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濫用、毒品與防治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鑑於毒害日益嚴重,戕害國人身心健康且造成嚴重治安與公衛問題,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中心楊士隆教授邀集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李思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束連文醫師、行政院衛生署組長朱日橋博士、中央研究院李宗憲博士等,就藥物濫用與毒品之防治議題,彙整新進研究文獻與心得,撰寫成專門論著,以供關心毒品與藥物濫用防治之學者與實務工作者之參考。
目錄
PartⅠ 藥物濫用與成癮之危害與相關因素
第一章 緒論/楊士隆、李思賢、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藥物使用、濫用與成癮
第二節 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政策之演變
第三節 結語
第二章 藥物濫用之意涵與影響/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藥物濫用的意涵
第二節 藥物濫用的學理機轉
第三節 藥物濫用問題
第四節 藥物濫用行為的法制檢討
第五節 藥物濫用的行為法
第六節 藥物濫用之整體影響
第七節 結語
第三章 藥物濫用之類型與毒害症狀/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常見濫用藥物的分類方式
第二節 新興濫用物質(毒品)類型
第三節 主要常見毒品的毒害症狀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藥物濫用與吸毒之相關理論與觀點/楊士隆
前言
第一節 政府機關(官方)之觀點
第二節 藥物濫用學者之觀點
第三節 犯罪防治專家之理論觀點
PartⅡ 藥物濫用現況與監測
第五章 藥物濫用常見的盛行率估計法/李思賢、林春秀
前言
第一節 估計藥物使用盛行率與使用人口的方法
第二節 點名法
第三節 提名法
第四節 乘數法介紹
第五節 捕獲與再捕獲法
第六節 結語
第六章 藥物濫用現況與監測/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國內藥物濫用檢驗監測現況
第二節 台灣藥物濫用的現況監測
第三節 國外藥物濫用的監測
第四節 藥物濫用防制監測的檢討
第五節 未來藥物濫用防制監測之建議
第六節 結語
第七章 高危險群(犯罪人)藥物濫用之盛行率/楊士隆、戴伸峰、曾淑萍
前言
第一節 台灣地區藥物濫用流行病學掌握情形
第二節 台灣地區非法藥物使用人口基本特徵
第三節 國外犯罪人中非法藥物使用人口基本特徵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八章 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與防治對策/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概況
第二節 常見的青少年濫用藥物及其影響
第三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政策與作為
第四節 各地域較具特色之拒毒教育方案
第五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指導原則與建議
第六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之適切框架
PartⅢ 藥物濫用處遇制度、模式與成效
第九章 毒癮者的處遇模式/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我國毒癮戒治處遇背景概況
第二節 我國毒癮戒治體系與戒治模式
第三節 國際間毒癮戒治概況
第四節 聯合國藥癮處遇取向
第五節 美國毒癮戒治觀點
第六節 醫療戒治與刑事司法之結合(公共安全與公共衛生的整合策略)
第七節 總結
第十章 藥物濫用之處遇制度:美國毒品法庭/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戒癮治療的趨勢-公共衛生與公共安全觀點的整合
第二節 美國藥物法庭制度
第三節 台灣與藥物法庭概念相近之制度比較
第四節 藥物法庭設置可行性與當前制度改善空間探討
第五節 結論
第十一章 藥物濫用治療與處遇成效/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國際間毒品矯治常見處置模式
第二節 國內藥癮減害機構戒治模式
第三節 新興藥癮減害整合戒治模式
第四節 藥癮減害社會心理治療模式
第五節 藥物濫用戒癮減害策略
第六節 結語
第十二章 海洛英成癮者之心理與藥物諮商方案/李思賢
前言
第一節 藥物濫用與成癮的觀點
第二節 心理治療與諮商的成效
第三節 成癮者心理治療與藥物諮商方案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三章 藥物濫用者之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美國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方案
第二節 新加坡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發展概況
第三節 台灣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發展概況
第四節 對台灣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建議
第十四章 台灣減害計畫與評估/李思賢、石倩瑜
前言
第一節 台灣推行減害計畫之介紹與減害成效評估
第二節 海洛因藥癮者對減害措施之態度與建議
第三節 討論與結論
PartⅣ 毒品政策之比較與展望
第十五章 減害趨勢與展望:以荷蘭、瑞士、加拿大、澳洲與台灣之比較/李思賢、楊士隆、束連文
前言
第一節 各國毒品政策的背景與減害實施
第二節 台灣對於新興減害措施的態度
第三節 結語
第十六章 藥物濫用與毒品防制政策之國際趨勢/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國際毒品防治趨勢
第二節 聯合國防制毒品犯罪管制戰略
第三節 主要國家毒品防制政策
第四節 台灣藥物濫用防制政策之檢討與建議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七章 臺灣毒品防治政策之檢討與展望/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毒品與藥物濫用現況
第二節 台灣防治毒品工作之分析與檢討
第三節 國際間防治毒品之趨勢
第四節 防治毒品工作之反省與建議
第十八章 台灣與中國大陸毒品法制之比較/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二節 中國大陸禁毒法
第三節 兩岸毒品法制比較
第四節 對毒品施用者的戒癮治療
第五節 結語
附錄一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第一章 緒論/楊士隆、李思賢、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藥物使用、濫用與成癮
第二節 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政策之演變
第三節 結語
第二章 藥物濫用之意涵與影響/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藥物濫用的意涵
第二節 藥物濫用的學理機轉
第三節 藥物濫用問題
第四節 藥物濫用行為的法制檢討
第五節 藥物濫用的行為法
第六節 藥物濫用之整體影響
第七節 結語
第三章 藥物濫用之類型與毒害症狀/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常見濫用藥物的分類方式
第二節 新興濫用物質(毒品)類型
第三節 主要常見毒品的毒害症狀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藥物濫用與吸毒之相關理論與觀點/楊士隆
前言
第一節 政府機關(官方)之觀點
第二節 藥物濫用學者之觀點
第三節 犯罪防治專家之理論觀點
PartⅡ 藥物濫用現況與監測
第五章 藥物濫用常見的盛行率估計法/李思賢、林春秀
前言
第一節 估計藥物使用盛行率與使用人口的方法
第二節 點名法
第三節 提名法
第四節 乘數法介紹
第五節 捕獲與再捕獲法
第六節 結語
第六章 藥物濫用現況與監測/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國內藥物濫用檢驗監測現況
第二節 台灣藥物濫用的現況監測
第三節 國外藥物濫用的監測
第四節 藥物濫用防制監測的檢討
第五節 未來藥物濫用防制監測之建議
第六節 結語
第七章 高危險群(犯罪人)藥物濫用之盛行率/楊士隆、戴伸峰、曾淑萍
前言
第一節 台灣地區藥物濫用流行病學掌握情形
第二節 台灣地區非法藥物使用人口基本特徵
第三節 國外犯罪人中非法藥物使用人口基本特徵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八章 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與防治對策/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概況
第二節 常見的青少年濫用藥物及其影響
第三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政策與作為
第四節 各地域較具特色之拒毒教育方案
第五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指導原則與建議
第六節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之適切框架
PartⅢ 藥物濫用處遇制度、模式與成效
第九章 毒癮者的處遇模式/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我國毒癮戒治處遇背景概況
第二節 我國毒癮戒治體系與戒治模式
第三節 國際間毒癮戒治概況
第四節 聯合國藥癮處遇取向
第五節 美國毒癮戒治觀點
第六節 醫療戒治與刑事司法之結合(公共安全與公共衛生的整合策略)
第七節 總結
第十章 藥物濫用之處遇制度:美國毒品法庭/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戒癮治療的趨勢-公共衛生與公共安全觀點的整合
第二節 美國藥物法庭制度
第三節 台灣與藥物法庭概念相近之制度比較
第四節 藥物法庭設置可行性與當前制度改善空間探討
第五節 結論
第十一章 藥物濫用治療與處遇成效/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國際間毒品矯治常見處置模式
第二節 國內藥癮減害機構戒治模式
第三節 新興藥癮減害整合戒治模式
第四節 藥癮減害社會心理治療模式
第五節 藥物濫用戒癮減害策略
第六節 結語
第十二章 海洛英成癮者之心理與藥物諮商方案/李思賢
前言
第一節 藥物濫用與成癮的觀點
第二節 心理治療與諮商的成效
第三節 成癮者心理治療與藥物諮商方案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三章 藥物濫用者之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美國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方案
第二節 新加坡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發展概況
第三節 台灣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發展概況
第四節 對台灣戒癮治療社區處遇與社會復歸建議
第十四章 台灣減害計畫與評估/李思賢、石倩瑜
前言
第一節 台灣推行減害計畫之介紹與減害成效評估
第二節 海洛因藥癮者對減害措施之態度與建議
第三節 討論與結論
PartⅣ 毒品政策之比較與展望
第十五章 減害趨勢與展望:以荷蘭、瑞士、加拿大、澳洲與台灣之比較/李思賢、楊士隆、束連文
前言
第一節 各國毒品政策的背景與減害實施
第二節 台灣對於新興減害措施的態度
第三節 結語
第十六章 藥物濫用與毒品防制政策之國際趨勢/朱日僑
前言
第一節 國際毒品防治趨勢
第二節 聯合國防制毒品犯罪管制戰略
第三節 主要國家毒品防制政策
第四節 台灣藥物濫用防制政策之檢討與建議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七章 臺灣毒品防治政策之檢討與展望/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毒品與藥物濫用現況
第二節 台灣防治毒品工作之分析與檢討
第三節 國際間防治毒品之趨勢
第四節 防治毒品工作之反省與建議
第十八章 台灣與中國大陸毒品法制之比較/楊士隆、李宗憲
前言
第一節 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二節 中國大陸禁毒法
第三節 兩岸毒品法制比較
第四節 對毒品施用者的戒癮治療
第五節 結語
附錄一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