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吃都健康!不生病的聚餐飲食法則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要人脈,也要健康!
顧人情,更要顧病情!
8項慢性疾病重點飲食準則,牢記並遵循醫囑。
30項聚餐進食密技,閃避飲食陷阱。
教你打贏「飯局戰爭」,
輕鬆掌握健康人脈經營術!
本書特色
█ 青壯年人努力應酬、打拼工作的同時,但也不能忽略「吃」得健康!
根據衛生署最新調查,2009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內容與順位2008年相同,其死亡人數占率依序為:(1)惡性腫瘤占28.1%;(2)心臟疾病占10.6%;(3)腦血管疾病占7.3%;(4)肺炎占5.9%;(5)糖尿病占5.8%;(6)事故傷害占5.2%;(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3.5%;(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占3.5%;(9)自殺占2.9%;(10)腎炎、腎症候群及腎性病變占2.8%。這十大死因之中,光是慢性疾病就佔了8項!另外,目前全台更有超過700萬位慢性病患者!公司裡與家裡有多少人有慢性疾病!?
飯局推不掉,因為加班應酬、拓展人脈……都需要飯局,而這些幫助事業的「朋友」在各位不自覺的時候,卻儼然成為了健康最大的「威脅」,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是如此!《怎麼吃都健康—不生病的聚餐飲食法則》根據國人常見之八大慢性疾病,量身訂做了參加宴會、飯局的飲食準則,讓你不再擔心是否自己的健康是用金錢換來的!如果你有以下慢性疾病,那你絕對不能錯過:
01 慢性肝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2 消化性潰瘍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3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4 冠心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5 高血壓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6 痛風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7 糖尿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8 痔瘡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 30項聚餐進食密技,輕鬆掌握飲食準則,不落入「飲食陷阱」!
本書作者希望幫助患有慢性疾病的國人,也能夠不必因為想要養好身體,不敢擁有正常社交生活,並且能在聚餐上「吃得健康又開心」的理念創作了本書。除了8項的慢性疾病句餐飲食準則之外,還規劃了「30項進食密技」,讓你不管是在朋友聚餐,還是加班應酬的飯局上,所有要注意、應該注意的健康提醒,全都囊括其中!例如看似平凡的油鹽醬醋茶等調味料,該怎麼健康攝取,以免產生不良的食藥交互作用!讓各位不但可以盡情飲食、輕鬆閃避對病情有害的餐點,最重要的,還教你挑選哪些菜餚能夠有益於病情。
█ 你瞭解你的身體嗎?透過〈八大慢性疾病簡介〉立刻瞭解疾病與身體狀況!
在身體疼痛不舒服的初期,如何能夠防治疾病加快侵入我們的身體是最重要的!因此許多醫生都會說:「不要延遲就醫時機」、「掌握疾病小症狀」是最重要的步驟!但是,雖然身體依舊不適,應酬飯局卻一次也都不能停!為了不讓持續不斷的應酬飯局,阻擋了各位的健康,因此,掌握治療疾病的先機,就是首先要「徹底瞭解疾病」!因此,本書作者特別附錄了〈八大慢性疾病簡介〉,希望能夠讓各位先一步的瞭解疾病,並且能夠在家自我防範,以達到初步治療與預防的結果!
顧人情,更要顧病情!
8項慢性疾病重點飲食準則,牢記並遵循醫囑。
30項聚餐進食密技,閃避飲食陷阱。
教你打贏「飯局戰爭」,
輕鬆掌握健康人脈經營術!
本書特色
█ 青壯年人努力應酬、打拼工作的同時,但也不能忽略「吃」得健康!
根據衛生署最新調查,2009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內容與順位2008年相同,其死亡人數占率依序為:(1)惡性腫瘤占28.1%;(2)心臟疾病占10.6%;(3)腦血管疾病占7.3%;(4)肺炎占5.9%;(5)糖尿病占5.8%;(6)事故傷害占5.2%;(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3.5%;(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占3.5%;(9)自殺占2.9%;(10)腎炎、腎症候群及腎性病變占2.8%。這十大死因之中,光是慢性疾病就佔了8項!另外,目前全台更有超過700萬位慢性病患者!公司裡與家裡有多少人有慢性疾病!?
飯局推不掉,因為加班應酬、拓展人脈……都需要飯局,而這些幫助事業的「朋友」在各位不自覺的時候,卻儼然成為了健康最大的「威脅」,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是如此!《怎麼吃都健康—不生病的聚餐飲食法則》根據國人常見之八大慢性疾病,量身訂做了參加宴會、飯局的飲食準則,讓你不再擔心是否自己的健康是用金錢換來的!如果你有以下慢性疾病,那你絕對不能錯過:
01 慢性肝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2 消化性潰瘍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3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4 冠心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5 高血壓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6 痛風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7 糖尿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8 痔瘡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 30項聚餐進食密技,輕鬆掌握飲食準則,不落入「飲食陷阱」!
本書作者希望幫助患有慢性疾病的國人,也能夠不必因為想要養好身體,不敢擁有正常社交生活,並且能在聚餐上「吃得健康又開心」的理念創作了本書。除了8項的慢性疾病句餐飲食準則之外,還規劃了「30項進食密技」,讓你不管是在朋友聚餐,還是加班應酬的飯局上,所有要注意、應該注意的健康提醒,全都囊括其中!例如看似平凡的油鹽醬醋茶等調味料,該怎麼健康攝取,以免產生不良的食藥交互作用!讓各位不但可以盡情飲食、輕鬆閃避對病情有害的餐點,最重要的,還教你挑選哪些菜餚能夠有益於病情。
█ 你瞭解你的身體嗎?透過〈八大慢性疾病簡介〉立刻瞭解疾病與身體狀況!
在身體疼痛不舒服的初期,如何能夠防治疾病加快侵入我們的身體是最重要的!因此許多醫生都會說:「不要延遲就醫時機」、「掌握疾病小症狀」是最重要的步驟!但是,雖然身體依舊不適,應酬飯局卻一次也都不能停!為了不讓持續不斷的應酬飯局,阻擋了各位的健康,因此,掌握治療疾病的先機,就是首先要「徹底瞭解疾病」!因此,本書作者特別附錄了〈八大慢性疾病簡介〉,希望能夠讓各位先一步的瞭解疾病,並且能夠在家自我防範,以達到初步治療與預防的結果!
目錄
2009年國民健康狀況分析
一、赴宴之前—適切進食、人情兼顧、健康滿分
中式飯局害人不淺?
帶病赴宴,危機重重
帶病赴宴,約法「三」章
二、8大慢性疾病重點飲食準則
忽視醫囑的嚴重後果
01 慢性肝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2 消化性潰瘍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3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4 冠心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5 高血壓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6 痛風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7 糖尿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8 痔瘡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三、30項赴宴健康進食密技
01 「吃到飽」,傷病多
02 小心火鍋陷阱多
03 帶病赴宴,當心「鹽」多必失
04 服藥期間如何配置盤中飧
05 調味品也會「調亂」藥效
06 用藥期間莫貪杯
07「不食人間煙火」的五種特殊體質
08 老人赴宴,謹防噎食
09 孕婦「帶胎赴宴」有禁忌
10 宴會後活動仍需提高警覺
11 注意宴席上的交叉感染
12 過年過節,吃喝有「節」
13「發物」與「忌口」
14 食物相剋—美酒不能加咖啡
15 食物初嚐,當心過敏
16 吃海鮮切勿太「生猛」
17 禽頭魚頭,少吃為妥
18 魚蝦蟹鱉的「生死」抉擇
19 小心誤踩飲酒地雷區
20 酗酒—乾杯豈止「肝悲」
21 宰相肚裡能撐船—百害無一利的啤酒肚
22 別往肚裡裝「垃圾」
23「裝飾性菜葉」宜看不宜吃
24 避之唯恐不及的「酸性體質」
25 不吃早餐危害多
26 晚餐別犯的四個「過」錯
27 細嚼慢嚥好處多
28「剩菜打包」,大有學問
29 菜餚最佳的保存及調理溫度
30 減重基本準則—「避重、就輕」
四、認識八大慢性疾病
01 慢性肝病
02 消化性潰瘍
03 膽囊炎、膽石症
04 冠心病
05 高血壓
06 痛風
07 糖尿病
08 痔瘡
一、赴宴之前—適切進食、人情兼顧、健康滿分
中式飯局害人不淺?
帶病赴宴,危機重重
帶病赴宴,約法「三」章
二、8大慢性疾病重點飲食準則
忽視醫囑的嚴重後果
01 慢性肝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2 消化性潰瘍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3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4 冠心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5 高血壓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6 痛風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7 糖尿病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08 痔瘡患者赴宴重點準則
三、30項赴宴健康進食密技
01 「吃到飽」,傷病多
02 小心火鍋陷阱多
03 帶病赴宴,當心「鹽」多必失
04 服藥期間如何配置盤中飧
05 調味品也會「調亂」藥效
06 用藥期間莫貪杯
07「不食人間煙火」的五種特殊體質
08 老人赴宴,謹防噎食
09 孕婦「帶胎赴宴」有禁忌
10 宴會後活動仍需提高警覺
11 注意宴席上的交叉感染
12 過年過節,吃喝有「節」
13「發物」與「忌口」
14 食物相剋—美酒不能加咖啡
15 食物初嚐,當心過敏
16 吃海鮮切勿太「生猛」
17 禽頭魚頭,少吃為妥
18 魚蝦蟹鱉的「生死」抉擇
19 小心誤踩飲酒地雷區
20 酗酒—乾杯豈止「肝悲」
21 宰相肚裡能撐船—百害無一利的啤酒肚
22 別往肚裡裝「垃圾」
23「裝飾性菜葉」宜看不宜吃
24 避之唯恐不及的「酸性體質」
25 不吃早餐危害多
26 晚餐別犯的四個「過」錯
27 細嚼慢嚥好處多
28「剩菜打包」,大有學問
29 菜餚最佳的保存及調理溫度
30 減重基本準則—「避重、就輕」
四、認識八大慢性疾病
01 慢性肝病
02 消化性潰瘍
03 膽囊炎、膽石症
04 冠心病
05 高血壓
06 痛風
07 糖尿病
08 痔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