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威辛的花冠:納粹集中營的聖國柏神父小傳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國柏神父,這位誕生於甲午戰爭那年的波蘭人,究竟為甚麼來到日本?
在這塊陌生的遠東土地上做過甚麼?留下甚麼?
後來又為甚麼回到波蘭,最終在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自願替同囚者死、進入餓死牢?
本書作者許書寧以文、以繪圖、以攝影,耗時十餘年,走訪日本的長崎——國柏神父曾揮汗編輯日文傳教雜誌《聖母騎士》月刊的房間,她也去到波蘭聖國柏紀念館、納粹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去回答以上迴盪在她內心的這些問題。
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國柏神父是個怎樣的人呢?怎麼能想到,這位國籍為波蘭的聖人曾經到日本傳教。原本根本不知道日本在哪裡,他去日本傳教的契機,是在火車上遇到來波蘭念醫學的日本留學生,透過有限的波蘭文交談,點燃了國柏神父去東方的熱火。
就在對日本只有想像的情況下,他和同伴出發,在日本長崎建立了一個印刷廠,印刷他和他的小兄弟們根本不認識幾個日文,就創辦了一本日文刊物。現在去到日本的長崎,可以看到國柏神父紀念館,陳列他當年引進的印刷設備,還有他使用過的房間。
聖國柏在櫻花的國度生活了六年,一九三六年被他的修會召回波蘭,重新回到他一手建立的聖母城,那個社群有多達七百名修士的盛況空前。然而,國柏神父卻始終憂心戰爭的陰影,他在一九三九年八月對弟兄們說,「人生可分為三個階段:準備,工作,與受難。我即將步入第三個階段。」後來證明,他已經做好了殉道的準備。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他的祖國波蘭便面臨一連串的苦難:德軍三路進攻波蘭。國柏神父所在的聖母城距離首都華沙只有四十公里,他遵從長上吩咐,遣散了大部分修士,並且鼓勵他們,「聖母城就在你們的心裡。」三週後,華沙淪陷。
國柏神父先被送往靠近德國邊境的安提撒集中營。國柏神父鼓舞同行者:「我們就要去跟德國人傳福音囉,而且是對方付費喲。」他的幽默感鼓舞了周遭的人。突然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八日他們被釋放了,沒有任何說明。他們回到了聖母城,收容大量難民,在猶太新年,跨越宗教藩籬,為猶太難民舉行新年慶祝儀式。
因為國柏神父和他們的修士工作勤奮,德軍看在這點價值上一直沒有動手。直到一九四一年納粹德國佔領波蘭全境。那年二月某日,德軍的車子開進了聖母城,要來逮捕國柏神父,軍官掏出了逮捕令:「Kolbe…這是德國姓氏吧?」當時德國血統可是保命符,國柏神父很冷靜地回答:「幾代前的祖先是德國人。我是在波蘭出生的波蘭人。」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八日,他被送往惡名昭彰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六月十五日,他寫了一封家書給母親,告訴母親他到了奧斯威辛,但是他叫母親不要寫信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會在那兒待多久。那封信是他向這個世界寄出的最後一封信。
一九四一年七月,他的那片牢房有人脫逃了,德國軍官點了十個人連坐處死,要送進「餓死室」活活餓死。一名被點中的囚犯嚎啕大哭,痛哭自己還有妻子兒女。這時候,囚犯中起了一陣騷動,國柏神父代號16670走到指揮官面前說:「我是天主教神父。我要代替他死。」
國柏神父進入的餓死室,是在大量毒氣室建成之前最可怕的地方。把犯人丟進去之後等死的地方。兩週後孱弱的國柏神父還活著,德國軍醫注射石碳酸毒針,終於終止了慘絕人寰的酷刑。國柏神父的靈魂去到了天國,領取那他兒童時渴望得到的殉道冠冕。
本書特色
人類殘酷史上無法抹去的愛的故事,唯有記住戰勝死亡的愛,才能避免歷史重演。
名人推薦
與聖國柏同一個修會的方濟會士 林思川神父
國柏神父創刊的日本《聖母騎士》月刊現任總編輯 山口雅稔神父
影音介紹
目錄
推薦序一 方濟會士林思川神父
推薦序二 《聖母騎士月刊》總編輯 山口雅稔神父
楔子
第一章 小雷蒙的抉擇
第二章 戰士、修士、騎士
第三章 靈魂的暗夜
第四章 聖母城到櫻花的國度
第五章 在長崎的日子
第六章 準備、工作與受難、
第七章 最後的苦路
國柏神父相關年表
寫作參考資料
作者後記:①通往聖母泉的那條路
②聖國柏紀念館裡的一幅畫
序/導讀
前言
聖國柏紀念館位於長崎市郊的本河內山上,是一棟用紅磚堆砌、長得有點像雙層蛋糕的圓形建築。只要繞過那座雙手高舉的亞西西聖方濟銅像,就可以從兩扇敞開的鑄鐵格子門間,窺見裡面的木雕聖母與一幅掛於牆上的大型油畫。這幅長218公分、寬138公分的作品出自波蘭畫家楊‧摩爾加之手,畫中的主角則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聖者、挺身為近人犧牲生命的聖國柏神父(St. Maximilian Kolbe)。
1894年1月7日,雷蒙‧國柏出生於波蘭的小村莊,自幼就是叫爸媽傷透腦筋的調皮孩子。有一天,他的母親再也受不了,哀傷地看著他說:「這個孩子將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聽了母親的哀嘆,小男孩起身跑進附近的教堂,獨自跪在聖母像前默默祈禱。就在那時,改變男孩一生的事情發生了。他見到聖母媽媽顯現在面前,手中拿著兩頂皇冠,一頂是象徵純潔的白色、另一頂則是象徵殉道的鮮紅。聖母溫柔地問小雷蒙:
「你想要哪一頂呢?」
「我兩頂都要。」
這個毫不思索的回答叫聖母微笑了,她慈祥地看著面前的小男孩,似乎對其抉擇充滿讚許。
後來,小雷蒙進了方濟會,並於1918年晉鐸,成了馬希連‧國柏神父。他於1930年帶著幾位波蘭修士來到日本,住進長崎大浦天主堂附近的一棟老房子裡。驚人的是,日文一竅不通的他竟然於隔月馬上創刊發行「聖母的騎士」月刊,並於郊區的本河內山上修築了修道院與聖母泉。直到今天,朝聖者的腳步依然絡繹不絕。據說,在國柏神父的會衣口袋中,永遠放著一把聖母顯靈聖牌,好能隨時拿來分贈給初次見面的朋友。就這樣,他以笑瞇瞇的大鬍子外國神父形象受到日本信友的歡迎與愛戴,在這塊遙遠的東方土地上謙卑地宣講天主福音。
六年後,國柏神父由長崎返回祖國波蘭。
在那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遭德軍佔領,國柏神父亦多次被捕,最終被送入以殘酷虐殺聞名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來,震撼世人的「愛的交換」就在那裡發生。
1941年7月,集中營內有一名囚犯逃脫。依照營內不講理的連坐法規定,得殺死同房的十名囚犯以資懲罰。惡名昭彰的司令官菲斯克在隊伍前踩著憤怒的步伐,隨手指出十個即將成為犧牲者的條紋衣身影。當時,有一個被強行拖出行列的囚犯失去控制,大聲哭喊:
「啊!我的妻兒們該怎麼辦呢?他們實在太可憐了!」
國柏神父聽見了他的哀嚎,便安安靜靜地走出隊伍,站在司令官面前。那不尋常的舉動讓菲斯克完全驚呆了,他根本顧不得自己向來不與囚犯直接對話的堅持,開口怒斥:
「做什麼?你是誰?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願意代替那個人死,因為他有妻子也有孩子。我是天主教的神父,沒有結婚。」
司令官緊咬嘴唇,怒視眼前孱弱的身影。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一陣可怕的沈默後,他竟然下令更改犯人名單。於是,記錄中的某個號碼被一筆勾銷,改寫成16670、也就是國柏神父在集中營內的代號。就這樣,十名囚犯被剝光衣服,在警衛殘酷的訕笑下被丟進「餓死牢」。從被宣判的那一刻起,直到他們生命的終結,再也沒有一滴水或任何食物進到他們口中。
直到那一天為止,奧斯威辛的「餓死牢」中永遠充滿了詛咒、痛哭、哀嚎與絕望的慘叫聲。然而,就連那些嘲笑與等著看好戲的守衛也不得不承認,國柏神父所在的房間截然不同。那裡沒有憤怒、沒有絕望、也沒有哀求,取而代之的,是接連不斷的聖歌與祈禱,那樣的空氣甚至感染了隔壁房間。於是,在一片唱和聲中,人間煉獄成了至聖的祈禱所。
三個星期後,餓死牢中只剩下四名囚犯尚未斷氣;納粹為了更有效率地使用牢房,決意給他們致命一擊。當劊子手拿著針筒走入時,國柏神父已經虛弱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從顫抖雙唇中吐出的卻依舊是祈禱。他平靜地注視兩名士兵在其他囚友手上注入致死的石炭酸。然後,在輪到自己的時候,主動向他們伸出裸露的左腕。
國柏神父在8月14日離世的,也就是聖母昇天節的前一天。正如紀念館中那幅油畫所記載的,小雷蒙從聖母手中領取了兩頂象徵純潔與殉道的榮冠。
離開紀念館前,一位慈祥的員工老奶奶叫住了我和金田老師。她緩緩地駝著背走了過來,在我們手裡各塞進一塊聖母顯靈聖牌。叫我吃驚的是,雖然金田老師並非教友,卻也高高興興地收下了。微笑的老奶奶一路送我們出了紀念館,還相當親切地站在大太陽底下揮手道別,一直到再也看不見為止。我們兩人順著原路下了山,一路上沒有人說話,心中迴盪著的是那位老奶奶的笑臉,以及當她將聖牌塞到我們手中時,再輕描淡寫不過的一句話:
「聖國柏神父一向這麼做。」
推薦序一
殉道──精修的果實
林思川神父 方濟會士
在所有基督信仰教派中,天主教有特別尊敬聖人的傳統,目的並非增加聖人的光榮,而更是激發向聖人學習,並倚靠聖人在天主座前的代禱。歷史中被教會公開封聖的聖人極多,可惜我們對聖人的認識卻極少。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絕大多數聖人的生活時空距我們今日年代相當久遠;另一方面也可能由於介紹聖人的中文資料太少。因此,若有機會用中文閱讀幾乎與我們同時代的聖人故事,實在值得珍惜與推介。
聖國柏(St. Maximilian Maria Kolbe, OFM Conv.)就是這樣的一位聖人。一八九四年一月八日生於波蘭的 Zduńska Wola,取名 Raymund Kolbe,一九一○年進入住院派方濟會(Conventual Franciscan),選擇會名為Maximilian Kolbe,一九一四年宣發終身聖願,並再增加Maria於名中,成為Br. Maximilian Maria Kolbe, OFM Conv.。
二次大戰期間,他和幾位弟兄留在波蘭修道院中,籌組了臨時醫院。不幸於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九日被德軍逮捕,曾短暫被釋放而得以返回修院。但由於拒絕簽署 Deutsche Volksliste(就是宣告自己具有德國血統,藉以換取類似德國公民權的身分),且多次在所出版的《聖母騎士》刊物中批評納粹。
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七日修道院被德軍關閉,Kolbe神父和四位弟兄一起被蓋世太保逮捕,投入Pawiak監獄,五月二十八日被移入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從此失去名字,而成為編號16670的囚犯。同年七月三十一日,有人從集中營逃脫,憤怒的集中營指揮官Karl Fritzsch任意選擇了十人處以極刑,此時,這個編號16670的囚犯,靜靜地從行列中走出,要求代替其中一位接受這殘暴的處決,而和另外九位被投入餓死牢中。八月十四日被注射石碳酸針劑而辭世,遺體於隔日——聖母升天瞻禮——被火化。
戰後人們聽聞這個事蹟,莫不感動稱奇,這位失去姓名的16670號重新獲得更珍貴的名號: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二日教宗碧岳十二宣告他為「天主忠僕」,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九年一月三十日宣告他為「可敬者」,再於一九七一年十月十七日將他列入「真福」品級,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將他列入「聖人」品級,成為St. Maximiliam Maria Kolbe, OFM Conv.。
在整個封聖的過程中,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細節:保祿六世教宗宣告國柏神父為「真福」時,是將他列入「精修」類(Confessor of the Faith),當時整個禮儀的顏色是白色;而當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他宣聖時,則尊敬他為「殉道」聖人(Martyr),當時教宗舉行禮儀所穿著的禮服則為紅色。這在天主教聖人歷史中,若非獨一無二、也絕對是極為罕見的例子。不過,凡讀過聖人故事的人卻都能領會,這是聖人一個神祕經驗達於圓滿的證據——他幼年時曾從聖母瑪利亞手中得到紅、白兩頂冠冕(參閱:本書2x-2x頁)。
敝人有幸,忝為方濟會士,自入會初期就讀過一些聖國柏的故事,在德國求學期間,還在住院派方濟會的會院借住五年,結識過多位來自波蘭的弟兄們,後來又由於服務朝聖團,多次造訪聖國柏曾在長崎生活工作之處,因而有許多機會接觸與反省他的故事,當然也常常分享自己的一些相關感受。其中最常碰到的回應是:聖國柏在集中營中代人受死,這是多麼困難的決定?人怎麼可能做到這種地步?
這紅、白兩頂冠冕應該就是答案。雖然教會實際上很少同時把「精修」與「殉道」兩頂冠冕加在同一聖人身上,但「殉道」最根本的意義其實就是「為信仰作證」,「殉道」一字的希臘原文本來的意義就是「見證」。因此,每位聖人其實同時都是精修與殉道者,他們一生努力修道,把自己的信仰實踐在每個生活情境中,經由不斷地磨練成長(精修),他們的生命自然成為信仰見證(殉道)。殉道就是精修的目的與果實。
聖國柏一生追隨聖方濟的神恩,操練愛天主愛人的信仰,因而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三十一日那個當下,這位16670號囚犯從行列中走了出來,幾乎是自然而然的,充滿喜悅的,因為他一生渴望的兩頂冠冕,就在眼前!但願我們閱讀聖人傳記,能夠得到激勵而勉力精修信仰,能夠「以揭開的臉面反映主的光榮」(《格林多人後書》三:18)。
作者簡介:林思川神父為德國符茲堡神學博士。多年來帶領天主教教友前往耶穌撒冷聖地、聖方濟故鄉義大利亞西西、日本殉道聖人朝聖地朝聖。行前與朝聖途中培育朝聖者讀《聖經》與靈修,受惠者多不勝數。
推薦序二
二○二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聖母騎士修道院院長/《聖母騎士月刊》總編輯
洗者若翰 山口雅稔神父
欣聞繪本作家許書寧老師即將於台灣出版聖國柏神父傳記,實感歡喜。
一九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聖國柏於日本長崎開始了亞洲福傳工作。當時,絕大多數的亞洲人還不認識天父、耶穌與聖神,對於天主教教理也一無所知。國柏神父得知後,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焰,渴望藉由無玷聖母的援助,將全亞洲生靈帶向耶穌聖心之愛。他一面將人口眾多的華文福傳領域納入視野 ,一面開始在長崎宣揚福音。這回,第一次有台灣人為聖國柏撰寫傳記,可說是繼承了國柏神父的亞洲福傳之夢。在此,我謹代表長崎修道院向許老師及出版社致謝。
目前,許老師正在聖國柏於長崎創辦的《聖母騎士》月刊上,連載圖文專欄「兩頂榮冠」。從這部作品中,看得出她在動筆前做了很詳盡的準備工作,並在祈禱中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將聖國柏神父的生平介紹給讀者。
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讓更多人與主耶穌和聖母的愛相結合,也願聖國柏為此意向轉求與代禱。
翻譯:許書寧
2023年6月29日
聖母の騎士修道院院長/『聖母の騎士』編集長
洗礼者ヨハネ山口雅稔
この度、絵本作家の許書寧先生が、台湾で聖コルベ神父の伝記を出版されると知り、とても嬉しく思います。1930年4月24日、聖コルベのアジアでの宣教活動が長崎で始まりました。多くのアジア人が、父である神もイエスも聖霊も知らず、カトリックの教えも知らないことを理解していたコルベ神父は、全てのアジア人を無原罪の聖母を通してイエスの愛の御心へ導こうと燃えるような熱意に満たされ、特に人口の多い中国語での布教活動を視野に入れながら長崎で福音宣教をしていました。台湾人が初めて書いた今回の聖コルベの伝記は、より多くのアジア人への福音宣教という聖コルベの夢の続きでもありますので、長崎の修道院を代表し許先生と出版社に感謝と謝辞を申し上げます。
現在、許先生は、聖コルベが長崎で始めた雑誌『聖母の騎士』で、「二つの冠」を連載してくださっておりますが、聖コルベのことを本当によく調べ、祈りながら分かりやすく聖コルベについて読者にお伝えしようと執筆され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ります。この本を通して、より多くの人たちが主イエスと聖母の愛で結ばれるよう、聖コルベの取り次ぎを願いお祈りいたしま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