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1. 癌症人人聞之變色,但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癌症已不再是絕症的同義詞。本書提供最HOT醫療新知,是個人與家庭必備的醫學寶典。
2. 匯集165位名醫心血結晶,針對大腦、心臟、皮膚、眼、耳、口、呼吸器官、女性常見疾病、高齡者易罹患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進行解說,文字力求深入淺出。
3. 還在擔心困擾你的疾病藥效有限嗎?日本名醫進行解說,提供最新研發問世的新藥,並收錄近來特別受到關注疾病的醫療方法。
醫療的進步為病患帶來福音。最新治療技術不斷出現,讓許多原本已放棄治療的患者因而得救,且藉由醫療團隊研發對身體負擔較小的治療方式及藥物,病患也可以過著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擁有更佳的生活品質。
本書延請日本165位名醫、專家,為治療技術進行解說。病患在就診上,除了頂尖醫療治療技術及其團隊外,能夠傾聽病患心聲且協助克服疾病的醫者,亦是疾病治療上不可或缺的環節。
本書的誕生期望能協助需要的人,找到健康的希望、擁有美好的生活。
目錄
序章 澈底顛覆醫療常識
多功能幹細胞(iPS)
移植手術
治療技術焦點
‧新型人工關節可解決肩膀變形造成的疼痛
Part 1 癌症治療的未來趨勢
癌症醫療最前線
不用動刀的癌症治療法
癌症免疫療法
持續挑戰最新治療技術:訪談前日本眾議院議員 與謝野馨
我如何克服癌症
子宮頸癌
乳癌
肺癌
喉癌
甲狀腺癌
食道癌
乳癌
肺癌
肝癌
胰臟癌
攝護腺癌
子宮內膜癌
治療技術焦點
‧胃癌機器人手術有效減少併發症風險
Part 2 大腦、心臟、呼吸器官的疾病
腦瘤(膠質瘤)
癲癇
腦脊髓液減少症
心房顫動
心臟衰竭
致死性心律不整
支氣管哮喘
間質性肺炎
高山症
治療技術焦點
‧容易疏忽的疾病拖延治療,小心後果嚴重
Part 3 皮膚的疾病、傳染病
圓形脫毛症(圓禿)
禿頭、頭髮稀少
青春痘
異位性皮膚炎
指甲內捲
灼傷
腋下多汗(多汗症、狐臭)
愛滋病•HIV感染(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德國麻疹(風疹)
Part 4 眼、耳、口的疾病
老花眼
斜視(鬥雞眼、脫窗)
突發性重聽
慢性中耳炎
成人牙齒矯正
牙周病
味覺障礙
治療技術焦點
‧內視鏡手術減少治療上的傷口與疼痛
Part 5 女性易罹患的疾病
女性的尿失禁
女性的頻尿、急尿
月經失調
更年期障礙
次發性不孕症
治療技術焦點
‧醫界積極研發治療子宮頸癌發病前期有效疫苗
Part 6 身心疾病、生活習慣病
網路成癮
飲食障礙症
酒精使用障礙症(酒精成癮)
失眠症
中暑
慢性便祕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
肥胖症
高齡者褥瘡(壓瘡)
膝蓋疼痛(軟骨再生)
骨質疏鬆症造成的椎體骨折
Part 7 藥物發展趨勢
肺癌
依類型及細胞基因投以不同藥劑,延長癌症患者壽命
乳癌
研發針對特定類型的有效藥劑,根治乳癌非夢想
大腸癌
合併使用分子標靶藥劑與抗癌藥劑,提高存活率
攝護腺癌
新藥問世,讓產生抗藥性的癌症病患重燃希望
C型肝炎
僅靠吃藥就能康復,原本無法治療的病患也能治癒
類風溼性關節炎
新型生物製劑能讓症狀回復到發病前的狀態
糖尿病
減少低血糖風險的新藥問世,減重效果也值得期待
眼睛
更加便利的複合藥劑、效果更高的分子標靶藥劑問世
罕見癌
無治療法的中晚期黑色素瘤,終於出現期盼已久的新藥
後記
試閱
不用動刀的癌症治療法
採訪˙撰文/伊波達也
根據資料顥示,每兩個日本人就有一人在一生中罹患一次癌症。相信有很多人在罹癌時,會希望採取不必切割身體的方式治療。放射線治療法是最典型「不用動刀」的癌症治療法,近年來技術突飛猛進,現在已對絕大部分癌症具有相當程度的療效。
癌症有「三大治療」,也就是三種標準治療方式,分別是手術、抗癌藥劑及放射線治療。其中的放射線治療不僅可以單獨使用,而且能跟其他治療方式合併使用。不必進行開刀手術就能治療局部癌症病灶,因此屬於「不用動刀」的癌症治療法。
如今全日本每年新申請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患約有二十五萬人,大多是不想動刀的病患、因病無法接受手術的病患,以及體力無法負荷手術的高齡病患。
放射線治療可分為光子線(X射線、伽馬射線)及粒子射線(重粒子射線、質子射線、中子射線)兩種。過去的放射線治療以X射線為主,但X射線的照射範圍涵蓋病灶的前後組織,因此容易產生灼傷、嘔吐、腹瀉等副作用。不過近年來,X射線治療的技術及醫療儀器也不斷改進,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RT)或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能夠將放射線集中在病灶上,因此副作用也大幅降低。
不過最近這幾年特別受到關注的放射線治療,當屬粒子射線。相較於X射線,粒子射線能夠治療更大的病灶,而且在病灶位置可以達到最大劑量,因此能夠更有效率地治癒病灶。不僅如此,而且對正常組織的影響比X射線小,因此可說是更加完善的治療方式。
此次接受採訪的放射線治療專家指出:「今後放射線治療的研究重點在於如何創造附加價值,以及如何針對癌症種類、腫瘤大小、形狀、部位等各種條件來選擇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 X射線 質子射線 重粒子射線 電腦刀 硼中子捕獲治療
適應部位 乳房、攝護腺、肺臟、大腸、腦瘤、頭頸部、子宮頸部、膀胱、惡性淋巴腫瘤、胰臟等 攝護腺、腦瘤、顱底腫瘤、頭頸部、食道、肺臟、胰臟、膀胱、其他固體癌等 腦瘤、顱底腫瘤、眼睛(惡性黑色素瘤)、肺臟、食道、肝臟、子宮頸部、乳房 腦瘤、頭頸部、肺臟、肝臟、轉移性脊椎•脊髓腫瘤等 惡性腦瘤、眼睛(惡性黑色素瘤)、頭頸部、肝臟等
特徵 射線穿透人體,能量會逐漸衰弱,因此必須採用多方向照射或高精度照射裝置。 能夠在病灶邊緣釋放能量及停止,因此能以較大的劑量直接照射病灶,且可360度選擇最適當的照射位置。 生物學上的效果為X射線的2~3倍。最高峰的劑量可集中在病灶,不會穿越正常組織。 X射線治療的一種。能自多方向照射,達到集中治療的效果。對於會移動的臟器,也可進行追蹤照射。 照射在含有硼化合物的癌細胞上,準確地殺死選中的癌細胞。
※適合何種治療方式會因病情惡化狀況而不同。
雖然難度較高,但也能採取腹腔鏡手術
肝癌(肝臟切除術)
介紹治療法的名醫
日本大學板橋病院消化器外科教授 高山忠利醫師
大阪市立綜合醫療中心肝膽胰臟外科副部長 金澤景繁醫師
所謂「肝臟切除術」,是指以外科手術切除肝臟上腫瘤的手術。執刀醫師需要具備高度技術,過去原則上多採剖腹手術,但近年來,有越來越多醫師選擇採取傷口較小,並且對病患身體負擔較輕微的腹腔鏡手術。
在埼玉縣從事自營業的佐佐木幸一(假名,六十二歲)在五十九歲時,因接受健康檢查而發現罹患肝癌(肝細胞癌)。
日本的肝癌肇因有七○%為C型肝炎、一五%為B型肝炎。但佐佐木的肝癌卻不屬於這兩者,而是肇因於糖尿病與脂質代謝異常症(高脂血症)的「代謝症候群性肝癌」。
佐佐木在五十五歲時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卻未多加注意。兩年後,糖化血色素(hemoglobin A1c)的數值高達六•三,正式成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之正常值會因時間及不同醫院之儀器測量值而有差異,一般「糖化血色素」>= 6.5%做為糖尿病診斷標準)。即使如此,佐佐木仍未積極接受治療,終於併發脂質代謝異常症與高血壓。一百六十五公分高,體重卻高達八十五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飆上三十。身體質量指數只要超過二十五就屬於「肥胖」體格,佐佐木可說是典型的代謝症候群患者。
這樣的狀況又持續數年,就在三年前,佐佐木在接受健康檢查時被告知肝機能有降低的現象。他前往當地醫院的消化器內科接受超音波檢查,診斷出肝臟右葉前上區域(S8,參照圖示)有個直徑五公分的腫瘤。這種大小的腫瘤已不適用射頻腫瘤燒灼術(radiofrequency tumor ablation, RFA)。
所謂「射頻腫瘤燒灼術」,是將兩根電擊針插入肝臟,並通以名為「射頻」(radio-frequency)的電流,將癌細胞燒死的內科治療法。跟開刀比起來,對身體的侵犯度較小,但是無法處理直徑超過三公分的癌細胞。而佐佐木的癌細胞已超越了這個限度。
執刀者的經驗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內科醫師將佐佐木轉診至日本大學板橋病院的消化器外科。
負責診療及執刀的該科教授高山忠利醫師認為:「如果勉強執行射頻腫瘤燒灼術,可能會有癌細胞無法清除乾淨的風險。當初的內科醫師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就將佐佐木先生介紹到外科來,可說是相當明智的決定。」
精密檢查的結果經過再次確認,佐佐木在兩週後住院並接受手術。先在上腹部的正中央縱切二十公分,接著朝右上方以畫弧線的方式切開十五公分。站在執刀醫師的方向看,就像是寫一個英文字母「J」,因此又被稱為「J字剖腹手術」。
■肝臟的結構與區域
右葉 左葉
後區域 前區域 內側區域 外側區域
肝靜脈
下大靜脈
門靜脈
肝臟分為數個區域(可分為八小葉,S1~S8)。切除腫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腫瘤所在肝葉完全切除,另一種是只切除腫瘤及其周邊組織的部分切除(不將肝葉完全切除)。
手術平安成功,切除了六分之一,也就是大約兩百公克的肝臟。手術時間長達六小時,但出血量只有370c.c.,因此沒有輸血的必要。
「在切除肝臟時,我會在心中想像肝臟內部的血管位置,再加上敏銳的手感,因此不會出血。這靠的是『經驗』與『謹慎的態度』。」高山醫師如此表示。尤其是代謝症候群性肝癌患者往往會有較大量的出血,因此開刀時必須抱持更加謹慎小心的態度。基於「謹慎」的立場,高山醫師特別執著於止血的手法。近年來手術中的止血方式多以電燒刀將血管的斷面燒至凝結,高山醫師卻堅持將一根根比頭髮還細的血管以細線綁住來止血。
高山醫師進一步說明:「肝臟是一種凝聚大量血液的器官,唯有切的時候加倍謹慎小心,才能在不出血的前提下執行切除手術。近年來使用腹腔鏡的技術也越來越進步,但在肝臟切除手術上,並不存在『只有透過腹腔鏡方式才能執行的手術』。追根究柢,為了兼顧安全性與癌細胞的根治性,還是應該選擇剖腹手術。」
佐佐木在接受手術的一週後,顯示肝機能的指數GOT降低至正常值,十天後已出院。此後他很認真地執行飲食療法及運動療法,血糖值也控制地很好。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癌細胞復發的跡象。
居住在德島縣的上班族田原知宏(假名,三十七歲)在兩年前,於住家附近醫院診斷出罹患直腸癌。他上網查過資訊後,決定前往東京的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切除罹癌的直腸,並裝上人工肛門。但後來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因此又轉診至大阪市立綜合醫療中心。田原在網路上查到這家醫院在腹腔鏡肝臟切除術上擁有豐富經驗,因此提出「想選擇對身體影響較小的腹腔鏡手術﹂的要求。
該中心肝膽胰臟外科副部長金澤景繁醫師回顧當時的情況:「轉移到肝臟的癌細胞共有三處,分別在後區域分枝根部、左葉內側區(S4)及右葉前上區(S8)。這些癌細胞都位於深層而非表層,因此手術難度並不低。但一來技術上做得到,二來病患本人提出要求,因此決定採取腹腔鏡手術。」
而且癌細胞轉移的病灶利用內視鏡切除後,可以經由人工肛門封閉後的五公分開口取出,不必再切開新的傷口。
田原在接受手術的十天後出院,馬上回到工作崗位,除了在當地醫院接受追蹤觀察外,每三個月還會回到大阪接受金澤醫師的門診檢查。手術後的復原狀況良好。
金澤醫師進一步說明:「日本自一九九○年代起,便已有些醫療機構開始採行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但由於出血時難以應對,因此普及率並不高。然而自二○○八年起,手術器具有了大幅度的改良,因此開始受到醫界關注。」腹腔鏡手術出血量少,亦可切換為剖腹手術
一般來說腹腔鏡手術的優點只有「傷口較小」,但在肝臟切除手術上,除了傷口小之外還有其他優點。金澤醫師解釋:「在執行腹腔鏡手術時,必須以二氧化碳讓腹腔膨脹,這股二氧化碳的壓力稱為『人工氣腹壓』,因為有這股壓力的關係,出血會受到抑制。」
當然一旦誤傷血管還是相當危險,但只要完全按照計畫執行手術,就可以在幾乎沒有出血的情況下完成手術。
「除此之外,剖腹手術往往不容易看清楚肝臟的背面,但腹腔鏡手術只要鏡頭能擠得進去的地方,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這是相當大的優點。」(金澤醫師)
肝硬化所引發的肝癌在動手術時很容易出血,金澤醫師在這一點上也有應對策略。
「可以採用『促凝』(precoagulation)的手法,將切斷面事先燒過,或是採用『肝門靜脈阻斷法』(Pringle method)阻擋肝門部位的血流,就可以透過腹腔鏡對肝硬化的肝臟進行手術,而不會大量出血。」(金澤醫師)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除了完全腹腔鏡手術之外,還有被稱為「雙軌式」的技術,也就是以小範圍切開手術搭配腹腔鏡手術。當完全腹腔鏡手術遇上瓶頸時,不必立刻轉為剖腹手術,可先嘗試雙軌式手術,如果還是不行,再變更為剖腹手術。換句話說,手術的變更也具有階段性的選擇。
除此之外,由於肝癌的復發機率較高,若第一次手術時採用腹腔鏡手術,未來再一次需要動手術時對身體的負擔也較小。然而腹腔鏡手術也有其條件,並非任何病況都能適用。
以手術時間來看,腹腔鏡手術時間較長。金澤醫師表示:「田原接受的完全腹腔鏡手術時間為十一小時,但假如採用開腹手術,約九小時即可完成。」
最重要的一點是病患必須理解,不管採用哪一種手術,最終還是取決於執刀者的經驗與技術。(注:目前在長庚醫院,單純的腹腔鏡切肝手術,約在二至四小時左右)
撰文者/長田昭二
名醫的建議
要執行腹腔鏡手術,必須具備豐富的剖腹手術經驗
都立駒込病院肝膽胰臟外科醫長 本田五郎醫師
到底該為了保險起見而採用剖腹手術,還是因考慮降低身體傷害而採用腹腔鏡手術?站在醫學的客觀立場上,各有何優缺點?本刊請教了都立駒込病院肝膽胰臟外科醫長本田五郎醫師的意見。日本健保給付只接受難度比較低的腹腔鏡肝臟切除術,例如肝臟腹側的部分或是肝臟外側區域的切除。但是所謂的難度低,指的是對熟悉肝臟結構且擁有高度腹腔鏡操作技術的外科醫師而言。如果只是「一般的消化器外科醫師」,對執行腹腔鏡肝臟切除術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病患首先必須具備一個觀念,那就是如果未好好挑選一個擁有豐富腹腔鏡肝臟手術經驗的醫師,很可能會斷送自己的性命。
腹腔鏡手術的確有著傷口小、人工氣腹壓造成出血量小等優點,但要獲得這些優點的前提是,必須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肝臟外科醫師執刀。
不僅如此,而且就算運氣好,碰上一位擁有豐富經驗及傲人經歷的優秀肝臟外科醫師,也有可能會因腫瘤位置及大小而遇上只能選擇剖腹手術的情況。當腫瘤直徑超過3公分時,由於必須切得很深,不但有可能傷及肝臟內部的重要血管,而且要透過腹腔鏡精確地切開血管與腫瘤,有時相當困難。這種情況下,勉強執行腹腔鏡手術反而相當危險。
本院擁有日本首屈一指的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經驗,但腹腔鏡手術在本院也只占所有肝臟切除手術中的六成,剩下的四成為剖腹手術。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採用剖腹手術,還是能夠將出血量壓得極低,而且只要術後復原狀況良好,住院期間也可以很短。有些醫院不管是採用剖腹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住院期間並不會有太大差異,或許光從這一點即可研判醫師的技術高低。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是種必須擁有豐富剖腹手術經驗才能執行的技術。建議病患選擇的醫師,能夠確實說明剖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的優缺點,而且能夠針對病患狀況提出個別建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