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找不到回家的路:失智症的最新發展與對策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3個人喜歡
  • 9 180
    20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健康觀念銀髮健康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吳潮聰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元氣齋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9/01

出版情報

現身說法,失智症患者告訴我們的事

2015/07/02 本屆金球獎影后茱莉安摩爾,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裡飾演一位才智過人的語言學大學教授,卻在重要的演講中忘詞,忘了出席丈夫和主管的餐會,並在校園跑步中迷了路,結果被醫師診斷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這部電影令許多人印象深刻,也喚起各界對失智症問題的重視,而這樣的情節也在真實世界中上演著。 一直以來都想找尋失智症相關題材的書,某日在一個混屯趕稿的下午,小編想將腦袋放空暫時脫離稿子內容,於是上網搜尋了國外書籍(疑……這樣是有比較放鬆的意思嗎?)。沒想到一個無心的瀏覽,映入眼簾的竟是自己一直很想找尋的題材──「失智症」,瞬間眼睛一亮整個人精神都來了(比咖啡還有力),於是立馬洽詢版權! 和女主角Alice一樣,《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作者佐藤雅彥先生也是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儼然成為所有已開發國家的大敵。 本書特色,第一個特色它與坊間同類型書籍不同之處在於,這本書的作者佐藤雅彥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失智症患者,他在於一九五四年生於日本岐阜縣,曾擔任中學數學教師,後來在電腦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二○○五年,也就是他五十一歲的時候,因診斷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而退休。現在透過每星期兩次的家庭協助、配膳服務,以及外出時的陪伴服務等,仍然持續一個人的居住生活。這本書是他想對家人、失智症患者、社會大眾和醫師、照護者……所有人說的話。 第二是:作者在三十多歲便出現了失智的徵兆,顛覆了社會普遍認為失智症是老年人專利的想法,如何在早期發現失智?如何早期治療?心態如何面對……作者在本書中多有著墨。 此外,因為本書作者直接從患者自身的角度切入,真實傳達失智症患者的心聲,希望能藉此消除一般人對這個疾病普遍存在的偏見:第一,失智症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以正確、樂觀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疾病,才能與之共存,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也要相信自己還保有的那些能力,並保持著希望;第二,失智症患者的家人應該要多些耐心,經常聆聽患者本人心中的想法,並分派一些簡單的日常工作給他們,如此能夠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也能減緩病程的惡化;第三,失智症患者並不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也不是可憐的人。他們仍然希望可以過著和得到失智症之前相同的生活。 作者將他發病到現在的心路歷程與大家分享,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失智者的內心狀態與想法,藉此搭起失智者與社會的溝通橋樑。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11%,失智率超過4.4%,
但癡呆絕非老年人專利!若出現嚴重健忘、喪失定向感、
講話不清、脾氣變壞…就要小心。本書提供最新的
電擊、食療、復健法,強調預防、「照護」最重要!
附相關網站,必要時可尋求協助!

常聽人說「寧可生病、早死也不願老年癡呆」,因為「一人失智,全家生活失常」,尤其活動力強的患者,全家人幾乎都要精神崩潰。

問題是失智症的確實原因不明,治療效果自然不如理想。目前僅知可大致分為五種,而且女性好發阿茲海默症,男性則以帕金森氏失智症居多。依據國際失智症 協會的標準,若出現:記憶力減退、日用品亂擺、語言表達不順、喪失定向感(時間、地點)、判斷力差、無法勝任原來熟悉事務(複雜工作更難)、行為與情緒異 常,且活動力不足等十大警訊,就要小心。

目前的治療重點仍在避免病情惡化,並提供可能的預防之道,包括:少用鋁鍋煮食、常吃綠色蔬菜、堅果或銀杏製品,採用地中海飲食法。如已出現症狀,最好加上職能治療。

必須強調的是,失智症只會惡化,目前仍無法治癒,因此「照護者」的角色十分重要,不管是親屬自己照顧、請看護或托給養護中心(或日間照護),都應細讀本書。

作者

吳潮聰 醫師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 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醫學院精神科進修

曾任:
台大醫師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草屯療養院副院長暨代理院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教育部審定大學講師、中華民國精神醫學會理事、監事

現任:
吳潮聰神經精神科診所院長

目錄

自序:人口裂痕愈來愈明顯的省思
前言:老年癡呆、失智症與認知症——定義及判斷的幾個標準
依病程及症狀大致分為五種
什麼是「譫妄」?
從症狀與臨床表徵評估
失智症症候群/四大臨床表徵
進行評估/評估後的診斷
注意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第一章 失智症的種類與症狀

第一節 阿茲海默失智症
以德國神經學家阿茲海默命名
注意可能的致病因子:遺傳或基因突變難以控制
可能出現八種典型症狀

第二節 血管性失智症
約有四種致病因子/早期診斷並不容易
與阿茲海默症的異同
預防與預後:攝取適量的維生素B群及葉酸

第三節 路易氏小體失智症
以路易氏小體出現的位置而定/注意幾種特徵
早期診斷不容易但很重要
注意可能症狀及影響
一、失語症、失用症及空間定向感障礙
二、精神症狀:視幻覺及聽、味、嗅幻覺
三、運動神經症狀:動作慢、面具臉及運動不能
四、認知功能波動:意識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答非所問
五、自律神經功能失調
六、對抗精神病藥物過敏
帕金森氏症不一定會演變成失智症
多數會出現精神症狀

第四節 額顳失智症或匹克氏症

第五節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智症
一、腦部受傷/二、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
三、杭丁頓氏症/四、威爾遜氏症
五、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症/六、暴露於有毒物質
七、必要物質缺乏引起

第二章 究竟失智症能否預防與治療?

第一節 藥物無法完全治癒但能延緩惡化
認識現階段的主要治療用藥/藥物補充劑也許有助益
怎麼選擇最好?——治療藥物本身也有副作用

第二節 多種活動「混搭」最安全有效——身、心與社交活動不能偏廢
運動就是最佳生理(身)活動/盡量參與多樣化的心智、社交活動

第三節 怎麼做才有助於預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睡眠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陳榮基理事長呼籲:別做「廳長」,BMW防失智!

第四節 調整飲食,輕鬆防失智
地中海飲食小撇步

第五節 有此一說:預防、延緩失智妙方大家談
吃魚油預防失智症?
飲食的關係最密切
中醫預防失智症有一套
另有新奇方法

第三章 照護問題更值得省思

第一節 精神行為問題
認知症狀包括五大類
一、記憶/二、知覺/三、思考
四、溝通/五、衝動控制
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問題
一、睡眠障礙/二、帶有譫妄症狀
三、帶有妄想及幻覺症狀/四、帶有憂鬱症狀
五、帶有行為障礙症狀

第二節 建構一個健康照護團隊很重要
盡早建構一個完整的醫療團隊
善用住家附近的小診所/請專業機構照護比較方便
失智症早期可將病人安置在家裡/留意機構設施上的細節
不可忽視看護的壓力

第四章 生命終末期的安寧療護

第一節 及早規畫即將面對的結局——法律及經濟事務的處理
法律事務是遺囑及財產清單
經濟財務規畫可避免入不敷出
善用反向貸款

第二節 安寧療護保障最終階段的生命品質
失智症患者的預期生命約二至九年
末期多無法飲食、言語/不要說出讓病人痛心的話
安排安寧療護是最好的選擇
什麼情況才要送安寧療護

第三節 家屬的態度與應有的對策
多加了解疾病與醫藥知識
預後/遺傳
對家庭的衝擊無可避免/否認行為與投射心裡
別忽視患者的性事
倫理議題:自己照護好還是送去安養機構

跋醫者心.關懷情——基層醫師對高齡化社會脈動的第一手觀察 吳易澄
附錄一 簡易智能狀態測驗
附錄二 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
附錄三 社會福利資源
附錄四 國內失智症相關網站

序/導讀

自序

人口裂痕愈來愈明顯的省思/吳潮聰


這些年來,我發現診間的老年病人漸漸增多,街道上、公園裡坐輪椅的老人也愈來愈多,而嬰兒車愈來愈少,顯然現代社會的人口裂痕愈來愈明顯。

根據統計,我國的老年人口從1993年起就已超過總人口的7%,2012年更挺進到11%;若以這個趨勢推估,15年內(2027年)應可衝到 21%;經建會更認為2060年將高達39.4%。如果依照聯合國的定義:凡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達到7%,就稱為「高齡化(aging)社會」,那 麼我國早已達到這個標準,且即將進入「高齡(aged)社會」(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4%),並向「超高齡(super aged)社會」(老年人口比例超過20%)邁進。平均起來,目前每6.9個青壯年就須扶養1位老年人,估計50年後每1.2個青壯人口就要養1位老人, 負擔不可謂不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預計2050年美國阿茲海默症將從現行的550萬人增至1600萬人。而我們的鄰國日本,以前大家都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 家之一,他們2012年時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突破3千萬,等於四人之中就有一個老人,其中約一半超過75歲。該國的知名作家三浦展甚至預測,到2035 年,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將為年輕人(20~30歲)的三倍,雖然人口老化的程度相當嚴重,但我們也不遑多讓,已經算是一個「準」老人國家。

過去五千年來,傳統醫學都在追求「長壽」或「長生不老」,現在幾乎已經達成目標,我們卻開始為人口老化發愁。因為人口快速老化除了對精神健康醫療 (mental health and psychiatry)造成衝擊,也將挑戰健康醫療產業。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現代社會變動劇烈,大家庭瓦解,長輩的權威不再,加上生活型態轉變,年輕人 多數出外工作,形成平時只有老人在家的現象(鄉下地區的村莊多半是老人與小孩);社會孤立、經濟能力降低,生活功能變差,加上疾病的折磨,在在令老年人陷 於憂鬱的淵藪。一項南台灣居民的情緒性疾病調查研究顯示,老年人的憂鬱性疾病盛行率約21.2%,其中重鬱症占5.9%,輕鬱症占15.3%,可見情況相 當嚴重。但現在精神醫學發達,憂鬱症等相關疾病的篩檢、發現、轉介、治療都已經不是問題。起而代之、令人憂心的反而是「老年失智症 (Dementia)」。

根據一項流行病學的調查統計,我國的失智人口在101年已近16萬人,社區盛行率超過4.4%,若加上機構內的老人,粗估失智症已佔所有老人的 5.4%。若以精神醫學推估,「凡65歲以上,大約每增加5歲,失智症的盛行率就增加一倍」來看,那麼在85歲至90歲的人口群中,高達三分之一可能罹患 失智症,我們若不趕快未雨綢繆,未來恐怕會出現嚴重的精神行為問題(Behaviou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甚至是社會問題。

失智症的成因很多,並非單純大腦退化而已。失智症之所以可怕,在於毫無生命與生活品質可言,甚至笑罵由人,也就是過去所說的「老年癡呆」,對病人及其 家屬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更令人擔憂的是,到目前為只可說無藥可救、無法治癒,頂多只能延緩病情發展而已。所幸經由世界各地頂尖醫藥人員的研究,目前已露 出一線曙光。

中央研究院士蔡立慧致力於阿茲海默症研究多年,去年她於中研院第31次院士會議中發表演講指出,失智症已成亞太地區流行病,「阿茲海默症不只是健康問 題,更是社會、經濟和人類共通問題!」未來10年,科學界可望以大腦模型驗證失智症新藥的有效性,另從基因分析找出適合個人的失智治療,能修補受損大腦區 塊、迴路,使失智病人病情從重變輕,延緩失智。目前研究也發現,電擊刺激能有助重啟記憶力。蔡立慧說,透過每周電擊1次老鼠海馬迴,每次電擊1分鐘,結果 記憶衰退小鼠竟能成功找回記憶,一次電擊效果能維持2周,未來10年可望用於臨床治療,透過電擊刺激延緩失智症狀。

由於短期內醫學上對於失智症的治療,尚有待突破,所以眼前我們社會上非常重要且急迫的課題,反而是失智症的照護需求;台灣的長期照護體系雖然經過十餘 年的規劃與實踐,卻仍然停留在政府預算短缺,而以殘補方式來應付,使得體制內所能提供的服務量僅達需求者的一成多而已。大量近貧民眾被拒於門外,偏遠地區 的服務量與品質更是嚴重不足,使得長期照護成為台灣人民邁向高齡化社會的共同惡夢。

所以個人呼籲,政府應積極面對國內社會高齡化與照護體系能量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家庭照護的功能早已弱化,使得許多失智 症病患不是高度依賴語言溝通上有困難、風俗習慣極大差異的外勞或外傭,就是被棄置於品質不佳的私人安養機構, 對於這些曾為台灣社會奮鬥了大半生,到了生命的終末卻遭如此不堪待遇的銀髮國民來說,實在有欠公允,更讓人於心不忍。

個人已經投入「精神醫學」領域三十餘年,臨床上發現,老年失智症患者普遍有憂鬱症、認知缺陷等障礙,似乎失智症與精神神精科脫不了關係。而今老年人口 與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多,人口裂痕愈來愈嚴重,身為精神神精醫學的老兵,似乎應該有所作為,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假如能貢獻所知,為眾多的失智老年 人盡一己之力,人生應該更有價值。因此將多年來蒐集、整理與研究的資料,編整成書,希望有助於患者及其家屬參考。

近日翻閱日本文獻,發現他們多將「老年癡呆症」或「失智症」改稱為「認知症」,似乎更能減少對患者及及家屬的衝擊。國內近年來亦因為人權意識的提高, 及對醫病關係能趨友善的期待,已近乎全面性,以「失智症」來取代過去的「癡呆症」,並因國人對「認知症」的了解還不夠及使用習慣的不同,所以本書也不採用 「認知症」的名稱。

雖然已有專家學者發表研究報告,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失智症應該有藥可醫,有法可救,但就目前來看,可能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本書盡量蒐集、介紹最新、最完整的資訊,提供給需要者參考,但仍可能有掛一漏萬之處; 如有不足,還請專家指正,以便於再版時補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66483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