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析進階篇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規劃係延續風險分析基礎篇而生,基礎篇分為風險分析基礎概念及風險分析技術指引二部分,前者主要說明風險的認識、衡量、評估、決策與溝通,以及不確定性之分析。以此為基礎,本書第一部分將介紹風險評估者如何運用現有實務工具,執行風險評估四步驟,以妥善描述有害物質所帶來的群體健康風險。第二部分則介紹決策者如何根據風險評估報告進行決策?如何依據風險訂定規範以管理風險?如何採納最合宜的風險管理方案?如何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效率的風險溝通?當政策制定者、風險評估者、學術界、消費者、利害關係人就風險相關因素互動式交流時,如何方能存異求同,形成最大共識,彼此互信並共同面對與解決問題。
目錄
第一章環境健康風險分析概論 35
第二章有害物質鑑定 65
第三章基準劑量法 121
第四章計算毒理學 187
第五章環境暴露因子 231
第六章風險特性化:不確定性分析 271
第七章風險規範 286
第八章風險標準:行政法一般法律原則 338
第九章環境風險管理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 383
第十章健康風險溝通實務 426
第二章有害物質鑑定 65
第三章基準劑量法 121
第四章計算毒理學 187
第五章環境暴露因子 231
第六章風險特性化:不確定性分析 271
第七章風險規範 286
第八章風險標準:行政法一般法律原則 338
第九章環境風險管理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 383
第十章健康風險溝通實務 426
序/導讀
署長序
我國社會發展成熟多元,各界對於重大開發或涉及環境因素之空氣、水質、土壤、化學物質、廢棄物等領域之風險事件,往往聚訟盈庭,爭執不休。如能透過科學實證為基礎的風險分析方法,提供透明的公共政策決策背景及依據,讓各界共同檢視,不失為凝聚共識、攜手並進之最佳途徑。
本署於107年制定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綱領並奉行政院核定,推動落實我國化學物質之五大管理目標:國家治理、降低風險、管理量能、知識建立與跨境管理,除了從管制面實施降低風險的具體措施,包括:制定食品與民生用品化學物質源頭健康風險相關管控措施、鼓勵民間研發低化學風險製程及減少化學物質排出風險與建立化學物質風險及危害評估機制外,亦致力於風險分析教育知識之推廣。
認識風險分析的精髓,選擇承受的風險,在國家治理與政策制定推動上才能產生突破性的進步。本署透過風險分析系列書之編纂,邀集多位風險領域學者專家,從不同專業面向介紹臺灣化學品風險管理的發展現況、面臨之挑戰及其解決之建議,除可增進讀者面對風險分析的正確態度及管理領域知能,並可作為產官學界風險管理之參考著作外,更期望各界共同關注環境政策議題,進而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安全、健康與和諧。
局長序
以科學為基礎制定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確保國人生命及身體的安全與健康,乃為政府責無旁貸的使命。為落實此目標,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透過法規管制及源頭管控,期能預防風險的發生,並追蹤具備危害疑慮的化學物質流向,以評估管理其對於國人群體健康的潛在風險。
風險分析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學門,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讓國人更深入瞭解風險分析的重要性與相關政策內容,本局前於108年委託台灣風險分析學會編纂「風險分析基礎篇」,介紹風險管理、風險評估與風險溝通的基本觀念與現況發展,該書出版後深獲好評,遂再委請學會學者專家協助編寫「風險分析進階篇」書籍,進一步深入介紹實務上執行風險評估主要方法與工具,藉由風險規範達成風險管理目標、選擇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案與眾多風險溝通案例,內容豐富多元。
不論是從事相關實務工作的專業人士或對風險議題有興趣的普羅大眾,都不該錯過閱讀這本書。如何思辨、實證和經驗中逐步理解風險分析,希望透過這本書,深刻增進讀者瞭解風險、掌握風險、進而遠離危險。
我國社會發展成熟多元,各界對於重大開發或涉及環境因素之空氣、水質、土壤、化學物質、廢棄物等領域之風險事件,往往聚訟盈庭,爭執不休。如能透過科學實證為基礎的風險分析方法,提供透明的公共政策決策背景及依據,讓各界共同檢視,不失為凝聚共識、攜手並進之最佳途徑。
本署於107年制定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綱領並奉行政院核定,推動落實我國化學物質之五大管理目標:國家治理、降低風險、管理量能、知識建立與跨境管理,除了從管制面實施降低風險的具體措施,包括:制定食品與民生用品化學物質源頭健康風險相關管控措施、鼓勵民間研發低化學風險製程及減少化學物質排出風險與建立化學物質風險及危害評估機制外,亦致力於風險分析教育知識之推廣。
認識風險分析的精髓,選擇承受的風險,在國家治理與政策制定推動上才能產生突破性的進步。本署透過風險分析系列書之編纂,邀集多位風險領域學者專家,從不同專業面向介紹臺灣化學品風險管理的發展現況、面臨之挑戰及其解決之建議,除可增進讀者面對風險分析的正確態度及管理領域知能,並可作為產官學界風險管理之參考著作外,更期望各界共同關注環境政策議題,進而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安全、健康與和諧。
局長序
以科學為基礎制定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確保國人生命及身體的安全與健康,乃為政府責無旁貸的使命。為落實此目標,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透過法規管制及源頭管控,期能預防風險的發生,並追蹤具備危害疑慮的化學物質流向,以評估管理其對於國人群體健康的潛在風險。
風險分析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學門,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讓國人更深入瞭解風險分析的重要性與相關政策內容,本局前於108年委託台灣風險分析學會編纂「風險分析基礎篇」,介紹風險管理、風險評估與風險溝通的基本觀念與現況發展,該書出版後深獲好評,遂再委請學會學者專家協助編寫「風險分析進階篇」書籍,進一步深入介紹實務上執行風險評估主要方法與工具,藉由風險規範達成風險管理目標、選擇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案與眾多風險溝通案例,內容豐富多元。
不論是從事相關實務工作的專業人士或對風險議題有興趣的普羅大眾,都不該錯過閱讀這本書。如何思辨、實證和經驗中逐步理解風險分析,希望透過這本書,深刻增進讀者瞭解風險、掌握風險、進而遠離危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