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

皮亞傑的「嬰兒是透過學習才會模仿」有誤,如今的實驗證據顯示恰恰相反:嬰兒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個人喜歡
  • 9 270
    3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模仿不但是最原始的學習,更是形塑人類行為的一雙手。
從同理心的本能到自閉症者社交缺陷的關鍵,剖析模仿暴力與藥物濫用的不良行為,
從行銷與廣告、政治認同到團體歸屬感,這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發現,
讓我們對大腦的奧妙又多了一份敬畏。


你聽過「神經行銷學」、「神經經濟學」或「神經政治學」嗎?不久的將來這些將會變成熱門研究。
一九八○年代末,義大利的一個神經生理研究團隊在獼猴的大腦中,意外發現一種特別的神經元,進而在人類大腦中也發現同樣的神經元,為神經科學帶來石破天驚的影響。它有個恰如其份的名字: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有多重要?有學者認為,就像DNA的發現對生物學的影響一樣。有了大腦中這無數面的鏡子,科學家對這個人體最神祕的主宰從此「腦界大開」。原來,被奉為圭臬數十年的理論──皮亞傑的「嬰兒是透過學習才會模仿」──有誤,如今的實驗證據顯示恰恰相反:嬰兒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

經由一個又一個的實驗,本身即為重要研究者之一的作者,帶領我們飽覽一趟鏡像神經元發現之旅:有出人意表的靈光一閃、創意十足的研究蹊徑,也有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巧妙無比的實驗手法;有規規矩矩的科學實驗,也有社會活動的研究應用--例如行銷與政治。「人是社會的動物」這句話,竟然可以從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得到充分的支持。

原來模仿竟然如此重要,它不但是最原始的學習,更是形塑人類行為的一雙手。看到別人笑時,鏡像神經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微笑起來;透過觀察到的面部表情,鏡像神經元提供我們一個內在的模仿,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察知別人表情和情緒的改變;鏡像神經元幫助我們的大腦知曉別人的意圖,讓我們瞭解別人的心智狀態;透過這種鏡像式的模仿,我們可以跟別人分享情緒、經驗、需求和目標──模仿和鏡像神經元加速了自己和他人的親密關係。

大腦派出鏡像神經元這個特派員,來瞭解我們自己存在的情況並處理我們與別人的關係。人我是「一枚銅板的兩面」:沒有他人,何來自我。透過模仿,我們瞭解別人,進而瞭解自己。這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正是社會行為最基本的起始點。沒有人是孤島,人類是生物上先天設定、演化上設計好要跟別人深深相互聯結在一起的──鏡像神經元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名人推薦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古人一再強調身教的重要性,現在我們看到身教的神經機制,它的確是「典型在夙昔」: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做什麼樣的人;除了基因上的關係之外,後天的模仿不可忽略。在指責孩子之前,最好先低頭檢視一下自己有無給他個好榜樣。
這本書雖然是生物神經科學的書,但是書中每一章節都非常適用在教育孩子。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這是一本改變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對所有事情看法的好書,它記錄了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偶然發現,這個發現改變了科學家對從語言到社會互動的看法,非常的生動。
──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馬可‧亞科波尼寫出神經科學最近最令人興奮的一個新發現──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假如你想知道同理心、倫理道德、社會認知和自我覺識的生理機制,趕快去讀這本書。
──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信仰的終結》作者

我們這些三十年前開始臆測社會性大腦的人從來沒有想到,這個領域是這麼的豐富。亞科波尼的書既告訴了我們鏡像神經元發現過程的刺激,又熱情的告訴我們為什麼他把它稱為存在主義的神經科學。這本書之於鏡像神經元就像《雙螺旋》之於DNA一樣。
──尼古拉斯‧韓福瑞(Nicholas Humphrey),《看到紅色:意識的研究》作者

這是一本關於近代科學的偉大發明,非常好的入門書:我們生來就有同理心及合作的神經機制,演化賦予我們關心別人的能力,人不是只競爭而已。演化留下來的是最有愛心、最關心別人也最被別人所關心的人。這是一本你一定要讀的書。
──喬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作者

這本書很生動的將鏡像神經元這個領域最讓人興奮的訊息傳達了出來,而且對擁有「嫉妒神經元」者提供了最好的解藥。作者從各個角度來詮釋鏡像神經元研究對了解人類本性的作用與貢獻。
──拉瑪錢德朗(V. S. Romachandran),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大腦與認知中心主任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震撼許多科學領域,改變了我們對文化、同理心、哲學、語言、模仿、自閉症和心理治療的看法。
──《紐約時報》

譯者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已翻譯三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改變》、《養男育女調不同》、《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當家》、《語言本能》和《教養的迷思》等,並著有《講理就好》等十一本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近一千所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目錄

天生愛學樣
──發現鏡像神經元:從模仿、學習到同理、瞭解人我關係的腦際特派員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洪蘭
〈導讀〉模仿為學習之始/洪蘭

第1章 有樣學樣●「神話四英雄」如何發現大腦中的鏡子 17
第2章 賽門說●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 61
第3章 掌握語言●你「看到/瞭解」我說的嗎? 91
第4章 看到我,感受到我●同理心鏡子:我感受到你的痛苦 117
第5章 面對你自己●自我與他人:一枚銅板的兩面 139
第6章 破碎的鏡子●自閉症:鏡像神經元系統失功能 165
第7章 超級鏡像神經元和大腦迴路●負責控制與調節 191
第8章 醜惡的:暴力和藥物濫用●我們是自由意志的主人嗎? 211
第9章 欲求與喜愛的模仿●神經經濟學:消費行為的預測指標 227
第10章 神經政治學●模仿在政治思考中扮演的角色 251
第11章 神經科學與社會●演化上設計來與別人相互聯結 265

〈附錄〉牽動你我神經──鏡像神經為什麼重要?/專訪曾志朗

序/導讀

〈導讀〉
模仿是學習之始
──洪蘭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到:「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中國人很喜歡用典型、模範、榜樣來教育孩子,強調「以身作則」,千百年來成效顯著,忠臣出孝子之門,有岳母這樣的賢母就有岳飛這樣的忠臣,但是為什麼有效卻一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隨著時代改變,現在大家生活忙碌,事事講究分工,許多父母開始把孩子送去二十四小時托嬰或安親班、才藝班,美其名曰交給「專家」帶,自己則努力加班賺錢付補習費。當每個人都在「上班」時,孩子的行為就出現偏差了:他失去在父母身邊觀察父母待人接物這個身教的機會,一些過去不曾見過的自私行為就出現了。要說服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把他留在身邊自己帶,需要好的科學證據,讓父母看到身教的重要性──小時候教養好了,長大輕鬆,小時候長歪了,長大不易扳回來。過去苦於不知「模仿」為什麼有效,直到一九九二年這個大腦學習最基本的機制之謎才被解開。

義大利帕瑪大學(Parma University)瑞索拉帝(Giacomo Razzolatti)的研究團隊無意間發現猴子的大腦中有鏡像神經元,當猴子伸手去抓東西吃時,猴子的運動皮質區神經元會活化起來,但是當牠看到別人的手去拿東西吃時,這些神經元也會活化起來。看到別人做,自己會不由自主的在大腦中做,這就是「模仿」,科學家終於找到模仿的神經機制了。有人說這個發現可以比美一九五三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這個類比或許有點誇張,但不可諱言的,一九九二年在神經學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代,過去許多學習理論上的爭辯,一夕之間答案揭曉了。(例如一九六○年代,有好幾個理論在解釋語言的學習,其中之一是美國哈斯金實驗室〔The Haskins Labs)所提出的語音知覺的運動理論〔The Motor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研究者李柏曼教授〔Alvin Liberman〕主張人會聽得懂別人說什麼,主要是因為他自己大腦中同時也在模仿如何發這個音,如果用電腦合成一個人的發聲器官所不可能發出的音時,我們的大腦便不能辨識,也就聽不到了。這個當年飽受攻擊的理論,現在被證明是對的了。)

本書詳細的介紹了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及其本質是什麼的各個重要實驗,因為作者本身參與了這些實驗,所以他的描述簡單扼要,實驗過程既生動又真實,讀起來引人入勝,除了是神經心理學、神經經濟學、神經行銷學等跟大腦有關領域的學子必讀的書,學哲學的人尤其應該看,因為透過精心設計的實驗,科學家看到「意識」的大腦機制。在這些實驗中,抽象的意識變成可操弄的變項,真是令人驚奇。事實上,這本書中描述的每一個實驗都做得很漂亮,研究實驗法的人可以拿它當做楷模。

例如實驗發現猴子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拿東西吃時,牠的運動皮質區的鏡像神經元會活化起來,但是牠用同樣這兩根手指去搔頭時,這些神經元並不活化──同樣是動大拇指和食指這兩根指頭,心中的意念不同,活化的神經元不同。又如同樣給受試者看一個人手上拿著杯子,但是一張圖的背景是擺得整整齊齊的桌子,表示在茶?之前,另一張圖則杯盤狼藉,表示在茶?之後,大腦鏡像神經元的活化居然會依背景不同而不同,表示我們對情境的解釋影響我們的意圖,也就影響了我們神經元的活化。在犯罪學上,意圖是量刑的根據,以前這些抽象的東西無法直接研究,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從行為上去推論,現在不同了,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可以讓我們知道,做這件事背後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古人說「母子天性」,但是為什麼是天性並不清楚,現在鏡像神經元的親子實驗讓我們看到了原因,也知道了為什麼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母親與自己嬰兒表情的互動是人類情緒學習的根本,我們在大腦中看到了依附行為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神經機制(讀者可以參見第4章)。這個實驗可以讓很多父母瞭解為什麼嬰兒應該自己帶,不該假手他人。

這本書還非常完整地介紹了「模仿」行為的產生(鏡像神經元),及抑制(超級鏡像神經元)的機制,想想看,假如我們每天不停的自動化模仿別人,那不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所以大腦中一定有抑制它的機制。有心去找,研究者果然找到了(讀者可以參見第7章)。大自然中,一物剋一物是個定律,想不到連大腦中都如此,使人對造物者的細緻週到,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過去,我一直覺得「人定勝天」這句話太狂妄,現在終於知道人不可能勝天,人一算,天一斷,人要敬天畏神,跟大自然和平共存,不可存克服它之心,因為有太多的太多我們還不知道,與大自然比起來人是太渺小了。

最後,教育學者一定要看這本書,因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古人一再強調身教的重要性,現在我們看到身教的神經機制,它的確是「典型在夙昔」: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做什麼樣的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除了基因上的關係之外,後天的模仿不可忽略。在指責孩子之前,最好先低頭檢視一下自己有無給他個好榜樣。

這本書雖然是生物神經科學的書,但是書中每一章節都非常適用在教育孩子。或許是因為人是動物,受到大自然的規範,孫悟空怎麼變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人怎麼聰明也脫離不了大自然給我們的限制。「造命者天,立命者我」,瞭解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大自然給我們的條件下,好好的去創造我們的人生,不要辜負大腦中一兆(1012)神經元給我們的能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6494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