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義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五行即造化的根源,同為人倫關連的依據。世上萬物皆受五行而發生變化,百樣靈動亦因五行彼此感通。五行根本於陰陽之氣,陰陽二氣又散為五氣,五氣廣散,形成微妙的影像。故而陰陽二氣、五行之氣及微妙的影像,遍布天地,瀰散於無形以及有形之中。
由以上五行釋義可知,五行是古代先民對宇宙自然要素的樸素認識,由於其妙用無窮,五千年來華人均信仰五行來表達其諸多涵義,無論是在哲學、醫藥學、命理學、天文學等,以解釋科技學理以外之說。凡五衛玄學之三要為氣侯、方位、時間,並寄於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陰陽共廿九字當中,看似簡單廿九字,卻非大眾以為金木水火土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表面之義,其所納含之意、義、境、形、華,均有所不同,為此本書以嚴謹有據而又通俗易懂的白話解讀,有助於現代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五行思想,對廣大有志學習者提供入門之路。
目錄
五行大義
總 目
序 10
第一卷 釋名 40
一、釋五行名.............................................42
二、論支干名.............................................56
第二卷 辨體性 100
第三卷 論數 120
一、起大衍論易動靜數.....................................122
二、論五行及生成數.......................................135
三、論支干數.............................................152
四、論納音數.............................................154
五、論九宮數.............................................157
第四卷 論相生 174
一、論相生...............................................176
二、論生死所.............................................205
三、論四時休王...........................................218
第五卷 論配支干 232
第六卷 論五行相雜 244
一、論五行雜體...........................................246
二、論支干雜.............................................249
三、論方位雜.............................................254
第七卷 論德 256
第八卷 論合 272
第九卷 論扶抑 282
第十卷 論相剋 288
第十一卷 論刑 306
第十二卷 論害 316
第十三卷 論沖破 330
第十四卷 論雜配 336
一、論配五色.............................................338
二、論配音聲.............................................392
三、論配氣味.............................................442
四、論配臟腑.............................................480
五、論配五常.............................................516
六、論配五事.............................................524
第十五卷 論律呂 532
第十六卷 論七政 556
第十七卷 論八卦八風 606
第十八卷 論性情 620
第十九卷 論治政 634
第二十卷 論諸神 712
第二十一卷 論五帝 736
第二十二卷 論諸官 774
第二十三卷 論諸人 808
一、論人配五行...........................................810
二、論人遊年年立.........................................853
第二十四卷 論禽蟲 856
一、論五靈...............................................858
二、論三十六禽...........................................872
序/導讀
五行大義序 (一)
五行內容淵微,源自古代先民對宇宙自然要素的樸素認識,被廣泛應用於哲學、中醫學和道學占卜等領域。唯五行大義是研究中國五行思想發展歷程必閱讀之書,然五行之文章醇古難懂。今蒙本書作者對五行大義進行了嚴謹有據而又通俗易懂的白話解讀,有助於現代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然五行大義之妙用無窮,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讓更多人能因這本著作而得益,特別是對喜歡道學、哲學、文化研究者,更具有深層的知識與運用。
願本書對人類有所貢獻,願此序能帶給作者長盤重任,願五行大義道法萬代。
太玄道學院
太一傳人 王坤鈺 尊師歆序
庚子年四月初八日
五行大義序 (二)
提起「五行」是一門探賾索隱之術,亦是古代文化最高深之學問,無論在哲學、醫藥學、命理學、天文學等,均有其獨到深奧之義。其中包含著無窮的玄妙。因此五千年來人們均依賴五行來表達其諸多涵義,其甚靈驗,實超乎任何科技學理之說,因此非精通研究五行者,實難窺出其究竟。雖介紹五行大義專書很多,但能由繁而簡,讓讀者融會五行教義為依歸,通過精深脫俗哲理之書少矣!
今日作者乃為誠入真道之士,以新的思路甚至是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完成五行大義一書,且即將付梓,這對廣大有志學習者來說,將會補給一點精神上的泉源,然作者撰寫該書全不為己,純屬弘揚道教文化絢麗多彩的道術,俾使寶貴的五行道法淵源流長。
末道才疏學淺,願向道者寶之敬之,並為此寶典謹書術語寫序,以表達祝賀之忱。
中國嗣漢道教總會秘書長
中華道教會副理事長
陳文洲 謹識於南聖書院
庚子年孟夏
五行大義序 (三)
振名兄,因緣結識於台灣省道教會。博覽古今中外之中華民族之五術各家精要,從古文原籍根源為來處,以現代的語法來作釋義,增進所有愛好五術玄學者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互古不變的五術玄學,為其基礎做最好釋義。
凡五術玄學之三要為氣侯、方位、時間,並寄於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陰陽共廿九字當中,看似簡單廿九字,卻需要這本五行大義以七百頁以上的文字來做釋義,可見振名兄用了多少心血與心力,認真、務實、負責、承先啟後,為中華民族之學問傳承用心,凡五行,世人一般皆以金木水火土為之,但其所含納之意、義、境、形、華,均有所不同,感激振名兄重整這本著作,嘉應五術之愛好者,但請所有讀者,敬請詳閱總目,各卷書中均述其概要,共有廿四卷,從五行所衍伸之名、術、相生、相雜,其德、其合、其生扶或抑制、其相剋、其刑,其害、其衝破、其雜配,等等與其最後三十六禽與其演化。值得閱讀與傳承給自家的門生。振名兄編寫此書之辛苦非常人能體會,由衷欽佩,趁此拜讀之緣,謹附感謝之意。
臺灣省道教會第十一屆理事
臺灣省道教學院講座講師 許英徹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