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世界植物巡禮套書(環遊世界八十樹+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 9 765
    850
  • 分類:
    中文書自然科普植物植物概論/百科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強納生.德洛里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綠西兒.克雷克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譯者:杜蘊慧
  • 出版社: 天培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3/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環遊世界八十樹》(增訂新版)
一粒沙一世界,每棵樹裡也有一整個世界
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另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歡吃它們的動物,只好製造難聞的化學氣味來驅逐侵略者。它們會滲出樹膠、樹脂、乳膠,用以淹死、毒死、癱瘓昆蟲和其他敵人,並且阻絕真菌和細菌。這些防禦機制賜給我們口香糖、橡膠、以及世界上交易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乳香。有些樹木,比如赤楊木,已經適應了生長的多濕地區,發展出防止在水中腐爛的木質,威尼斯就是靠著這類樹木才得以奠下城市基礎。然而,樹木的演化並非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幾百萬年來,它們靠著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來自我保護、確保後代能持續存活繁衍。適應得最好的樹木就能產出較後代,擴大分布範圍。

作者強納生.德洛里,在本書裡以樹木的特性和種類為基礎,選出八十個故事,描繪出樹木與人類的互動寫照,有熟悉的日本染井吉野櫻與漆樹,愛美女子的摩洛哥堅果,有些人不敢恭維的榴槤,經典畫作中的主角歐洲黃楊……儘管只是世界植物中的一小部分,就已令人目不暇給。

(增訂新版邀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葉綠舒審訂)

《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我們的世界充滿各式各樣的植物,有些美麗而奇特,有些低調而不起眼。
然而它們蘊藏的祕密和故事,都與我們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
這次,讓我們更靠近一點……
 
植物界的鴨嘴獸究竟是誰?葉片長度綿延數百公尺,生命可超過千年!
什麼植物可以當安眠藥、抗焦慮,還可以釀造出多種風味啤酒?
常見的蒲公英可以替代咖啡,還可以生產乳膠做成輪胎?
番茄到底是健康萬靈丹還是毒藥,看你屬於哪一國人?
鳳梨太超凡,它能刺傷磨破任何接近的嘴唇,就像戀人的吻

繼《環遊世界八十樹》之後,強納生.德洛里與插畫家綠西兒.克雷克再度聯手打造第二彈《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書寫的主題擴及到樹之外的其他植物物種,從令人嘖嘖稱奇的大王花,名稱奇特的「愛、謊言與流血」,珍貴的鬱金香、番紅花,到路邊不起眼的蒲公英,或者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苧麻,可食用的海帶、番茄、大豆等等,還有利用分解、欺騙,甚至引誘、殺死之後將獵物消化殆盡的植物,或怪誕或美麗,或滋養生命或可能毒害致死,植物的世界千奇百怪,令人大開眼界。
 
各式各樣的植物生意盎然的存在於這個星球的許多角落,因為與人類產生了連結,而有許多故事,植物科學令人著迷,但是當它和人類歷史及文化交織在一起時又格外充滿活力。這本書裡大部分的故事揭示了人們對植物的所作所為,讓讀者看見人與植物之間緊密的連結與相互影響,往往比我們所認知的還要深切。同時,也探討未來人類如何重新認識並珍視植物,與植物永久共生。
 
本書特色

★    伊甸園計劃創辦人提姆.司密特爵士盛讚:「這是我所見過寫得最好的致樹木的情書。」
★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葉綠舒審訂
★    本書詳介世界各國代表性的植物。從植物為起點,探究該地的自然、人文風土、歷史與文化社會,每種植物背後的故事,使人深思。
★    法國插畫家綠西兒.克雷克繪製的插畫,細緻呈現到了每一種植物的特色,使這套書更具收藏價值。

得獎記錄

《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水石書店(Waterstones)年度最佳選書決選(Book of the Year 2021 Shortlist)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名人推薦
作家 王盛弘、
北鳥-自然美學時光 巫佩璇
生態藝術工作者 黃瀚嶢
植物插畫家 王錦堯
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胖胖樹 王瑞閔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自然作家 范欽慧
作家 番紅花
財哥專業檳榔攤
作家、主持人 曾寶儀
出版人/作家 顏擇雅

《環遊世界八十樹》是一本寫樹的書,光從畫工精細的科學繪圖來欣賞,就足以讓人愛不釋手,更讓人讚嘆的是,原來「樹」只是一個開端,這本書讓你按圖索驥,由一棵樹來橫跨一段自然史與人文史的脈絡,正如書中所寫要的一句話,「一棵樹裡包含了一整個世界」。──自然作家 范欽慧

台灣介紹樹木的書籍已相當豐富,然而真正呈現出「觀景窗」理想的卻仍寥寥可數。《環遊世界八十樹》,示範了實踐的可能──雖然與台灣未必直接相關,但此書以一種世界性的角度,綜覽各地有名的樹種,或許更接近一種帝國的視線,又或者,普世的關懷。──生態藝術工作者 黃瀚嶢

他們(樹)與我們人類的生活,不管是歷史經濟醫療建築各個方面共生共長的愛恨情仇,再加上法國插畫家綠西兒克雷克(Lucille Clerc)精美的插畫,讓這本書可以是教科書也可以是輕鬆的自然讀本,「那棵樹裡有一整個世界,每一棵樹都是。」──作家、主持人 曾寶儀

媒體讚譽
《環遊世界八十樹》

看書名讓人想起十九世紀晚期的暢銷作品《環遊世界八十天》,以西方視角描繪了世界。本書不僅可以認識樹的再現,也可見自然與人文的知識關聯。──Open Book短評

「這是我所見過寫得最好的致樹木情書。」──提姆.司密特爵士,伊甸園計劃創辦人

「最頂尖的自然寫作,將科學和傳說有技巧地交織在一起。」──查爾斯.戈佛雷爵士/教授,皇家科學學會院士

「引人入勝的樹木傳記。每一張紙頁因為自然世界多樣化的神奇光芒而閃閃發光。」──理查.德佛瑞爾,皇家邱園園長

「我這輩子都是愛樹人。能夠了解它們生命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令人興致昂然的事。」──茱蒂.丹契女爵士

《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德洛里如同一名專業的導遊,提供了許多趣聞,甚至是值得注意的平凡普通的小細節……不論你是坐在椅子上閱讀本書中的所有內容,或者每天睡前在床上翻閱一頁,德洛里巧妙設計的這趟旅程,都值得我們跟隨其後。──《自然史雜誌》(Natural History Magazine)
 
因為插畫家綠西兒.克雷克生花妙筆讓圖像栩栩如生,《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成為一趟美麗而鮮豔的植物之旅。──《環境雜誌》(The Environmental Magazine)
 
這本令人屏息的書是份珍貴寶物,充滿趣味的知識與色彩豐富的插畫,都會讓你不自覺的迷失其中。──Greatlist
 
帶領讀者進入一段橫跨我們星球的旅程,一路上讓我們停下來嗅聞花朵,以及欣賞各式各樣的物種。──《史密森尼》(Smithsonian Magazine)
 
在這本書中,對於植物訊息充分的描述,展現迷人的、廣博的、具教育性,以及美學的愉悅,讀者透過反覆的觀察與驚嘆,將會認識更多植物。──《書單》(Booklist)

作者

強納生.德洛里(Jonathan Drori

強納生.德洛里是伊甸園計劃的信託基金董事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使,曾經擔任九年皇家邱園和林地信託基金會的董事。他也是林奈協會和倫敦動物協會會員,曾任BBC紀錄片製作人。他並於二○○六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繪者簡介

綠西兒.克雷克(Lucille Clerc

法國插畫家,取得ENSAAMA職業藝術應用學校視覺傳達專科的高級應用藝術文憑,接著攻讀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傳播設計碩士文憑。她的主要工作領域為傳媒設計,但是也涉獵室內設計和藝術裝置專案。在過去兩年間,她陸續和貝魯提Beluti、迪奧Dior、DC漫畫出版社DC Comics、法羅與包爾Farrow & Ball彩漆、福南梅森食品百貨Fortnum & Mason、巴黎旅館連鎖Hôtel de Paris、馬莎百貨M&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溫莎與牛頓繪畫用品公司Winsor & Newton、以及皇家歷史城堡基金會Historical Royal Palaces。她以手工繪畫和絹印創作,大部分的個人作品靈感來自於倫敦市,以及自然與城市的關係。

譯者簡介

杜蘊慧

喜愛親近自然,接觸不同語言及文化,立志一輩子保持好奇心。在法國求學之後由於無法安安分分只做一種工作,現於美國南加州從事品牌創作及行銷、英法文翻譯、植物插畫、語言和繪畫教學工作.閒暇時在國家公園擔任原生植物復育義工。譯作包括《環遊世界八十樹》、《焦慮的人》、《為了你,對上全世界》、《終將破碎的我們》等。

 

目錄

《環遊世界八十樹》
前言

北歐
倫敦梧桐(二球懸鈴木),Platanus x acerifolia,英格蘭 12
萊蘭柏,Cupressus x leylandii,英格蘭 14
草莓樹,Arbutus unedo,愛爾蘭
花楸樹,Sorbus aucuparia,蘇格蘭
垂枝樺,Betula pendula,芬蘭
榆樹,Ulmus spp.,荷蘭
白柳,Salix alba,比利時
歐洲黃楊,Buxux sempervirens,法國
歐洲椴,Tilia × europaea,德國
歐洲山毛櫸,Fagus sylvatica,德國
歐洲七葉樹,Aesculus hippocastanum,烏克蘭

南歐和北非
西班牙栓皮櫟(軟木橡樹),Quercus suber,葡萄牙
摩洛哥堅果,Argania spinosa,摩洛哥
冬青櫟,Quercus ilex,西班牙
歐洲栗,Castanea sativa,克羅埃西亞,法國
挪威雲杉(歐洲雲杉),Picea abies,義大利
赤楊,Alnus glutinosa,義大利
榅桲,Cydonia oblonga,克里特島
月桂,Laurus nobilis,希臘

東地中海
無花果,Ficus carica,土耳其
地中海柏木,Cupressus sempervirens,塞浦路斯
椰棗,Phoenix dactylifera,埃及
黎巴嫩雪松,Cedrus libani,黎巴嫩
油橄欖,Olea europaea,以色列

非洲
吉貝木棉,Ceiba pentandra,象牙海岸
可樂樹,Cola nitida,迦納
猴麵包樹,Adansonia digitata,波札那
蝴蝶樹/松節油樹,Colophospermum mopane,辛巴威
旅人蕉,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馬達加斯加
金合歡/皂莢樹,Vachellia drepanolobium Acacia drepanolobium,肯亞
乳香樹,Boswellia sacra,索馬利亞
索科特拉龍血樹,Dracaena cinnabari,葉門,索科特拉島
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塞席爾

中亞與南亞
石榴,Punica granatum,伊朗
野蘋果,Malus sieversii,哈薩克斯坦
西伯利亞落葉松,Larix gmelinii Larix sibirica,西伯利亞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印度,果阿邦
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印度
檳榔,Areca catechu,印度
印度苦楝樹,Azadirachta indica,印度
菩提樹,Ficus reliriosa,印度

東亞
川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中國
白桑,Morus alba,中國東部
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日本
染井吉野櫻,Prunus x yedoensis,日本

東南亞
橡膠樹,Havea brasiliensis,泰國
榴槤,Durio zibethinus,馬來西亞
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印尼
古塔波膠樹,Palaquium gutta,帛琉

大洋洲
尤佳利樹,Eucalyptus marginata,澳洲西部
瓦勒邁杉,Wollemia nobilis,澳洲
圓果杜英,Elaeocarpus angustifolius,澳洲
多蕊欖,Pycnandra acuminata,新克里多尼亞
考里松,Agathis australis,紐西蘭
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東加
相思樹,Acacia koa,美國,夏威夷

南美
智利南洋杉,Araucaria araucana,智利
藍花楹,Facaranda mimosifolia,阿根廷
金雞納樹,Cinchona spp.,祕魯
輕木,Ochroma pyramidale,厄瓜多爾
巴西堅果,Bertholletia excels,玻利維亞
巴西紅木,Paubrasilia echinata,巴西
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
鱷梨,Persea americaba,墨西哥
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墨西哥
沙盒樹,Hura crepitans,哥斯大黎加
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牙買加
癒創樹,Guaiagum officinale,巴哈馬群島

北美
海灘松,Pinus contorta var. latifolia,加拿大
柯木,Notholithocarpus densiflorus,美國
加州鐵杉,Tsuga beterophylla,加拿大
海岸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美國,加州
荷荷葩,Simmondsia chinensus,美國
響葉楊,Populus tremuloides,美國,猶他州
黑胡桃樹,Fugland nigra,美國,密蘇里州
代茶冬青,Ilex vomitoria,美國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美國
紅樹,Rhizophora mangle,美國,佛羅里達州
臭樁,Ailanthus altissima,美國,布魯克林
北美喬松,Pinus strobus,美國
糖楓,Acer saccharum,加拿大

《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前言

植物
北歐
蕁麻,Urtica dioica,英格蘭12
黑海杜鵑,Rhododendron ponticum,蘇格蘭14
海帶(和巨型海帶),Laminaria spp.和 Macrocystis pyrifera,蘇格蘭(和美國)16
泥炭蘚,Sphagnum spp.,愛爾蘭20
槲寄生,Viscum album,法國23
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法國25
三葉草,Trifolium pratense,丹麥28
鬱金香,Tulipa spp.,荷蘭31
蛇麻(啤酒花),Humulus lupulus,德國32
大麥,Hordeum vulgare,德國34
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瑞典36
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愛沙尼亞38

南歐
番紅花,Crocus sativus,西班牙40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西班牙42
白星海芋(歐海芋,花葉萬年青和羽裂蔓綠絨),Helicodiceros muscivorus et al.,西班牙(以及美國,英格蘭和巴西)47
毒茄蔘,Mandragora officinarum,義大利50
蓖麻籽或蓖麻植物,Ricinus communis,義大利54
朝鮮薊,Cynara cardunculus,義大利56
桃金孃,Myrtus communis,希臘58

地中海東部和中東
甘草,Glycyrr

序/導讀

前言

我是在皇家邱園植物園附近長大的。我的父母分別是工程師和心理學家,他們對植物的熱情啟發了哥哥和我兩人對植物之美以及植物學的認識。這種樹能做成致命的毒藥;那種樹能做巧克力;另外那種又能做成隔絕外皮,包覆縱橫整個地球的纜線。這種植物開的花在授粉之後會變色。我們用上所有的感官:舌頭舔罌粟花的乳汁是個特別有趣的經驗,尤其是當我們告訴朋友的父母時,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事實上,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當父親給我一小片戴粉葉葉片時,我還學到了駭人的奴隸交易:這種植物在美國被稱為「啞巴藤條」,因為它會對舌頭和喉嚨造成腫脹喑啞的效果。當年被用於懲罰殖民莊園裡熱中為同儕喉舌的奴隸。造訪皇家植物園,培養出我對植物以及它與人類關係的興趣,久久不滅。雖然我不記得曾經有任何人確切告訴我哪種樹究竟是什麼,但是當看見的時候,我們就是自然而然知道它是什麼樹。

在從事了一段製作科學紀錄片的職業生涯後,我又回到皇家邱園,這次是以信託管理人的身分。我也加入了林地信託基金會和伊甸園計畫的董事會,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使理事會,這些組織的宗旨都在於將公眾和自然連結起來。我汲取周遭人士的專業見解,並與自身的經驗融合。在幾場TED演說以及三百萬點閱率之後,我理解到大眾其實對跨領域的植物故事非常感興趣──因而促使我寫這本書。

除了幾條但書之外,樹的廣泛定義是具有長長木質莖的植物,木質莖能支撐植物本身,年復一年。植物學家們會辯論木質莖究竟應該有多長,才夠格被稱為樹。我決定不要過於嚴格:在這本書裡有些樹木,比如荷荷巴灌木,往往是灌木型態,但是在適當的外在條件下卻會依生長地點長高。再者,灌木不就是一棵小尺寸的樹嗎?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歡吃它們的動物,只好製造難聞的化學氣味來驅逐侵略者。它們會滲出樹膠、樹脂、乳膠,用以淹死、毒死、癱瘓昆蟲和其他敵人,並且阻絕真菌和細菌。這些防禦機制賜給我們口香糖、橡膠、以及世界上交易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乳香。有些樹木,比如赤楊木,已經適應了生長的多濕地區,發展出防止在水中腐爛的木質,威尼斯就是靠著這類樹木才得以奠下城市基礎。然而,樹木的演化並非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幾百萬年來,它們靠著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來自我保護、確保後代能持續存活繁衍。適應得最好的樹木就能產出較後代,擴大分布範圍。

我最喜歡聽到的樹木故事,就是某一小塊植物科學對人類產生驚人交叉影響的故事。松節油樹和單單一種蛾的幼蟲之間的關係,就能大幅提升幾百萬南部非洲人的營養補充。萊蘭柏的雜交過程是少有的植物學事件,充分說明英國人看待隱私的態度。我基於樹木的特性和種類,在這本書裡選了八十個故事,事實上它們只不過描繪出一小部分樹木與人類的互動寫照。

我現在仍然會以攝影師的身分參與植物和種子採集之旅。在本書中,我就像儒勒.凡爾納故事裡的福克,從我位於倫敦的住所向東行。在那個方向,有關樹木的介紹比較粗略,並且是以地理區域來分群討論。樹木扎根於土地,和生長地點的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聯,而每一塊區域中的土壤水文、人類、樹木,都有不一樣的互動關係。在英國人眼裡,椴樹(或萊姆)以及山毛櫸再常見也不過,但是德國人對這些樹的喜好幾乎到了神祕的程度。在又熱又乾的非洲南部,猴麵包樹為了尋找水源以及儲水,能夠生長到極高大;中東炙熱的陽光下,能找到一顆多汁的石榴解渴,足以令人開懷大笑。落葉松在它物種多樣的北極原生地裡,對寒冷產生不尋常的適應能力;而雨林的潮濕高溫也支持了精密的物種關係,比如馬來西亞榴槤和蝙蝠。許多澳洲物種,譬如尤加利屬的植物,會分泌樹脂和精油,保護它們免受草食物種的啃食;夏威夷的樹木沒有來自原生的草食哺乳動物的威脅,便不需要發展出尖刺和難聞的化學物質。在加拿大,氣候使得楓樹葉在秋天轉成美麗的顏色,但是回到歐洲,同樣的樹種相較之下卻單調無趣。

但是,並不光是地理位置。樹和其他生物之間也有精細得令人讚嘆的關係。比較常見的是:為了授粉祭出的聰明把戲、為了散布種子而談的交易、甚至和它們敵人的敵人聯手。為了講解這一點,我在談某些樹種時,會跳著講另一個樹種。當然,還有其他許多關聯可談,也有不同方法可以用樹木環遊世界。我相信這些旅程和類似的想法能鼓勵讀者思考各位遇見的樹。

生物間複雜的關係也是令地球暖化成為一大威脅的因素之一。比如說,當花朵今年比去年綻放得更早,而樹木仰賴的授粉者在那段時間裡還沒出現,那麼該樹種也許就沒辦法繁衍,或者造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植物或動物仰賴的昆蟲失去食物來源。

對氣候變化抱持的懷疑也值得一提。出於有意或被誤導,對氣候科學的不信任對許多樹種的存活造成衝擊。有些人認為氣候變化跟信仰或個人意見有關,就像對政治或藝術。但是科學原則與政治或藝術是完全不同的。科學家們對世界做出假設,然後研究尋找證據來支持或推翻那些假設。在他們將努力研究的結果公諸於世之前,會先向其他科學家揭露,邀請專業社團找出研究原則、論點、以及結論的問題。假使結果令人感到吃驚,其他的科學家會試著進行同樣的實驗和觀察,將他們得出的結果再次公布於同儕眼前。這種重複驗證的態度非常耗時,也令人感到渺小,但正是科學特殊之處。當同儕檢閱過的論文告訴我們,地球正經歷一場迅速的氣候變遷,而人類活動正大幅加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聽進去。科學奠基在疑問和證據上,而不是政治或信仰。我們這個物種應該要從生活中學習,順應環境改變自己的行為。

樹木的樣貌和種類讓我們在想到它不可計量的價值時,只能得到一個結論。我最早的記憶是一棵在我們老家附近的,壯觀的黎巴嫩雪松。一個冬天早晨,我們發現它死了,樹幹和樹枝散落一地,正被鋸開分解。它是被閃電擊中的。那是我第一次看見父親哭。我以為那棵巨大、沉重、美麗、已有數百歲的物體是無法摧毀的,但事實不然;而我一直以為面對每一件事情都能自持的父親,亦非如是。我記得母親說,那棵樹裡包含了一整個世界。我聽了一頭霧水。

母親說得沒錯。那棵樹裡有一整個世界,每一棵樹都是。它們值得我們感激,其中多數值得我們保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471330243113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6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