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當然會生病:情緒排毒治百病(新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百分之八十的健康問題跟壓力有關
壓力會對身體各層面造成重大影響
現代之所以會發生那麼多令人惶恐不安的社會事件
大多源自人的負面情緒沒有被正視和沒有確實釋放
你真的開心嗎?強顏歡笑是沒有用的。
你容易生氣嗎?稍安勿躁不是用壓抑的。
有情緒沒關係,情緒是來自心的訊息。
找回身心平衡,排毒必須從心排起。
超越冷讀術的情緒讀心術,破解情緒密碼的身心靈平衡法:
☆原來藥草也可以化解負面情緒?
☆小小糖球竟然充滿大大的療癒能量
☆花的能量可以平衡你的情緒
☆來自EFT祖師爺的最正統情緒釋放技巧
☆居然也有「上帝啊請消除我的記憶吧」這種方法?
☆你也可以對自己的大腦直接輸入正向指令
☆露易絲賀密傳「鏡子法」讓你更愛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國自然醫學國寶級醫師/J. Pizzorno
身心靈暢銷作家/張德芬
中山大學醫科所所長/羅錦興
【開心推薦】
從我投入身心靈領域的學習以來,一直知道情緒與健康息息相關。但是,坊間這類相關的參考書籍多半出自國外作家之手,現在終於有一位受過正統醫學訓練的華人專家,鉅細靡遺地把疾病與情緒的關係,描述得如此清楚,而且還提供了中西合璧、結合傳統和另類療法之大成的各類療癒技巧,讓這本靈性醫學書更具實用性。這真是一本人人必備的好書。
——身心靈暢銷作家/張德芬
醫療若不從「身心靈」的完整醫療下手,是無法根治或解讀現代人層出不窮的病痛……不妨以開放胸襟接納且親自體驗中醫、自然醫學、能量醫學的「身心靈」完整醫療,為自己的健康找到多樣化的組合,才是真正的多愛自己和多愛家人一些,也進而促成完整健康的社會。
——中山大學醫科所所長/羅錦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川普說過:「贏家和輸家的差別,端看一個人在面對命運轉折時,所做出的反應。」
股神巴菲特也曾說過:「如果你無法控制你的情緒,你就無法控制你的金錢。」
因此,當我們面對選擇時,能夠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是決定你人生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當你的理想與現實兩相不符時,負面情緒就會在此刻生成。當壓力來臨時,身體會自動轉為防禦機制,經由自律神經的直接反應啟動「戰或逃」反應;而我們的血液會因自律神經的高度活絡,流向四肢的肌肉,而剩下在大腦的血液,往往只足夠供給滿足原始反應的爬蟲腦而已。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做出多有智慧的決定呢?
而當身體暴露於強大的壓力下,久而久之,就會累積成疾病。
能夠擁有真實有效的技巧來處理你的壓力與負面情緒,是生活在現代的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但是,學校與家庭從來都沒有教導你該怎麼做。
「吸引力法則」簡單而論說:正面情緒帶來正面結果。所以反過來說:身體、心理與心靈總是充斥著負面情緒的人,會帶來負面結果。所以假設你擁有著覺得工作不滿意、感情不順利、健康出毛病等等的負面想法與狀況,你必須要從根基——情緒層面做處理才是根本之道。
加拿大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在多年諮詢經驗中,找到了情緒與身體健康之中連結的奧祕,並將這些年來所領悟到的心得集結而成《不開心,當然會生病:情緒排毒治百病》一書,經由文字闡述出,如何透過情緒的平衡,幫助讀者找回身心健康。
疾病,其實就是你的情緒地圖,是你的心發出的警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即使不菸不酒,也很重視養生、注意飲食,但仍然逃不過病魔的侵襲。所以,排毒必須從心排起,治病當然就是從治心開始。
本書詳細解說情緒與健康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分門別類整理各種負面情緒所造成的疾病影響,教你如何排除負面情緒,針對身體從頭到腳所發出的警訊,對症說明且進行情緒療法,讓你可以察覺自己的身心密碼,成為自己最好的健康顧問。
目錄
【推薦序】一場身心靈完整醫療改革
【作者序】排毒,必須從心排起
第一章 情緒與病症之間的祕密
1-0健康的瓶頸
1-1我生病,故我壞掉?
1-2六年以前決定你的一生
1-3時代不同,壓力也不同
1-4情緒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1-5信念與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
1-6壓力大會導致內分泌失衡
1-7心理創傷對免疫系統的傷害
1-8心才是身體訊息的指揮官
1-9中醫與情緒
1-10壓力的七個來源
1-11情緒排毒治百病
第二章 情緒排毒法
2-0排毒,從心排起
2-1壓力檢測法
2-2化解負面情緒的西方藥草
2-3排解情緒的同類製劑處方
2-4平衡情緒的自然能量——花精
2-5 EFT情緒釋放技巧
2-6消除不愉快記憶的TAT技巧
2-7創造正面與積極的TTT技巧
2-8露易絲‧賀 幫助你愛自己的「鏡子法」
2-9打造自己的快樂筆記本
2-10處理負面情緒的其他技巧
2-11情緒釋放過程可能產生的情況——好轉反應
2-12健康食品補充建議
第三章 打造身心靈健康的人生
3-0虛無飄渺的靈
3-1心與靈沒有實體,問題都是由身體顯現
3-2何謂內在小孩與分靈體?
3-3創造自己的神蹟
3-4上癮也是一種病
3-5扯後腿的小惡魔——重覆模式與負面信念
3-6意外、小孩、寵物,都是你的鏡子
3-7數位時代的科技依賴症候群
3-8鬼打牆的追根究柢
3-9生命的痛苦,是神性最大的愛
第四章 疾病,是你的情緒地圖
4-0了解來自身體的請求
4-1生命靈魂的源起——頭部、顏面及五官疾病訊息解析
4-2需要暢通的轉運點——頸部疾病訊息解析
4-3無形的重擔——肩膀疾病訊息解析
4-4與世界的接觸點——手部、上臂疾病訊息解析
4-5忠於自我的情緒源——胸腔疾病訊息解析
4-6細微的不適也是情緒註解——臟器疾病訊息解析
4-7生命的支撐點——腰、脊椎疾病訊息解析
4-8下半身能量轉運點——骨盆系統疾病訊息解析
4-9性與自我認同——生殖系統疾病訊息解析
4-10新方向的指引——下肢、足部系統疾病訊息解析
序/導讀
【推薦序】
從我投入身心靈領域的學習以來,一直知道情緒與健康息息相關。但是,坊間這類相關的參考書籍多半出自國外作家之手,現在終於有一位受過正統醫學訓練的華人專家,鉅細靡遺地把疾病與情緒的關係,描述得如此清楚,而且還提供了中西合璧、結合傳統和另類療法之大成的各類療癒技巧,讓這本靈性醫學書更具實用性。這真是一本人人必備的好書。
——身心靈暢銷作家/張德芬
【推薦序】
一場身心靈完整醫療改革
醫療若不從「身心靈」的完整醫療下手,是無法根治或解讀現代人層出不窮的病痛,主流醫學也證實這觀點,卻礙於實證科學的限制而不知如何解套。世界第一本談論生理學的著作即中國的《內經》,已經提供身心靈的完整醫療,也礙於實證科學而漸漸被中醫界自我否定。然而,主導主流醫學的西方,卻長出「自然醫學」和「能量醫學」,造成擁有千年「身心靈」完整醫療發展史的東方,卻要到西方學習完整醫療!
作者深入淺出地介紹自然醫學如何用「心」治療身體,喚醒大家注重完整醫療,而不要太偏重只知射下目標病變部位的主流醫學。事實上,要改變醫療行為的不是醫生而是病人,若病人大膽去嘗試完整醫療(中醫、自然醫學、能量醫學),就會改變醫療市場,所以本書是在進行醫療改革,真正關心你們的健康,灌輸大家正確的健康概念。
個人專研脈診十二年(二○○三年開始),發現脈診是唯一非侵入式、可以量測全身健康狀況的工具,透過脈診了知全身健康狀況之後,用藥遣方如同佈陣的全身醫療,就非常迅速的療癒疾病,其速度之快,常常超乎各位對中醫慢治的想像,療效也常遠遠超過主流醫學的想像。由於脈診礙於實證科學的問題,也是躺在中醫二千多年,最近經由個人的突破,發展出可見脈象,使得脈診進入實證科學體系,正以中醫的全身醫療漸漸地影響主流醫學,修正主流醫醫學之目標導向治療的錯誤觀點。
各位務必要嘗試作者提出的簡易情緒排毒法,譬如EFT(自情術)或TAT(達帕思術),當你有所體會時,就會對完整醫療產生信念,雖然每個人的信念信號很小,但大眾聚集信念之後,就會匯成一股強大力量去修正主流醫學的方向,這對自己的健康幸福很重要。其實情緒排毒法、同類療法、花精療法皆源自中醫,中醫二千年來早有許多情緒治療技術(針灸、方劑、藥物),各位不妨由自然醫學的體驗,也來了解中醫,擴展自己完整健康的正確概念。
作者提及自然醫學的靈療技術,這也是東方擅長的技術,道學的「道」與佛學和瑜伽的「禪」都是,其中以佛學三藏十二部經說得最清楚。自然醫學的母體(記得《The Matrix》(駭客任務)這部電影)、能量場或訊息,可比擬於佛學的「阿賴耶」(第八意識)或心田,母體或阿賴耶會將大家日常的思維全部儲存,才能支持「因果論」的存在價值;而阿賴耶處理速度之快,一彈指的時間就有百千訊息流過。這大家難以相信,若舉例現今電腦幾G的處理速度,各位就會明瞭。由於速度太快,若非進入甚深禪定或透過祈禱,是無法體會能量場的。
我們生病的第一根源是靈的能量場出問題,一般人可從過去記憶去體會可觸及的能量場(即潛意識),自然醫學以「內在小孩」或「分靈體」來歸類一般人可觸及的潛意識(或習慣)來進行靈療,這是相當聰明而大家都可親自體驗的技巧,值得大家嘗試。
現在主流醫學主導全世界的健康,已經發現越補洞越大,健保體制搖搖欲墜就可知道主流醫學單一目標療法的明顯錯誤。聰明的你們,難道要把各位的健康全部交給主流醫學去處理嗎?主流醫學有其強項,本來就應該要善用,但其弱項卻是其大無比。若你的健康已非主流醫學所能迅速或妥善處理的,不妨以開放胸襟接納且親自體驗中醫、自然醫學、能量醫學的「身心靈」完整醫療,為自己的健康找到多樣化的組合,才是真正的多愛自己和多愛家人一些,也進而促成完整健康的社會。
中山大學醫科所所長/羅錦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