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600多種中草藥,均為教科書、藥典,或地方較常用的藥物,以常用或通用的中藥名為正名,並將與中藥名不同名的原植物名、別名、來源、採收加工、藥材或飲片性狀、性味歸經、功能與主治的順序描述一併列出。
                        
					目錄
	一、解表藥 /001
	發散風寒藥 /001
	桂枝—肉桂 /001
	麻黃—草麻黃 /002
	紫蘇 /003
	生薑—薑 /004
	香薷 /005
	防風 /006
	荊芥 /007
	白芷—杭白芷 /008
	細辛 /009
	細辛—地花細辛 /010
	蒼耳子—蒼耳 /011
	辛夷—玉蘭 /012
	荷花玉蘭 /013
	蔥白—蔥 /014
	胡荽—芫荽 /015
	檉柳 /016
	鵝不食草—石胡荽 /017
	廣西九里香 /018
	東風橘—酒餅勒 /019
	山小橘 /020
	野芫荽—刺芹 /021
	蛇白子—山香 /022
	落馬衣—廣防風 /023
	發散風熱藥 /024
	薄荷 /024
	牛蒡子—牛蒡 /025
	桑葉—桑 /026
	蟬蛻 /027
	菊花—菊 /028
	蔓荊子—蔓荊 /029
	柴胡 /030
	升麻 /031
	葛根—野葛 /032
	淡豆豉—大豆 /033
	浮萍 /034
	大浮萍—大薸 /035
	筆管草—節節草 /036
	冰糖草—野甘草 /037
	磨盤草 /038
	蛇尾草—水珍珠菜 /039
	榕鬚—榕樹 /040
	臭草—芸香 /041
	大葉桉 /042
	虎耳草 /043
	苦丁茶—苦丁茶冬青 /044
	狗仔花—鹹蝦花 /045
	二、清熱藥 /046
	清熱瀉火藥 /046
	決明子—決明 /046
	知母 /047
	梔子 /048
	夏枯草 /049
	蘆根—蘆葦 /050
	淡竹葉 /051
	蓮子心—蓮 /052
	鴨跖草 /053
	密蒙花 /054
	青葙子—青葙 /055
	荸薺 /056
	苦瓜 /057
	清熱燥溼藥 /058
	南天竹葉—南天竹 /058
	黃芩 /059
	黃蓮 /060
	黃柏—黃皮樹 /061
	苦參 /062
	功勞木—闊葉十大功勞 /063
	黃籐—籐黃蓮 /064
	三叉虎—三叉苦 /065
	清熱解毒藥 /066
	馬勃 /066
	金銀花—忍冬 /067
	山銀花—紅腺忍冬 /068
	山銀花—華南忍冬 /069
	山銀花—灰氈毛忍冬 /070
	毛柱金銀花—水忍冬 /071
	連翹 /072
	板藍根—菘藍 /073
	南板藍根—馬藍 /074
	蒲公英 /075
	魚腥草—蕺菜 /076
	射干 /077
	白頭翁 /078
	野菊花—野菊 /079
	白花蛇舌草 /080
	山豆根—越南槐 /081
	穿心蓮 /082
	土茯苓—光葉菝濴 /083
	土牛膝 /084
	膨大海 /085
	腫節風—草珊瑚 /086
	重樓—七葉一枝花 /087
	重樓—滇重樓 /088
	台灣敗醬 /089
	紅籐—大血籐 /090
	秦皮—白蠟樹 /091
	馬齒莧 /092
	千里光 /093
	白花鬼針草 /094
	餘甘子 /095
	金果欖—青牛膽 /096
	金蕎麥 /097
	半邊蓮 /098
	烏毛蕨貫眾—烏毛蕨 /099
	赤藥—芍藥 /100
	木芙蓉葉—木芙蓉 /101
	半枝蓮 /102
	硃砂根 /103
	木蝴蝶 /104
	綠豆 /105
	羊蹄草—一點紅 /106
	扛板歸 /107
	鐵莧菜 /108
	蕉芋 /109
	扭肚籐 /110
	馬鞭草 /111
	馬纓丹 /112
	雞骨草—廣東相思子 /113
	毛雞骨草—毛相思子 /114
	白英 /115
	玉簪花—玉簪 /116
	無花果 /117
	古羊籐—馬連鞍 /118
	玉葉金花 /119
	烏蘞莓 /120
	耳鉤草 /121
	鱗衣草—鱗花草 /122
	海芋 /123
	假海芋—尖尾芋 /124
	子草—延葉珍珠菜 /125
	了哥王—南嶺蕘花 /126
	大蛇藥—幌傘楓 /127
	木棉花—木棉 /128
	路邊青—大青 /129
	牛白籐 /130
	金邊虎尾蘭 /131
	苦石蓮—喙莢雲實 /132
	涼薯—豆薯 /133
	山大刀—九節木 /134
	山半支—凹葉景天 /135
	佛甲草 /136
	迎春花 /137
	蟛蜞菊 /138
	大理花&mda
					
				序/導讀
	【前言】
	中國的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歷史時期,中醫藥為人類的健康與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人們與疾病鬥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本草學從秦漢時期至今歷經幾千年,得到不斷壯大、豐富和發展,說明它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中藥作為天然藥物資源的寶貴財富,中藥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不斷吸引著世人的目光,他們希望在利用中藥治療和保健的過程中更加合理、科學,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萬千,為中草藥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中草藥資源。但具有原植物及其藥材或飲片彩色原圖和性狀描述,同時又有較詳細的功效應用的本草(中藥)學著作相對較少,而中藥中同一藥物不同來源(多來源)或同一基原植物(同來源)其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藥用功效、用途,因而其配伍應用也不同。人們在(中藥學上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二種以上的藥物結合在一起)應用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用藥混亂或用藥不準確的現象,因此,本書力求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力爭在中藥的基礎原理、藥材或飲片的鑑定、鑑別以及功效應用方面做到通俗易懂、易於掌握,在中藥材或飲片的選擇上力圖選擇道地藥材或優質藥材。
	本書收錄了 600多種中草藥,均為教科書、藥典或地方較常用的藥物,以常用或通用的中藥名為正名,並將與中藥名不同名的原植物名一併列出。本書內文按中藥名、別名、來源、原植物、採收加工、藥材或飲片性狀、性味歸經、功能與主治的順序描述,並附有植物形態和藥材或飲片特徵圖。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時間比較倉促,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和指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