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瘦!TPE心理飲食法:12週循序漸進,用不靠意志力的飲食方式,擺脫暴食焦慮,穩定瘦身,活出能實現更多願景的自己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走過108公斤暴食催吐、甩肉50公斤到活出全新自我,
TPE飲食法,是我開始瘦身後花了20多年才找到的答案。
瘦身不是要和大腦比輸贏,而是要用對方法與其合作,
啟動身心合一模式,自然而然培養出「瘦子大腦」!
TPE心理飲食法從神經科學出發,教你和食物建立合作關係,
透過每一餐用心照顧自己的飲食模式,
學會「穩定吃」、再進入「穩定瘦」、最終達成「穩定維持」,
瘦身的同時,大腦及身心也同步重建,不再陷入暴食與復胖循環,
幫助您提升能量,活出真正自由的精采人生!
什麼是穩瘦TPE心理飲食法?
就是讓身體回到一個能感受到飽足、正常進行代謝、釋放脂肪的狀態;
讓身體感到安全,不再緊張;讓大腦不再發出警戒或渴望過量獎勵;
拿出托盤,擺上食物,坐下來、慢慢吃,最後收尾、起身。
就是好好吃頓飯,好好善待自己。
營造用餐5大氛圍,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1.準備一個專屬托盤或餐墊。
2.選用你喜歡的餐具(觸感佳、大小適中)。
3.固定用餐地點,請勿在沙發、床上、辦公桌上進食。
4.開始擺盤時,讓不同種類的食物分類清楚、顏色豐富。
5.吃飯時避免任何數位干擾(手機、電視、電腦)。
托盤食物6大選項,豐富飽足又善待自己!
1. 蔬菜類:放在最顯眼處,給腸道營養也奠定飽足基礎。
2. 蛋白質:選擇優質天然蛋白,是穩定情緒的重要燃料。
3. 澱粉:一天至少一餐,幫助大腦補充能力、進食有幸福感。
4. 情緒小點:增加味覺層次感的小菜也可是想吃的小點心。
5. 溫熱食物或飲品:一碗熱湯或溫茶薑湯,讓人放鬆與滿足。
6. 結尾物:餐後一杯檸檬水或洗碗或刷牙,吃完收尾儀式感。
TPE飲食法裡的托盤不是一份菜單而是一個架構。
中式日式或西式,外食都可,只要掌握用餐原則,
大腦就會認得,就會讓你安心自在好好放鬆吃飯。
這本書適合誰?
*總是復胖型 *暴食控制循環型 *恐懼食物型
*對體重極度執著型 *對吃沒有界線型 *過度禁食後慣性失控型
TPE飲食法,是我開始瘦身後花了20多年才找到的答案。
瘦身不是要和大腦比輸贏,而是要用對方法與其合作,
啟動身心合一模式,自然而然培養出「瘦子大腦」!
TPE心理飲食法從神經科學出發,教你和食物建立合作關係,
透過每一餐用心照顧自己的飲食模式,
學會「穩定吃」、再進入「穩定瘦」、最終達成「穩定維持」,
瘦身的同時,大腦及身心也同步重建,不再陷入暴食與復胖循環,
幫助您提升能量,活出真正自由的精采人生!
什麼是穩瘦TPE心理飲食法?
就是讓身體回到一個能感受到飽足、正常進行代謝、釋放脂肪的狀態;
讓身體感到安全,不再緊張;讓大腦不再發出警戒或渴望過量獎勵;
拿出托盤,擺上食物,坐下來、慢慢吃,最後收尾、起身。
就是好好吃頓飯,好好善待自己。
營造用餐5大氛圍,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1.準備一個專屬托盤或餐墊。
2.選用你喜歡的餐具(觸感佳、大小適中)。
3.固定用餐地點,請勿在沙發、床上、辦公桌上進食。
4.開始擺盤時,讓不同種類的食物分類清楚、顏色豐富。
5.吃飯時避免任何數位干擾(手機、電視、電腦)。
托盤食物6大選項,豐富飽足又善待自己!
1. 蔬菜類:放在最顯眼處,給腸道營養也奠定飽足基礎。
2. 蛋白質:選擇優質天然蛋白,是穩定情緒的重要燃料。
3. 澱粉:一天至少一餐,幫助大腦補充能力、進食有幸福感。
4. 情緒小點:增加味覺層次感的小菜也可是想吃的小點心。
5. 溫熱食物或飲品:一碗熱湯或溫茶薑湯,讓人放鬆與滿足。
6. 結尾物:餐後一杯檸檬水或洗碗或刷牙,吃完收尾儀式感。
TPE飲食法裡的托盤不是一份菜單而是一個架構。
中式日式或西式,外食都可,只要掌握用餐原則,
大腦就會認得,就會讓你安心自在好好放鬆吃飯。
這本書適合誰?
*總是復胖型 *暴食控制循環型 *恐懼食物型
*對體重極度執著型 *對吃沒有界線型 *過度禁食後慣性失控型
序/導讀
〔專文推薦1〕
一起穩穩前行 /陳德亮(安姐爸)
我這個老爸不太會說「我愛你」,會說的多半是:「吃飽沒?」
二女兒瘦了五十公斤,朋友們說是奇蹟。我現在知道:她自己就是那個奇蹟。
她過去不多話。我甚至對朋友說過:「不用跟我女兒講話啦,她不會跟你講話的。」
那句話,說出口的時候帶點無奈;回頭想,是身為父親的擔心和不理解。畢竟,她當時連對我說話都很少。
六年前,她說要出第一本書,我以為她開玩笑——她怎麼會有那麼多話,需要特別寫一本書來說?後來才知道,那些年她心裡藏了多少祕密,也做了多少沉默不言的努力。
幾年前她開始經營自媒體、拍影片。我偶然看到一段,她講自己十五年與暴食、催吐拉扯的日子,說到幾次差點昏倒在廁所。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她曾經痛那麼久、走那麼遠。她沒有抱怨,也沒有怪誰;她只是把痛苦背起來,自己去找答案。
接著,我看到她在鏡頭前,講腦科學、心理學、行為改變、營養的知識,講她想為世界做點什麼。老實講,一開始我的記憶對不上十年前的她——那個不說話、怕生的孩子,怎麼成了這個眼睛發亮、條理分明的人?到後來,我慢慢習慣她伶牙俐齒的樣子。那不是逞強,而是一種穩穩的站立:先把自己拉起來,再伸手拉別人。在我沒看到的那些日子,她守著自己獨自成長了。
她也沒跟我說要創業,就自己去註冊公司,默默開始,等我知道的時候,公司一切都成形了,她也只是笑著帶過她在做的事。大概怕我擔心吧,那時我總覺得她過去太單純、不太社交,生意場上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占便宜。知道一切「木已成舟」以後,我還是會擔心,但也學著接受。孩子總有她的方向。她說想為世界帶來一點力量,那就讓她去闖。因為我知道,那不是一時衝動;那是一種踏實、我熟悉的能量。
三十多年前,我也是這樣開始的。我從化工領域白手起家,最艱難時背了三千萬的債——那個年代,一棟房子只要一百萬,我卻得在凌晨起來籌錢找資金還款。我撐下來了,靠的是專業,也靠那口不認輸的氣。後來,我做出的產品,讓更多工廠運作順暢、機器運行穩定;我也一步步提升員工的待遇,讓他們覺得這裡不只是工作,而是可以放心的地方。回頭看,我用企業做成兩件事:讓機器穩定,也讓人安定。
年紀更長以後,十多前年我又走上另一條路:研究手機號碼對人的磁場影響,深入學習風水命理。我想把這些年的實務經驗,變成另一種工具,去幫助有緣的人把卡住的地方鬆開。旁人問,七十幾歲了,為什麼還要學?我想,只要還活著,就該繼續為這個世界做點事。
現在,我看著我的二女兒,也走在同樣的方向——用她的方式,去照顧人。她從自己開始,從身體開始,從心理修復開始;她先救了自己,現在想帶更多人走出來。我看她設計課程、經營品牌、拍影片、辦活動,同時也幫助我打造自媒體帳號。前陣子她還陪我去大陸工廠,想著有沒有機會把傳統產業和新科技、新行銷結合起來。她不只顧自己的事,也在找「怎麼讓別人更好」的方法。
很多人看不出她做了多少;我也說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話。但當父親的,心裡有把尺:她現在的樣子,不只是走過低谷而已,她正在成為照亮人的光芒。我知道她只會變得更堅韌、更有力量。
她說自己喜歡那句話:「虎父無犬女。」
我笑笑地說了一句:「妳少臭屁。」
但她在稱讚我,我有聽懂。她和我一樣,愛都得旁敲側擊地講。
我今年七十三歲,她四十歲。我們一前一後,走在各自的生命任務上。
她的這本書,不是單純談飲食;它是她生命的切面——一個沉默太久的人,決定把真相說出來、把方法講清楚、把光分享到更多人身上。她說她現在有更大的能量做事。我相信。她走過的那些痛,我不全懂,但我尊重;而她走出來的那條路,絕不只有她一個人能走。未來,會有更多人因為她,而少走一點冤枉路。
二女兒,我以妳為榮。
不是因為妳今天出書,而是因為妳把自己活成了一本值得人慢慢讀、反覆讀的生命故事。
如果有人問我,這本書能帶來什麼?我會說:它不替你的人生下指令,它替你把心安回來;它不要求你變誰,它提醒你照顧好自己,然後再去擁抱別人。
至於我,就站在妳背後。像從前一樣擔心,像現在一樣驕傲。
也像機器需要穩定一樣,我會用我的方式,讓妳放心前行。
—— 一個不太會說愛、但很會守候的爸爸
專文推薦2
走出自己的路,擁有更好的未來 /陳威豪(商業流量變現導師)
我做自媒體這麼多年,研究無數帳號,也帶過那麼多學生,安姐大概是我見過做自媒體最堅持己見的人。
知道蹭熱點有流量、能帶來曝光,她不去追;知道講些爭議性話題可以引起討論,她不去講。
她說:「我只想說自己真正相信的話。」「不想因為追流量失去初心。」這些話像是一道界線,讓她跟這個時代浮躁的步調保持距離。她從來不是在和誰比流量,而是擔心自己說得不夠完善,讓人產生誤解,走了彎路。
她說:「言語有能量。」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她自信還不夠,因為她會說:「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每次說這些,她總會提起曾經——曾經暴食催吐的無數個日子;躺在床上吸不到空氣;因為身材不好而看不見自己的任何一點優點……她說過很多,我知道我永遠無法體會,但這些歷程成為了她做自媒體的堅持。
我才知道什麼是擇善固執。
她知道在網路上曝光自己,就代表她要對每一句話負責;也代表她會被看見、會被評論、甚至可能被曲解。這些曾經是她最害怕、最不敢碰的事情。
但當她說:「如果我不站出來,那些正在痛苦裡的人怎麼找到我?」「我現在說出口的話,都希望當時一百多公斤、痛苦自卑、每天暴食的自己能夠聽見,那我可能就不用經歷那麼多挫折。」我明白了。她有過傷痛,也走出黑暗、長出力量;她之所以堅持,是因為想幫助那些正在找答案的人。
真正能走長久的自媒體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多數人流量一下降就放棄,專業還沒累積就想爆紅。
商業的本質是「真正幫助社會上一群人解決問題」。當你知道自己的內容真的能幫助人、你的成長能帶領他們,那麼堅持就很簡單。這也是我作為商業流量變現導師這麼多年最深的體悟。
在這個人人都想成名、人人都怕被遺忘的時代,她選擇做一個誠實又成長的人,還帥氣地說:「不追光,成為光。」在我眼裡的她,是一個真正跨過深淵的人,是從真實痛過又重新活起來的人。
我們共同創業這些年,陪著彼此在不同的階段成長。她總是提醒我初心和願力的重要性:「我們為什麼出發,我們又為了什麼而堅持。」
我回想自己十二年前剛創業,當時真的想改變人生。我不是天賦型的人,可我清楚自己能創造價值,也願意拚命翻身。有段時間我窮到一天只能吃一碗滷肉飯加上一顆滷蛋;租屋處小到一伸手就碰到牆,廁所小到連轉身都困難,但我連一句「我需要幫忙」都不敢對父母說,怕他們擔心,也怕自己承認失敗。
坐凌晨的客運去找客戶,人在高速公路上卻接到對方臨時取消的訊息;一整晚沒睡,只能告訴自己:「沒關係,下次會更好。」在外縣市拜訪客戶到很晚,沒趕上當天最後一班客運,就在麥當勞趴著睡到天亮。那些深夜裡的疲憊、孤單與自我懷疑,我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
可是人生就是這樣,你在那些日子裡學到的東西,會變成你以後的力量。如今的我終於有能力,帶著父母年年出國,能從零到一創立品牌、帶領團隊,和大家一起把全球旅遊辦公變成可實現的生活方式,活出生命更多的美好與價值。
正因為走過那些最艱難的時刻,我才真正理解她說的那句話:「初心,是從自己真的想轉變開始;而願力,是因為走過了這條路,願意為更多人撐傘。」也是因為如此,我們做的每一件事,不只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也同時告訴更多人:你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你也值得更好的未來。
緣分很巧妙。我記得自己在書局買下她的第一本書——《遇見更好的自己,8周有感的祕密瘦身法》,後來才認識她,想不到現在正在幫她寫第二本書的推薦序;而這一次,她不只說自己的蛻變故事,更把這幾年持續鑽研的腦科學、心理學、飲食行為學,與完整的 TPE 心理飲食法,呈現在大家面前。
我一直相信:一個人的話語之所以有力量,不是因為說得多大聲,而是用生命本身說服你。
願你讀完之後,不只是學到一個照顧自己身心健康的飲食方法,也能看見:原來你心裡,也住著一個值得被照亮、被聽見、能好好活著的自己。
一起穩穩前行 /陳德亮(安姐爸)
我這個老爸不太會說「我愛你」,會說的多半是:「吃飽沒?」
二女兒瘦了五十公斤,朋友們說是奇蹟。我現在知道:她自己就是那個奇蹟。
她過去不多話。我甚至對朋友說過:「不用跟我女兒講話啦,她不會跟你講話的。」
那句話,說出口的時候帶點無奈;回頭想,是身為父親的擔心和不理解。畢竟,她當時連對我說話都很少。
六年前,她說要出第一本書,我以為她開玩笑——她怎麼會有那麼多話,需要特別寫一本書來說?後來才知道,那些年她心裡藏了多少祕密,也做了多少沉默不言的努力。
幾年前她開始經營自媒體、拍影片。我偶然看到一段,她講自己十五年與暴食、催吐拉扯的日子,說到幾次差點昏倒在廁所。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她曾經痛那麼久、走那麼遠。她沒有抱怨,也沒有怪誰;她只是把痛苦背起來,自己去找答案。
接著,我看到她在鏡頭前,講腦科學、心理學、行為改變、營養的知識,講她想為世界做點什麼。老實講,一開始我的記憶對不上十年前的她——那個不說話、怕生的孩子,怎麼成了這個眼睛發亮、條理分明的人?到後來,我慢慢習慣她伶牙俐齒的樣子。那不是逞強,而是一種穩穩的站立:先把自己拉起來,再伸手拉別人。在我沒看到的那些日子,她守著自己獨自成長了。
她也沒跟我說要創業,就自己去註冊公司,默默開始,等我知道的時候,公司一切都成形了,她也只是笑著帶過她在做的事。大概怕我擔心吧,那時我總覺得她過去太單純、不太社交,生意場上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占便宜。知道一切「木已成舟」以後,我還是會擔心,但也學著接受。孩子總有她的方向。她說想為世界帶來一點力量,那就讓她去闖。因為我知道,那不是一時衝動;那是一種踏實、我熟悉的能量。
三十多年前,我也是這樣開始的。我從化工領域白手起家,最艱難時背了三千萬的債——那個年代,一棟房子只要一百萬,我卻得在凌晨起來籌錢找資金還款。我撐下來了,靠的是專業,也靠那口不認輸的氣。後來,我做出的產品,讓更多工廠運作順暢、機器運行穩定;我也一步步提升員工的待遇,讓他們覺得這裡不只是工作,而是可以放心的地方。回頭看,我用企業做成兩件事:讓機器穩定,也讓人安定。
年紀更長以後,十多前年我又走上另一條路:研究手機號碼對人的磁場影響,深入學習風水命理。我想把這些年的實務經驗,變成另一種工具,去幫助有緣的人把卡住的地方鬆開。旁人問,七十幾歲了,為什麼還要學?我想,只要還活著,就該繼續為這個世界做點事。
現在,我看著我的二女兒,也走在同樣的方向——用她的方式,去照顧人。她從自己開始,從身體開始,從心理修復開始;她先救了自己,現在想帶更多人走出來。我看她設計課程、經營品牌、拍影片、辦活動,同時也幫助我打造自媒體帳號。前陣子她還陪我去大陸工廠,想著有沒有機會把傳統產業和新科技、新行銷結合起來。她不只顧自己的事,也在找「怎麼讓別人更好」的方法。
很多人看不出她做了多少;我也說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話。但當父親的,心裡有把尺:她現在的樣子,不只是走過低谷而已,她正在成為照亮人的光芒。我知道她只會變得更堅韌、更有力量。
她說自己喜歡那句話:「虎父無犬女。」
我笑笑地說了一句:「妳少臭屁。」
但她在稱讚我,我有聽懂。她和我一樣,愛都得旁敲側擊地講。
我今年七十三歲,她四十歲。我們一前一後,走在各自的生命任務上。
她的這本書,不是單純談飲食;它是她生命的切面——一個沉默太久的人,決定把真相說出來、把方法講清楚、把光分享到更多人身上。她說她現在有更大的能量做事。我相信。她走過的那些痛,我不全懂,但我尊重;而她走出來的那條路,絕不只有她一個人能走。未來,會有更多人因為她,而少走一點冤枉路。
二女兒,我以妳為榮。
不是因為妳今天出書,而是因為妳把自己活成了一本值得人慢慢讀、反覆讀的生命故事。
如果有人問我,這本書能帶來什麼?我會說:它不替你的人生下指令,它替你把心安回來;它不要求你變誰,它提醒你照顧好自己,然後再去擁抱別人。
至於我,就站在妳背後。像從前一樣擔心,像現在一樣驕傲。
也像機器需要穩定一樣,我會用我的方式,讓妳放心前行。
—— 一個不太會說愛、但很會守候的爸爸
專文推薦2
走出自己的路,擁有更好的未來 /陳威豪(商業流量變現導師)
我做自媒體這麼多年,研究無數帳號,也帶過那麼多學生,安姐大概是我見過做自媒體最堅持己見的人。
知道蹭熱點有流量、能帶來曝光,她不去追;知道講些爭議性話題可以引起討論,她不去講。
她說:「我只想說自己真正相信的話。」「不想因為追流量失去初心。」這些話像是一道界線,讓她跟這個時代浮躁的步調保持距離。她從來不是在和誰比流量,而是擔心自己說得不夠完善,讓人產生誤解,走了彎路。
她說:「言語有能量。」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她自信還不夠,因為她會說:「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每次說這些,她總會提起曾經——曾經暴食催吐的無數個日子;躺在床上吸不到空氣;因為身材不好而看不見自己的任何一點優點……她說過很多,我知道我永遠無法體會,但這些歷程成為了她做自媒體的堅持。
我才知道什麼是擇善固執。
她知道在網路上曝光自己,就代表她要對每一句話負責;也代表她會被看見、會被評論、甚至可能被曲解。這些曾經是她最害怕、最不敢碰的事情。
但當她說:「如果我不站出來,那些正在痛苦裡的人怎麼找到我?」「我現在說出口的話,都希望當時一百多公斤、痛苦自卑、每天暴食的自己能夠聽見,那我可能就不用經歷那麼多挫折。」我明白了。她有過傷痛,也走出黑暗、長出力量;她之所以堅持,是因為想幫助那些正在找答案的人。
真正能走長久的自媒體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多數人流量一下降就放棄,專業還沒累積就想爆紅。
商業的本質是「真正幫助社會上一群人解決問題」。當你知道自己的內容真的能幫助人、你的成長能帶領他們,那麼堅持就很簡單。這也是我作為商業流量變現導師這麼多年最深的體悟。
在這個人人都想成名、人人都怕被遺忘的時代,她選擇做一個誠實又成長的人,還帥氣地說:「不追光,成為光。」在我眼裡的她,是一個真正跨過深淵的人,是從真實痛過又重新活起來的人。
我們共同創業這些年,陪著彼此在不同的階段成長。她總是提醒我初心和願力的重要性:「我們為什麼出發,我們又為了什麼而堅持。」
我回想自己十二年前剛創業,當時真的想改變人生。我不是天賦型的人,可我清楚自己能創造價值,也願意拚命翻身。有段時間我窮到一天只能吃一碗滷肉飯加上一顆滷蛋;租屋處小到一伸手就碰到牆,廁所小到連轉身都困難,但我連一句「我需要幫忙」都不敢對父母說,怕他們擔心,也怕自己承認失敗。
坐凌晨的客運去找客戶,人在高速公路上卻接到對方臨時取消的訊息;一整晚沒睡,只能告訴自己:「沒關係,下次會更好。」在外縣市拜訪客戶到很晚,沒趕上當天最後一班客運,就在麥當勞趴著睡到天亮。那些深夜裡的疲憊、孤單與自我懷疑,我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
可是人生就是這樣,你在那些日子裡學到的東西,會變成你以後的力量。如今的我終於有能力,帶著父母年年出國,能從零到一創立品牌、帶領團隊,和大家一起把全球旅遊辦公變成可實現的生活方式,活出生命更多的美好與價值。
正因為走過那些最艱難的時刻,我才真正理解她說的那句話:「初心,是從自己真的想轉變開始;而願力,是因為走過了這條路,願意為更多人撐傘。」也是因為如此,我們做的每一件事,不只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也同時告訴更多人:你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你也值得更好的未來。
緣分很巧妙。我記得自己在書局買下她的第一本書——《遇見更好的自己,8周有感的祕密瘦身法》,後來才認識她,想不到現在正在幫她寫第二本書的推薦序;而這一次,她不只說自己的蛻變故事,更把這幾年持續鑽研的腦科學、心理學、飲食行為學,與完整的 TPE 心理飲食法,呈現在大家面前。
我一直相信:一個人的話語之所以有力量,不是因為說得多大聲,而是用生命本身說服你。
願你讀完之後,不只是學到一個照顧自己身心健康的飲食方法,也能看見:原來你心裡,也住著一個值得被照亮、被聽見、能好好活著的自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