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科學共舞
聽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娓娓道來:穿梭古今的歷史對照,與時俱進的跨界寫照,觸類旁通的社會觀照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走出實驗室,從生活的場景出發,無論是在餐廳、球場、劇場、博物館、圖書館甚至日常行進間,集好奇心、敏感度、想像力和理想性於一身的大腦科學家,左思右想全都透露出知識的興味;正如在台上行雲流水的舞蹈家,舉手投足之間都富含文化的底蘊,餘韻繚繞,值得玩味。
聽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娓娓道來:穿梭古今的歷史對照,與時俱進的跨界寫照,觸類旁通的社會觀照。其「寓複雜科學於簡明洞察」的獨特風格,是集豐富多樣的觀察角度+突破框架的跳躍思考+天馬行空的想像熱情+抒情平易的生命經驗分享。這28個故事,將一些本來看似不相干的觀念、問題或難題串在一起,共譜出科學之舞,不僅開拓了科學的新疆界,甚至觸動每個人的「創造力神經」,邀請所有人以最自然的方式親近科學,隨之律動。
聽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娓娓道來:穿梭古今的歷史對照,與時俱進的跨界寫照,觸類旁通的社會觀照。其「寓複雜科學於簡明洞察」的獨特風格,是集豐富多樣的觀察角度+突破框架的跳躍思考+天馬行空的想像熱情+抒情平易的生命經驗分享。這28個故事,將一些本來看似不相干的觀念、問題或難題串在一起,共譜出科學之舞,不僅開拓了科學的新疆界,甚至觸動每個人的「創造力神經」,邀請所有人以最自然的方式親近科學,隨之律動。
目錄
自序 未來科學的挑戰:希望、威脅和心靈的自由
Part1 添想像之翼─科學的疆界,只在你的想像力
未知死,焉知生?∕14
似曾相識∕21
節能減碳,向鳥學習∕30
新人性枷鎖:手機族的「數─音─字」效應∕38
看不看?記不記?數位世代的策略適應∕48
清淡無味,長壽之道∕57
Part2 點好奇的睛─科學就是我好奇,故我在
魚視眈眈,誰是老大?∕66
旋轉女舞者,Psych-You-Out!∕72
奶水裡的飲食文化∕80
謎樣的雙眼對上神秘的笑容∕87
姿勢決定論:艾菲爾鐵塔有多高?∕96
腹中藏秘:夜行蝙蝠的吸能大法∕105
Part3 破今古之格─站在歷史的肩膀上,科學人看得更遠
左晃右搖,舞動生命的規律∕114
黑酒成黑金,也是出非洲記∕122
時空分離現文明∕131
威尼斯人的祖先∕139
共享意圖,教人為人∕148
Part4 取他山的巧─三心兩意、廣擷善緣才是科學王道
棒棒揮空,出局!∕158
姓啥名誰,大有干係?∕166
M的啟示∕173
熱,火大,別惹我!∕181
心裡有「數」的時間相對論∕189
Part5 開心思之竅─破解謎中謎:心∕腦科學不思議
知足常樂一念間∕198
買或不買,那就是腦的問題所在!∕207
陌生的一、二、三、四、五∕214
人鼠之間∕224
短期記憶的長期效應∕232
真情或假意?天不知,地不知,腦知!∕240
Part1 添想像之翼─科學的疆界,只在你的想像力
未知死,焉知生?∕14
似曾相識∕21
節能減碳,向鳥學習∕30
新人性枷鎖:手機族的「數─音─字」效應∕38
看不看?記不記?數位世代的策略適應∕48
清淡無味,長壽之道∕57
Part2 點好奇的睛─科學就是我好奇,故我在
魚視眈眈,誰是老大?∕66
旋轉女舞者,Psych-You-Out!∕72
奶水裡的飲食文化∕80
謎樣的雙眼對上神秘的笑容∕87
姿勢決定論:艾菲爾鐵塔有多高?∕96
腹中藏秘:夜行蝙蝠的吸能大法∕105
Part3 破今古之格─站在歷史的肩膀上,科學人看得更遠
左晃右搖,舞動生命的規律∕114
黑酒成黑金,也是出非洲記∕122
時空分離現文明∕131
威尼斯人的祖先∕139
共享意圖,教人為人∕148
Part4 取他山的巧─三心兩意、廣擷善緣才是科學王道
棒棒揮空,出局!∕158
姓啥名誰,大有干係?∕166
M的啟示∕173
熱,火大,別惹我!∕181
心裡有「數」的時間相對論∕189
Part5 開心思之竅─破解謎中謎:心∕腦科學不思議
知足常樂一念間∕198
買或不買,那就是腦的問題所在!∕207
陌生的一、二、三、四、五∕214
人鼠之間∕224
短期記憶的長期效應∕232
真情或假意?天不知,地不知,腦知!∕240
序/導讀
自序
未來科學的挑戰:希望、威脅和心靈的自由
到達倫敦機場是九月一日下午七點十分,雖然已到了黃昏時刻,又是入秋的季節,但機場外,陽光仍然高照(北半球的高緯度),路面熱氣騰騰,完全不符合我對歐洲地區秋高氣爽的期待。汗滴下臉頰的時候,我坐上了一部出租車,車子裡沒有冷氣,司機不疾不徐的說:「節能減碳!同心協力,大家一起來幫忙對抗全球暖化(Help us to help fighting the global warming)!」看他一臉嚴肅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我正要請他打開冷氣,這會兒不得不把話吞下去,摸摸鼻子開了窗。吹進來的氣流雖然熱熱的,但總是風,應該可以吹乾我滿頭滿臉的汗珠吧!其實我滿感動,這個國家的人民,真的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落實在生活中。
一個小時後,車子來到白金漢郡(Buckinghamshire)郊外的一座大莊園。莊園坐落在樹林和廣大的麥田中間,兩、三座古老的紅磚建築物圍繞著清澈的小湖邊。再望過去,一大片的綠色草地上,有好幾個整修得乾淨俐落、生機蓬勃的花園,紅、黃、白相間的花朵傳來陣陣的花香,真是令人陶醉。我下車走到一棟飄著英國國旗的五層樓高的建築前,拾級而上,大門忽然開了,兩位年輕的小姐走出來,對著我說:「曾教授,歡迎你來到皇家學院的卡孚力國際中心(Kavli Roy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Centre)!」
我放了行李,換上輕便的服裝,就下樓去吃晚餐,和其他學者互相認識,寒喧一陣之後,非正式的聊起對這次會議的一些看法。他們都是各個領域中的資深學者,都在自己的研究上有非凡的成就,但都非常關心這次會議的主題:「在數位時代的未來科學:尋找新的科研指標」,因為大家都有共識,即數位時代的科學研究,在數據處理的方法上,在樣本的數量上,和網上審核的機制上,以及電子出版的形式上,都會有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當然會影響數據收集與分析的精細度和準確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會擴大數位落差所引起的知識落差和生命落差。
這些在晚餐中引發的對話與討論,即使到了回房休息時仍盤踞我腦海,我也不斷在思考大會指派給我的報告主題。當天晚上睡不著,索性就起床把原先準備好的演講大綱,整合這些餐桌上的閒聊,整理出一套較深入的論述,變成我這次會議要發表的論文的主要內容了,標題就定為「數位時代的知識落差:希望、威脅和心靈的自由」。
什麼是知識落差呢?在知識經濟的現代社會裡,知識落差指的是有能力去搜尋、管理以及處理資訊與知識的人,和沒有能力(或機會)去做這些事的人所產生的生活條件的差異。由於科技專業知識在現代的社會系統中,越來越佔主導的地位,能有效提升和擴散這些知識的社會,就有改善人民生活的機會;無法提供有效科技教育的社會,就會被邊緣化。因此,在數位時代,為貧窮國家的兒童建立參與創造科學知識的能量(capacity building),是科學的普世原則中最主要的精神!
其實,為貧窮地區的兒童和成人建立數位操作的能量,意義不僅僅是在提高知識增進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透過網路上的社群聯結,極權國家的人民也能有機會去體會全球性的心靈活動,也比較有可能去突破強權壓制的恐懼,也學會在朵朵雲中享受呼吸自由空氣的樂趣。當心靈的解放,促發了爭取自由的行動,則其結果就是阿拉伯之春的震撼。數位的潛力,不但讓知識成長,更帶來心靈自由的希望!
但是希望在網路,隨之而至的威脅也同樣來自網路的易受摧殘性上。極權政府很容易以「破網」、「拔網」讓人民再次退回黑暗時代,而助紂為虐的邪惡企業體更是明目張膽販賣監控軟體,幫忙極權政府以更嚴厲的手段去對付爭取在網路上自由航行權利的網友!
新的時代有新的科技,而新的科技確能帶來新的希望,但隨之而來的威脅,則變成新的挑戰。網路有破洞,當然要想辦法「補破網」,但它的解決辦法,絕對不是傳統的技術,而是要靠全球網路使用者的集體智慧,以游擊戰的方式到處「翻牆」,才能隨破隨補,讓極權國家的人民得以在網上呼吸自由的空氣!
以上是我在英國皇家學院所舉辦的會議中的演講內容,一共用了四十張投影片去說明我的觀點。演講後的回應很好,有位學者的評語是「thought-provoking(發人省思)」,另一位則很讚美的說「soul-searching(直探靈魂)」。我很高興有這些稱揚之詞,但我真正想表達的是,人類的文明進展,顯現在使用工具的改變上。發明、創制工具,以解決生活困境的歷程,塑造了人類異於禽獸的心智能力,突破生物界的自然限制,延長生命的長度。這種心智能力產生了科學的思維,更導致科技的進展。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智慧,能擁有和應用它,才能活得健康,活得豐富,才會有增進永續生命的可能。所以讓所有的人,從生活的各個面向中,體驗和養成科學思維的方法和態度,是必要的。
科學是讓人類走出黑暗的一條明徑,也許是唯一的途徑。
這是我持續寫科普文章的主要原因。
曾志朗
二○一二年九月十一日於倫敦
未來科學的挑戰:希望、威脅和心靈的自由
到達倫敦機場是九月一日下午七點十分,雖然已到了黃昏時刻,又是入秋的季節,但機場外,陽光仍然高照(北半球的高緯度),路面熱氣騰騰,完全不符合我對歐洲地區秋高氣爽的期待。汗滴下臉頰的時候,我坐上了一部出租車,車子裡沒有冷氣,司機不疾不徐的說:「節能減碳!同心協力,大家一起來幫忙對抗全球暖化(Help us to help fighting the global warming)!」看他一臉嚴肅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我正要請他打開冷氣,這會兒不得不把話吞下去,摸摸鼻子開了窗。吹進來的氣流雖然熱熱的,但總是風,應該可以吹乾我滿頭滿臉的汗珠吧!其實我滿感動,這個國家的人民,真的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落實在生活中。
一個小時後,車子來到白金漢郡(Buckinghamshire)郊外的一座大莊園。莊園坐落在樹林和廣大的麥田中間,兩、三座古老的紅磚建築物圍繞著清澈的小湖邊。再望過去,一大片的綠色草地上,有好幾個整修得乾淨俐落、生機蓬勃的花園,紅、黃、白相間的花朵傳來陣陣的花香,真是令人陶醉。我下車走到一棟飄著英國國旗的五層樓高的建築前,拾級而上,大門忽然開了,兩位年輕的小姐走出來,對著我說:「曾教授,歡迎你來到皇家學院的卡孚力國際中心(Kavli Roy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Centre)!」
我放了行李,換上輕便的服裝,就下樓去吃晚餐,和其他學者互相認識,寒喧一陣之後,非正式的聊起對這次會議的一些看法。他們都是各個領域中的資深學者,都在自己的研究上有非凡的成就,但都非常關心這次會議的主題:「在數位時代的未來科學:尋找新的科研指標」,因為大家都有共識,即數位時代的科學研究,在數據處理的方法上,在樣本的數量上,和網上審核的機制上,以及電子出版的形式上,都會有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當然會影響數據收集與分析的精細度和準確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會擴大數位落差所引起的知識落差和生命落差。
這些在晚餐中引發的對話與討論,即使到了回房休息時仍盤踞我腦海,我也不斷在思考大會指派給我的報告主題。當天晚上睡不著,索性就起床把原先準備好的演講大綱,整合這些餐桌上的閒聊,整理出一套較深入的論述,變成我這次會議要發表的論文的主要內容了,標題就定為「數位時代的知識落差:希望、威脅和心靈的自由」。
什麼是知識落差呢?在知識經濟的現代社會裡,知識落差指的是有能力去搜尋、管理以及處理資訊與知識的人,和沒有能力(或機會)去做這些事的人所產生的生活條件的差異。由於科技專業知識在現代的社會系統中,越來越佔主導的地位,能有效提升和擴散這些知識的社會,就有改善人民生活的機會;無法提供有效科技教育的社會,就會被邊緣化。因此,在數位時代,為貧窮國家的兒童建立參與創造科學知識的能量(capacity building),是科學的普世原則中最主要的精神!
其實,為貧窮地區的兒童和成人建立數位操作的能量,意義不僅僅是在提高知識增進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透過網路上的社群聯結,極權國家的人民也能有機會去體會全球性的心靈活動,也比較有可能去突破強權壓制的恐懼,也學會在朵朵雲中享受呼吸自由空氣的樂趣。當心靈的解放,促發了爭取自由的行動,則其結果就是阿拉伯之春的震撼。數位的潛力,不但讓知識成長,更帶來心靈自由的希望!
但是希望在網路,隨之而至的威脅也同樣來自網路的易受摧殘性上。極權政府很容易以「破網」、「拔網」讓人民再次退回黑暗時代,而助紂為虐的邪惡企業體更是明目張膽販賣監控軟體,幫忙極權政府以更嚴厲的手段去對付爭取在網路上自由航行權利的網友!
新的時代有新的科技,而新的科技確能帶來新的希望,但隨之而來的威脅,則變成新的挑戰。網路有破洞,當然要想辦法「補破網」,但它的解決辦法,絕對不是傳統的技術,而是要靠全球網路使用者的集體智慧,以游擊戰的方式到處「翻牆」,才能隨破隨補,讓極權國家的人民得以在網上呼吸自由的空氣!
以上是我在英國皇家學院所舉辦的會議中的演講內容,一共用了四十張投影片去說明我的觀點。演講後的回應很好,有位學者的評語是「thought-provoking(發人省思)」,另一位則很讚美的說「soul-searching(直探靈魂)」。我很高興有這些稱揚之詞,但我真正想表達的是,人類的文明進展,顯現在使用工具的改變上。發明、創制工具,以解決生活困境的歷程,塑造了人類異於禽獸的心智能力,突破生物界的自然限制,延長生命的長度。這種心智能力產生了科學的思維,更導致科技的進展。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智慧,能擁有和應用它,才能活得健康,活得豐富,才會有增進永續生命的可能。所以讓所有的人,從生活的各個面向中,體驗和養成科學思維的方法和態度,是必要的。
科學是讓人類走出黑暗的一條明徑,也許是唯一的途徑。
這是我持續寫科普文章的主要原因。
曾志朗
二○一二年九月十一日於倫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