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歲前,關閉孩子的過敏基因:中醫兒科名醫的獨門祕訣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雙認證!
★來自四面八方,顏醫師小病人爸爸媽媽的真情推薦──
有了這本書可以撫慰很難掛到號,排隊看診等很久的焦急與失落!
過敏,會威脅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中西醫雙管齊下,趁早關閉孩子的過敏基因,
讓孩子和你不再受苦!
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孩子常抓得血跡斑斑、傷痕累累嗎?
過敏性鼻炎一發作,孩子臉上幾乎分不清是鼻水還是眼淚?
天氣一轉涼,特別是夜裡,孩子常「咻咻」喘不停、睡不好?
不打針、不用一直吃藥!
捏脊+藥浴,減緩症狀,趕走過敏,還能增加親子感情!
■你的孩子有過敏三部曲嗎?
先是異位性皮膚炎,再來是鼻過敏,最後是氣喘,不管不理只會越嚴重!
■過敏兒,是可以根治的!
媽媽們一致大拇指推薦,看王牌兒科醫生如何調養過敏兒,幫你把過敏基因關起來!
■全新的幼兒保健法:「捏脊」。少吃藥,更親密!
比一般按摩更見效!中醫相信,脊柱是防治疾病的要地,捏脊療法對小兒病的療效備受青睞。幫孩子洗澡穿衣時捏捏、按按,深化親子關係也治過敏!
■急症時趕快用:消炎藥浴
身為過敏兒父親,顏醫師不只分析過敏成因,更傳授父母在家就能執行的,根治0~6歲幼兒過敏基因的方法。包含中醫食補、嬰幼兒輕揉捏脊按摩、藥浴,有效改善嬰幼兒體質,讓孩子健康成長。
名人推薦
目錄
序/導讀
給父母的,整合中西醫學的過敏兒居家照護知識
「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要怎麼幫助他?」這是我看診的時候常常在思考的。
大學的時候,開始學西醫臨床學科的我對於中醫感到困惑,寫信給當時學校的董事長陳立夫資政。收到他的回信,告訴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中藥,經吾祖先恙心研究用以治十餘億同胞之疾病而有效者,吾人應用現代科學方法予以證實,不可因自己不懂而棄之也。」我把它裱框起來,掛在辦公室裡,提醒自己不忘初衷,後來,一路在醫學中心完成中西醫兒科訓練、博士學位,還到美國進行科學研究。
民國 99年,我剛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完成三年的免疫學研究訓練,回到台灣後,到病房跟著西醫小兒科恩師林奏延教授查房。在老師的身上學習到的不只是西醫的小兒科知識,還有更多的是看病的態度,每天公務繁忙的老師,早晚兩次的查房,把小小病患當作是自己的孩子或孫子看待,做出對病患最好的臨床判斷和選擇,讓許多家長得以放心地把小孩子交到老師手上治療。
民國102年,我帶著幾個兒科醫師搭機到四川成都,拜訪曾經來台講學的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李秀亮教授。李教授對病患視病猶親,我常看到她接到打來詢問病情的電話,在電話裡仔細交代家長中藥煎煮服用的方式。最近收到李教授寄來她在大陸出版的書,還殷切提醒我:「中醫的生命在於臨床,要勤於臨床,躬身實踐。」
我的中西醫兒科啟蒙,不管是西醫小兒科或是中醫兒科的教授,我在他們身上都看到身為兒科醫師對小小病患的愛心、細心與耐心。
臨床上,常常覺得中醫、西醫各有擅長,但是整合不易。家長缺少一個能夠提供中西醫整合照護的知識平台,坊間的中醫保健書籍,好像也缺少了那麼一塊整合中西醫育兒知識的資料。台灣專門從事中醫兒科醫療的醫師也不多,於是我興起在報章雜誌撰寫兒科專欄衛教文章的想法,開始在《親子天下》《育兒生活》《嬰兒與母親》《康健》雜誌等平面或是網路媒體,接受採訪或撰寫專欄文章。這次有機會出版第一本給家長看的中醫衛教書,雖然我還未及兩位恩師一樣的歷練與經驗,但仍期許自己可以把他們教導我的知識,加上我在臨床實踐的經驗與科學研究的驗證,整合中西醫育兒照護知識,提供給家長參考,盼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長。
試閱
前面提到,身體的臟腑如果沒有得到來自氣血的足夠滋養,會造成生病現象。特別是有慢性過敏疾病的小朋友,臟腑的功能肯定出了問題!
中醫認為「肝主筋,心主脈,脾主肉,肺主皮毛,腎主骨」,精闢地說明了身體最重要的五個臟器,掌管了全身健康與否。
☉「肝」掌管神經系統與筋,筋包括韌帶、肌腱等,筋的生理功能的維持需仰賴肝血的滋養。
☉「心」掌管循環系統與血脈,還包括血脈的循環以及心神情智。
☉「脾」掌管了消化系統與肌肉,體型的胖瘦和脾胃有很大關係。
☉「肺」掌管呼吸道系統與皮毛,皮毛指的是身體表面所有的皮膚、黏膜。
☉「腎」掌管骨骼,還有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
比方說腎臟不好的人,骨頭就不會強壯,很多早產兒先天腎氣不足,所以全身骨架瘦瘦小小的。而後天脾胃不好的小朋友,吃東西的胃口差,自然不會長肉。
兒童過敏多半與肝、肺、脾的機能缺損有關
五臟所掌管的疾病中,與小朋友過敏關係最密切的,就屬「肝」「肺」「脾」這三個臟器所掌管的機能。
先來說說肝,中醫所說的「肝」是一個需要升發、伸展的臟器,協助中醫所說的「氣機」,也就是氣的運行。如果氣機悶住了,就會產生「肝氣鬱結」的現象,肝會受損,導致脾氣暴躁、代謝出問題等。
肝還有「藏血」的功能,我們常常聽到「肝血」兩字,就是指肝可以幫忙儲存血液,進而滋潤全身。
如果身體沒有肝血的滋潤,身體就會枯竭。例如:有些人的臉色看起來白或是蠟黃,很有可能是肝不好。有些人指甲顏色不夠紅潤、容易剝落,或是晚上睡覺腳會抽筋,也是肝血無法滋潤到身體末端的最好證明。
有些小朋友長期有呼吸道問題,甚至常會不自覺地揉眼睛、擦鼻子,才感覺比較舒服點。中醫認為,這是外來的「風邪」影響肺(呼吸道系統)和肝(神經系統),呼吸道裡的神經系統感覺到異樣,於是出現打噴嚏的症狀。更嚴重的小朋友還會有反覆擠眉弄眼、清喉嚨、眨眼睛等症狀,這是除了肺、呼吸道系統以外,更進一步造成肝、神經系統的損傷,除了過敏,還夾雜有「風」的狀況跑出來。中醫以「肝風內動」來形容肝血沒有辨法滋潤到筋、肌肉、韌帶、肌腱,所以會出現身體局部抽動的現象,這些抽動就好像風吹過一樣。
皮膚過敏的小朋友,肝也是不好的。因為與肝有關的身體經絡,除了熱邪,還很容易跑進濕氣,讓肝變得又濕又熱,當肝經有濕熱的時候,皮膚除了紅紅燙燙的,也有不少滲出物跑出來。特別是異位性皮膚炎, 除了肝不好之外,脾、肺、心也有受損的情況,不只皮膚抓得又紅又癢,睡眠也不安穩,情緒也容易暴躁。每次看到因為這樣來就診的小朋友,總讓我非常心疼。
關閉過敏的基因!怎麼做?
過敏與家族遺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
根據研究,倘若爸爸或媽媽其中一人有過敏疾病,子女過敏發作的機率是29%,等於每生三個小孩就有一個過敏。又,如果父母兩人都有過敏疾病的話,子女會過敏的機率為47%,幾乎是每生兩個小孩就有一個是過敏兒!
看診時,對於第一次帶孩子來看病的家長,我都會問他們有沒有過敏病史。根據我多年累積的治療經驗,當爸媽兩人都有過敏,生下來的老大有過敏的話,老二通常沒有過敏。幾乎和研究統計數據雷同,相當有意思。
此外,我也經常遇到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病史的爸爸或媽媽,小朋友卻是遺傳到非呼吸道問題的異位性皮膚炎。這種情況下,爸媽更要注意小心照顧孩子,避免演變成「過敏三部曲」。許多家長都在問:「既然過敏有可能是遺傳基因作祟,那麼過敏能不能根治呢?」
我都會這樣回答:「我們沒辦法改變先天的基因,但是我們可以把基因關閉。」怎麼說呢?借用一位我十分敬重的美國教授的形容:「我們的基因不會改變,這好比是『命』,但基因的表現會受到很多因素改變,就好比是『運』。」沒錯,這種造成基因表現關閉或打開的方式叫作表觀遺傳基因(epigenetics)改變,如果我們可以把體質調理到一個平和的狀態,就可以關閉過敏的基因,達到表觀遺傳基因改變的目的。
現在國外有很多科學研究發現,雖然很多人有著相同的基因序列(例如癌症或過敏的基因),但是藉由我們的飲食、養育方式,甚至中藥,可以決定基因的表現是開啟或關閉,來達成關閉過敏基因的目的。反過來看,過敏的基因也可能會被打開,比如說爸爸媽媽沒有過敏史,但是小孩卻有過敏的表現,這多半是後天的餵養方式、飲食習慣、居住環境,造成孩子的過敏基因被打開,此時,我們要針對不同性質的過敏體質進行調理。
不同季節的過敏體質調理
不同節令及氣候會影響體內的臟腑,每個季節都有對應的臟腑所好發的疾病。而且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表現症狀。若能針對季節對應的臟腑加強保養,可以有效控制過敏。
☉春天要養肝
剛進入春天、或是春末轉夏初時,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總是會狂打噴嚏、流鼻水。冬天過後,萬物萌發生機的春天氣溫仍低,濕濕冷冷的,當冷空氣進到身體裡,和體內的熱氣相遇,掌管身體神經系統的肝就會出現「肝逆作嚏」的現象,很容易打噴嚏、流鼻水。所以春天要養肝,把肝照顧好。
☉夏天要養心
夏天氣候又濕又熱,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患者特別辛苦,隨時都癢得厲害,經常全身抓得血肉模糊,讓大人看得好心疼。此外,夏天也是腸胃炎、腹瀉、濕疹的好發季節。
夏天要特別保養的臟腑是「心」,因為心管掌「脈」,當血液、血脈循環都能健康運行,身體紅癢的情況就能得到緩解。
☉夏末初秋要養脾
☉秋天要養肺
☉冬天要養腎過敏性鼻炎的中醫調理法
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這三個症狀,西醫歸類在鼻子過敏的範疇,經常以抗組織胺藥物減少鼻涕、鼻水的分泌。中醫則認為,此三個症狀的治療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建議以調理「肝」「脾」「肺」三者來著手。
首先,中醫緩解打噴嚏的反應,是用「益氣固表」來處理。打噴嚏是「肝逆作嚏」,是身體與外來邪氣、過敏原打仗的階段,如果太激烈,就要想辨法讓身體緩解一下,不要反應太過劇烈。因此會使用有「疏肝」特性的中藥,讓神經反應不要太強烈,同時加入補氣的藥方,把黏膜的「表」固住,讓黏膜不會太輕易被過敏原所侵犯。
鼻塞和鼻竇炎的藥方
過敏性鼻炎如果變成鼻塞,甚至嚴重到鼻竇炎,中醫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之一叫作「溫通開竅」,例如石菖蒲、路路通等藥材,可幫助祛濕氣、通孔竇。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具揮發性的芳香類藥物,因為藥材的香氣成分可化濕、開竅,減緩過敏作用。中醫常用薄荷葉、辛夷花、蒼耳子,再加上白芷,這四味藥合起來叫「蒼耳散」;另一帖則是「辛夷散」,當中含有辛夷花、白芷、升麻、藁本、防風、川芎……等幾味藥。以上兩種是中醫經常用在鼻子過敏,特別是針對鼻塞的用藥,聞起來味道很好,能夠幫助鼻子暢通。
根治過敏性鼻炎要從體質調理下手
有些家長還會問:「過敏性鼻炎難道不會一整天都不舒服嗎?」
「會!」過敏性鼻炎非常嚴重的小朋友,從早到晚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接續不斷,不過這算是比較嚴重的例子,需要靠醫生的專業來辨別。
過敏性鼻炎有很多情況,症狀相當複雜,但在門診時,常常遇到家長自行判斷,告訴醫生說小朋友已經感冒好幾個月都沒好,常常在醫師仔細看診之後,才發現小病人其實是罹患了過敏性鼻炎。
單純只用緩解症狀的藥物,無法完整治本。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式,應該包括體質調理、正確飲食,以及環境控制,才能根本改善。
過去我發表在《國際兒童耳鼻喉科醫學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雜誌的研究發現,台灣的兒童過敏性鼻炎,多半是中醫講的寒性體質,這一類的證型是可以用溫肺祛寒的中醫藥治療來改善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兒必做!改善急、慢性疾病的按摩與捏脊
醫師的工作真的很繁重,但是回到家之後,我和孩子晚上必做的兩件事,就是穴道按摩與捏脊。
穴道按摩和捏脊療法都是中醫治病的方法之一,可以調節經絡、促進氣血循環、改善臟腑功能等。尤其是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慢性疾病的孩子,或是孩子有感冒、發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問題時,我都會建議家長幫孩子進行按摩及捏脊。不過,孩子若有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避開皮膚病灶,因為越按皮膚反而會紅癢得更厲害。
不少家長都認為按摩和捏脊需要專業的技術,其實不用想得太嚴肅,可以趁著和小朋友玩遊戲時,或是剛洗完澡,還沒給孩子穿上衣服前,「抓過來按一按」,小朋友會覺得好玩、不容易排斥,久了還會愛上按摩和捏脊,吵著要父母玩「抓抓、按按」遊戲呢!
☉捏脊是捏椎脊兩旁的膀胱經
「捏脊」,其實並不是真的捏脊椎,而是捏脊椎旁邊的經絡。大家應該都聽過「任督二脈」,任脈是在身體的前方,而督脈則在後背順著脊椎走,這是一條對身體非常重要的經脈。背部督脈的兩邊有膀胱經,牽連著許多穴位,經常刺激這些經絡及上面的穴位,可以幫助氣血循環、促進淋巴排毒、增進呼吸道機能,好處多多。
適合氣喘、過敏性鼻炎孩童的中藥藥方
不少家長會拿著藥方問我:「網路上流傳的中藥藥方,是否適合過敏的孩子服用?」
我看了一下配方,其中有些可以使用,但不少是以訛傳訛的錯誤配方。小孩子的體質非常嬌貴,建議各位家長最好還是先諮詢中醫師才使用,千萬不要隨便到中藥行抓藥給孩子吃啊!
下面我將提供幾帖門診常用的中藥飲方,適合給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調理保養,至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則建議使用藥浴來改善。不過,這幾帖藥只適合作為居家保健用,對於病況一般的孩童具有改善的效果。如果是病情較複雜的,建議家長諮詢合格的中醫師是否合適使用。改善手腳冰冷
這帖藥方可泡澡或單純泡腳,讓身體比較溫暖,加強代謝循環,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小朋友,使用後會比較好入睡,幫助一覺好眠。
☉療效
紅花可活血,適用於小朋友冬天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症狀。
☉使用法
1.準備大湯鍋。加水蓋過藥材約3公分,開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15分鐘後關火。
2.過濾掉中藥材,取出藥液,此為第一份藥汁。
3.將中藥材再煮一次,第二次只需加水蓋過藥材即可,同開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15分鐘後關火,過濾中藥後,即為第二份藥汁。
4.將第一、二份藥汁混合,一帖藥可以分作兩天使用,每晚洗浴一份即可。
5.將一份的藥汁倒入37℃洗澡水中即可泡澡,水位不能高於心臟,約泡10∼15分鐘,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浴後再用清水沖乾淨。
過敏小朋友的飲食原則
了解了過敏需要進行飲食的控制與調理後,那應該怎麼吃才好呢?
至少要遵守兩大原則:
1.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
過敏小朋友的飲食原則,首重「均衡」!
家長在準備三餐時,一定要考慮涵蓋各種營養素,包括澱粉、脂類、蛋白質、蔬菜等,最好每餐都能均衡攝取到。
2.最好戒掉零食
零食除了含有大量人工添加物外,不少也使用了基因改造澱粉,而且多為油炸調理,只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此外,小孩的胃容量小,零食吃多了,正餐一定吃不好,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失衡而長得過胖或過瘦。
天天喝蔬菜湯,可確保飲食均衡
「飲食均衡」聽起來簡單,但臨床上,不少家長都抱怨:「小朋友都不愛吃青菜,怎麼辨呢?」其實,我家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不喜歡吃青菜,也不愛咀嚼。怎麼辨呢?我和太太便想出了「煮蔬菜湯」的辨法,把很多蔬菜的營養成分煮進湯裡,孩子不愛吃蔬菜,喝營養滿點的湯也可以。這是我們從多數歐洲人每餐都愛喝的「蔬菜湯」得到的靈感。我們家的蔬菜湯不一定都會放肉,但每天會變化不同顏色和蔬菜種類,全方位地攝取各種營養。☉蔬菜湯好喝的秘訣
蔬菜湯已是我們家的常備菜,我們的經驗是,要讓湯頭變好喝,有幾個小秘訣:
1.湯裡加洋蔥!洋蔥可以讓湯的味道變甜甜的,很好喝。
2.把胡蘿蔔刨絲、南瓜切小塊放進湯裡,煮到夠熟夠軟時,會融出甜甜的味道,就算是平常不吃胡蘿蔔、南瓜,討厭這類蔬菜腥味的小朋友,也會變得喜歡吃。
3.牛蒡能使蔬菜湯的味道變得不苦,而且只要一點點的牛蒡就很營養了。
4.普遍受到小朋友喜愛的玉米也很適合熬煮蔬菜湯。
5.大人也要多喝、常喝,小朋友都喜歡模仿大人,如果家長自己也喜歡,小朋友自然會跟著一起喝。
過敏兒的宜/忌食材
在此列出五種常見體質適合和忌諱的食物屬性表。可能會有家長要問:「我家孩子體質偏寒,是不是就只能吃某一類食物 ?」「老大、老二的體質一個偏寒、一個偏熱,這樣要怎麼準備食物啊?」
這問題不難解決,只要善用烹調方式及多種類的攝取食物,利用食物的互補性,就能獲得多樣的營養成分。舉例來說,原本屬於涼性的空心菜,只要在炒菜時,拌入偏熱性的蒜頭一起烹調,就能改變食物的性味,使其成為較平性的成分,適合各類體質的人食用。
各種體質宜/忌飲食原則
體質 適合的食物 應避免食用
體質平和型 平性食物、涼性食物、溫性食物 只要不過量,各類食物都可酌量攝取。
體質偏虛寒型 平性食物、溫性食物 避免給予單一寒涼食物,或是難以消化的食物,如高油脂、高蛋白。
體質偏濕型 平性食物 避免給予單一寒涼食物,或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帶殼海鮮類蛤蜊、牡蠣等。
體質偏虛熱型 平性食物、涼性食物 避免給予單一溫燥屬性及糖分高的食物。例如烘焙過的堅果與羊肉。
體質偏實熱性 涼性食物 避免給予單一溫熱燥性食物,或是高油脂、高糖份、高蛋白食物。
★注意:不管哪一類體質,一律戒吃零食及人工添加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