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為何我們喜歡興奮,需要緊張:哈佛醫學院研究員的53個活化大腦練習

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做的、讓你每天更聰明一點的大腦小練習!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職場工作術工作哲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川崎康彥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蔡昭儀
  • 出版社: 先覺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02/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知道如何優化大腦,

你的人生只有鋒芒沒有迷茫!

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首度公開,

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做的、讓你每天更聰明一點的大腦小練習!

 

人腦超有個性,碰到興奮的事,就執行力大增,

遇上緊張的事,就會調動少用的部分來幫忙!

只要運用本書介紹的53個小練習,

刻意讓大腦「興奮」「緊張」,再大的夢想都能實現!

 

本書作者在哈佛醫學院擔任研究員期間,發現了充分運用腦部,成為工作與生活幫手的簡單祕訣,那就是盡量讓腦部感到「興奮」與「緊張」。

他透過不斷研究,並對主管和同事的行為模式進行觀察分析,再加上自己的經驗,找出53個不耗時、不花錢、不需要特殊道具與知識水準的簡單練習,讓腦部可以常保「興奮」與「緊張」。

 

這些簡單練習包括:

‧特地去大書店,每層樓都逛一逛

‧刻意吃頓豐盛早餐

‧在神社、寺廟或教會許願

‧認真傾聽童言童語

‧日光浴、擁抱、參加聚餐

‧桌子擺成「L型」或「U型」

 

他相信,我們只要這樣活化腦部,無論工作或讀書,甚至運動都會得到很好的成果。此外,也能提升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關係、安定心神、消彌負面情緒,預防及改善失智症。

他自己因為有意識地鍛鍊大腦,從讀書運動都很遜的魯蛇,變成會說七國語言(英、俄、西、法、韓語等),又取得專業潛水與滑雪教練證照,甚至成了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員!

 

現在起,就讓「興奮」和「緊張」的大腦點亮你的人生,踏出夢想實現的第一步吧。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孔繁錦           台灣最聰明的醫師、衛福部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謝智翔(Terry)   會說25國語言的多語神人、「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創辦人

作者

川﨑康彥

 

日本福岡縣人,中國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佐賀大學醫學研究所神經生理學博士。前哈佛大學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BWH)研究員。

因在佐賀大學醫學研究所就讀期間研究成果相當優異,被哈佛大學醫學院招募,進入全世界規模第二大的教學研究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進行研究工作。

在哈佛醫學院五年期間,不斷從事與大腦相關之研究,並發表多篇論文。

從哈佛回到日本後,先後到佐賀、新潟、大阪、岐阜、京都等各大學研究現場進行研究協助,並以醫學博士、理學療養士,以及專業心理諮商師身分,就運動、睡眠、疼痛等與腦部有關的領域進行診療。

由於有意識地鍛鍊大腦,他不僅會說七國語言:英、俄、西、法、韓語等,本身也是專業潛水教練、專業滑雪教練。

也成功完成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大縱走、美國夏威夷毛納基山登頂、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登頂、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攀岩等壯舉。

譯者

蔡昭儀

 

文化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

譯有《有錢人才知道的「精準閒聊」》《只有頂尖執事才知道,平凡人變富豪的53個金錢哲學》《12堂撼動世界的財經課:當金融風暴常態化,我們該如何預測下一個震央?》《成功者都這樣「浪費」時間:不怕繞遠路的人生哲學》等書。

目錄

(推薦序)健康靈活的腦,是語言習得路上最佳夥伴\謝智翔

(推薦序)鍛鍊大腦,終身學習不二法門\孔繁錦
(前  言)懂得活化大腦,你的人生只有鋒芒沒有迷茫

 

第1章打造容易感受興奮的大腦

方法01/只要說兩個字,解放僵固的頭腦

方法02/經常感謝家人

方法03/不能什麼都不想,但也不要想太多

 

第2章刻意地發現興奮

方法04/到大型書店,每層樓都逛一逛

方法05/懶得吃早餐,小心腦袋變鈍

方法06/隨時說出遠大夢想

 

第3章三個方法,無時無刻處於興奮狀態

方法07/不說「我應該」,說說「我好想」

方法08/故意「不舒服」

方法09/每天照鏡子,稱讚自己

 

第4章讓大腦興奮,夢想就會實現

方法10/到神社、寺廟或教堂許願

方法11/比記憶力更重要的「協調力」

方法12/遠大的夢想就寫在大大的紙上

方法13/輸入到輸出要越快越好

 

第5章打造讓大腦感到興奮的環境

方法14/演說要有N點交織

方法15/受到讚美,等於大腦得到獎勵

方法16/發出影響對方大腦的聲音

方法17/有一道拿手好菜

方法18/與陌生人交流,可激發工作靈感

方法19/桌子擺成「L型」或「U型」

方法20/知己,也知彼

方法21/了解自己的強項

 

第6章刺激多巴胺分泌,令興奮穩定維持

方法22/不獨占成功,樂於分享

方法23/與團隊分享自己的興奮之事

方法24/讓人專注又令人心動的興奮賀爾蒙

 

第7章打造有行動力的大腦

方法25/1天5分鐘,培養興奮心情

方法26/大聲宣告「我可以!」

方法27/告訴自己「害怕就是機會!」

方法28/「最後衝刺」不如「起跑衝刺」

 

第8章打造改變行動的大腦

方法29/把行動一一列出

方法30/理論型的人要鍛鍊嗅覺

方法31/尊敬的人給的意見,要付諸實行

 

第9章打造獨樹一格的大腦

方法32/成為頂尖只要努力十年

方法33/選擇無法預測結果的行動

 

第10章在腦內建構新的網絡

方法34/認真傾聽童言童語

方法35/運動器具不如自己的身體

方法36/走好,大腦就健美

方法37/不預設立場

方法38/盡情體驗四季

方法39/試著與合不來的人相處

 

第11章如何讓大腦學會不放棄

方法40/不把失敗當失敗

方法41/確實累積小成果

方法42/不照本宣科

方法43/製作「失敗履歷」與「成功履歷」

 

第12章確實提供大腦營養

方法44/對大腦有益的飲食

方法45/攝取礦物質

方法46/活化大腦的呼吸法

 

第13章懂得適度讓大腦休息

方法47/睡眠週期比長短更重要

方法48/一天午睡二十分鐘

方法49/一天兩次二十分鐘冥想

方法50/不必拘泥週休二日

 

第14章讓大腦保持安定

方法51/飲食和按摩,可以安定情緒

方法52/試著實況轉播自己現在的情緒

方法53/日光浴、擁抱、參加聚餐

 

補   章提升記憶力的簡單方法

方法A/記憶會因情感而深化

方法B/不遺忘的法則

方法C/活用芳香療法

序/導讀

【推薦序】健康靈活的腦,是語言習得路上最佳夥伴 ──謝智翔(Terry) 

 

在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所攻讀語言學碩士學位時,我研究的是神經語言學(Neurolinguistics),對大腦如何處理學習語言這個子領域特別感興趣,希望找到一些刺激大腦的方法,讓人類能夠更容易掌握想學的語言,我曾突發奇想要創造類似漫畫哆啦A夢裡的「記憶吐司」,學習者服用之後可以馬上學會想學的語言,雖然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並沒有實現,但我成為了語言習得的講師,根據腦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擬定對策解決語言學習者的疑難雜症。

 

傳統的腦科學告訴我們語言能力主要由左腦負責,集中在布洛卡區(Broca) 和韋尼克區(Wernicke) 這兩個區塊。布洛卡區與我們說話時句子是否完整、談話是否流利有關,布洛卡區受創的腦傷病人雖能使用正確的詞彙溝通,但無法用完整的語句流利表達,例如許多病人會用「媽車超市」,表達「媽媽開車去超市」;韋尼克區受創的腦傷病人剛好相反,他們雖然能說出完整流利的句子,但沒有辦法使用正確的字彙,明明想說「媽媽開車去超市」,他們可能會不自覺地說出「媽媽開水桶去銀行」。這些經典的研究建立了我們對語言與大腦的基本認識,但隨著腦科學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廣,深度也不斷加深,我們發現語言並不只存在於左腦,也不是只有布洛卡和韋尼克區跟語言有關,左腦右腦甚至小腦都跟語言有關,有一個健康靈活的腦絕對是我們語言習得路上的最佳夥伴。

 

因此,身為一個實踐語言習得的「多語達人」和語言教育者,我特別重視鍛鍊大腦,這本《為何我們喜歡興奮,需要緊張?:哈佛醫學院研究員的53個活化大腦練習》不只讓我學到了有趣的新方法,也讓我更了解過去學過的各種鍛鍊法。書中介紹的53個方法中,我對第34條「認真傾聽童言童語」特別有感觸,推薦您好好地咀嚼這一節。

 

平常我到各大企業和學校分享我的語言習得經驗時,聽眾最常提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年紀大了還能學會語言嗎?」許多人認為小孩才有學語言的天分,過了青春期我們就失去了那個天分,沒法學好語言,不如放棄。這實在是一個很可惜的想法,也是許多人擁有的迷思。就語言習得來說,其實小孩跟大人之間並沒有太多能力上的差異,只要在小時候有完整學好任何一個語言,之後不管幾歲都能學好任何一個想學的語言,只有小時候住在叢林裡,沒有學過任何人類語言的「泰山」,長大才會真的有所謂「學不會語言」的問題。另外一個常有的迷思是「小孩學語言比較快」,如果我們把成人跟小孩放在同樣的環境下,給他們一樣的條件(動機、個性等)去學習一個新的語言,成人運用抽象思考的能力會學得比較快,孩童反而會花較多時間摸索,孩童真的比大人厲害的是語言習得的「完成度」,也就是所謂的品質,孩童學語言的確學得比較好。既然所謂「關鍵期」並不存在,成人學語言的能力也沒有比孩童差多少,那為什麼每個孩童不論時間長短都能掌握語言,成功學會新語言的成人少之又少?追根究柢其實就是作者川﨑康彥先生提到的第34個方法「認真傾聽童言童語」。

 

孩童在學語言的時候是不抱任何既定觀念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孩子學語言時都不會有「發音」「單字」或「文法」等既定觀念,和其他人交談時也不會有所謂的「羞恥心」,能大方和人互動;大人學語言時不但會有「文字」「發音」等既定觀念,還有很強的防衛心,比如怕說錯、怕發音不好等問題,和人互動時受「羞恥心」影響,無法大方與其他人溝通。這些才是成人和孩童學語言的關鍵差異。一個能夠用孩童的態度去學語言的成人,不但可以跟孩童學的一樣好,甚至可以學得更快,反過來說,若一個成人沒有辦法破除心理障礙的話,其實也很難學會語言。然而,我們必須老實說,要一個大人馬上「變成小孩」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對許多事情的我們已經被制約成「機器人」,反射性地去處理,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練習,才能恢復童年時那種柔軟度,「傾聽童言童語」,真心地和孩童相處就是最好的練習。

 

這本書只提到了53個方法,翻來翻去沒有一個方法提到「學語言」,我想川﨑康彥先生可能認為「學語言」這事應該是「鍛鍊大腦的常識」所以並沒有多加著墨,但身為一個熱愛語言的語言教育者兼神經語言學的前研究生,誠摯的向各位推薦鍛鍊大腦的第54種方法—學習語言。

 

〈本文作者為會說25國語言的多語神人、「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創辦人,曾出版《這位台灣郎會說25種語言:外語帶你走向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分享語言學習的美好。〉 

【推薦序】鍛鍊大腦,終身學習不二法門 ──孔繁錦 

 

每個人天生都有一個身體,身體中有一個大腦,大腦中住著一個靈魂。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要鍛鍊身體,要運動、跑步,做體操、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才能吃苦耐勞、不生病、健康活到老。

 

我們也被教導,要鍛鍊大腦,多學習、動腦筋、想方法、做計畫,才能獲得知識、增廣見聞、長智慧、做出正確決定。

 

比起身體與大腦,靈魂看不見也摸不著,它是我們的信仰、哲學、價值觀、判斷是非善惡的依據,以及願意為了它奉獻自己的勇氣。

 

身體可以鍛鍊,大腦可以鍛鍊,那麼靈魂呢?對於靈魂我們不說鍛鍊,而說「修煉」。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就是鍛鍊大腦;思,就是修煉靈魂。修煉靈魂是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而鍛鍊大腦則是修煉靈魂的基本功,不只在求學階段,更是我們一輩子終身學習的不二法門。

 

如何鍛鍊大腦?本書作者提出了53個方法,相當具體實用。本人在此狗尾續貂,也提出十點淺見。

 

一、強迫旅行。古人云「行百里路勝讀萬卷書」,藉由轉換時空,逼自己探索陌生領域。如今拜科技之賜,一機在手萬事亨通,看地圖、查資料、照相攝影分享心得,學習變得更全面、更有效率。

 

二、機會學習。走到哪兒學到哪兒。電影《貧民百萬富翁》的男主角就是靠著機會學習,牢記生命中每一次發生在眼前的片段知識,幸運贏得大獎。若能當下進一步查清楚這些片段知識的來龍去脈,豈不更加厲害? 

 

三、主辦活動。好比電影導演、唱片製作人、大樓建築師、手術主刀醫師,活動主辦人負成敗全責。他得挖空心思去請教、籌備、奔走、坐鎮、指揮、應變、收尾。兢兢業業,只求功德圓滿,是對一個人整體功能最佳的挑戰與驗收。

 

四、視讀經典。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熟讀經典、飽覽影片,不只為了站上他人肩膀攀登知識的捷徑、警惕歷史教訓勿再重蹈覆轍、追求良好典範學習與時俱進,也為了跟上同儕程度,不能在大家高談闊論、打屁亂蓋的場合漏氣漏餡。

 

五、學個才藝。從舞台展演的唱歌、跳舞、演戲、樂器、魔術、雜耍、特技、主持、搞笑、說學逗唱,到靜態呈現的書法、繪畫、攝影、雕塑。或許家學淵源自幼栽培,或許天賦異稟一學就會,或許半路出家大器晚成,學習的過程與成果的發表都將是你極大的考驗。

 

六、方言外語。不論南腔北調的國語客語閩南語各省語原住民語,或是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葡語西班牙義大利東南亞各國語言,甚至世界語克林貢星語,不妨打開心胸挑選一、二種做為挑戰學習。不僅有趣,說不定哪天遇到機會還能派上用場。

 

七、抬槓打賭。輸人不輸陣,為了不想在辯論中屈居下風,或對時事打賭時灰頭土臉,你得做功課查資料,聽聽專家意見。抬槓難免找碴,但也能帶來全新視野,讓你離開同溫層看世界,不被單方蒙蔽洗腦,明白事情經常不是它表面的樣子。

 

八、橋棋博弈。舉凡橋牌拱豬象棋圍棋麻將桌遊,雖然花時間,勞形傷財,但也能激發鬥智賭趣,怡情養性觀察人性,是最好的頭腦體操。

 

九、良師益友。成長過程中,我們都希望遇到好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外,言行一致,真心關懷。長大後,我們需要朋友的支持與砥礪。沒有人是孤島,人不能離群索居;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友直友諒友多聞,互相漏氣求進步。

 

十、談場戀愛。談戀愛比辦活動還累,而且麻煩得多。找對象要考慮機緣、魅力、個性、智巧、體貌、工作、家庭、宗教。步驟從接近、接觸、熟悉,到表白、深入、家訪、許諾、甚至求婚。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有玄機,一著錯,滿盤輸,可謂步步驚心,刺激猶勝「火焰大挑戰」。 

 

〈本文作者為衛福部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二○一三年參加超視益智節目《金頭腦》,精采迎擊各行各業佼佼者,過關斬將成為當年度總冠軍,被稱為「全台最聰明的醫師」。著有《金頭腦冠軍的超強學習法》。〉

試閱

只要說兩個字,解放僵固的頭腦

各位今天說了幾次「謝謝」,向他人表達感謝之意呢?

我們對於家人或朋友這些親近的人為我們做些什麼時,久而久之好像會變得理所當然,不覺得需要感謝。但是,若平時養成親口向對方道謝的習慣,就能隨時對任何人說出「謝謝」了。

眼前對方的情緒,其實會對自己造成影響。如果身邊有個人整天板著臉,好像大家都對不起他似的,不知不覺地自己也會開始看什麼都不順眼。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相對地,你應該也有曾經被對方的笑容感染,自己也跟著眉開眼笑的時候吧!

說聲「謝謝」,向對方表達感謝,就是對他人敞開心胸。養成時時感恩的習慣,就能保持對任何人都能敞開心胸。如此一來,大腦就會開始自由地想像。相對地,一旦封閉心靈,大腦便停止自由想像。

道理是這樣的。人的大腦一旦被情緒束縛,思考就會停滯,裹足不前。思考僵化後,對大腦傳遞訊息的突觸功能會變得模式化。結果,想像變成只有固定的模式。

要解放僵固的頭腦,最好的方法就是常懷感恩之心,對任何人都敞開心胸。

心胸一開放,就不會被固定的觀念或信念束縛,跟隨自己的直覺行動。對於期待興奮的心情,也會直率面對,提升實現期待的熱情。

說「謝謝」還有一個重要的效果,就是消弭阻礙大腦發展的情緒。諸如被害妄想、憎恨他人、感覺痛苦等負面情緒。

不過,越是跟自己親近的人,「謝謝」二字越難說出口,總覺得很難為情。所以,我要介紹一個練習方法,讓我們可以簡單就說出感謝。這是我在哈佛研究所每當有會議之類大家聚集在一起的場合時,都會舉行的一個儀式,叫做「感謝遊戲」

在我所屬的麻醉科,參加聚會的人必須盡可能想出要感謝的人,並對著他說出來。這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活化大腦。感謝遊戲的主要步驟如下:

STEP① 與坐在附近的同事至少兩人一組

STEP② 輪流說出自己想要感謝的事

STEP③ 限時兩分鐘,盡可能深入思考,快速表達

這個遊戲可讓平常不習慣對他人表示感謝的人,自然地養成感謝習慣。習慣了以後,與周遭的人關係改善,心裡就會更加感謝,產生良性循環。

話雖如此,或許有人身邊沒有同事,或是突然要對親近的人表示感謝實在很不好意思,那也請放心,一開始可以先自己悄悄地列舉想要感謝的人,效果是一樣的,請試著做做看。我的一位人生導師,竹田和平先生,他被稱為「日本第一的個人投資家」,曾經是一百零四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位竹田先生也很重視對他人說聲「謝謝」,他甚至建議我們保持每天說三千次「謝謝」的習慣。我身邊聽了他的話並付諸實行的人,據說後來全都「行大運」了。當然,不是一定對所有人都要說出口,在心裡默默地說也不要緊。連續說個一小時,很快就三千次了。如果是一秒一次的話,其實五十分鐘就結束了。

直率地對他人說出「謝謝」,就能幫助自己敞開心胸、活化大腦,而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也因此建立。

每個人都有自己擁有但他人沒有,或是他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被固定觀念束縛的大腦,會排斥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的對象,例如拒絕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想法。

但是,如果能對自己身邊的所有人都敞開心胸,不被固定觀念束縛,就會願意嘗試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人。如此一來,我們就可很自然地與對方產生共鳴。

不要老是只朝著一個方向,只接受一種思考,接納各種思考或事物的刺激,大腦就會產生變化,甚至進化。這些變化和進化,是神經細胞遇到外部刺激,就會臨機應變的一種稱為「突觸的可塑性」所引發。

突觸是支援大腦功能的神經細胞相互傳遞訊息的部位。人的大腦有一百四十億個神經細胞,他們藉由突觸形成網絡,執行大腦複雜的活動。人的大腦原本就會因興奮或心跳加速而進化,所以與許多人產生共鳴、接納對方,大腦活化就會更加速地進行。

懷抱「感恩」的心,對大腦還有其他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安定心靈。當與他人之間產生互信時,大腦會從下視丘與視上核分泌一種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被稱為幸福激素的「催產素」。不只是對別人好,受人感謝或我們主動感謝別人時,也能得到很大的安慰,這就會促進催產素的分泌。近年的研究發現,催產素有以下功效:

1. 增加與人的親近感、信賴感

2. 消除壓力,感受幸福

3. 抑制血壓上升

4. 提升心臟機能

如上述,催產素的分泌,的確能撫慰人心。相對地,被負面情緒占據的大腦充滿憤怒和不安,無法保持興奮,以及投入對事物的熱情。因此,即使是瑣碎小事也要心懷感謝,並將這份心意說出來,不僅是為對方好,對自己也非常有益。經常感謝家人

我們總不吝對公司的主管或同事表示感謝之意,卻往往忽略對身邊的人同等對待。那是因為我們都有撒嬌心態,認為對方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不用特地道謝。要正經八百地說「謝謝」是很難為情的事吧。還有,因為關係太親近,也可能都只看到缺點。

我想起在哈佛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時期,常會看到許多人大大方方地說出對家人的愛與感謝。或許是因為國情關係,和多半不擅表達情感的日本人比起來真是大不同。但是,我也發現正因為能夠對親近的人表達感謝,他們才能保持開放心胸,找到令他們興奮的研究主題。

每年到了耶誕假期,哈佛都會舉行派對,邀請同仁闔家參與,藉此機會對家人表示感謝。這場由教授們主辦的派對,會準備許多佳餚和活動,款待研究夥伴的家人。參加者為了讓這一整年在背後支持自己的家人玩得盡興,無不盡心準備。對家人和夥伴的感謝能量,讓會場氣氛熱烈。

除了這樣的派對,我也推薦另一種方法,可以感受這種感謝的能量。那是我為了探尋讓自己興奮的事而參加的一場講座,我在那裡學到「感恩浴」的練習。

首先,讓一個人站到正中央,其他人圍成圓圈,齊聲對著站在中央的那個人訴說一分鐘感謝話語,宛如沐浴在「謝謝」當中。參加講座的二十人同時發聲,其實聽不清楚誰說了什麼。話雖如此,感受這種砲彈一般的感謝能量,站在中央的人會覺得「原來自己這麼棒!」這不僅令人得到自信,心中也會湧現對別人的感謝。

最後,大家都對彼此更加感謝,道謝與被道謝的人也加深彼此間的信任。如此一舉兩得的效果,是多數人在同時間內一起達成的。

二十人算是很大陣仗,其實五、六人的小團體也可以充分感受感恩的能量。這時,不要只是說「謝謝」「感謝你平常幫我」「謝謝你為我這麼做」,請連為何感謝的理由也一起說出來吧。當然,不是要請大家刻意做這個練習,其實只要平常向家人或夥伴道聲「謝」,就能提升彼此間的信賴。所以,請先從身邊的人開始,向他說聲:「謝謝」吧。「一天至少說十次」,實行起來其實毫不費力。

不能什麼都不想,但也不要想太多

先前說過,當我們被僵化的觀念束縛,大腦就會失去自由想像的能力。不僅思考被綁住,大腦的迴路也會模式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我們想要「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興奮」時,大腦會自動踩剎車。我們在尋找興奮的事的時候,不要被太多理性分析思考牽著走,憑直覺是很重要的,不能想太多。

當我們在尋找讓自己興奮的事時,思考通常會變成阻礙,不過一旦找到,就必須考慮該如何行動才能實現。「怎麼做才能實現?」「怎樣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這時候再發揮思考力吧。

要各位平時做到凡事憑直覺,但當找到讓自己興奮的事後反而得要靜下來思考,這不是很難嗎?不過,一旦找到興奮的事,就有「一定要到達目標」的熱情,此時就能憑著直覺開始各種行動。如此說來,我們要當心不要因為考慮太多,而造成直覺力低落才好。

到大型書店,每層樓都逛一逛?

我喜歡到書店亂逛,如果時間許可,就會每層樓都去瀏覽一下。看看平常幾乎不感興趣的書,可以刺激大腦,有在腦內建立新迴路的效果#。很多時候,我便因此得到新的創意。

例如,我曾經走到平時不會接近的物理學書籍區,竟激發意想不到的想法。當時我正在尋找有關治癒(Healing,以消除壓力為主的治療)的點子,像往常一樣,一個人在書店腦力激盪,無意間注意到物理學區一本有關基本粒子領域的書,我才知道原來水晶有很強的能量。當我知道水晶非常適合運用在治癒後,便拿來對即將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時使用。

每當自己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遇到瓶頸時,我就會去書店探險。接觸完全不相關的領域,可以更清楚認識研究的本質,我已經不只一次有過這樣的體驗。

逛書店不僅能得到新的刺激,對不知道什麼是可以使自己興奮的人來說,也是很有效的練習。因為在大量的書刊中,只憑自己的直覺,選出可能很有趣的,或許就能發現興趣或志向。

我逛書店的時候,通常有三個原則。

①選擇大型書店

要腦力激盪的時候,我會選擇陳列各種領域書籍的大型書店。從頭逛到尾,所有領域的書櫃都瀏覽一次。這時,不要一開始就認定什麼領域是自己沒興趣的,請全部都去看看。如果知道書店的哪裡放什麼領域的書,就可以更有效率,因此若找到適合的書店,就經常去走一走,最好能熟悉到想找什麼就自然走到那裡。每家書店的擺設和品項都不盡相同,保留三、四家風格不同的書店,可以給大腦不同的刺激。②拿在手上時的興奮感很重要

標題或圖片、封面設計、書腰的推薦、使用的紙質等,因視覺或觸感上被吸引而拿到手上的感覺就已足夠。以這個標準,在瀏覽或閱讀的時候,也要重視「好期待」「好有趣」的直覺。

③與書相遇就像與人相遇

書店也是與人(作者)共享體驗的地方。每遇見一本不同的書,就是與一個人的相遇。在書店,有數不清的人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這麼有效率地獲得各種經驗,是很難得的機會。當你心生想知道某個作者的體驗或經驗的想法,其實那表示你已找到讓自己感到興奮的事的入口。

最近,作者與讀者透過社群網站交流的例子也不少,只要你有心、有行動力,就有機會與作者直接對話。不一定只在書店閱讀,由此踏出一步,試著與你喜歡或感興趣的作者接觸,便有更多找到興奮之事的機會。

懶得吃早餐,小心腦袋變鈍

大家平常早餐都吃些什麼呢?早上要趕著上班,沒時間吃,隨便喝杯咖啡、咬一片吐司的人應該滿多的吧。但是,#有時準備一份值得享受的早餐,帶著興奮的心情啟動一天也不錯。

在感到特別累的日子,我就會在隔天準備一份特別的早餐。如果平常只吃麵包和咖啡,加上一、兩種水果,那麼這一天就特別把水果增加到五種,我會在前一天先想好期待早餐吃什麼。這麼一來,在比較疲勞或無力的日子,也能一早就興起興奮的心情。大腦本來就喜歡變化,只要每天改變一點習慣,就能使其活化。

我雖然是提議吃豐盛點,但#也不是只限定在飲食#。除了早餐,也可以準備一個整天都能讓自己興起興奮心情的活動,也會有同樣效果。

我在哈佛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時候,就常常安排「今天要去看那部想了好久的電影」或是「晚上要去室內攀岩」等活動,一整天帶著興奮的心情進行研究工作。預先安排活動的日子,專注力會比平常增加好幾倍,這就是藉由興奮所轉變的動力。

到神社、寺廟或教堂許願

「去神社、寺廟或教堂參拜時許願,令你興奮的事就會實現」,或許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指望神明幫我們實現夢想,的確不是很科學。不過,在神社、寺廟或教堂許願,對於尋找讓自己興奮的事其實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回想一下到寺廟參拜的感覺。是不是覺得有種說不出的莊嚴?這種感覺應該很難在日常生活中其他地方找到。拍掌之後,接著默禱自己的願望。這段有一點半強迫的許願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因為,人的思考容易傾向「反正不可能」「許願也沒用」之類的消極方向,若不是刻意為之,我們通常都無法直率地面對自己的願望。因此,去神社、寺廟或教堂,可以強迫自己把願望放進心裡。

無論你是否相信神,在神社、寺廟或教堂許下的願望裡,多半都暗藏著自己的本質。所以,假如現在你還不知道該為什麼事情而興奮的話,建議可以每天去神社、寺廟或教堂走走,拍掌默禱,直率地說出心頭浮現的願望。

此外,神社、寺廟所保佑的事情各有不同,到不一樣的神社、寺廟,也可能會發現自己過去從未察覺、或是刻意逃避的心願。

例如,想祈求事業成功,你會去保佑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神社或寺廟。但我建議偶爾也可以去保佑姻緣的神社或寺廟。以前總是以事業為優先的人,當意識到結婚或戀愛時,或許能在事業以外找到幸福。有了必須守護的家庭,心情因家庭或戀愛的幸福而煥然一新,在工作上也會比以前投注更多的熱情。

換句話說,去各種神社、寺廟參拜,可能就有機會發現從未察覺的興奮期待。

桌子擺成「L型」或「U型」

想要讓興奮之情不中斷,空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研究室或辦公室,我會刻意將桌子排成)U型或L型。理由是,身體轉邊,眼前風景也會有所改變,感覺很像是身處不同空間。這比單一模式的視覺活動更能讓大腦靈活運作。

我現在的桌子是排成L型,一邊主要是使用電腦時的思考空間,另一邊則是寫東西時的思考空間。我喜歡收集文具,所以把收藏的各種筆整把地放在寫字的空間,疲勞的時候把視線轉過來,心情就變得興奮期待。只是轉一個方向,就能轉換心情,我認為對大腦也是好的刺激。

辦公室或住家如果空間夠,我建議也可以排成U型。因為面對左右與前方的牆壁,感覺一定不一樣。每次改變視線,眼前的風景就有三種變化(如果斜角也算進去的話,就是三種以上),光是這樣就已經能刺激大腦。我再補充一點,整理桌上的擺飾,把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也可以提升專注力。藉著工作或用功時的前置儀式,對大腦下達「集中精神!」的指令。聽說這個儀式連畢業於京都大學的知名搞笑藝人宇治原史規也實踐力行。

在哈佛的研究所,許多人會在桌上放一整排家人的照片。當時我這個日本人看到大家在工作場所擺放家人的照片,總覺得不可思議。

但現在回想起來,對他們來說,專心做實驗之前看一看家人的照片,不但可使心情平穩,還能刺激大腦,這或許也是一種集中精神的儀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34315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