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前進火星

Mission to Mars: My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
你敢作大夢嗎?加入艾德林發人深省的任務,一起前進火星吧!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253
    320

出版情報

一探宇宙及天文的神秘面紗

2014/03/24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持續延燒,不僅女主角千頌伊的穿搭及髮飾成熱賣商品,千頌伊一句「下雪了,怎麼能沒有炸雞配啤酒」,也使得台灣掀起韓式炸雞熱潮。除了周邊商品搶搭這股「星星」熱潮之外,也引發人類對未知太空宇宙的探究興趣──是否真有外星人存在?蟲洞又是什麼東西?可以讓「都教授」來去自如。有鑑於此,小編這次要來介紹讀者一些關於「天文/地球科學」方面的書籍,希望讀者對我們居住的宇宙,能有進一步的認識。 其實早在1930年代,愛因斯坦就提出了「蟲洞理論」。簡單地說,「蟲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間,可以讓原本相隔億萬公里的地方近在咫尺。而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對天文方面有其獨道見解。繼發表「外星人存在論」後,他也明白表示,「蟲洞就在我們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難看見,它們存在於空間與時間的隱密裂縫中。」面對世界各地的大小讀者對宇宙的各種疑問,史蒂芬.霍金在六十五歲生日時,與女兒露西合作發表了《2018730377079》(時報文化)系列作品,小編覺得這套書淺顯有趣,頗適合初入門的天文愛好者,希望藉此引發更多人對天文知識的興趣,並願意為了人類的未來去探索廣大宇宙。 而根據日前媒體報導,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車「好奇號」,也已成功登陸火星,還傳出可能有重大發現,不過已經有人等不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辦人穆斯克,就表示將在15至20年內,派人前往火星建造基地,只是這趟旅程代價不小,單程票價超過台幣1450萬。3月時報文化出版的《2014470109642》一書,作者羅傑.溫斯也是「好奇號」化學相機的首席研究員,多次參與美國航太總署機器人計畫,將精密儀器送入太空,開啟令人驚嘆的火星之旅。透過本書,他寫出二十五年來機器人太空探索的時代故事,從早期探測任務到現在機器人儀器的精密研究,也寫出龐大預算與任務成功與否的實際問題,對天文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 不過,地球人真的可以成功登陸火星嗎?最早踏上月球的人類之一巴茲.艾德林就說:「絕對可以!」他在最新作品《2013000089980》(大石國際)即分享了,目前已有少數人支付2000至3500萬美元的票價,接受訓練並利用俄羅斯的聯合號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多家公司正在開發次軌道太空旅遊的機會。未來幾年內,公眾將能選擇次軌道航行。太空探索將帶來全新的旅遊景點,太空旅遊業將是下一個新興行業,星際郵輪、近地軌道旅館,這些都不會再只是科幻小說裡的幻想。 這是不是就像韓劇「星星」中,都教授可以自由來去自己的星球和地球一樣呢!小編真的還滿期待這天的到來,因為小編始終認為,這個宇宙有許多未知的領域,有待人類去探索。然而在這一天到來之前,不妨先就多涉獵一些關於「天文/地球科學」書籍,先充實自己的天文知識吧!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1969年登陸月球之後
人類史上另一次深入太空的載人任務
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火星!


「阿姆斯壯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我則是由地外世界前往地球、首先跨入太空船的第一人。」

到2035年之前,太空人能登陸火星嗎?
到了那個時候,繁忙人流與物流是否已經在內太陽系穿梭往返,
以地球、月球和火星的內側衛星火衛一為三大集散地?
我們能不能把全地球的力量集合起來,
一同探索這個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個居住地的行星?

最早的踏上月球的人類之一巴茲‧艾德林:「絕對可以!」
  
全球知名太空人、優秀工程師、暢銷書作家艾德林相信,這件事不但辦得到,對人類的未來更是至關重要,人類必須以探索、科學、開發、商業和保安為目的,持續往外開拓太空新領域。

艾德林認為,身為全球太空發展的領導國家,美國需要的是總統的登高一呼──像當年甘迺迪承諾在1960年代結束之前踏上月球的那番話那樣激勵人心──和一個統一的太空願景。

在前進火星之前:

●不要再派太空人上月球了!
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整頓美國太空計畫,否決前總統小布希提出的太空探險願景計畫(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按照計畫,先嘗試重返月球。但我必須直言……我們已經去過那裡,巴茲去過了。太空中還有更多地方等待探索,探索的同時還有很多事情要學。」重新訂定當前太空任務的目標——登陸火星。

●新時代的旅行方式:太空漫遊
目前已有少數人支付2000 -3500萬美元的票價,接受訓練並利用俄羅斯的聯合號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多家公司正在開發次軌道太空旅遊的機會。未來幾年內,公眾將能選擇次軌道航行。太空探索帶來全新的旅遊景點,太空旅遊業將是下一個新興行業,星際郵輪、近地軌道旅館,這些都不會只是科幻小說的幻想。

●全球太空經濟:這是一門好生意
《2012年太空報告:全球太空活動權威指南》指出,2011年全球各地在太空經濟將近成長了2900億美元。在全球許多領域經濟低迷的情勢下,這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反映它在單一年度擴增了12.2 %,而且在五年裡成長41%,太空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利益。

在《前進火星》書中,艾德林擘劃出一套發展方向,強調美國應該重新擔負起太空探索的領導角色,如此將對美國和全世界的經濟和科技活力帶來重大助益。

你敢作大夢嗎?那就加入艾德林這場發人深省的任務,一起前進火星吧!

本書特色

美國太空總署前太空人以獨家觀點解析當前進行的火星任務
書中收錄太空探索的珍貴照片與作者手繪草圖,太空迷必看
 

名人推薦

●「巴茲‧艾德林已經去過人類所能去的最遠之地,現在他還要帶頭走向更遙遠的地方,前往人類的下一個目的地:火星。」
──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

●「移民太空是延續人類命脈的根本之道,這本書就要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一個阿波羅任務時代的太空人站出來,說出他對我們太空未來的想法,這時候我們都應該停下手邊的事,仔細聽。巴茲‧艾德林這位最早在月球上漫步的兩位太空人之一,滿腦子都是這樣的想法。他在《前進火星》中毫不保留地說明,我們為什麼要在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前往火星。」
──尼爾‧德葛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任何關心人類太空發展下一步的人,一定要看這本書。」
──英國維珍集團執行長 理查.布蘭森

●以火星作為人類航向宇宙深處的跳板,讓巴茲帶領你由科幻一步步邁入科學!
──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所教授 吳俊輝

目錄

序言/安德魯 ‧ 艾德林 vii

第一章  空軍一號的觀點1
第二章  決策時刻:建立太空統一願景 29
第三章  屬於您的太空:建構商機 51
第四章  我的月球夢 81
第五章  航行到世界末日 115
第六章  前進火星 145
第七章  開墾紅色星球 165
第八章  號角響起 201

附錄 211
圖片來源 249

序/導讀

序言

安德魯‧奧德林 Andrew Aldrin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趟旅程,從我父親返回地球的那一刻開始。自那時起,他就一直在思考地球人如何移居另一個星球。在本書中,你會讀到他對於將人類的存在延續到火星上的願景。但我父親的願景所著重的,不只在於這個星球本身,也在於前往這個星球的途徑;他要談的不只是目的地,也是旅程。

我陪他走過了大半旅程,也還記得其中一些事。

我最早的回憶大概是坐在廚房餐桌,看著一架架美妙的太空飛機模型,那時我對於將成為下一代載人進入軌道的太空梭幾乎一無所知。關於早期太空梭設計系統配備的自動駕駛返航推進器,以及為什麼人員和貨物要分開,我們曾經慷慨激昂地討論過──其實比較像是我父親的長篇獨白。這大約就是我所有的回憶了,我那時才11歲,沒能貢獻什麼,除了願意傾聽。

這些就是我和父親討論太空旅行時,頭20年的對話模式:父親談論太空,我聆聽並學習。

有時談話會涉及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思想家。當我父親想出一個概念,他會尋找當時最富有創意思維的人,然後打電話過去,他們通常都會接電話。有一次他嚴格審視太空站的設計,覺得結構方面似乎不夠有效率。我記得他當時很迷戀測地線結構,所以他很自然地打給建築師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那一次他們的對話真是了不起。當時聽起來像是兩人在爭相發表內心獨白,不過後來我開始發現設計裡多了很多富勒的概念。

不過會吸引我父親注意的,不只是對方的名氣。

如果任何人的想法符合我父親對未來的願景,他就會去和他們交談。往往他會成為他們理念的積極倡導者。當時他正在建立一套系統架構,如果有人有適合放進這個結構的元素,他就想拿來用。

你在本書中會發現很多其他人的元素,不過整體的系統架構,從最廣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他自己創造的。

把所有元素結合在一起,可能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有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人,曾和我父親討論過、讀過他的文章、聽過他的演講、在電視上看過他。每個人都為我父親的完整願景貢獻了小片斷。有時這些片斷不可思議地看似毫不連貫,因為他要表達的內容實在太多了,而一場對話、講演或採訪的時間又太少。

但我記得一次與布蘭特‧舍伍德(Brent Sherwood)的對談,他是確實看得到大局的太空建築師(現任職於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我父親畫過一份關於人類如何從各個不同地點前往火星的圖解,但是畫得複雜難明。智力一般的人可能會不同意圖中的很多觀點。而且確實有很多人不同意。但後來舍伍德告訴我,儘管他對技術面的看法不同,但圖中的所有元素「構成了一個綿密的整體」。他接著說,巴茲可能是唯一一個掌握了這幅拼圖中每一片的人。

在這本書裡,我父親首度嘗試將這幅拼圖完整地拼湊出來。

我父親花了大量時間和許多人談論太空,這本書是他這項慣例的延續。這些章節的基礎,是40多年來我父親出版的文章、訪談和演講。其中許多已由與我父親密切合作的人精心收集。我特別要提及克莉絲汀娜‧科爾普(Christina Korp)和羅伯‧瓦爾納斯(Rob Varnas)過去收集和整理大量我父親的作品。

但是,這本書真正中心思想,是我父親和我、以及李奧納德‧大衛(Leonard David)三個人在2012年大半時間的一系列對談,成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這些對談涵蓋範圍極為廣泛,充滿驚人的見解,歡樂、挫折、啟發的時刻,和無可救藥的混亂。李奧納德憑著無比毅力,將所有討論組織成完整又連貫的手稿,我父親對太空飛行最清晰且全面的紀錄,我相信都在這裡了。

本書一開始簡短敘述了我父親搭乘空軍一號,參加歐巴馬總統唯一一次主要太空演說的情形。我父親那天不只是乘客而已,前一年,他馬不停蹄地工作,努力將太空探索計畫的概念精緻化、發表太空探索的演講、出席太空委員會和國會的聽證會。我最自豪的時刻,是看著他在登陸月球40週年時於史密森學會航空太空博物館的演講。他在這場演講中簡潔地陳述了他對人類未來太空發展和探索的願景。

這本書就是這個願景的延伸。

對我父親來說,太空探索從來就不單單是純粹的技術事業。阿波羅任務帶來的啟示非常多,但沒有一個像甘迺迪總統的演說那樣給他那麼強烈的印象,甘迺迪當時宣告了清晰而令人信服的太空探索目標,永遠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因此,我每一次和我父親討論有關人類未來探索的長期規畫時,免不了總會發現我們是在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週期下討論太空問題。就像科技發展一定會進步一樣,在完善的政策分析支持下,我父親認為政治決策也一定會進步。

在第二章,他提出太空統一願景(Unified Space Vision),呼籲美國重新致力於取得太空的領導地位。為了支持這一點,他希望能成立一個永久性的、由專門委員所組成的非政府顧問團,他稱之為聯合策略太空企業(United Strategic Space Enterprise)。

早在私人太空旅行開始流行以前,我父親就已不遺餘力地倡導這個觀念。主要是因為他認清了創造大量、永續的出航需求非常重要,因為這能降低單一飛行任務的成本;也因為他相信,提供參與的機會,是引發公眾對抱負遠大的太空計畫產生興趣的最佳方式。

在第三章,你會讀到為何商業旅客航行應該採用可重複使用的「地球對軌道」交通系統。這一章的另個一主題是利用現有系統和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不論是要將現有的發射載具當作可重複使用的返航推進器,或是採取前蘇聯和美國的技術開發更小、更高效能的類太空梭載具,或者使用現有的發射載具,而非開發飛行率不高的新系統,我父親總是以現有的科技,作為發展革命性新系統的基礎。

第四章討論到重返月球。說起來可能有點奇怪,40年來我和父親一直在討論太空,但我們談到月球的次數相對而言非常少。那是已經經歷過的事,談論月球似乎會偏離真正的目標:火星。然而過去幾年,月球又重新成為他思考時的關鍵元素。它成為從發展到探索這個轉折過程發生的地方。美國政策的焦點應該是在月球各地建立交通、基礎設施和居住系統,以及促成月球的商業和國際發展。而探索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前往火星。

2008年,我父親開始構思一個想法,利用近地小行星做為火星任務的前導任務,這是第五章的重點。

我相信他不是第一個考慮這些任務的人,但是他首創將小行星任務與前面所說的月球策略結合,並以火衛一作為火星的前哨站,而創造出「彈性路徑」(Flexible Path)架構的基礎。這個策略後來被歐巴馬成立的奧古斯丁委員會(Augustine Committee)推薦,作為人類太空探索的一個可行的、漸進式的路徑。

彈性路徑的一項關鍵概念,是讓人類在登陸火星之前,先登陸(實際上是停靠)火星的兩顆衛星之一:火衛一。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搞不懂其中的邏輯。既然已經航行了99.999 %的路程,卻不把任務完成?

第六章就要說明停靠火衛一,讓太空人在遠端操控系統,以組裝人類居住火星所需的必要基礎建設,為什麼有助於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較永久的生存環境。

我的父親一生做過很多事情。全世界都對他參與人類首度航行月球感到尊敬與景仰。但是就我所知,對他而言,創新的技術概念更重要:他發展出會合方法的主要元素,後來成為早期人類太空飛行任務成功的關鍵;以及採用水下練習作為革命性的艙外訓練,這些都是他對人類太空航行的重大貢獻。不過讓太空船在行星之間循環往返的想法,可能是我父親最引以為傲的一個。無論是地球和月球之間循環,或是更有技術挑戰的任務、也就是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我想我們已經持續討論循環太空船超過20年了。

在第七章,我父親討論我們如何創造永續的交通系統來運送人員、物資和裝備到火星,這是利用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定期往返、行駛在固定航道上的大型母船。這個循環太空船系統將奠定人類永久居住火星的基礎。

超過40年的太空對談,我真的不記得有哪一次我父親提及他的月球之旅。當然有些相關的隻字片語,但我們總是在談論未來。作為一個文明主體,他更在乎我們走向何方,而非我們已經完成的那些。他在第八章討論並總結前往火星所需的準備。

他的願景不只包含技術或策略因素,也牽涉到國家若決心重振人類太空探索和發展,背後所需要的政治社會力量。他將2019年,也就是他歷史性登月的50週年,視為屆時美國總統將許下承諾,要在火星建立人類永久居住地的那一年。

這就是本書要吹響的號角。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9184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