困,當然不只需要經費,更需要愛心(窮人天使)、更需要方法(窮人銀行),而我們的領導者卻三者都沒有,真的是窮的只剩下「肖想錢」。
我們早該覺醒了,改善我們的社會問題只能靠我們自己,以及信仰給予我們愛的力量!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
推薦序五
窺見聖人的內心世界(書籍未收錄文)
萊歐.馬斯伯格以隨侍神父和顧問,伴隨德蕾莎姆姆多年。兩年前的八月二十六日,在德蕾莎姆姆的百年誕辰時,萊歐神父終於向世人展現那段經歷,讓人們近距離接觸聖人。
有些書讓人愛不釋手,無需具體理由。或許沒有盪氣迴腸的情節,也不柔美悽婉,卻因為源於某個真實的人物、源自一段真實的感人故事,讓人深深陶醉。這部關於德蕾莎姆姆的書便是這樣,你一旦翻開,便無法停下。誰想瞭解仁愛修女會,也必得先從德蕾莎姆姆說起。德蕾莎姆姆擁有一種特殊的美麗,全然不同於時尚期刊的光鮮亮麗。這位創建了一個享譽全球的教會組織的小個子修女倭身軀背,臉上皺紋縱橫,畢生清貧,卻因她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三秘訣──愛、快樂和永恆,而光芒四射,感染激勵著世人。
唯有接近德蕾莎姆姆,才得以瞭解她心底的這些秘訣,萊歐神父便有幸成為其中一人。他身為德蕾莎姆姆的隨侍神父、顧問及翻譯,多年陪伴在德蕾莎姆姆身邊,陪伴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拜見教宗、國家元首或重要人物,也陪同她去垂死者之家、接近最底層和最窮的人,近距離觀察姆姆的祈禱和工作,深刻感受德蕾莎姆姆無時無刻為最窮人全心奉獻的事蹟。在德蕾莎姆姆百年誕辰時,萊歐神父終於將自己在姆姆身邊的那些經歷和體驗述諸筆墨,正如Pattloch出版社的介紹──聖人近距離的寫照。
萊歐神父向世人描述了聖人德蕾莎姆姆的種種奇妙故事,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本誠信天主的書。它告訴人們,信仰與愛如何可以滴水破石心,改變人生,改變世界。風趣詼諧中,處處可見德蕾莎姆姆對天主的虔誠和至誠至深的愛。作者將這位聖人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似乎伸手便能觸及到她,體驗她的虔誠和愛。
德蕾莎姆姆天生有種能力,將複雜玄奧的宗教道理,言簡易駭地說明。作者身為神父,當然更是感觸良多。光就書中引用的那些例子,已經讓這本書彌足珍貴。
她人生的全部動力,源自基督耶穌。這個永不枯竭的源泉,造就了她,再借她的手,將動力傳遞出去,撫慰臨終者的靈魂、清洗病患者的傷痛、處理亡者的後事,平息切切飢渴,給最低層的人做人的尊嚴。
「德蕾莎姆姆的工作,並非讓垂死者皈依天主教。這點,主自會安排。德蕾莎姆姆要完成的,只是在垂死者與主之間建立關係。」(第五章中間)作者寫著,廖廖數語勾勒出德蕾莎姆姆的使命:「『讓人們接觸主。』姆姆以此方式,將志願者、工作人員,乃至教宗帶到垂死者面前,讓他們接觸到臨在受難著的垂死者中的天主!」出於這個信仰,雖然德蕾莎姆姆和她的修女們的工作環境異常惡劣,讀者卻絲毫感覺不到修女們的絲毫哀怨,相反,卻處處感受到她們發自內心的歡愉和愛,強烈感受到她們對天主深深的信仰。
有些書,讓人捧起,便再難以釋手,那一定是因為書中所述,折射到真實人生。而這本書,正是一個真實的聖人的故事,讓我們透過萊歐神父的筆,窺見到一個聖人的內心世界,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