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帝王風水學
內容簡介
帝王陵墓,實際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我國從第一個古代夏王朝,到最後一個清王朝,歷時三千餘年,其間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和地方政權,共有帝王五百餘人,至今地面有跡可尋、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寢共有一百多座,分佈在全國半數以上的省區,所以中國的帝王陵寢=力不僅數量眾多、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而且佈局嚴謹、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目錄
	【鈔本】右翻  目錄略
	【撰著】左翻  目錄如下
	001  中國帝王風水學目錄
	001  中國帝王風水學序
	009  穴圖大略  010理想的風水圖
	011  中國帝王風水學序  黃家騁
	015  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聖像
	016  伏羲女媧創製婚姻與家庭制度
	017  太極圖是學術文化與科學的根源
	018  陰陽八卦蘊藏天地奧祕為風水根源
	019  易經是中華文明與科學的根源
	020  定位斷驗的羅盤蘊含天地奧祕
	021  中國歷代帝王像一
	026  中國歷代帝王像二
	026  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犧聖像
	027  炎帝神農氏
	028  中華民族先祖黃帝軒轅氏
	029  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地嚳高辛氏
	030  帝摯  帝堯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031 【夏】啟以後前2197-前1766共432年歷14世17王
	035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共600年歷17世31王
	043 【西周】前l122-770共353年 歷十二帝
	046 【東周】前770-225共545年 歷廿六帝
	050 〔春秋戰國〕前770年-前221年
	050 【秦】統一後 前22l-201共15年歷三帝
	053 【西漢】前206-西元8年共214年 歷十三帝
	057 【新】王莽 9-25共17年 (前45-23)
	057 〔淮陽王〕劉玄(?-25)年
	058 【東漢】25-220共195年 歷十三帝
	060  三國-魏 220-265年共46年 歷五帝
	064  三國-蜀 221-243 共43年 歷二帝
	065  三國-吳 222-280 共59年 曆四帝
	067 【西晉】265-316 共51年 歷四帝
	070 【東晉】317-402 共104年 歷十一帝
	075 【十六國】304-439
	075   後蜀(成漢) 303-347 共七帝
	076   前趙(漢) 304-329 匈奴
	077   後趙 319-352 歷7帝 羯族人
	078   前燕 357-370 歷三帝 鮮卑族
	079   前秦 351-394歷六帝 氐族
	080   前涼 313-376 漢族  歷7帝
	081   後秦 384-4l7 羌族   歷3帝
	082   後燕 384-409 鮮卑族 歷5帝
	083   南燕 398-410 鮮卑族 歷二帝
	083   北燕 409-436 漢族  歷二帝
	084   後涼 386-403 氐族  歷四帝
	085   南涼 397-414 鮮卑族 歷三帝
	085   西涼 400-420 漢族  歷二帝
	086   北涼 397-439 匈奴  歷三帝
	086   西秦 385-431 鮮卑族 歷四帝
	087   夏(胡夏) 407-431 匈奴 歷三帝
	088 【南北朝】
	088   宋   420-479 共60年 歷八帝
	091   齊   479-501 共23年 歷七帝
	092   梁   502-557 共56年 歷四帝
	093   陳   557-589 共33年 歷五帝
	095   北魏 386-534 共149年 歷十一帝
	097   東魏 533-550 共17年 一帝
	097   西魏 535-557 共23年 歷四帝
	098   北齊 550-577 共28年 歷五帝
	099   北周 557-581 共25年 歷五帝
	101 【隋】 581-618 共38年 歷三帝
	102 【唐】 618-907 歷22帝
	107 【五代十國】907-960
	017   五代 後梁 907-923   共16年
	107   五代 後唐 923-936   共14年
	108   五代 後晉 936-946   共11年
	108   五代 後漢 947-950   共4年
	109   五代 後周 951-960   共10年
	109   十國 前蜀 907-925
	109   十國 吳     892--937
	111   十國 楚     896-951
	112   十國 閩     897-946
	113   五代 南唐 937-975
	113   十國 荊南 907-963
	114   十國 南漢 905-971
	115   十國 吳越 893-978
	116   十國 北漢 951-979
	117   十國 後蜀 933-965
	118 【北宋】 960-1127 共168年 歷九帝
	123 【南宋】1127-l279 共152年 歷九帝
	127 【元朝】1279-1368 共90年 歷十六帝
	132 【明朝】1368-1644 共277年 歷十七帝
	140 〔大順〕1644-1646 共2年 歷一帝
	140 〔大西〕1644-1646 共2年 歷一帝
	141 〔南明〕1644-1662 共18年 歷三帝
	142 【清朝】l644-1911 共268年 歷十一帝
	151  中華民國歷任首長
	177  中華民國總統  蔣中正
	178  李宗仁  嚴家淦
	179  蔣經國  李登輝  陳水扁  馬英九
	182【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182  太昊陵  女媧陵
	183  炎帝陵  黃帝陵
	184  少昊陵  顓頊陵
	185  堯帝陵  舜帝陵
	186  夏禹陵  商湯陵
	187  秦始皇陵 
					
				序/導讀
	【序言】
	中國帝王風水學序/黃家騁
	談到風水,起自居室、屋宇,因此選擇遮風避雨、取水容易的地方,成為上古人類在生活、生存中重要的大事。
	而人之大事,莫過於喪事,因此選擇吉地、尋龍點穴,確定吉時,然後葬地,更是家庭、家族中最重要的大事。特別是帝王將相、富豪士紳,無不謹慎處哩,所謂慎終追遠。
	居室、安葬在易經中言之最祥,諸經中所言亦多,儀禮、禮記中更又專章、專篇詳述。
	《易經‧繫辭下二》談到居室:「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同章亦談到喪葬:「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孔子向老子問禮學習葬禮】
	昔孔子亦曾向老子學習風水安葬之禮。《史記》記載「孔子向老子問禮」一事,是重要的一則,佐証。
	《孔子家語》中已有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囑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疋,堅其侍御。
	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於是謂然曰:吾今乃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聽明深察而進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宏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返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
	《孔子家語》中這段話,對孔子適周的前因後果,皆有清楚的人事交代,孔子既然與老子確實有過接觸,並向其請教周禮,孔子本人必然會在與弟子交學對談中留下記錄。
	《禮記‧曾子問》中確有記載老子為孔子說禮的情節,關於這部份的原文如下: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于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既明返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返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己之遲速,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夫柩不早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為患。』---吾聞老聃云」。
	從孔子與曾子對談中,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巧合,孔子在適周期間,正好有機會趁老子為人主持喪禮時,臨場見習,正好遇上「日蝕」,證明春秋未期《道德經》之作者?在此可得最佳佐証。
	《禮記‧曾子問》篇記載孔子向老子學習風水與安葬之禮。就此曾請教一位易經博士,他答說:「這段話是偽造的,不能信」。
	此段談到天象天理與安葬之道,尊崇天命之禮。但在一些老學究的眼裏,’ 孔子是不知天命天理與風水葬禮之人。
	事實上,孔子是知天文、識地理的聖人。在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敦煌卷鈔《三備》伯希和編自S6015號、S6349號中,就有孔子與眾弟子談論風水斷驗。天時、擇日之記載。
	《上備》言天文、《中備》言卜筮、《下備》言地理。《易三備》演進到東漢時,就成了京房易等卜卦之學。
	【風水陵墓的起源】
	陵墓本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在原始」社會初期,人死了只是隨便掩埋而已,甚至有將其棄置不加掩埋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宗教信仰的產生,對死者的埋葬問題,逐漸發展成為一件大事。今天世界上保存下來的許多重要文物古跡,不少就是墳墓的遺跡﹑遺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古人的陵墓。
	由於我國的歷史連綿不斷,遊獵社會時間很長,歷代帝王陵寢幾乎遍布青山綠野,難以勝計。占地之廣,建築規模之大,達到驚人程度。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就可看到,陵寢的形成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的。
	帝王陵墓,實際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我國從第一個古代夏王朝,到最後一個清王朝,歷時三千餘年,其間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和地方政權,共有帝王五百餘人。
	至今地面有跡可尋、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寢共有一百多座,分佈在全國半數以上的省區。
	所以中國的帝王陵寢,不僅數量眾多、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而且佈局嚴禁、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二○一五年二月十五日.黃家騁謹識於經世書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