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觀音信仰的「民間化」作為相關研究的核心課題,近代兩岸觀音信仰的發展尤值得矚目, 除了時代意義與宗教生態的特質外,相關近代宗教文獻的問世出版,也直接促進研究的視野與深度,尤其近二十年來台灣大量的民間私藏的宗教文獻出版,更具有關鍵性的貢獻,這些長期以來散落各地、極易消失的文獻資料,之所以重要,正是還原「民間化」關鍵性的線索,也就是以民間宗教文獻探討「民間化」。本書受惠於此,得以較有系統性、大量地運用相關民間宗教文獻,呈現有別於過往學界的觀音信仰研究,也當是本書貢獻所在。
本書各篇所涉之主題,除了運用的資料,擁有更充足的民間宗教文獻外,在視角與選題上,也與前賢略有所別,大致上分為觀音救劫、民間教派與觀音信仰、台灣的普陀山進香、觀音與民間諸神的信仰互動、觀音感應故事等五個面向。為筆者2004~2019年相關研究之文章發表集成。
本書各篇所涉之主題,除了運用的資料,擁有更充足的民間宗教文獻外,在視角與選題上,也與前賢略有所別,大致上分為觀音救劫、民間教派與觀音信仰、台灣的普陀山進香、觀音與民間諸神的信仰互動、觀音感應故事等五個面向。為筆者2004~2019年相關研究之文章發表集成。
目錄
導論:走向民間的觀音信仰…………………………………… 1
引言………………………………………………………………………1
研究回顧………………………………………………………………2
本書題旨與相關說明………………………………………………8
末劫解救─從觀音救劫善書探討觀音信仰之民間化……… 15
前言………………………………………………………………………15
觀音救劫善書之類型………………………………………………16
末日圖像的預言………………………………………………………19
救劫諸神角色與觀音信仰流傳…………………………………30
末劫/救劫的見證…………………………………………………38
末劫/救劫的推動者………………………………………………42
結語………………………………………………………………………48
中國近代民間宗教與觀音信仰………………………… 51
前言………………………………………………………………………51
神格:一個觀音,各自表述………………………………………53
教主:觀音授法與轉世……………………………………………60
修持:佛教化與道教化……………………………………………62
女性:以觀音為典範………………………………………………66
結語………………………………………………………………………74
虛實交映下臺灣的普陀山因緣………………………… 77
前言………………………………………………………………………77
僧人、香火與傳承…………………………………………………79
朝山、進香與聖地…………………………………………………86
靈異、感應與信仰…………………………………………………94
虛實交映的普陀山印記……………………………………………99
結語………………………………………………………………………104
附錄一、光復前普陀山僧人來臺一覽表………………………111
附錄二、光復前臺灣僧俗二眾赴普陀山一覽表……………112
眾神之尊:近代觀音與民間諸神的信仰互動………………… 113
前言………………………………………………………………………113
觀音的化身:媽祖…………………………………………………115
觀音的化身:臨水夫人……………………………………………122
導師之尊:點化、考驗、證道…………………………………129
授法、施法、鬥法…………………………………………………133
眾神之尊:民間神明畫像的線索………………………………141
結語………………………………………………………………………153
臺灣觀音感應故事及其宗教意涵…………………… 155
前言………………………………………………………………………155
感應故事的刊印與傳佈……………………………………………156
感應故事的類型與內容……………………………………………167
寓教化於感應…………………………………………………………172
感應與信仰的交融…………………………………………………178
結語………………………………………………………………………184
結論…………………………………………………………………………… 187
參考書目…………………………………………………………………… 191
引言………………………………………………………………………1
研究回顧………………………………………………………………2
本書題旨與相關說明………………………………………………8
末劫解救─從觀音救劫善書探討觀音信仰之民間化……… 15
前言………………………………………………………………………15
觀音救劫善書之類型………………………………………………16
末日圖像的預言………………………………………………………19
救劫諸神角色與觀音信仰流傳…………………………………30
末劫/救劫的見證…………………………………………………38
末劫/救劫的推動者………………………………………………42
結語………………………………………………………………………48
中國近代民間宗教與觀音信仰………………………… 51
前言………………………………………………………………………51
神格:一個觀音,各自表述………………………………………53
教主:觀音授法與轉世……………………………………………60
修持:佛教化與道教化……………………………………………62
女性:以觀音為典範………………………………………………66
結語………………………………………………………………………74
虛實交映下臺灣的普陀山因緣………………………… 77
前言………………………………………………………………………77
僧人、香火與傳承…………………………………………………79
朝山、進香與聖地…………………………………………………86
靈異、感應與信仰…………………………………………………94
虛實交映的普陀山印記……………………………………………99
結語………………………………………………………………………104
附錄一、光復前普陀山僧人來臺一覽表………………………111
附錄二、光復前臺灣僧俗二眾赴普陀山一覽表……………112
眾神之尊:近代觀音與民間諸神的信仰互動………………… 113
前言………………………………………………………………………113
觀音的化身:媽祖…………………………………………………115
觀音的化身:臨水夫人……………………………………………122
導師之尊:點化、考驗、證道…………………………………129
授法、施法、鬥法…………………………………………………133
眾神之尊:民間神明畫像的線索………………………………141
結語………………………………………………………………………153
臺灣觀音感應故事及其宗教意涵…………………… 155
前言………………………………………………………………………155
感應故事的刊印與傳佈……………………………………………156
感應故事的類型與內容……………………………………………167
寓教化於感應…………………………………………………………172
感應與信仰的交融…………………………………………………178
結語………………………………………………………………………184
結論…………………………………………………………………………… 187
參考書目…………………………………………………………………… 191
序/導讀
引言
中國民眾的信仰世界中,出現過千百類無以計數的神明, 歷經時代的揀擇,成為長時間、跨區域的全國性大神,其實不多,其中「觀音菩薩」是極其顯目者。這位來自印度的神衹,傳播到中國後,千餘年來其信仰深入人心,不僅相關祭祀道場遍佈大江南北,更走入千家萬戶的廳堂中,以致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形容。作為外來的神祇,觀音菩薩如何「中國化」?成為學術界、宗教界感到興趣的課題。
作為原屬佛教信仰世界的觀音菩薩,佛教界的推崇信奉自然無庸置疑,然而,中國相關祭祀觀音的佛教道場其實不算多,這難以說明觀音信仰普傳於城鄉社會中,因此觀音菩薩如何「中國化」?其實有個更核心的課題,即觀音信仰如何「民間化」?這個信仰的推動力量為何?如何進行運作?尤其以中國的廣土眾民,具有高度的區域、文化複雜性,觀音信仰能夠成功地「中國化」,更重要的是如何「民間化」,也就是說,觀音信仰得以遍及中國,必然需要在不同的地域, 發展出不同的傳佈方式,這些不同區域的觀音信仰,其差異性與共同性為何?在在都值得細究探問。
觀音在中國如何「民間化」?可以有諸多契入的視角, 例如儀式中角色融入、傳說故事的在地化、視覺形象的呈現、神明稱謂的變動、神誕及相關節日慶典等,都可以進行細緻深刻的討論。若僅以文本流傳而論,儘管歷代高僧翻譯的觀音經典超過八十餘部,但有關觀音的靈驗故事、傳說、寶卷、善書、筆記小說等民間文學的推波助瀾,在民間社會起了更大的作用,像北宋的妙善公主傳說、明代的魚籃觀音以及《西遊記》的三藏取經故事等,都是相當膾炙人口,這些是民間觀音信仰的重要煤介,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過正統佛教經典。如果加上戲曲、儀式展演、神像造型等媒介探究觀音信仰, 就更非得具有「民間化」的視野不可。
中國民眾的信仰世界中,出現過千百類無以計數的神明, 歷經時代的揀擇,成為長時間、跨區域的全國性大神,其實不多,其中「觀音菩薩」是極其顯目者。這位來自印度的神衹,傳播到中國後,千餘年來其信仰深入人心,不僅相關祭祀道場遍佈大江南北,更走入千家萬戶的廳堂中,以致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形容。作為外來的神祇,觀音菩薩如何「中國化」?成為學術界、宗教界感到興趣的課題。
作為原屬佛教信仰世界的觀音菩薩,佛教界的推崇信奉自然無庸置疑,然而,中國相關祭祀觀音的佛教道場其實不算多,這難以說明觀音信仰普傳於城鄉社會中,因此觀音菩薩如何「中國化」?其實有個更核心的課題,即觀音信仰如何「民間化」?這個信仰的推動力量為何?如何進行運作?尤其以中國的廣土眾民,具有高度的區域、文化複雜性,觀音信仰能夠成功地「中國化」,更重要的是如何「民間化」,也就是說,觀音信仰得以遍及中國,必然需要在不同的地域, 發展出不同的傳佈方式,這些不同區域的觀音信仰,其差異性與共同性為何?在在都值得細究探問。
觀音在中國如何「民間化」?可以有諸多契入的視角, 例如儀式中角色融入、傳說故事的在地化、視覺形象的呈現、神明稱謂的變動、神誕及相關節日慶典等,都可以進行細緻深刻的討論。若僅以文本流傳而論,儘管歷代高僧翻譯的觀音經典超過八十餘部,但有關觀音的靈驗故事、傳說、寶卷、善書、筆記小說等民間文學的推波助瀾,在民間社會起了更大的作用,像北宋的妙善公主傳說、明代的魚籃觀音以及《西遊記》的三藏取經故事等,都是相當膾炙人口,這些是民間觀音信仰的重要煤介,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過正統佛教經典。如果加上戲曲、儀式展演、神像造型等媒介探究觀音信仰, 就更非得具有「民間化」的視野不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