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假使有人,教百千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是什麼樣的經典有這樣偉大的功德?
答案是:《圓覺經》!
《圓覺經》全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大菩薩,依序向佛陀詢問修行達到「圓滿覺悟」的方法,而釋迦牟尼佛也不厭其煩的,針對所有疑問提出鉅細靡遺的解答,以讓所有與會的菩薩眷屬及末世眾生,得以明白漸次修行成佛的方法。
清淨的圓鏡
《圓覺經》所闡述的深奧意涵,被公認是所有佛典中最高的智慧,古代有許多高僧大德是在閱讀《圓覺經》後而得到開悟。本書書名《清淨的圓鏡》一語道破了「圓滿覺悟」的境界。
蓮生活佛與圓覺經
在今日,講經的法師很多,但大部分只是解釋名詞或以白話文解說而已,這樣的講解並無法讓我們能夠迅速的深入經典的意涵。然而蓮生活佛的講經卻大不相同,因為蓮生活佛是打破時空,親自進入了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講解《圓覺經》的「大光明藏三昧」之中,與提問的十二位大菩薩一般,完全心領神會到佛陀無上的般若佛慧。
什麼是「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普眼菩薩又是哪一位大菩薩的化名?一般的法師只能憑著想像,說是「佛陀進入大光明的禪定之中」,普眼菩薩就是普眼菩薩。而當代密教的大成就者──蓮生活佛,他以實際上禪定的驗證和淺白生活化的舉例,明確的告訴我們,「大光明藏」就是「火光三昧」,普眼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讓每一位聽法者都能明白佛陀在《圓覺經》中所要闡述的深奧意涵。
《清淨的圓鏡》系列套書,經重新校對、編輯整理,並於各冊目錄中加入各講的淺譯,重點精華,一目了然,讀者透過其中,可快速了解《圓覺經》的意涵;書中並整理了「蓮生活佛開示金句」,蘊含各種人生智慧,妙語如珠、字字珠璣,這樣一本功德殊勝、醍醐灌頂的寶典,絕對是追求無上智慧的您,不可錯過的珍藏。
~大燈文化供稿~
假使有人,教百千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是什麼樣的經典有這樣偉大的功德?
答案是:《圓覺經》!
《圓覺經》全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大菩薩,依序向佛陀詢問修行達到「圓滿覺悟」的方法,而釋迦牟尼佛也不厭其煩的,針對所有疑問提出鉅細靡遺的解答,以讓所有與會的菩薩眷屬及末世眾生,得以明白漸次修行成佛的方法。
清淨的圓鏡
《圓覺經》所闡述的深奧意涵,被公認是所有佛典中最高的智慧,古代有許多高僧大德是在閱讀《圓覺經》後而得到開悟。本書書名《清淨的圓鏡》一語道破了「圓滿覺悟」的境界。
蓮生活佛與圓覺經
在今日,講經的法師很多,但大部分只是解釋名詞或以白話文解說而已,這樣的講解並無法讓我們能夠迅速的深入經典的意涵。然而蓮生活佛的講經卻大不相同,因為蓮生活佛是打破時空,親自進入了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講解《圓覺經》的「大光明藏三昧」之中,與提問的十二位大菩薩一般,完全心領神會到佛陀無上的般若佛慧。
什麼是「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普眼菩薩又是哪一位大菩薩的化名?一般的法師只能憑著想像,說是「佛陀進入大光明的禪定之中」,普眼菩薩就是普眼菩薩。而當代密教的大成就者──蓮生活佛,他以實際上禪定的驗證和淺白生活化的舉例,明確的告訴我們,「大光明藏」就是「火光三昧」,普眼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讓每一位聽法者都能明白佛陀在《圓覺經》中所要闡述的深奧意涵。
《清淨的圓鏡》系列套書,經重新校對、編輯整理,並於各冊目錄中加入各講的淺譯,重點精華,一目了然,讀者透過其中,可快速了解《圓覺經》的意涵;書中並整理了「蓮生活佛開示金句」,蘊含各種人生智慧,妙語如珠、字字珠璣,這樣一本功德殊勝、醍醐灌頂的寶典,絕對是追求無上智慧的您,不可錯過的珍藏。
~大燈文化供稿~
目錄
《圓覺經》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大菩薩,次第向佛陀請教「圓滿覺悟」方法的經典,表面上是闡明圓滿心智,實際上是深入禪定的大法味。親自「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的蓮生活佛以一百零一講講述之。
【序】 我開示《圓覺經》
我知道我很適合講這部經,因為有了「圓滿覺悟」的人,才能講「圓滿覺悟」的經。
【第一講】經名釋義(一)
這一本經是釋迦牟尼佛入神通光明三昧,有很多的菩薩跟眷屬,在那個時候有十萬,一起進入禪定中,現出很多的淨土。
【第二講】經名釋義(二)
佛菩薩對眾生,是完全百分之百的布施,沒有摻雜一點私人的念頭在裡面,這個真如的心,才叫做「大方廣」。
【第三講】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個「我」不是阿難尊者,而是講所有在那個時間、那個空間,聽佛陀說法的人。
【第四講】一時婆伽婆
「一時」講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貫通的永恆。
【第五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
神通就是變化莫測、自由自在、通行無礙。
【第六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二)
「大光明」就是廣大無邊的火光三昧,由火產生光明;真正能夠得到三昧的,就已經有神通了,因為進入三昧之中,法力自然流露顯現出來。
【第七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三)
在禪定之中無心而觀,所得到的就是「三昧正受」。
【第八講】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一)
懂得真理、懂得真如,知道怎麼來、怎麼去,就是「如來」;只有「如來」,才能夠光明莊嚴的安住在那個境界裡面。
【第九講】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二)
修行人進入淨光跟空性以後,就充滿在宇宙之中,跟所有佛菩薩一樣的等持,這個時候會產生一種融入的感覺。
【第十講】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成了佛,把光照向所有的有情、無情眾生,這是最大的功德。
【第十一講】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物質和心靈的,都已經變成完全一樣了,一切眾生也是平等的,在這個時候、在那個境界裡,都是平等而沒有分別。
【第十二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一)
能夠進入真正禪定的人,才是圓滿十方的。
【第十三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二)
得到「不二」的真理成佛後,跟著眾生去「歌」、「舞」、「華鬘」、「嬉戲」,然後在這當中,用種種的法去度眾生。
【第十四講】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在「光明三昧」裡,佛陀把光明放出去,充滿十方法界。
【第十五講】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所有的大菩薩,一共有十萬人在一起,包括所有的眷屬,一同進在那三昧裡面,一起參加了釋迦牟尼佛《圓覺經》的法會。
【第十六講】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文殊師利菩薩順著佛陀右方繞三圈,右膝跪地,雙手合十,恭敬的對佛說。
【第十七講】大悲世尊……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希望「大悲世尊」佛陀,能夠講解「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怎麼修的?」
【第十八講】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期望佛陀能在光明三昧之中,跟法會的諸眾生講「菩薩在大乘中如何發清淨心、遠離諸病、遠離一切煩惱病苦的方法」。
【第十九講】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一)
能夠使將來在末世的時候,所有的眾生要求「大乘的圓滿心智」的佛法時,不至於墮入旁門左道的邪見之中。
【第二十講】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二)
佛陀教我們「返觀內照」,心的面目看出來了,你的心就是佛,離開「心」的,都是「邪見」。
【第二十一講】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請是弟子知道法、重法,所以才「如是三請」。也有不請自說的,像《阿彌陀經》,為什麼呢?也是兩個字,「法重」。
【第二十二講】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善哉!善哉!善男子!」是沒有見性的話,但事實上,由善巧方便的「有部」的話,可以體會到「見性」跟「空性」。
【第二十三講】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要先「信」,樂於去相信,再來要了「解」佛法,要去實修,去「行」,最後是「證」果,「奉教歡喜」就是要這樣做的。
【第二十四講】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一)
佛陀本身是光明無上、智慧無上、解脫無上、莊嚴無上、大樂無上、度生無上;這六種無上,只是大略的講了一下子而已。
【第二十五講】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二)
「陀羅尼」有四種意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以及總持的「忍的陀羅尼」。
【第二十六講】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三)
「圓覺」這兩個字,就是講「佛性」的,在密教裡面有解釋佛性很重要的四個字,是「無我」跟「空性」。
【第二十七講】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
只要你本身的修行,能夠「身口意清淨」,跟如來的「身口意清淨」,「三密合一」的話,你就可以即身成就如來的法身。
【第二十八講】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二)
整
【序】 我開示《圓覺經》
我知道我很適合講這部經,因為有了「圓滿覺悟」的人,才能講「圓滿覺悟」的經。
【第一講】經名釋義(一)
這一本經是釋迦牟尼佛入神通光明三昧,有很多的菩薩跟眷屬,在那個時候有十萬,一起進入禪定中,現出很多的淨土。
【第二講】經名釋義(二)
佛菩薩對眾生,是完全百分之百的布施,沒有摻雜一點私人的念頭在裡面,這個真如的心,才叫做「大方廣」。
【第三講】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個「我」不是阿難尊者,而是講所有在那個時間、那個空間,聽佛陀說法的人。
【第四講】一時婆伽婆
「一時」講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貫通的永恆。
【第五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
神通就是變化莫測、自由自在、通行無礙。
【第六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二)
「大光明」就是廣大無邊的火光三昧,由火產生光明;真正能夠得到三昧的,就已經有神通了,因為進入三昧之中,法力自然流露顯現出來。
【第七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三)
在禪定之中無心而觀,所得到的就是「三昧正受」。
【第八講】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一)
懂得真理、懂得真如,知道怎麼來、怎麼去,就是「如來」;只有「如來」,才能夠光明莊嚴的安住在那個境界裡面。
【第九講】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二)
修行人進入淨光跟空性以後,就充滿在宇宙之中,跟所有佛菩薩一樣的等持,這個時候會產生一種融入的感覺。
【第十講】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成了佛,把光照向所有的有情、無情眾生,這是最大的功德。
【第十一講】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物質和心靈的,都已經變成完全一樣了,一切眾生也是平等的,在這個時候、在那個境界裡,都是平等而沒有分別。
【第十二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一)
能夠進入真正禪定的人,才是圓滿十方的。
【第十三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二)
得到「不二」的真理成佛後,跟著眾生去「歌」、「舞」、「華鬘」、「嬉戲」,然後在這當中,用種種的法去度眾生。
【第十四講】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在「光明三昧」裡,佛陀把光明放出去,充滿十方法界。
【第十五講】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所有的大菩薩,一共有十萬人在一起,包括所有的眷屬,一同進在那三昧裡面,一起參加了釋迦牟尼佛《圓覺經》的法會。
【第十六講】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文殊師利菩薩順著佛陀右方繞三圈,右膝跪地,雙手合十,恭敬的對佛說。
【第十七講】大悲世尊……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希望「大悲世尊」佛陀,能夠講解「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怎麼修的?」
【第十八講】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期望佛陀能在光明三昧之中,跟法會的諸眾生講「菩薩在大乘中如何發清淨心、遠離諸病、遠離一切煩惱病苦的方法」。
【第十九講】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一)
能夠使將來在末世的時候,所有的眾生要求「大乘的圓滿心智」的佛法時,不至於墮入旁門左道的邪見之中。
【第二十講】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二)
佛陀教我們「返觀內照」,心的面目看出來了,你的心就是佛,離開「心」的,都是「邪見」。
【第二十一講】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請是弟子知道法、重法,所以才「如是三請」。也有不請自說的,像《阿彌陀經》,為什麼呢?也是兩個字,「法重」。
【第二十二講】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善哉!善哉!善男子!」是沒有見性的話,但事實上,由善巧方便的「有部」的話,可以體會到「見性」跟「空性」。
【第二十三講】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要先「信」,樂於去相信,再來要了「解」佛法,要去實修,去「行」,最後是「證」果,「奉教歡喜」就是要這樣做的。
【第二十四講】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一)
佛陀本身是光明無上、智慧無上、解脫無上、莊嚴無上、大樂無上、度生無上;這六種無上,只是大略的講了一下子而已。
【第二十五講】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二)
「陀羅尼」有四種意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以及總持的「忍的陀羅尼」。
【第二十六講】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三)
「圓覺」這兩個字,就是講「佛性」的,在密教裡面有解釋佛性很重要的四個字,是「無我」跟「空性」。
【第二十七講】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
只要你本身的修行,能夠「身口意清淨」,跟如來的「身口意清淨」,「三密合一」的話,你就可以即身成就如來的法身。
【第二十八講】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二)
整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