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菇觀察入門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部本土自製野菇觀察百科,全方位入門指南。
◎36幅細緻博物畫,500多張珍貴生態照,數十幅精密圖解與顯微照,多角度呈現野菇之美。
◎深入淺出的生活化敘述,豐富的延伸資訊,是最佳鄉土自然教材。
◎野菇研究專家、優秀生態畫家、資深編輯團隊傾力合作結晶。曾獲金鼎獎最佳編輯獎肯定。
看見野菇的神祕之美,揭開野菇的身世之謎
野菇出現在庭院角落、街頭公園、叢林野地或深山峻嶺;它們有的美麗深邃、有的小巧可人;有的可養生入菜,有的讓人迷幻中毒;它們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而是歸屬於獨立的真菌界。
又稱為「大型真菌」的野菇,部分普遍見於日常生活,例如餐桌上的草菇、香菇、金針菇,以及珍貴的松茸、靈芝與冬蟲夏草等;然而,野菇種類遠比我們以為的更為繁複,面貌更為多元多變,甚至還有著教人嘖嘖稱奇的生態習性。例如──
倚木而生的毛頭鬼傘,它們一旦成熟,菇體開始轉黑、自溶,噴墨一般的逐漸銷融,短短四十八小時後,墨水滴盡,只剩一根光禿禿的菌柄。因此又暱稱一夜菇、墨水菇。
鬼筆科的頂端常見鐘形子層托,滿覆黏液,並發出惡臭,以吸引各種昆蟲幫忙傳播孢子。其中如竹蓀,菌蓋下會著一襲長長的網狀菌裙,隨風飄逸。有菇中皇后、僧笠菌之稱。
西方童話故事裡的野菇,則多屬鵝膏科,鮮紅大傘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點,菌柄基部膨大如球莖狀,模樣既萌又討喜。但其實具強烈毒性,有迷幻作用,別稱蛤蟆菇。
……
《野菇觀察入門》全面且深入探索野菇的豐富樣貌,帶領讀者領略自然生態的無窮奧祕。
詳實圖解野菇面貌、生動敘述野菇特性
本書是認識菇類的圖解全書,由野菇研究專家張東柱、周文能合著,自然生態畫家黃崑謀繪圖,遠流台灣館編輯製作,是傾各方之力完成的科普讀物。
循序漸進剖析野菇的各個面向,文字簡明生動,圖像照片清晰珍貴,是初進野菇迷人世界者的入門指南,亦是野菇觀察記錄愛好者的實用百科圖鑑。
全書概分為四個部分──
【認識篇】綜觀菇類的基本概念,包括菇的特徵、分類系統、構造外觀、演化脈絡、營生模式等。
【相遇篇】探討菇類的生長特性,以及與環境的關聯性,並提供賞菇時機及台灣菇類分布的相關資訊。
【觀察篇】本書的重點。以深入淺出的菇類生態圖解,呈現常見五大類三十六科菇類的典型樣貌,提供外觀辨識的要點,並詳述該科野菇獨特的生態習性、相關應用,以及其他有趣的知識。
【附錄】提供野外實地觀察、微細特徵觀察的行動指南,以及如何避免誤食毒菇等實用建議。
名人推薦
李家維∣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郭城孟∣植物學者.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
──專業推薦
目錄
序一 是文明也是享受/李家維
序二 從野菇看天下/郭城孟
圖錄
如何使用本書
◎認識篇
什麼是菇/野菇萬花筒/菇的家族/從頭到腳細看菇/顯微鏡下的奧祕/菇的身世/菇的一生/孢子的保護與傳播/菇的生存絕招/菇與人
◎相遇篇
野菇在哪裡/賞菇好時機/野外賞菇去
◎觀察篇
蠟傘科/口蘑科/鵝膏科/粉褶菌科/光柄菇科/環柄菇科/傘菌科/鬼傘科/糞傘科/球蓋菇科/絲膜菌科/紅菇科/側耳科/裂褶菌科/牛肝菌科/靈芝科/多孔菌科/齒菌科/皮革菌科/柄杯菌科/刺革菌科/雞油菌科/珊瑚菌科/革菌科/鳥巢菌科/馬勃科/硬皮馬勃科/鬼筆科/木耳科/柔膜菌科/核盤菌科/火絲菌科/肉杯菌科/馬鞍菌科/炭角菌科/麥角菌科/
◎附錄
如何實地觀察野菇/如何觀察微細特徵/如何避免誤食毒菇/推薦賞菇地點/菇類記錄表/名詞索引/延伸閱讀書目/
資料圖片來源
序/導讀
序
是文明也是享受
李家維(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誰能長得大、又活得老?這世界之最竟然是長在美國奧立岡州的一株真菌。2600年前它是一粒小孢子,在土壤裡萌發的菌絲不斷輻射生長,現在它的身軀已有900公頃大,是數百噸重的龐然巨物了。真菌是誕生來腐敗這世界的,菌絲分泌出消化酶分解了周遭的有機大分子,再吸收回體內。它們旺盛的生命活動讓這世界的屍體不會堆積,讓物質在生命與非生命界間流轉循環。
真菌是生態系的重要成員,然而我們對它的認識太有限了。地球上可能有150萬種真菌,但是現在只有10萬種有名字。走在林子裡,隨手摘下腐木上的一朵菇,有不少可能就是個新種。人們所謂的菇其實是真菌的子實體,它們的色彩形狀變化多端,多數是可賞又可食,不過要能鑑定它們可是個大學問。
40年前,我曾數次到宜蘭員山鄉的深山探訪水苔沼澤。若問我看過的景致哪裡最迷人?這片沼澤邊的夜光森林是毫不遲疑的首選。入夜後,宿營的整個林子裡發出片片幽光,帶給視覺上的震撼是無以比擬的。演出的主角就是真菌,它的發光菌絲爬滿了潮濕腐敗的落葉,林地上厚厚的腐葉、枝椏也卡了一些,還有正隨風飄落的,絢目的螢光就這麼動態的在黑夜流幻著。多年過去了,山徑已毀,去路難尋,我也並非真菌專家,因此至今仍不知這發光真菌的名字。
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是文明也是享受,但得有專家的指引。我們何其有幸,台灣的野菇物種豐富,而專家們又肯入世為大眾編撰科普圖文書籍,和大家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精采的圖像。期盼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有個賞菇俱樂部,那將是文明社會真正的表徵。
從野菇看天下
郭城孟(植物學者.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
看到遠流出版的《野菇觀察入門》與《野菇圖鑑》,不禁想起1990年代前後,我開始協助主婦聯盟推動自然步道,在社區之中紮根生態的思想,爾後逐漸蘊釀自然步道協會的成立等種種歷程。
1990年代,台灣有許多保育團體投入了生態教育的行列,而在出版界則有遠流在1989年成立台灣館,開始出版一系列有關台灣的書籍,如深度旅遊手冊以及觀察家系列的各種入門、圖鑑、事典與博物誌等書,《野菇觀察入門》與《野菇圖鑑》也正是此出版計畫的一部分。這些書籍不僅扶持伴隨著「台灣」茁壯,也讓我們更加認識台灣多樣的生態。
野菇可說是體型較大的真菌,在真菌世界中肉眼可見、體型較大的真菌其實僅佔全部真菌的極小比例,大部分的真菌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它們以菌絲形態生活在各種環境的各個角落。雖然看不到,可是它們卻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讓死亡生物的有機物質重新分解,讓存活的生物得以再利用這些物質維持生命,人類也因而直接或間接得到好處。今天的社會喜歡用經濟效益評估事物,然而如果自然界沒有像真菌這樣不需支領任何酬勞的清道夫,單是堆積如山的有機物屍體,及由其所衍生出的問題,人類可能就窮於應付了。所以《野菇觀察入門》和《野菇圖鑑》二書的出版,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大型真菌的相關背景知識,更能帶領我們悠遊野菇的世界,讓周遭事物變得更多采多姿。
有人說台灣沒有什麼資源,乍看之下似乎如此。沒有豐富的油田,也沒有厚層的礦床,可是台灣擁有多樣的生態資源,卻是個不爭的事實,例如舉世皆知台灣是個樟樹王國、蝴蝶王國,而這些只是多樣性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要山有山、要海有海,小小的面積卻擁有如此多樣的生態環境變化,更是台灣傲人的生態特色。此外,歷經上萬年來所累積的生活智慧與近代的教育水準不斷提升,目前的台灣已然站穩腳步,準備透過生態旅遊來擁抱世界。國人目前除了透過對各類生物的了解豐富個人的旅遊深度外,與自然界相融的優質住宿空間及其鄰近環境的生態導覽行程也正蓬勃發展中,在這當中具有豐富生態知識的導覽員當然是生態旅遊的靈魂人物,而介紹台灣生態的各種科普讀物則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每一本書都是許多學者、專家的心血結晶,也因此奠基於此的生態旅遊應是一種全民運動,將來則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國民應享有的福利,如果我們可以從此一角度觀看《野菇觀察入門》與《野菇圖鑑》的出版,也許能看得更為宏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