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生物的祕密:「我也能變成化石嗎?」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小時候看了「我的野蠻女友」之後,你是否也曾突發奇想,興沖沖地想做一個能讓幾百、幾千年後的人發現的「時空蛋」呢?時空蛋裡,你想放的東西是什麼?放什麼樣的東西,對後世的人們來說最有幫助呢?
其實,時空蛋不需要特別製作。因為每一種生物在壽命竭盡之後所遺留下來的化石,對於後世研究者來說,就是能幫助了解該生物活著的時代的一切天文、地理、人文知識,最珍貴且獨一無二的「時空蛋」了!
那麼,如果將來能夠變成化石,你想變成什麼樣的化石呢?本書的內容,就是從這樣一個有點無俚頭、有點古怪,但或許每個人一生中都曾想過一次的議題展開的。在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每個人都要先讓想像力稍微熱身,透過一個心理測驗來判斷「變成哪一種化石最適合你?」。
「就算變成化石,我也要變成美美的化石!最好皮膚還光滑細緻,絕對不能失去做人的尊嚴!」→如果是這樣,從P60起的「濕地遺體篇」可能會讓你感興趣。
「反正都死了,變成怎樣我都無所謂,最好對後世研究者越有幫助越好,像那種什麼……嗯,對!就是在胃裡還留有最後晚餐的化石好像挺酷的!」→對於有偉大情操的你,P120起的「油頁岩篇」挺適合你的。
「本人生性低調又害羞……。你看過恐龍腳印嗎?我想說的是……可不可以在某個地方留下若隱若現的輪廓就好了?」→滿足於半透明存在感的你,可以參考P90起的「火山灰篇」。
「呃……我不想變成化石耶……我只想把某些小東西變成化石流傳後世。你知道的……像是定情戒指什麼的!」→P76起的「琥珀篇」會很適合你!
就像這樣,在了解自己最有興趣的部分之後,就能夠以愉快的心情,循序漸進地認識「化石形成學」這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了!儘管礙於現實條件,書中所介紹的「變成化石的方法」並不能夠實際執行,但是一邊想像一邊閱讀的過程,就是吸收知識最快的捷徑!讓我們一起感受「化石形成學」的魅力吧!
國內第一本化石形成學專書!藉由「你想變成什麼樣的化石?」、「想把什麼重要的東西變成化石?」這個問題,讓看似與現代人遙不可及的化石,搖身一變(在想像中)成為與你我切身相關的主題,增加閱讀趣味性的同時,博大精深的古生物學、地質學、化石相關知識也變得更容易吸收了!
目錄
哪種化石最適合你?
1入門篇 ~化石化的基礎~
究竟什麼是「化石」呢?
話說「變成化石」是合法的嗎?
要怎麼死才行?怎麼死會NG?
名為「化石礦脈」的「最佳地點」
2洞窟篇 ~人類化石產量No.1~
洞窟內可找到優質的人類化石
不是只有人類喔!
為什麼洞窟是「優良場所」
藉由壁畫傳達訊息
3永凍土篇 ~天然的「冷凍庫」~
連肛門都可以封住
連「最後的晚餐」都會留下
長期保存於冷凍庫的燉肉
要是沒有全身都被埋住的話就糟了
最大的敵人是暖化
4濕地遺體篇 ~恰到好處的「醋漬」~
就像不久前才死去一樣
雖然有留下腦……
好像用醋醃漬的蛋
如何「保存」濕地遺體
5琥珀篇 ~被天然樹脂包覆住~
琥珀內的恐龍化石
不管是昆蟲還是花,都能完整無缺地留下
被琥珀包覆這回事
6火山灰篇 ~只留下鑄模~
羅馬時代的「實績」
體毛尖端的剛毛、雄性生殖器、牽著小孩的「線」
本體不會留下來,要有這個覺悟
7石板篇 ~可以作為建材或裝飾~
說到保存良好的化石產地……
留下最後的「掙扎」
無氧的礁湖內
作為建材使用
8油頁岩篇 ~用塑膠樹脂完整保存~
將最後的晚餐以「細胞層次」的精緻度保留下來
胎兒,以及「交配中」的化石
含有石油的無氧環境內
禁止風乾。需趁還「新鮮」的時候用樹脂加工
9寶石篇 ~留下美麗的樣子~
發出紅、藍、綠的光澤
將乳白色的光輝獻給你
留下喜愛的樹木
黃金般的光澤
10焦油篇 ~黝黑之美~
黑色劍齒虎
呼喚著木乃伊的木乃伊
還留下了膠原蛋白
11立體篇 ~保持活著的姿態~
「剛釣起來的樣子」
梅杜莎現象
顯微鏡底下的完整化石
重點就在「穢物堆」
12岩塊篇 ~岩石變成時空膠囊~
保存化石的岩塊
各式各樣的結核
形成速度比想像中還要快?
用泥土包覆住後沉至水底
?番外篇 ~無法重現的特殊環境?~
不論軟硬皆有很高的保存率
就算屍體被搬到很遠的地方也……
神經和腦都有留下來
當時的獨特環境不再……
!另類的後記 ~為了後世的研究者~
最好能留下「頭部」
露西的「誤導」
不要做「多餘的事」
參考資料
索引
學名一覽表
序/導讀
前言
聽到「化石」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樣的東西呢?博物館陳列的恐龍骨骼標本嗎?還是菊石?是琥珀內的昆蟲?還是在永凍土中發現的冷凍猛獁象呢?
古生物學中,有一個名為「化石形成學(Taphonomy)」的子領域,日日夜夜都在研究生物如何形成化石。本書即是一本以化石形成學為主題寫成的書籍。
「聽起來好難喔」如果你這麼想的話,還請先別急著放下這本書。
其實一點都不難。
筆者相信,每個人一定都曾有過「化石是如何形成的」、「我也能成為化石嗎」之類的疑問,本書將試著從各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這是一本從「有點黑色幽默」的觀點出發,試著引發出你的好奇心的科普書。沒錯,這並不是一本專業的科學書籍,而是試著從娛樂的角度,帶領你享受化石形成學之樂趣的閒書。
為什麼骨頭比較容易變成化石保留下來呢?為什麼長眠在岩石內的菊石只剩下殼而已?琥珀裡的昆蟲像某個著名電影裡說的一樣,還留存著DNA?冷凍的猛獁象為什麼會皺皺的?只要是與化石有關的基本問題,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解答。在學習「化石如何形成」的時候,不妨也試著想像看看「當自己變成化石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吧。
這本書的所有內容,皆經過九州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的前田晴良教授確認。與結核(concretion)有關的內容,是在名古屋大學博物館吉田英一教授的幫助下完成;與人類學有關的內容,則是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人類研究部的人類史研究團隊長,海部陽介先生的幫助下完成。標本攝影方面,是在Museum Park茨城縣自然博物館、城西大學水田紀念博物館大石化石美術館、名古屋大學博物館等多個單位的協助下完成。在此也特別感謝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相關人士、研究者等,在百忙之中仍願意提供珍貴的標本圖像。特別是在圖像方面,本書蒐集了相當多歷史性的標本圖像,請你一定要閱讀看看。……雖然本書價格比筆者過去寫的《古生物的黑皮書》系列還要高一些,但我敢保證,內容絕對對得起這個價格。
本書的製作團隊,與拙作《古生物的黑皮書》系列大致相同。其中包括,為這本以奇形怪狀的古生物為主題的書繪製「療癒風插圖」的Erushima Saku、負責拍攝照片的安有康博、幫忙製圖的筆者的妻子(土屋香)、為本書設計獨特風格的WSB inc.橫山明彥、負責編輯工作的Do and do planning伊藤梓、技術評論社的大倉誠二等,在此表示謝意。
最後,我也要特別感謝拿起這本書的你。歡迎你藉此從「成為化石的方法」這個看似單純,卻也是古生物學「根本」的問題,盡情享受古生物學的樂趣。
誠摯的希望,這本書能夠滿足你對知識的好奇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