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2)(3)紀念典藏版(3冊套)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人體智慧感受生命智慧
西方「人類潛能運動」的研究者指出:現階段的人類心靈狀態,並不是終極狀態,日常意識層次,只不過是一種有局限的層次。因此,人類需要改變意識狀態,發掘人類潛能。
於是他們對人進行種種實驗,用化學藥品、電子儀器,或東方人的禪宗、氣功、瑜伽術、冥想術等,去改變人的意識形態,希望能把人腦中未被充分利用的潛能,以及其他從未被開發過的心靈資源發掘出來。
如果大家認為這一切,只和我們的意識形態相關,而拒絕對我們的肉體進行重新認識,則是進入一個新的迷思。我們只有在幾個重要的觀念上,先有重大的轉變,才能在生命現象、生命意義的認知方面,有新的突破。
現代「生物複製」技術,是20世紀末最有影響力的技術變革之一,已讓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關於生命概念的震撼:動物或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可以獨立生殖成一個動物或一個人的全體,也就是說,每一個細胞都具有動物或人的全部智慧和才能。
千百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億萬我身」,已不再是天方夜譚;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身,也不再是神話,而是生命可以真實經歷的某個簡單的事實。
人體,開放的系統
人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它、感觸它、參透它千百年來的進化。它不應僅僅是一種功能,而應是造化的精品,是充滿意義和力量、高貴而富於詩意的生命器官。
在這一點上,中國古代醫學的「藏器說」(「藏」通「臟」)就遠比西方的「器官說」,更符合造化的意志和人性。中醫學固有的特性,使它既不能用已有的西方科學史著作來證明自己,也不能憑藉已有的中醫學文獻來提高自己。它於生命科學的意義,就一直如埋沒的珍珠,直到20世紀西方穩態學說的出現,才使得中西醫的對話,有了一個新的起點。
因為中醫和西醫都是對生命、生命體的自組織之簡述,是在講一個活躍的生命體,在這個世界中的所需、所能,是在講它的生與死的界限—穩態的保持就是健康,破裂即死亡。二者都是關於生命的學說。
在這個富於人性的學說中,人體這個系統是開放的,它和外界進行著自由的交換,在活動的磨損和裂解中,不斷解體,同時又不斷重建、修復。例如,心不再僅僅是一個泵(幫浦)。中醫講「心為君、為火」,它的尊嚴和熱情,也是支持這個生命體活下去的必要性。它還是愛和勇氣的象徵。
當強大的破壞性因素出現時,心可以通過自身,激發出的一種活力,去抵消或修復這種障礙。如果「心」放棄或厭倦這王者之威,生命內部自我調整裝置,就會鬆懈、瓦解。
生命是有智慧的
關於疾病,我們也還有許多需要改變的觀念。一般認為,疾病意味著一種失調,意味著痛苦,意味著細胞不能再生或修復,人可以利用顯微鏡及其他更精密的儀器,來觀察那些細菌對我們人體的損害和破壞,但它們無法探究我們內心的恐懼與欲望,而這些,正是疾病產生的不可見因素。
在原始年代,當細菌還不是人類機體最主要的敵人時,欲望和恐懼就已經存在,並威脅或推動我們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至今,它們依然強大,甚至致命。比如,憤怒或恐懼會使我們呼吸加深,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血液分布從胃腸移向心臟、中樞神經系統和肌肉,消化道的各種活動過程中止,肝釋放出糖,脾收縮並放出濃縮在脾內的血細胞,並從腎上腺髓質分泌出腎上腺素……
這是一場全方位的生與死的搏鬥,瞬間釋放的能量和機體的精巧安排,既顯示我們生命體的完善性,也顯示它的智慧性。如果我們能有效預見並發揮,因為各種情緒和欲望所引發的能量,我們對身體機能的支配作用,也許會得到大大的加強。
人體有天然治癒力
治療學在20世紀之初,發生一些重大的變化。當偉大的佛洛伊德,在他那間擺滿了藝術品的辦公室裏為人診病時,發現疾病可以用意象來治癒。由此,精神分析成了20世紀的一場空前的運動,成了一個奇跡。
在遠古,醫者先驅曾提到「天然的治癒力」,即傷後的修復和病後的康復,在相當程度上不用依賴醫生的治療而得以進行。中醫裏也有「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樣的話,說的是:與其讓庸醫診治,不如等待身體自癒,反而更符合醫理。
「天然的治癒力」的現代解釋則是:人體內部有自我修復的獨特機制,人體器官如心臟、橫膈等,擁有的潛在能量十分豐富,遠遠超過正常生命活動的需要。軀體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護自己,並且有自癒的能力。
於是,一種新的治療學產生了。病人自己和醫生一起介入到治療活動中,醫生熟知軀體的自我調節,及自我修復的可能性與局限性,並給病人指導和勇氣上的鼓勵;而作為病人,應該認識到自己體內潛藏巨大的能量。
當我們想到那些力量,時刻準備著為機體利益而工作,其實就在我們機體自身當中時,我們就可以丟掉為管理肉體工務而操心的枷鎖,並從奴隸狀態下解放出來,去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與珍奇。健康更不再是一種追求,而是我們生存的實在。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從頭到腳說健康—黃帝內經養生智慧2》剛一出版,即登上了全國各大書城的暢銷書排行榜,得到很多讀者的厚愛,《曲黎敏談養生—黃帝內經養生智慧3》,在前書的基礎上,加入更多對人體臟器常識、人體智慧的解讀,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真正學習到中醫與養生的智慧,同時也讓大家明白: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自有讓人反反覆覆閱讀和思考的價值。
學習中醫,也不是讀幾本書那麼簡單,必須是在體悟生命、認識自我、認識自然的實踐中,完成對人體智慧乃至生命智慧的認知。
特色介紹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榮登誠品、金石堂、博客來、法雅客、三民、Page One書局暢銷書排行榜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入選誠品2008年好書 Top 100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入選金石堂2008年好書 Top 300
掌握不生病的智慧 解讀神妙中醫養生
很多人並不是死於疾病
而是死於不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變習慣才是健康關鍵
參悟大道至簡、真切實用的養生智慧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深刻的認知,雖然不一定要明醫理、明藥理,但一定要明生活、明情理。講《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無非是一種方便法門,是?磚引玉,是多少年苦心積慮學習的一次總結,是一次分享,本書獻給所有辛勤的父母、所有親人、所有熱愛生命的同修者。
神奇的老祖宗智慧
《黃帝內經》注重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飲食宜忌等,二千多年來一直是中醫理論的基礎,更是中國人奉行的生活飲食起居大法。它不像西醫書籍總是在解析生理、病理等艱澀專業詞彙,它還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陰陽調和等,說的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調養、體質、飲食、情緒等。
名家開講引領入門
初學者來看《黃帝內經》會感到艱深困難,但聆聽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讀,用現代話語來詮釋,拉近經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每一位有心者都能跨越時代鴻溝,輕易進入浩瀚的中醫領域。
西方「人類潛能運動」的研究者指出:現階段的人類心靈狀態,並不是終極狀態,日常意識層次,只不過是一種有局限的層次。因此,人類需要改變意識狀態,發掘人類潛能。
於是他們對人進行種種實驗,用化學藥品、電子儀器,或東方人的禪宗、氣功、瑜伽術、冥想術等,去改變人的意識形態,希望能把人腦中未被充分利用的潛能,以及其他從未被開發過的心靈資源發掘出來。
如果大家認為這一切,只和我們的意識形態相關,而拒絕對我們的肉體進行重新認識,則是進入一個新的迷思。我們只有在幾個重要的觀念上,先有重大的轉變,才能在生命現象、生命意義的認知方面,有新的突破。
現代「生物複製」技術,是20世紀末最有影響力的技術變革之一,已讓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關於生命概念的震撼:動物或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可以獨立生殖成一個動物或一個人的全體,也就是說,每一個細胞都具有動物或人的全部智慧和才能。
千百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億萬我身」,已不再是天方夜譚;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身,也不再是神話,而是生命可以真實經歷的某個簡單的事實。
人體,開放的系統
人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它、感觸它、參透它千百年來的進化。它不應僅僅是一種功能,而應是造化的精品,是充滿意義和力量、高貴而富於詩意的生命器官。
在這一點上,中國古代醫學的「藏器說」(「藏」通「臟」)就遠比西方的「器官說」,更符合造化的意志和人性。中醫學固有的特性,使它既不能用已有的西方科學史著作來證明自己,也不能憑藉已有的中醫學文獻來提高自己。它於生命科學的意義,就一直如埋沒的珍珠,直到20世紀西方穩態學說的出現,才使得中西醫的對話,有了一個新的起點。
因為中醫和西醫都是對生命、生命體的自組織之簡述,是在講一個活躍的生命體,在這個世界中的所需、所能,是在講它的生與死的界限—穩態的保持就是健康,破裂即死亡。二者都是關於生命的學說。
在這個富於人性的學說中,人體這個系統是開放的,它和外界進行著自由的交換,在活動的磨損和裂解中,不斷解體,同時又不斷重建、修復。例如,心不再僅僅是一個泵(幫浦)。中醫講「心為君、為火」,它的尊嚴和熱情,也是支持這個生命體活下去的必要性。它還是愛和勇氣的象徵。
當強大的破壞性因素出現時,心可以通過自身,激發出的一種活力,去抵消或修復這種障礙。如果「心」放棄或厭倦這王者之威,生命內部自我調整裝置,就會鬆懈、瓦解。
生命是有智慧的
關於疾病,我們也還有許多需要改變的觀念。一般認為,疾病意味著一種失調,意味著痛苦,意味著細胞不能再生或修復,人可以利用顯微鏡及其他更精密的儀器,來觀察那些細菌對我們人體的損害和破壞,但它們無法探究我們內心的恐懼與欲望,而這些,正是疾病產生的不可見因素。
在原始年代,當細菌還不是人類機體最主要的敵人時,欲望和恐懼就已經存在,並威脅或推動我們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至今,它們依然強大,甚至致命。比如,憤怒或恐懼會使我們呼吸加深,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血液分布從胃腸移向心臟、中樞神經系統和肌肉,消化道的各種活動過程中止,肝釋放出糖,脾收縮並放出濃縮在脾內的血細胞,並從腎上腺髓質分泌出腎上腺素……
這是一場全方位的生與死的搏鬥,瞬間釋放的能量和機體的精巧安排,既顯示我們生命體的完善性,也顯示它的智慧性。如果我們能有效預見並發揮,因為各種情緒和欲望所引發的能量,我們對身體機能的支配作用,也許會得到大大的加強。
人體有天然治癒力
治療學在20世紀之初,發生一些重大的變化。當偉大的佛洛伊德,在他那間擺滿了藝術品的辦公室裏為人診病時,發現疾病可以用意象來治癒。由此,精神分析成了20世紀的一場空前的運動,成了一個奇跡。
在遠古,醫者先驅曾提到「天然的治癒力」,即傷後的修復和病後的康復,在相當程度上不用依賴醫生的治療而得以進行。中醫裏也有「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樣的話,說的是:與其讓庸醫診治,不如等待身體自癒,反而更符合醫理。
「天然的治癒力」的現代解釋則是:人體內部有自我修復的獨特機制,人體器官如心臟、橫膈等,擁有的潛在能量十分豐富,遠遠超過正常生命活動的需要。軀體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護自己,並且有自癒的能力。
於是,一種新的治療學產生了。病人自己和醫生一起介入到治療活動中,醫生熟知軀體的自我調節,及自我修復的可能性與局限性,並給病人指導和勇氣上的鼓勵;而作為病人,應該認識到自己體內潛藏巨大的能量。
當我們想到那些力量,時刻準備著為機體利益而工作,其實就在我們機體自身當中時,我們就可以丟掉為管理肉體工務而操心的枷鎖,並從奴隸狀態下解放出來,去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與珍奇。健康更不再是一種追求,而是我們生存的實在。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從頭到腳說健康—黃帝內經養生智慧2》剛一出版,即登上了全國各大書城的暢銷書排行榜,得到很多讀者的厚愛,《曲黎敏談養生—黃帝內經養生智慧3》,在前書的基礎上,加入更多對人體臟器常識、人體智慧的解讀,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真正學習到中醫與養生的智慧,同時也讓大家明白: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自有讓人反反覆覆閱讀和思考的價值。
學習中醫,也不是讀幾本書那麼簡單,必須是在體悟生命、認識自我、認識自然的實踐中,完成對人體智慧乃至生命智慧的認知。
特色介紹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榮登誠品、金石堂、博客來、法雅客、三民、Page One書局暢銷書排行榜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入選誠品2008年好書 Top 100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入選金石堂2008年好書 Top 300
掌握不生病的智慧 解讀神妙中醫養生
很多人並不是死於疾病
而是死於不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變習慣才是健康關鍵
參悟大道至簡、真切實用的養生智慧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深刻的認知,雖然不一定要明醫理、明藥理,但一定要明生活、明情理。講《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無非是一種方便法門,是?磚引玉,是多少年苦心積慮學習的一次總結,是一次分享,本書獻給所有辛勤的父母、所有親人、所有熱愛生命的同修者。
神奇的老祖宗智慧
《黃帝內經》注重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飲食宜忌等,二千多年來一直是中醫理論的基礎,更是中國人奉行的生活飲食起居大法。它不像西醫書籍總是在解析生理、病理等艱澀專業詞彙,它還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陰陽調和等,說的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調養、體質、飲食、情緒等。
名家開講引領入門
初學者來看《黃帝內經》會感到艱深困難,但聆聽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讀,用現代話語來詮釋,拉近經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每一位有心者都能跨越時代鴻溝,輕易進入浩瀚的中醫領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