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72冊
《天地一比丘-雲水生涯的恬淡清靜》新春再版上市!
從每個人的「生命轉捩點」中,您看到了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一定看過許多成功人物的故事或傳記,然而您是否曾發現,在這些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故事中,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雖然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有一共通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曾遇到「生命的轉捩點」,而我們在看這些故事時,其實也就是看「生命的轉捩點」,每個轉捩點各自給了他們什麼樣的變化,他們又是如何在這些人生的挑戰後,開啟新的人生。
《天地一比丘》一位有情者 落髮出家後最真實的心情筆記
《天地一比丘》是蓮生活佛於西元一九八六年圓頂出家一年後,所寫的心情回顧。這一年,他面臨人生身分的重大轉變,從在家到出家、從絢爛到平靜、從親情之愛到眾生之情,落髮出家固然是他毅然決然、永不後悔的決定,但在此生命的轉折一年中,亦有著一切有情者,內心難以言盡的失落與孤獨。
幽林中的隱士,雲水生涯的恬淡與清淨
在這段與世隔絕、閑靜恬淡的雲水生涯裡,作者心靈對話的對象,便是眼前身處的大自然,從觀雪、觀瀑、觀湖、觀小花小草中,找尋自然之道給予的力量與療癒。古人說:「靜觀萬物皆自得」,其中領受人人不同,作者觀落葉,便在靜觀中發現,曾經的痛哭與流淚,也如落葉,既是一種傷痛,但也是一種美麗。
「天地一比丘」,在自然的環境中,不分你我,心願已相應,
與天相應,與地相應,與湖相應,與山相應……。
我與日月共迴轉,我聽聞天地的呼吸,我的心光進入湖中,我的足跡踏遍了山林,
當一切相應時,只有安怡與清明。
作者於書中自言:「這一年我發現,學佛,其實就是學習自然。」《天地一比丘》沒有深奧難懂的佛學道理,沒有文謅謅的長篇大論,它更溫柔,也更平凡,訴說的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內心與大自然的撫慰。它既是人生的故事,也是自然的對話,讀者諸君何妨靜下心來聆聽、聆聽,這首交錯人生旅程與自然樂章的生命之歌?
~大燈文化供稿
				《天地一比丘-雲水生涯的恬淡清靜》新春再版上市!
從每個人的「生命轉捩點」中,您看到了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一定看過許多成功人物的故事或傳記,然而您是否曾發現,在這些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故事中,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雖然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有一共通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曾遇到「生命的轉捩點」,而我們在看這些故事時,其實也就是看「生命的轉捩點」,每個轉捩點各自給了他們什麼樣的變化,他們又是如何在這些人生的挑戰後,開啟新的人生。
《天地一比丘》一位有情者 落髮出家後最真實的心情筆記
《天地一比丘》是蓮生活佛於西元一九八六年圓頂出家一年後,所寫的心情回顧。這一年,他面臨人生身分的重大轉變,從在家到出家、從絢爛到平靜、從親情之愛到眾生之情,落髮出家固然是他毅然決然、永不後悔的決定,但在此生命的轉折一年中,亦有著一切有情者,內心難以言盡的失落與孤獨。
幽林中的隱士,雲水生涯的恬淡與清淨
在這段與世隔絕、閑靜恬淡的雲水生涯裡,作者心靈對話的對象,便是眼前身處的大自然,從觀雪、觀瀑、觀湖、觀小花小草中,找尋自然之道給予的力量與療癒。古人說:「靜觀萬物皆自得」,其中領受人人不同,作者觀落葉,便在靜觀中發現,曾經的痛哭與流淚,也如落葉,既是一種傷痛,但也是一種美麗。
「天地一比丘」,在自然的環境中,不分你我,心願已相應,
與天相應,與地相應,與湖相應,與山相應……。
我與日月共迴轉,我聽聞天地的呼吸,我的心光進入湖中,我的足跡踏遍了山林,
當一切相應時,只有安怡與清明。
作者於書中自言:「這一年我發現,學佛,其實就是學習自然。」《天地一比丘》沒有深奧難懂的佛學道理,沒有文謅謅的長篇大論,它更溫柔,也更平凡,訴說的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內心與大自然的撫慰。它既是人生的故事,也是自然的對話,讀者諸君何妨靜下心來聆聽、聆聽,這首交錯人生旅程與自然樂章的生命之歌?
~大燈文化供稿
目錄
						1. 僧臘一年的回顧(序)
2. 愛蓮的僧人
3. 觀雪並不寂寞
4. 種草莓的日子
5. 自己縫僧衣
6. 靜坐中的超越
7. 心中的寺廟
8. 駐足在鄉村
9. 僧人的無價之寶
10. 去看瀑布
11. 烏鴉的聒噪
12. 空虛的福報
13. 實踐者的心聲
14. 護摩的火光
15. 一陣風落葉
16. 「孤獨」的一首詩
17. 不是「乏味」
18. 自己洗衣服
19. 學習緘默
20. 寫給小草
21. 遠方的白雲
22. 毫無名分
23. 停留為前進
24. 湖的傳承
25. 親情的愛
26. 雨中的海
27. 生死不滅的現象
28. 西雅圖的煙雨
29. 何者為「大」的開示
30. 我們去爬山
31. 我們去看花
32. 水流向何處
33. 屋後的松鼠
34. 觀魚
35. 傷痛是美麗的
36. 雲雨的晚上
37. 心願的相應
38. 千盞燈萬盞燈
39. 修性重要性的淺說
40. 大圓滿最勝寶儀軌
41. 遙灌的境界
42. 釋大雄法師的圓寂及其他
43. 一封來信的說明
44. 附錄:「法」也是無常
45. 附錄:菩提薩埵的語言
46. 附錄:夢裡境界多
				2. 愛蓮的僧人
3. 觀雪並不寂寞
4. 種草莓的日子
5. 自己縫僧衣
6. 靜坐中的超越
7. 心中的寺廟
8. 駐足在鄉村
9. 僧人的無價之寶
10. 去看瀑布
11. 烏鴉的聒噪
12. 空虛的福報
13. 實踐者的心聲
14. 護摩的火光
15. 一陣風落葉
16. 「孤獨」的一首詩
17. 不是「乏味」
18. 自己洗衣服
19. 學習緘默
20. 寫給小草
21. 遠方的白雲
22. 毫無名分
23. 停留為前進
24. 湖的傳承
25. 親情的愛
26. 雨中的海
27. 生死不滅的現象
28. 西雅圖的煙雨
29. 何者為「大」的開示
30. 我們去爬山
31. 我們去看花
32. 水流向何處
33. 屋後的松鼠
34. 觀魚
35. 傷痛是美麗的
36. 雲雨的晚上
37. 心願的相應
38. 千盞燈萬盞燈
39. 修性重要性的淺說
40. 大圓滿最勝寶儀軌
41. 遙灌的境界
42. 釋大雄法師的圓寂及其他
43. 一封來信的說明
44. 附錄:「法」也是無常
45. 附錄:菩提薩埵的語言
46. 附錄:夢裡境界多
序/導讀
						  僧臘一年的回顧(序)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九日(農曆二月初十日),在「真佛密苑」,我受正式的剃度出家。
如今,已經一年多了。
回顧一年前的「剃度機緣」,來得非常偶然,我的出家弟子果賢法師到美國來看我,我的心中閃出非常鮮明的強烈念頭:
「出家吧!」
「人生如幻,無常迅速,不可蹉跎,圓頂出家。」
我即刻告訴果賢法師,我要出家。
果賢法師問:「什麼時候?」
「就是現在。」我截釘斷鐵的說。
果賢法師睜大了眼睛,一臉的訝異。
我告訴果賢法師,人世間,「悲歡離合朝朝鬧,生生死死日夜忙,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於是,就在「真佛密苑」,果賢法師正式的替我「落髮」。
「佛青」-我的女兒,「佛奇」-我的兒子,他們兩個在旁邊叫:「不要、不要,爸爸不要落髮。」
「麗香」在旁默默不語。
其實我是一位明白因果的人,我的出家與不出家,本來是不拘形式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我了悟「三界無法,何處求心,白雲為蓋,流水為琴。」
出家並非「壯烈」的決定。
出家也非「纖細」的修行。
其實我的思維,早已是:
早歲已知心是佛。
前世自見我是僧。
果賢法師依剃度的儀式,在佛前給我剃度,果賢法師成了我的剃度師。而我的剃度師又是皈依我的弟子,這樣子曲折的因緣,從哪兒找出因因果果,人們又何法從這當中勘破什麼?
什麼是遵循的儀軌?
什麼是長長幼幼的階梯?
在我的心中,早已把長幼階級觀念,一棒打了個粉碎,一股腦把它摔得遠遠的。
坦白說,在我的深覺意識之中,一幕幕的前世,根本就是歷歷在目,現在與未來,我要一站又一站的去走。
我得到的是「亙古不變的正覺妙諦」。
我的出家,正是要為「雲水生涯」作準備的,因為我已一切無形的束縛解脫,如今,一切有形的也將解脫,我要像《華嚴經》中所述的:「如鳥飛空得自在,如風行空無所行。」出家人不執著不矯情,自由自在,遨遊天地,我成了「天地一比丘」。
我嚮往:
一?千家飯。
孤僧萬里遊。
我欣賞我那穿破的長統芒鞋。
我自己取針線縫補僧衣。
我枯坐密壇,只為了捕捉佛菩薩的剎那閃光。
我仔仔細細的伏案寫文章,就在孤燈之下,把我的人生歲月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剝蝕了。我將擷取最好的文字,將開悟的文句,展現在我一本又一本的書上,如此甘之若飴,如此日月孤寂。
「出家了,要度眾生。」
「我來了,我終於出家了。」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人不瞭解我的,而今而後,當然也有更多的人更不瞭解我,他們的疑惑是一張巨網,是咄咄襲來的四面八方的壓力。
但,我早已是: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就讓我寫這一本《天地一比丘》,在我的心靈中,述一述「雲水生涯的恬淡清靜」,這是一年來的回顧。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九日(農曆二月初十日),在「真佛密苑」,我受正式的剃度出家。
如今,已經一年多了。
回顧一年前的「剃度機緣」,來得非常偶然,我的出家弟子果賢法師到美國來看我,我的心中閃出非常鮮明的強烈念頭:
「出家吧!」
「人生如幻,無常迅速,不可蹉跎,圓頂出家。」
我即刻告訴果賢法師,我要出家。
果賢法師問:「什麼時候?」
「就是現在。」我截釘斷鐵的說。
果賢法師睜大了眼睛,一臉的訝異。
我告訴果賢法師,人世間,「悲歡離合朝朝鬧,生生死死日夜忙,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於是,就在「真佛密苑」,果賢法師正式的替我「落髮」。
「佛青」-我的女兒,「佛奇」-我的兒子,他們兩個在旁邊叫:「不要、不要,爸爸不要落髮。」
「麗香」在旁默默不語。
其實我是一位明白因果的人,我的出家與不出家,本來是不拘形式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我了悟「三界無法,何處求心,白雲為蓋,流水為琴。」
出家並非「壯烈」的決定。
出家也非「纖細」的修行。
其實我的思維,早已是:
早歲已知心是佛。
前世自見我是僧。
果賢法師依剃度的儀式,在佛前給我剃度,果賢法師成了我的剃度師。而我的剃度師又是皈依我的弟子,這樣子曲折的因緣,從哪兒找出因因果果,人們又何法從這當中勘破什麼?
什麼是遵循的儀軌?
什麼是長長幼幼的階梯?
在我的心中,早已把長幼階級觀念,一棒打了個粉碎,一股腦把它摔得遠遠的。
坦白說,在我的深覺意識之中,一幕幕的前世,根本就是歷歷在目,現在與未來,我要一站又一站的去走。
我得到的是「亙古不變的正覺妙諦」。
我的出家,正是要為「雲水生涯」作準備的,因為我已一切無形的束縛解脫,如今,一切有形的也將解脫,我要像《華嚴經》中所述的:「如鳥飛空得自在,如風行空無所行。」出家人不執著不矯情,自由自在,遨遊天地,我成了「天地一比丘」。
我嚮往:
一?千家飯。
孤僧萬里遊。
我欣賞我那穿破的長統芒鞋。
我自己取針線縫補僧衣。
我枯坐密壇,只為了捕捉佛菩薩的剎那閃光。
我仔仔細細的伏案寫文章,就在孤燈之下,把我的人生歲月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剝蝕了。我將擷取最好的文字,將開悟的文句,展現在我一本又一本的書上,如此甘之若飴,如此日月孤寂。
「出家了,要度眾生。」
「我來了,我終於出家了。」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人不瞭解我的,而今而後,當然也有更多的人更不瞭解我,他們的疑惑是一張巨網,是咄咄襲來的四面八方的壓力。
但,我早已是: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就讓我寫這一本《天地一比丘》,在我的心靈中,述一述「雲水生涯的恬淡清靜」,這是一年來的回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