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關聯式創新(INVENRELATION)設計新中藥配方
Applying Invenrelation to Design New Chinese Herb Formulas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前言◎
在這個強調跨領域融合與創新加速的時代,如何設計出符合現代需求、又延續傳統智慧的中藥配方,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本書所探討的「關聯式創新」,正是一種應對這項挑戰的全新思維框架。
若要用一句話定義關聯式創新,那便是:一種運用符號關係來發明新事物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不同於單一經驗的延伸,它強調的是有系統地發現、分析並重組各種「關聯」,進而催生出真正創新的成果。
核心在於「符號關係運算」。這並非僅僅是數學或程式語言的技術,而是一種通用語言,用以描繪並理解我們世界中隱含的模式與結構。從自然科學到工程設計,從經濟分析到演算法優化,符號關係運算無處不在。它不只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更提供了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與系統建模的能力,是促進創新與深化理解的基礎。
應用於中藥創新時,這樣的思維格外有價值。當我們有了創造新配方的目標,便會開始蒐集資料:疾病症狀、藥物性味歸經、治療機理、傳統配伍、現代實驗結果等。這些資訊在關聯式創新的過程中會被轉化為一組組符號,彼此間形成可運算的結構關係。透過這樣的架構,我們不僅能夠系統性地整理現有知識,更能從中推演出未被發現的潛在組合,設計出既合乎中醫邏輯,又具備現代解釋力的新方劑。
關聯式創新所生成的成果不限於配方本身,還可能包括新的辨證思維模式、新藥材分類方式、新藥理機制的假說,乃至於全新的診療流程。只要能透過語言或邏輯描述,這些發明都可以透過「發明關係」來構造。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理解關聯式創新的原理與方法,並以實際的中藥設計案例展示如何將之應用於藥方創新。我們誠摯期盼,這本書能為中醫藥界與創新實踐者,提供一種嶄新的視野與可行的工具,讓中醫藥在現代社會中不僅被理解,更能被拓展、被創造、被再定義。我要感謝學習林建良老師中醫課堂筆記並從中得到啟發。最後,我也要深深感謝加州中醫師和加州白水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康明蘭,因為我從她那裡學習到許多寶貴的中醫知識。
本書撰寫期間,部分文字表達與語句潤飾,曾透過 OpenAI 所開發的人工智慧語言模型 ChatGPT 進行修訂建議,特此誌謝。
在這個強調跨領域融合與創新加速的時代,如何設計出符合現代需求、又延續傳統智慧的中藥配方,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本書所探討的「關聯式創新」,正是一種應對這項挑戰的全新思維框架。
若要用一句話定義關聯式創新,那便是:一種運用符號關係來發明新事物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不同於單一經驗的延伸,它強調的是有系統地發現、分析並重組各種「關聯」,進而催生出真正創新的成果。
核心在於「符號關係運算」。這並非僅僅是數學或程式語言的技術,而是一種通用語言,用以描繪並理解我們世界中隱含的模式與結構。從自然科學到工程設計,從經濟分析到演算法優化,符號關係運算無處不在。它不只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更提供了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與系統建模的能力,是促進創新與深化理解的基礎。
應用於中藥創新時,這樣的思維格外有價值。當我們有了創造新配方的目標,便會開始蒐集資料:疾病症狀、藥物性味歸經、治療機理、傳統配伍、現代實驗結果等。這些資訊在關聯式創新的過程中會被轉化為一組組符號,彼此間形成可運算的結構關係。透過這樣的架構,我們不僅能夠系統性地整理現有知識,更能從中推演出未被發現的潛在組合,設計出既合乎中醫邏輯,又具備現代解釋力的新方劑。
關聯式創新所生成的成果不限於配方本身,還可能包括新的辨證思維模式、新藥材分類方式、新藥理機制的假說,乃至於全新的診療流程。只要能透過語言或邏輯描述,這些發明都可以透過「發明關係」來構造。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理解關聯式創新的原理與方法,並以實際的中藥設計案例展示如何將之應用於藥方創新。我們誠摯期盼,這本書能為中醫藥界與創新實踐者,提供一種嶄新的視野與可行的工具,讓中醫藥在現代社會中不僅被理解,更能被拓展、被創造、被再定義。我要感謝學習林建良老師中醫課堂筆記並從中得到啟發。最後,我也要深深感謝加州中醫師和加州白水大學中醫學院教授康明蘭,因為我從她那裡學習到許多寶貴的中醫知識。
本書撰寫期間,部分文字表達與語句潤飾,曾透過 OpenAI 所開發的人工智慧語言模型 ChatGPT 進行修訂建議,特此誌謝。
目錄
目錄
前言
關聯式創新簡介
★中醫方劑八法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消法
補法
★中藥之配伍
★應用關聯式創新發明新方劑的方法
實施例1
實施例2
★解表劑
桂枝湯
桑菊飲
銀翹散
柴葛解肌湯
人參敗毒散
★清熱劑
白虎湯
清胃散
導赤散
瀉心湯
黃連解毒湯
龍膽瀉肝湯
白頭翁湯
青蒿鱉甲湯
★瀉下劑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麻子仁丸
潤腸丸
★和解劑
小柴胡湯
四逆散
逍遙散
半夏瀉心湯
★治燥劑
杏蘇散
百合固金湯
麥門冬湯
祛濕劑
五苓散
豬苓湯
五皮散
平胃散
藿香正氣散
八正散
真武湯
蠲痹湯
★溫裡劑
理中丸
吳茱萸湯
小建中湯
大建中湯
四逆湯
★補益劑
四君子湯
參苓自朮散
補中益氣湯
生脉散
四物湯
當歸補血湯
歸脾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六味地黄丸
左歸丸
金匱腎氣丸
右歸丸
★理氣劑
越鞠丸
半夏厚樸湯
蘇子降氣湯
橘皮竹茹湯
理血劑
桃核承氣湯
丹參飲
血府逐瘀湯
桂枝茯苓丸
生化湯
溫經湯
★止血劑
槐花散
膠艾湯
收澀劑
玉屏風散
當歸六黃湯
四神丸
金鎖固精丸
固經丸
完帶湯
★安神劑
黃連阿膠湯
酸棗仁湯
甘麥大棗湯
★治風劑
消風散
小活絡丹
鎮肝熄風湯
天麻鉤藤飲
祛痰劑
二陳湯
溫膽湯
清氣化痰丸
貝母瓜蔞散
止咳散
半夏白朮天麻湯
★消導劑
保和丸
★方法總結與評析
前言
關聯式創新簡介
★中醫方劑八法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消法
補法
★中藥之配伍
★應用關聯式創新發明新方劑的方法
實施例1
實施例2
★解表劑
桂枝湯
桑菊飲
銀翹散
柴葛解肌湯
人參敗毒散
★清熱劑
白虎湯
清胃散
導赤散
瀉心湯
黃連解毒湯
龍膽瀉肝湯
白頭翁湯
青蒿鱉甲湯
★瀉下劑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麻子仁丸
潤腸丸
★和解劑
小柴胡湯
四逆散
逍遙散
半夏瀉心湯
★治燥劑
杏蘇散
百合固金湯
麥門冬湯
祛濕劑
五苓散
豬苓湯
五皮散
平胃散
藿香正氣散
八正散
真武湯
蠲痹湯
★溫裡劑
理中丸
吳茱萸湯
小建中湯
大建中湯
四逆湯
★補益劑
四君子湯
參苓自朮散
補中益氣湯
生脉散
四物湯
當歸補血湯
歸脾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六味地黄丸
左歸丸
金匱腎氣丸
右歸丸
★理氣劑
越鞠丸
半夏厚樸湯
蘇子降氣湯
橘皮竹茹湯
理血劑
桃核承氣湯
丹參飲
血府逐瘀湯
桂枝茯苓丸
生化湯
溫經湯
★止血劑
槐花散
膠艾湯
收澀劑
玉屏風散
當歸六黃湯
四神丸
金鎖固精丸
固經丸
完帶湯
★安神劑
黃連阿膠湯
酸棗仁湯
甘麥大棗湯
★治風劑
消風散
小活絡丹
鎮肝熄風湯
天麻鉤藤飲
祛痰劑
二陳湯
溫膽湯
清氣化痰丸
貝母瓜蔞散
止咳散
半夏白朮天麻湯
★消導劑
保和丸
★方法總結與評析
序/導讀
◎關聯式創新簡介◎
什麼是關聯式創新?若只能用一句話來定義,那麼關聯式創新就是一種運用符號關係來發明新事物的思維框架。
符號關係運算至關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用以描述與理解我們周遭世界中固有的模式與結構。這項能力是從科學與工程,到經濟學與密碼學等無數領域的基礎,使我們得以精確且嚴謹地建模、分析與解決問題。符號關係運算提供了批判性思考能力、邏輯推理技巧與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些皆適用於不同領域,並促進創新與技術進步。此外,符號關係運算亦有助於我們做出明智決策,無論是財務管理、風險評估,還是設計有效的演算法與最佳化流程。最終,符號關係運算不僅是一種實用工具,更是一門可豐富我們對宇宙理解的學科,進一步深化我們對其內在之美與複雜性的欣賞。數學科學便是符號關係運算的絕佳例證。
當我們有了創造或發明的目標後,便會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想法、關聯的人物、方法、關係等,這些元素將以符號表示。當符號準備就緒後,便可開始運用符號關係運算,創造出新的事物。下圖即為關聯式創新的流程圖。
請注意,透過發明關係所產生的結果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新事物,包括新材料、新概念、新個體、新方法、新關係,或任何可被人類語言所描述的新創發明。
讓我們從關聯式創新中介紹幾項基本的發明技巧:加法、減法、替換與乘法。這些基本方法足以幫助我們創造出新的中藥配方。若想進一步學習更高階的發明技術,可參考我先前於亞馬遜出版之著作《Invenrelation》(https://www.amazon.com/Invenrelation-Shih-Yu-Chang/dp/1647848733)。
什麼是關聯式創新?若只能用一句話來定義,那麼關聯式創新就是一種運用符號關係來發明新事物的思維框架。
符號關係運算至關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用以描述與理解我們周遭世界中固有的模式與結構。這項能力是從科學與工程,到經濟學與密碼學等無數領域的基礎,使我們得以精確且嚴謹地建模、分析與解決問題。符號關係運算提供了批判性思考能力、邏輯推理技巧與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些皆適用於不同領域,並促進創新與技術進步。此外,符號關係運算亦有助於我們做出明智決策,無論是財務管理、風險評估,還是設計有效的演算法與最佳化流程。最終,符號關係運算不僅是一種實用工具,更是一門可豐富我們對宇宙理解的學科,進一步深化我們對其內在之美與複雜性的欣賞。數學科學便是符號關係運算的絕佳例證。
當我們有了創造或發明的目標後,便會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想法、關聯的人物、方法、關係等,這些元素將以符號表示。當符號準備就緒後,便可開始運用符號關係運算,創造出新的事物。下圖即為關聯式創新的流程圖。
請注意,透過發明關係所產生的結果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新事物,包括新材料、新概念、新個體、新方法、新關係,或任何可被人類語言所描述的新創發明。
讓我們從關聯式創新中介紹幾項基本的發明技巧:加法、減法、替換與乘法。這些基本方法足以幫助我們創造出新的中藥配方。若想進一步學習更高階的發明技術,可參考我先前於亞馬遜出版之著作《Invenrelation》(https://www.amazon.com/Invenrelation-Shih-Yu-Chang/dp/1647848733)。
試閱
★中醫方劑八法★
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中,「方」與「治法」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兩者相互依存、緊密結合,共同構成中醫治療思維的基礎架構。其中,「治法」是辨證施治的策略原則,而「方劑」則是在治法指導下,依據組方原則將多味藥物配伍組合而成的具體實施方式。要達到祛邪扶正、調理陰陽、治癒疾病的目標,治法需與病證相符,方劑亦須與治法相一致,方能發揮其療效。
所謂「方劑八法」,是中醫理論中極具代表性的治療原則,由清代著名醫家程鐘齡於其著作《醫學心悟》中提出,內容包含: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種治療方法。這八法為中醫臨床辨證施治提供了系統性框架,是制定和選擇方劑的重要依據。
以下為八法之簡介:
汗法:透過發汗以祛除體表或肌膚之邪氣,常用於治療風寒表證,具清熱解毒、通達腠理之效。
參考資料:《醫學心悟》.程鐘齡著;《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和法:旨在調和陰陽、臟腑、氣血,使人體恢復平衡狀態,常見於少陽證或寒熱錯雜證之治療。
參考資料:王永炎等,《中醫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下法:引導病邪從腸道下行排出,用於實熱內結、積滯等情形,達到通便泄熱之效。
參考資料:金匱要略研究組,《金匱要略講義》(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
消法:主要用於消除體內痰濕、食積或癥瘕等,促進氣機暢通,恢復正常生理運作。
參考資料:劉力紅,《思考中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吐法:經由催吐將體內毒物、痰飲、食物殘渣等排出,適用於上焦積聚、誤食毒物等急症。
參考資料: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王冰注解,《黃帝內經素問》。
清法:清除內熱、濕熱、火毒等,常用於溫病、熱毒內盛之證,強調清熱瀉火、解毒之效。
參考資料:吳鞠通,《溫病條辨》;中醫教材編委會,《中醫診斷學》。
溫法:以溫熱藥物調理陽虛體質,溫經散寒,恢復人體陽氣,常用於寒證或陽虛證。
參考資料:張景岳,《景岳全書》;胡希恕講解《傷寒論》。
補法:用於氣血陰陽虧虛之證,補充人體所需以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參考資料: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集》;《中藥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總結而言,程鐘齡所提出的「八法」,不僅是中醫對治療策略的高度概括,更為臨床用藥與方劑設計提供了具體準則。透過靈活運用這八種治法,中醫師可因應不同病機選用相應的治療方劑,達到整體調理與個體化治療的目的。
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中,「方」與「治法」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兩者相互依存、緊密結合,共同構成中醫治療思維的基礎架構。其中,「治法」是辨證施治的策略原則,而「方劑」則是在治法指導下,依據組方原則將多味藥物配伍組合而成的具體實施方式。要達到祛邪扶正、調理陰陽、治癒疾病的目標,治法需與病證相符,方劑亦須與治法相一致,方能發揮其療效。
所謂「方劑八法」,是中醫理論中極具代表性的治療原則,由清代著名醫家程鐘齡於其著作《醫學心悟》中提出,內容包含: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種治療方法。這八法為中醫臨床辨證施治提供了系統性框架,是制定和選擇方劑的重要依據。
以下為八法之簡介:
汗法:透過發汗以祛除體表或肌膚之邪氣,常用於治療風寒表證,具清熱解毒、通達腠理之效。
參考資料:《醫學心悟》.程鐘齡著;《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和法:旨在調和陰陽、臟腑、氣血,使人體恢復平衡狀態,常見於少陽證或寒熱錯雜證之治療。
參考資料:王永炎等,《中醫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下法:引導病邪從腸道下行排出,用於實熱內結、積滯等情形,達到通便泄熱之效。
參考資料:金匱要略研究組,《金匱要略講義》(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
消法:主要用於消除體內痰濕、食積或癥瘕等,促進氣機暢通,恢復正常生理運作。
參考資料:劉力紅,《思考中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吐法:經由催吐將體內毒物、痰飲、食物殘渣等排出,適用於上焦積聚、誤食毒物等急症。
參考資料: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王冰注解,《黃帝內經素問》。
清法:清除內熱、濕熱、火毒等,常用於溫病、熱毒內盛之證,強調清熱瀉火、解毒之效。
參考資料:吳鞠通,《溫病條辨》;中醫教材編委會,《中醫診斷學》。
溫法:以溫熱藥物調理陽虛體質,溫經散寒,恢復人體陽氣,常用於寒證或陽虛證。
參考資料:張景岳,《景岳全書》;胡希恕講解《傷寒論》。
補法:用於氣血陰陽虧虛之證,補充人體所需以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參考資料: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集》;《中藥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總結而言,程鐘齡所提出的「八法」,不僅是中醫對治療策略的高度概括,更為臨床用藥與方劑設計提供了具體準則。透過靈活運用這八種治法,中醫師可因應不同病機選用相應的治療方劑,達到整體調理與個體化治療的目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