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名師引領您進入【中醫堂奧】的捷徑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想學習中醫藥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嗎?
由名中醫總結親授中醫藥學。
包括豐富理論、藥方精華、穴位圖解。
由淺入深,引領初學者一探中醫藥學的奧妙。
學好中醫藥的秘訣在於:
▲從理解開始學習中醫藥。
中醫的精隨在於概念原理與實踐調配,而非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所以書中以淺白的文字、中醫看診的實際紀錄及各類圖表,用輕鬆有趣的方式總結中醫藥的知識與概念,讓初學者能快速學習中醫藥的專業知識。
▲清晰明瞭的講解方式
書中內容分成18個章節,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案例,讓讀這本書的你循序漸進,讀懂中醫藥到底有什麼秘密?
☯五行生剋怎麼用在治病上?
☯原來生病和陰陽失調有關?
☯吃中藥不只治病還可以塑身美容?
☯刮痧與按摩居然是中醫必備的技巧?
☯針灸竟然能治好失聲?
☯中醫透過望、聞、問、切到底能知道甚麼?
☯把脈真的能測出病情嗎?
一切解答都在本書中。
本書特色
◆以淺顯易懂的案例講解中醫原理
以實際行醫個案,講解中醫藥的原理及療效,加上使用特製圖表輔助講解中醫原理和學說,讓中醫藥的學術理論不再抽象難解。
◆獨家自創口訣大放送
收錄中藥要訣、經脈穴位口訣等,輕鬆記憶常見藥方配方,以及人體經脈運行原理,遠離死記硬背專業術語,使學習中醫藥有趣又實用。
◆超大圖解人體經脈穴位,一次明瞭穴位運行原理
包含特別翻譯的經脈古典文獻和簡潔流暢的人體穴位圖,除去晦澀古文和密集經脈圖片的傳統形象,讓你發現學習經脈穴位也可以很簡單。
目錄
緣起
第一堂課:中醫的理法方藥
第二堂課:中醫的基礎知識
第三堂課:陰陽學說
壹、陰陽學說的概念
貳、陰陽學說的五大基本內容
参、調整陰陽是中醫治病的總綱
肆、陰陽失調就是偏盛或偏衰
第四堂課:五行學說
壹、中醫的五行生剋治病論
貳、五行與難經藏象系統歸類表
參、五行生剋關係模式圖
肆、五行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
第五堂課:藏象(臟腑)學說
第六堂課:經絡學說
第七堂課:氣血津液學說
第八堂課:病因病機學說
第九堂課:中藥概論
第十堂課:中藥總藥訣
壹、作者常用的中藥總藥訣
貳、作者臨床用藥精華錄
參、附錄:中藥的四大治療作用
第十一堂課:中醫精髓錄
壹、八綱辨證與治病八法
貳、漫談證型:以虛證舉例說明
參、中醫百病臨床辨證
第十二堂課:中醫診斷方式
以診所側記舉例說明
第十三堂課:方劑的組成
以四君子湯為例說明方劑的組成原則
第十四堂課:中醫方劑的運用
壹、古方今談一:六味地黃丸
貳、古方今談二:蔘苓白朮散
参、古方今用一:健胸豐乳有秘方
肆、古方今用二:減肥消脂有秘方
第十五堂課:傳統草藥療法
壹、免疫健康茶既保健又防病
貳、男子白濁女子白帶草藥方
參、中草藥可根治攝護腺肥大症
肆、中草藥治肺癌有奇效
第十六堂課:經絡醫學
壹、十二正經
貳、奇經八脈
第十七堂課:經絡醫學的應用
壹、神奇的無痛刮痧治病術
貳、飛經走穴拔罐法
參、全身按摩技巧彙編
第十八堂課:中醫藥驗方集錦
台灣首府大學‧中醫藥概論期末報告
附錄:林國華博士針灸專業特別介紹
特別附錄:林國華博士專業論文精選
論文一:腹針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論文二:玉能量結合精油開經點穴保健手法
序/導讀
緣起
台灣地區的「中醫藥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全世界都在研究中醫及中草藥,特別是博大精深的「經絡」。西醫的發源地歐美各國都興起學習中醫針灸,世界衛生組織WHO並肯定針灸治療42種病症優於用藥。目前台灣地區的各大醫院都已經成立中醫門診部,各大學院校也開設與中醫藥相關的通識課程,可見研習中醫藥的風尚已成為新潮流。
我個人基於三十年來與中醫中藥的結緣,並且在海峽兩岸研習中醫、中藥及針灸、推拿,總結了很多經驗結晶,並因緣際會走上中醫藥教學這條不歸路。在台灣是教育部的固定講師,在中國是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在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教授中藥炮製與氣功推拿;在佛光大學教授中醫養生學、中醫辨證學、中醫治療學、中醫美容學、中醫推拿學、經絡治療學、經絡美容學及針灸推拿學;在台灣首府大學教授中醫藥概論、醫學概論、生理學、健康與疾病、傳統醫學療法概論、健康休閒導論、經絡養生、營養與美容、美容與保健學、芳療理論與實務……等20門課程;並且在崇右科技大學教授藥膳養生管理;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教授傳統整復推拿學;輔仁大學教授藥膳學;萬能科技大學教授傳統整復推拿;新竹教育大學教授氣功養生;花蓮慈濟技術學院教授輔助與另類醫學……也應邀到公家機關、民間社團演講中醫藥的專題,並在相關的企業擔任中醫中藥方面的專業培訓講師,同時也在電腦網路開設【中醫藥教學在台灣】部落格(隨意窩),點閱人數已有超過十萬人,並有千百人回應。
很多從事西醫藥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林老師,其實我們很想瞭解中醫藥,也相信中醫真的博大精深,聽說「陰陽學說」是中醫的核心,也是學中醫的開始,但是每次拿起中醫藥的書籍,看到《黃帝內經》例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靈樞‧陰陽繫日月》曰:陰陽者,有名無形……本來偶有失眠的情形,但每次堅持不到兩頁就睡著了」。我說:學中醫應從中醫基礎理論入門,不要從黃帝內經入門,例如:中西醫學都以人體的「五臟六腑」為核心,中醫以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用陰陽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對立與統一關係,並將「五臟六腑」入五行,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聯繫關係。台灣因為以考試領導教學,中醫檢考不考中醫基礎理論,卻考斷章取義的「內經知要」,內容全都是醫古文,因此扭曲了學習中醫的路徑。
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知識」加上學習者的「思維」。中醫藥雖然博大精深,但是也有學習捷徑,俗話說得好:讀千本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又不如名師開悟。我願把畢生所學與體會透過著作與實地教學傳承給下一代。書名取:初學中醫藥的十八堂課,是因為大學每學期有十八週,每週一堂課。這是寫給選修「中醫藥概論」的學生及有意「自學中醫藥」者研讀的一本好書,深入淺出的引導讀者走入中醫藥堂奧的入門捷徑。書末的附錄及特別附錄(論文)更是最值得品味的篇章,因為作者把【玄空派】的武醫點穴絕學以「開經點穴推拿按摩手法」公開給擁有這本書的讀者做為最重要的禮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