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病關係:從理論到50位名人
內容簡介
台北醫學大學市立萬芳醫院的團隊在北醫校長邱文達教授領導下,致力於醫病關係的改善,俾求加強病人就醫之安全,同時廣邀各界人士,就醫病關係撰寫專文,從不同角度探討醫生與病人互動及溝通之道,為充滿愛心熱誠的醫療服務描繪美好的藍圖,相信透過本書的問世,能影響醫界工作人員及民眾,一同攜手改善國內醫療環境,跨越醫病關係的鴻溝。
現今醫學領域的現況是,知識共通性太高,醫界內部自成一世界,和外界產生距離,就像AM和FM兩個頻道,如果沒有溝通的平台,將無法聽到對方的聲音。醫界人士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對話的能力」。
一位合格稱職的醫生,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術,解除病人的痛苦。但是,面對不同的病人,如何了解病人各方面的需求,並適時地去安慰滿足他,就需要高度的智慧與耐心。這種微妙而又親密的醫病互動關係,是目前最為首要重視的。如何在日益疏離的醫病關係中,扮演稱職的醫生與合作的病人,已成為重要的課題。
現今醫學領域的現況是,知識共通性太高,醫界內部自成一世界,和外界產生距離,就像AM和FM兩個頻道,如果沒有溝通的平台,將無法聽到對方的聲音。醫界人士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對話的能力」。
一位合格稱職的醫生,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術,解除病人的痛苦。但是,面對不同的病人,如何了解病人各方面的需求,並適時地去安慰滿足他,就需要高度的智慧與耐心。這種微妙而又親密的醫病互動關係,是目前最為首要重視的。如何在日益疏離的醫病關係中,扮演稱職的醫生與合作的病人,已成為重要的課題。
目錄
05 〈序1〉建立對話能力促進醫病關係∕李祖德
07 〈序2〉跨越醫病關係的鴻溝∕吳成文
09 〈序3〉「三誠」是醫病溝通最好的方法∕邱文達
11 〈序4〉遵循醫學倫理的規範,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李良雄
14 〈序5〉學習成為優秀的臨床觀察者∕洪傳岳
16 〈序6〉享受當醫生的樂趣∕吳志雄
18 〈序7〉「溝通」是最重要的關鍵∕李飛鵬
理論篇
22 醫病溝通的教與學∕Suzanne Kurtz(蔡淳娟◎記錄整理)
33 醫病溝通:醫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性∕黃崑巖
38 從醫病關係談與原住民溝通禁忌∕高正治
50 跨文化醫病溝通∕林秀娟
56 醫學臺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學習要領∕陳金泉
見證篇
66 獻身醫療終不悔∕王先震
68 治心治身,無藥而癒∕石永貴
70 愛,是醫療品質的核心∕石曜堂
71 相信醫生,互敬互重∕吳阿明
72 醫生、病人──醫病關係五十年∕吳昭新
76 強化社區保健,創造三贏局面∕吳澤成
78 病人為尊,服務至上∕呂芳煙
79 愛心奉獻,全人醫學∕宋瑞珍
82 孟子思想的啟發∕李亦園
84 看病住院經驗談∕李在敬
87 以愛心、耐心對待病人∕李美麗
88 重燃白色巨塔明燈∕李新
89 中風病人的告白∕沈君山
92 溝通,多元思維技巧、增進醫病關係!∕周世永
95 醫病關係,以客為尊∕周守訓
96 罕見天使的啟示∕林秀娟
97 以同理心消除隔閡∕金溥聰
100 大國手∕侯文詠
109 積極管理自己的健康∕俞凱爾
110 病床際遇的深刻反思∕姚秀韻
112 仰望天使的降福∕柴松林
114 「博學弘仁」的好醫生∕馬鶴凌
116 設身處地了解需求∕高偉君
118 服務人生,樂此不疲!∕康義勝
120 醫學尖端科技與婦人蒙古大夫∕張雯玲
122 關懷他人,忘卻己痛∕許倬雲
124 醫療服務,安全第一!∕許銘能
126 忠實溝通∕郭耿南
128 主動關心,舒緩病情∕陳玉珍
130 藝術是心靈重建的良方∕陳芳蘭
133 以切身之痛,審視醫病關係∕陳祖華
136 教用合一,改善醫病關係∕陳祖裕
138 問題一定有解決的方法∕彭汪嘉康
140 互動互諒,避免雙輸∕曾正和
142 零與一百之醫療∕曾啟瑞
144 建構優質醫病關係∕黃怡仁
145 接受、感恩與回饋!∕葉新生
146 良性互動,讓生命更美好!∕董育晴
147 將心比心互相尊重∕賴其萬
149 微妙簡單的醫病關係∕鍾國彪
151 創造更優良的醫療環境∕蘇貞昌
153 人間菩薩行∕蘇進強
07 〈序2〉跨越醫病關係的鴻溝∕吳成文
09 〈序3〉「三誠」是醫病溝通最好的方法∕邱文達
11 〈序4〉遵循醫學倫理的規範,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李良雄
14 〈序5〉學習成為優秀的臨床觀察者∕洪傳岳
16 〈序6〉享受當醫生的樂趣∕吳志雄
18 〈序7〉「溝通」是最重要的關鍵∕李飛鵬
理論篇
22 醫病溝通的教與學∕Suzanne Kurtz(蔡淳娟◎記錄整理)
33 醫病溝通:醫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性∕黃崑巖
38 從醫病關係談與原住民溝通禁忌∕高正治
50 跨文化醫病溝通∕林秀娟
56 醫學臺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學習要領∕陳金泉
見證篇
66 獻身醫療終不悔∕王先震
68 治心治身,無藥而癒∕石永貴
70 愛,是醫療品質的核心∕石曜堂
71 相信醫生,互敬互重∕吳阿明
72 醫生、病人──醫病關係五十年∕吳昭新
76 強化社區保健,創造三贏局面∕吳澤成
78 病人為尊,服務至上∕呂芳煙
79 愛心奉獻,全人醫學∕宋瑞珍
82 孟子思想的啟發∕李亦園
84 看病住院經驗談∕李在敬
87 以愛心、耐心對待病人∕李美麗
88 重燃白色巨塔明燈∕李新
89 中風病人的告白∕沈君山
92 溝通,多元思維技巧、增進醫病關係!∕周世永
95 醫病關係,以客為尊∕周守訓
96 罕見天使的啟示∕林秀娟
97 以同理心消除隔閡∕金溥聰
100 大國手∕侯文詠
109 積極管理自己的健康∕俞凱爾
110 病床際遇的深刻反思∕姚秀韻
112 仰望天使的降福∕柴松林
114 「博學弘仁」的好醫生∕馬鶴凌
116 設身處地了解需求∕高偉君
118 服務人生,樂此不疲!∕康義勝
120 醫學尖端科技與婦人蒙古大夫∕張雯玲
122 關懷他人,忘卻己痛∕許倬雲
124 醫療服務,安全第一!∕許銘能
126 忠實溝通∕郭耿南
128 主動關心,舒緩病情∕陳玉珍
130 藝術是心靈重建的良方∕陳芳蘭
133 以切身之痛,審視醫病關係∕陳祖華
136 教用合一,改善醫病關係∕陳祖裕
138 問題一定有解決的方法∕彭汪嘉康
140 互動互諒,避免雙輸∕曾正和
142 零與一百之醫療∕曾啟瑞
144 建構優質醫病關係∕黃怡仁
145 接受、感恩與回饋!∕葉新生
146 良性互動,讓生命更美好!∕董育晴
147 將心比心互相尊重∕賴其萬
149 微妙簡單的醫病關係∕鍾國彪
151 創造更優良的醫療環境∕蘇貞昌
153 人間菩薩行∕蘇進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