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說再見
內容簡介
當疾病叩門 身體與內在的自我療癒對話
承繼《疾病的隱喻》,一本感人的家族書寫,溫馨的疾病文學,更是以詩畫互文見證生命韌性的生命寫作~
人是害怕死亡的。
我們研究出無數延長生命的方式,卻仍無法克制對死亡的恐懼。
面對恐懼,書寫是最好的療癒。
當代傑出詩人--龔華,多年前罹患乳癌,在醫療尚未開花結果、資訊封閉不流通的年代,得癌症,彷彿宣告死刑。但是她並未被疾病擊倒,反而重拾文字的熱情,寫下一篇篇生活點滴,用文字證明:生命,才正要開始。
劫難之後,我們仍可揮灑生活的色彩。
藉由文字,為社會注入一點希望,撫慰每個恐懼的心靈。
本書特色
本書為龔華二十餘年的抗病歷程,她的散文真摯、優雅,搭配詩作與親手繪製的色稿圖像,展現美麗堅強的生命意志。
● 抗病心路歷程首度公開,獻給為生命努力的你/妳。
● 優美的正向文字,為人生注入滿滿的生命能量。
● 作者親手繪圖、親筆寫文作詩,向生活中的細緻與美好致敬。
● 首刷夾頁設計手繪明信片,投遞不想說再見的延伸關愛。
● 結合文字與藝術的療癒處方,轉喻疾病和苦痛。
● 承繼《疾病的隱喻》,超脫心理上的恐懼,書寫更溫暖的記憶。
名人推薦
✿文學界真情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羊憶玫 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翁誌聰 臺灣文學館館長
須文蔚 詩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
張默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瘂弦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醫界療癒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惠暢醫師 醫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
陳玉枝 前臺北榮總護理部主任
曾令民醫師 醫界權威,臺灣同心緣乳癌關懷協會理事長
/來自文學界與醫學界的溫暖留言/
因為作者親身經歷的生命衝擊領悟,與生俱來觀察入微的細膩心思,悲天憫人進化為積極助人的胸懷,再加上絕佳的優美文筆詩句及插畫,才能成就這美麗的文章和詩篇。我沉醉在其中,也希望所有病友及家屬能從中感悟生命內在的悸動和從病中蛻變所生的喜悅。──王惠暢醫師 醫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
龔華的抗癌手札,同時是她重回文學山林的行旅。在傷口癒合處,開出幽幽的蘭花。──宇文正 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龔華喜歡「爬格子」,但老天不允許她隨意發想,硬要她品嚐癌病,體驗苦痛;於是她邊治療邊寫,感從身受,也藉由文字逐步開啟內在的靜定、勇氣、喜樂與智慧,終至通過試煉,平安過關。「用愛,安放人生每一幅波瀾」,龔華如實與大家分享《永不說再見》。──羊憶玫 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走過生命幽谷,面對癌症的百轉千迴,以親身經歷書寫,從至親家人的愛到對病友的關懷,字字句句真誠感人。因病破繭,為愛堅強的詩人龔華,至情至性令人動容。──翁誌聰 臺灣文學館館長
以文學藝術之美,融滲智慧心靈之淬鍊,實現健康人生之典範。──陳玉枝 前臺北榮總護理部主任
龔華用浪漫詩畫療癒苦痛,《永不說再見》既是感人的家族書寫,溫馨的疾病文學,更是以詩畫互文見證生命韌性的生命寫作。──須文蔚 詩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
龔華將個人親歷病痛的心路化成文字,讓人感受到她所蘊含的生命智慧。──曾令民醫師 醫界權威,臺灣同心緣乳癌關懷協會理事長
龔華長時間以愛、以夢寐、以詩意轉彎的金句,契刻隱喻迭出料峭不凡的繭居。──張默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龔華的文字,在自然中顯示自內在的品格與情操,充滿熱烈的人生想望與祈願;流貫的氣勢、遙深的寄慨、樂觀的人生旨味,是她作品最重要的基調。賞讀時,令人興起一起歌哭、一起掙扎、一起歡欣、一起活著的感受。──瘂弦 詩人、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用浪漫詩畫療癒苦痛 須文蔚
推薦序二 從病痛中體悟生命智慧 曾令民
自序 容許悲傷
輯一 人生,尚未走到謝幕
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讓心中那盆蘭花失了原本的朝氣,直到先生向我喊出一聲「阿呱……」,才讓我清醒了過來,找回失落的勇氣以及對生命的期待。
■ 職場驚雷,走向抗癌之路
■ 生命尊嚴,在疼痛的體悟中
■ 孩子,沒什麼好擔心的!
■ 重拾「舊愛」,彩繪生命
■ 未到謝幕的時候
■ 當歲月沉潛,傷口終將癒合
輯二 我也曾經軟弱過
暫別鮮豔的色彩,踏上癌症治療之途,儘管一度軟弱,過程中數不清的生命導師,鼓舞著我走向另一個重生的階段。
■ 我們都這樣走過
■ 我也曾經軟弱過
■ 願媽咪陪你們長大
■ 當醫師提出辭呈
■ 我們這些少奶奶
■ 綻放啊!女人花們
輯三 我們永不說再見
當生命走出迷霧,病後的人生更能體悟得失,唯有付出,這份愛才能無盡蔓延。
■ 當生命走到最後一哩路
■ 迎接人生,告別摯愛
■ 甜蜜的天堂夢
■ 我們永不說再見
■ 雨過天清
■ 活著,多麼美好!
附錄 蘭花地圖.詩作索引
試閱
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讓心中那盆蘭花失了原本的朝氣,直到先生向我喊出一聲「阿瓜……」,才讓我清醒了過來,找回失落的勇氣以及對生命的期待。
■ 職場驚雷,走向抗癌之路
兩位較年輕的醫生不時地看看我,由他們的對話,我明白自己罹患了癌症。
當涼颼颼的掃描器再度在胸前搜尋時,我望著天花板的一片白,試著提起遽然沈落的心⋯⋯
是個晴朗的近午,熱浪正籠罩著臺北的夏末。
我才將助理打好的押匯文件簽了字,想著這筆為數不小的貨款,終於可以向銀行押匯兌現了。
稍事鬆了口氣,整個人癱在椅背上,交代助理,若非必要的電話,我稍後再回。閉上眼,正想休歇片刻,助理走到我辦公間門口,神色有點不自然的說,是榮總打來的電話,有事情要跟妳本人說。來電者在確認是我本人後,要我儘快回醫院再做一次檢查。霎那間,一股寒意流過心頭,如酷暑中忽臨而至的一道寒流令人驚悸。
我依約到了榮總,前後在不同的三間超音波室一一接受檢查。
受檢中,掃描器在乳房四周不停地猶疑,而最後總在左乳的下方同一處停住。兩位較年輕的醫生不時地看看我,由他們的對話中,我明白自己罹患了癌症。
當涼颼颼的掃描器再度在胸前搜尋時,我望著天花板的一片白,試著提起遽然沈落的心。
當我終於開口表示我瞭解他們所講,並且加入討論時,醫生竟然驚訝的說:「妳很勇敢,也很鎮靜。」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抗癌生涯,而那句「妳很勇敢,也很鎮靜」,也成了我抗癌路上聽到的第一句鼓勵的話。
由超音波室出來,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打了電話告知外子。
外子在電話那頭驚異萬分的說:「上一次照的不是說是良性的嗎?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掛斷電話,在候診室椅上稍坐片刻,收拾起滿心的低落與茫然,我又起身打了電話回公司。幾樣事略作交代後,在職場上的那個明快俐落的我,霎那間,卻變得不知所措。
由中正大樓走出,金色的陽光灑滿了大地。也許是在醫院裡待太久了,忽然迎著陽光的眼睛覺得十分刺眼。我低著頭走在往停車場的洋灰道上,身旁來往的腳步及路旁豔放的花草,彷彿在一瞬間變得與我無關。我的心似乎沈向另一個陌生的世界。恍惚間,有輛白色汽車在我身邊停下。外子探出頭來,十分急速地說:「阿瓜!怎麼樣了?不要難過啊!」原來他飛快由辦公室趕了過來。
我們夫妻一前一後地各自開了車往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外子叫著我小名的聲音充滿著腦際:「阿瓜⋯⋯阿瓜⋯⋯」。時光忽然一下子倒轉了似的,我想起他當初如何為我取了這可笑又可愛的小名,我忍不住自照後鏡中頻頻看著緊隨在後的他,想起近二十年的時日,我們是如何努力攜手奮鬥,又如何有計劃地迎接著兩個孩子的到來。
我望著照後鏡裡的他,竟然在不知不覺的歲月流轉間已髮頂微禿了。我感到一陣陣心酸,我怎麼忍心就此拋下他,獨自走完人生的道路?我的大兒子剛滿十五歲,尚未成年;小兒子才滿九歲,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怎能倒下?想到這裡,似有股堅定的力量,我握緊了方向盤將車開回了家。
九月下旬,想必這時鳳凰木的盛開已紅透了整個南臺灣。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了。這年的教師節,對我而言,是有特殊意義的。早先,我們幾個在臺北的小學同窗好友,已約好今年將一起南下回鄉,探望近三十年不見的小學老師。
返鄉的日子就定在教師節前夕。我呆望著手中的記事簿,計算著返鄉的日子沒剩幾天了,然而超音波大夫的緊迫叮嚀,卻在這時如巨浪般衝擊在心。我心頹然猶豫著。而今所生的「近鄉情更怯」,是否承受得起這突如而來的晴天霹靂?
住家位於天母一處半山腰上,座落的位置適好可看見部分臺北的夜景:不遠處,月光下依稀可見的淡水河邊,想必就是關渡平原了。
深夜,淡水河的蜿蜒在無聲地訴說人生的曲折,而平原上忽明忽滅、猶疑的燈火正道盡人生的無常。大臺北的夜,長久以來孕育著我在異鄉成長的悲與歡。
連續好幾個夜,我起身到每一間房,迷惘地看著熟睡的家人,由房間走到客廳,又由客廳走到臥室。就這樣,在每一個房間來回的踱來踱去。
看到小兒子房裡牆上掛滿的獎狀,以及那張他堅持放在書桌旁、為我預備的椅子時,我清清楚楚地醒悟到:心底的痛絕不是計較自己的生與死。那分痛,是來自不能捨棄親人的心碎,是源於「若要別離」的斷腸。一聲響笛自遠處傳來。我的心像忽然覺醒似的,因應著那幽深的笛聲。
我感佩於按摩盲師獨自在茫茫黑暗中倚仗摸索,挑戰人生的可敬勇氣。此刻的我如同矇著眼走於險崖邊,在這突臨的病魔面前,是沒有第二條路可行的。
我告訴自己,必須依著心靈的拐杖,摸索出一條新生的道路來。
一九九二年教師節前一天,我準時到了約定地與同學會合,一輛小巴終於搭載我們踏上返鄉之旅。
南臺灣,未變的藍天,一樣的炎夏。當我拿著照相機對大家說:「不要動,說CHEERS」時,鏡頭裡捕捉到的笑容,無疑是難得相聚的歡愉了。這人生的歡愉激勵在心,我在心裡吶喊著:「我不要離開你們⋯⋯。」
在往小時候最愛去的「尖山埤」途中,幾乎已很難辨認出那些經歷二、三十年的路道了。腦際抹不去的是踩著單車在石子路上的從前,因而有些惆悵。所幸,急水溪畔隱約還可聞到的泥香,為我拾回些許的失落。
當我們來到一片濃密的樹林,碩壯的樹幹頂著茂密的細尖樹葉,正合時宜地落下乾黃的果實,掉落地面的果夾赫然蹦落出鮮紅的小豆粒。
我欣喜地大叫:「找到〈相思豆〉了。」一時,「給我!給我!」、「我看!我看!」的聲音此起彼落。大夥幾乎都為之一振,幾乎同時地,都彎下了腰,在地面尋找那小小的、豔紅的「相思豆」,猶如在尋回自己曾經失落的夢那樣。
如果說人生像一場夢,那麼,我決心將自己尚未完成的夢延續下去。而在即將踏上的崎曲路上,我將有所堅持。堅持的前路,將面臨的是一種新生的熬練,以及熬練後的成長。我告訴自己,要活在更踏實的夢想中。
終於,我讓淚水盡情地奔流。淚水淌過面頰,爬至頸項,鑽進衣衫,有如春意綿綿的細雨,溫柔的輕拂我心。我的心好似徹底死亡之後,再度甦醒般的寧靜。
夾道的七里香,在炎夏中盛開著,我欣喜地吸吮著與兒時記憶中一樣的清香的氣味,我相信,我期待得到它的再度花開,在明年,還有明年的明年⋯⋯。
詩作
賞蘭
1
在雨霧的清明
坐鎮四月的想念
2
斜垂珠簾的窗欞邊
一路驅趕
滑落自肩頭的蒼茫
3
唇萼相守
訴說生命無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