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浪潮之巔x無限創新(Metaverse Next Level)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2020 年五月天線上演唱會全球觀看次數突破 3500 萬
	# 2021 年 Epic Games CEO Tim Sweeney 拋出元宇宙的概念
	# 2021 年 Facebook 祖克柏宣布將轉型為元宇宙公司並將 Facebook 更名為『Meta』
	元宇宙不僅能夠實現這些創舉,促使世界IT巨頭紛紛開始部署元宇宙,更能創造各產業更多的可能!
	...
	
	何謂「元宇宙/Metaverse」?
	廣義的元宇宙可理解為: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反映現實世界的線上虛擬世界,是趨於真實、有連結感受的數位虛擬世界,並將成為未來的網路世界。
	
	元宇宙於 Microsoft、Apple、Google、Facebook、騰訊、Epic Games 等世界級的資訊產業遍地開花。融合虛擬實境、人工智慧、雲端運算、5G 和區塊鏈等 IT 技術的新興網路型態,元宇宙不僅為 IT 產業締造令人驚嘆的成績,更帶領其他領域之產業產生無限的商機。
	
	對元宇宙感到十分興趣嗎?
	想讓您的商業模式進入更高的 Level 嗎?
	
	透過本書,不僅能夠建立最熱門的元宇宙概念,本書亦闡述產業現狀、未來趨勢、過度追求虛擬世界是否會造成現今文化發展停滯,針對各個產業層面建立詳細的分析,促進讀者反思,不僅能夠使對於仍無相關概念的讀者更加知悉相關知識,更對於想要推動擴展新型商業型態的創業/就業讀者來說是必須擁有的好書!
	
	本書重點
	NFT
	NFT (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 核心價值為將畫作、藝術品、影音、遊戲等數位內容資產化,作為 block chain 交易中唯一的、不可竄改、不可分割的數位加密權益之證明,能夠保證數位資產的唯一性、真實性、永久性、以及提升流動性,並提升數位資產的歸屬保證。本書以全球最大 NFT 綜合交易平台 OpenSea、Somnium Space 作為該領域的 case 進行介紹,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 )如何正向提升 NFT 於商業中的營利模式,以及其他著名的 NFT 平台虛擬藝術品與虛擬土地的應用。
	
	元宇宙 × 產業商業模式
	元宇宙巧妙催化了這些領域的商業模式:
	● 銷售藝術品 NFT (BCA Gallery)
	● 元宇宙建造服務公司 (MetaEstate 建造的 Cryptovoxels 平臺)
	● 廣告宣傳 (Metaverse Billboards 於 Cryptovoxels 平台佈局了 250 多個看板)
	其他領域包含地產租賃、沉浸式體驗計畫領域、遊戲產業、服飾銷售、線上KTV、資料服務商……等元宇宙帶來的商業模式等待著您一同窺探究竟。
	
	元宇宙 × IT巨頭
	● Microsoft
	目前為了建立元宇宙,致力於硬體入口、底層技術、內容 3 方面,透過 HoloLens 混合現實頭戴式顯示器、Azure Digital Twins、Microsoft Power、Minecraft、模擬飛行等實際應用實現探索元宇宙的世界。此外,為世人最常使用的辦公室 meeting 小幫手 Microsoft Teams 亦將被大改造為元宇宙,除了融合 Microsoft Mesh (多使用者、跨平臺的混合現實應用程式),Microsoft 還計畫將 Microsoft Teams 新增 3D 虛擬化身功能,不需要使用 VR/AR 裝置之輔助,使用者就能以虛擬人物的形式出現在視訊會議中。
	
	● NVIDIA
	除了發展 GPU 硬體層面的支援,亦致力於建立一個強大且開源的影像處理平台,影像開發的工作者能夠利用這個平台模擬出十分逼近現實的世界,這為 3D 建築設計師、3D 遊戲場景動畫設計師、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工程師實際應用大大地提升一個檔次!
	
	創辦人黃仁勳更於 GTC 大會上利用自家研發的 Omniverse 基礎建模平台仿真建模、光線追蹤技術、GPU 圖像渲染建造一場虛擬的發表會,逼真程度之高,甚至於發表會結束後沒有任何外界發現,這為 NVIDIA 進行了天然的宣傳,NVIDIA 更獲得 Adobe、Blender 等 IT 軟體公司支持。
目錄
	► 入門篇
	CH1 元宇宙: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
	1.1  元宇宙初探:什麼是元宇宙
	1.2  體驗的價值:元宇宙提供多元化體驗
	1.3  朝向數位世界發展:疫情的催化+Z世代的召喚
	 
	CH2 產業現狀:產業鏈逐步形成,穩定發展
	2.1  三股勢力成為元宇宙賽道的先鋒
	2.2  元宇宙產業鏈:多層產業鏈連接技術與應用
	2.3  發展路徑:切入點不同但殊途同歸
	 
	CH3 BAND:建立元宇宙的四大技術支柱
	3.1  區塊鏈:元宇宙的「補天石」
	3.2  遊戲:為元宇宙提供互動內容
	3.3  算力網路:保證資訊傳輸和計算能力
	3.4  展示方式:提供互動模式
	 
	CH4 大勢所趨:元宇宙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下一階段
	4.1  網際網路的發展是建立元宇宙的基礎
	4.2  元宇宙是網際網路的下一代產物
	 
	►► 應用篇
	CH5 資本湧入:元宇宙市場風起雲湧
	5.1  新商業模式+新投資機會
	5.2  國內外巨頭入局,佈局新藍海
	5.3  新秀崛起,成為投資指向標
	 
	CH6 遊戲+社群:元宇宙的入口
	6.1 遊戲VS元宇宙:以虛擬遊戲空間探索元宇宙
	6.2 社群VS元宇宙:以虛擬社群空間探索元宇宙
	 
	CH7 虛擬數位人:向元宇宙「遷徙」的數位人類
	7.1  虛擬數位人是元宇宙中的原住民
	7.2  虛擬數位人融入現實世界已是常態
	7.3  聚集目光,眾多企業不斷加碼
	 
	►►► 展望篇
	CH8 融合互動: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碰撞
	8.1  多平臺向統一平臺演進
	8.2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界線更加模糊
	 
	CH9 品牌虛擬化:虛擬世界行銷+虛擬品牌
	9.1  元宇宙變革品牌數位化行銷
	9.2  虛擬品牌萌芽,虛擬產品層出不窮
	 
	CH10 資產虛擬化:重塑數位經濟體系
	10.1  經濟體系是構建元宇宙的重要基礎
	10.2  NFT推動數位內容資產化
	10.3  NFT助於內容資產價值重估
	 
	CH11 線下元宇宙:劇本殺模擬新世界
	11.1  路徑更短的虛擬實境形態
	11.2  線下元宇宙雛形:劇本殺
	11.3  線下元宇宙未來展望
	 
	CH12 元宇宙的未來: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12.1  元宇宙中的擔憂
	12.2  技術尚待發展
	12.3  奇點臨近
序/導讀
	序
	
	2021年被大多數人稱為元宇宙元年,Google、Facebook、蘋果、微軟、華為、騰訊、字節跳動等國內外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元宇宙。2021年3月10日,沙盒遊戲平臺Roblox成為第一個將元宇宙概念寫進招股說明書的公司,其在紐約交易所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了400億美元,引爆了科技圈和資本圈。自此,元宇宙的概念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各路媒體爭相報導,形成了元宇宙現象。
	
	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是反映現實世界的線上虛擬世界,是趨於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維基百科對「元宇宙」的描述為:透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徵的、基於未來互聯網的、具有連結感知和共用特徵的3D虛擬空間。
	
	對元宇宙的設想,很早便在影視作品中有所體現。1982年的《電子世界爭霸戰》展現了人類進入虛擬世界的想像;1999年的《駭客任務》講述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控制「現實世界」的故事;2018年的《一級玩家》建構了虛擬世界「綠洲」;2021年《脫稿玩家》中的「自由城」已經極為接近現在的元宇宙概念。從這些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出,人類對於虛擬世界的探求從未停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文簡稱疫情)的突然爆發,讓遠端協作等相關領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進一步加速了元宇宙的發展。美國歌手Travis Scott在Epic Games旗下的遊戲《堡壘之夜》中舉辦了一場線上演唱會,共有1200萬餘名玩家參與,在為玩家提供新的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拓展了應用元宇宙的新場景。
	
	目前,與虛擬世界聯結而成的元宇宙,已被投資界視為前景廣闊的投資主題,大量資本爭相湧入元宇宙相關賽道。但是,元宇宙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免引發了人們的一些擔憂,即全員進入虛擬世界,是否會導致人類停止對外部資源的探索,引發人類文明的衰退?
	
	對此,我們需要找到平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發展的方式。根據虛擬實境補償論,任何能帶給人們沉浸感、參與感、補償感的外部經濟性虛擬實境形態都可能受到歡迎。那麼,實現路徑更短、外部經濟性更顯性的線下元宇宙也許是平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最佳解。
	
	不同於脫離現實世界而存在的線上元宇宙,線下元宇宙依託現實世界的資源而存在。例如,現在熱門的劇本殺就非常接近線下元宇宙的雛形,其利用劇本、道具和場景模擬出一個令人沉浸其中的虛擬世界,讓玩家從中獲得情感的寄託和補償,以豐富精神世界。
	
	劇本殺等線下元宇宙的建構是實體經濟興起的重要手法,實現路徑上遠遠短於線上元宇宙,無須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目前,劇本殺等線下元宇宙已經和文旅等產業密切結合,爆發出了極強的創新能力,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歡迎。
	
	本書不僅對現在火紅的元宇宙概念,包括其產業現狀、未來趨勢等進行了全面解析,還對元宇宙概念進行了拓展,提出了線下元宇宙這一新思路。希望廣大讀者在閱讀完本書後,能夠對元宇宙產生新的認知,找到企業發展的新路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