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親繪圖解&示範】身體消痛復健一本通:從手肘腕到肩頸脊背、腰臀腿膝足的臨床非藥處方
-
79折 435元
550元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20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中文書>醫療保健>健康觀念>急救/復健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炎諭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原水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04/27
- 相關主題: 醫療保健大家看什麼? | 嗨,大忙人。今天對自己好了嗎? | 讀者推薦的影響力好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名人推薦
掛名推薦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職業醫學科 王金洲主任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 王琳毅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紀念中醫部 畢國偉醫師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職能治療 張瑞坤組長
蔡昌學復健科診所 蔡昌學院長
行動居家物理治療所 竇文宏執行長
專文推薦(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 楊宗勳醫師
李炎諭醫師是我在高雄長庚復健科帶過的學弟,我們都是長庚大學畢業,也有許多共同的興趣,像是電腦遊戲、動漫與體育賽事,他所經營的臉書粉專【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我追蹤許久,粉專裡面的內容風趣幽默,卻又富藏許多含金量高的衛教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這次李醫師邀請我替他的第一本書:從頭到腳復健診治照護一本通寫序,我答應了,因為我大概知道這本書的內容會非常精彩,集結了他臉書粉專四年來精心製作的衛教圖文,不但有充滿醫學實證的衛教內容,更難能可貴的是裡面的圖片,都是他親手繪製而成,圖文淺顯易懂之餘,更帶有一點動漫的動感跟趣味,幫枯燥的醫學知識披上了充滿親和力的外衣。
我在復健領域耕耘多年,深知復健醫學的博大精深,從頭到腳,復健科能處理的問題多如牛毛,李醫師在本書中,精挑細選了53個復健科常見問題,包括上肢、中軸、下肢等不同部位都有涵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了解複雜的復健問題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對每個問題,就像控球精準的投手把球送進捕手設定的位置一樣,都會提出相應的解方,而且不只是籠統的一語帶過如:「藥物治療、復健治療...」,而是清清楚楚地用親手繪製的圖文告訴大家,遇到這個問題,在家裡「可以怎麼做」、「該做幾次、要做多久」、「做到什麼程度」,這是我在診間衛教時非常重視的,而李醫師用他自己的方式,把這些重要的復健知識,濃縮到這本書中,可以造福更多的人,改善更多人的健康,我非常認同且讚許。
這本書最後的部分探討復健領域常見的迷思與Q&A,我覺得非常實用,因為我看診時也經常被患者問到相關的問題,現在資訊發達,短影音、速食社群文化興盛,但許多在網路上找到的醫療資訊,即便是專業人士發布的,也不一定跟目前醫學實證相符。但李醫師針對這些常見的迷思,都有做過醫學文獻的搜尋與整理,可信度還是很高的,這也是我認為值得推薦的一個地方。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推薦給想了解復健知識、遠離身體痠痛的朋友,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常保健康的秘訣。最後,做為臨床醫師,還是要提醒大家,儘管有這麼好的一本書,身體出了狀況的時候,還是記得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不會耽誤病情喔!
陳乃菁診所院長 陳乃菁醫師
在我和炎諭醫師認識的十五年中,我總是一再為他的才華感到驚奇,例如他身上同時有復健科、中醫和神經內科的醫師專業,因此他在治療病人時往往有獨到又中西兼顧的觀點。
也例如當我們是醫學中心內的工作夥伴時,我每回邀請他來為醫護同仁或病人家屬上課時,他總能以深入淺出內容吸引全場聽眾的注意力,後來我們一同錄製公共電視相關高齡照顧的節目,他的精采表現連製作人都讚不絕口。
炎諭醫師可說是我們高齡社會中最需要的人,感謝他在繁忙公事外開設粉絲頁等媒體管道,「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除幫助民眾了解醫學專業外,更加有趣、溫馨和圖文並茂。
早有不少人催認真又風趣的李醫師出書,我滿懷期待,如今終於夢想成真,細看內容更是萬分佩服。這本書完整又有系統的將疾病與復健知識進行統整,依照身體不同部位分類以利閱讀。許多網上常見的日常生活疑問,這本書都給出正確又完整的答案,免去大家花時間搜尋又一知半解的風險。這本書還把常見的治療策略以及如何保養的運動方式,用圖文講解的方式呈現,對不分年齡的讀者來說,都是家庭必備良書啊。
這般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好書,希望大家都能買一本自家用,買兩本送家人朋友,一起來看這位帥氣又親切的炎諭醫師教我們復健專業!
原力復健科診所院長 侯鐘堡醫師
說到李炎諭醫師,他其實與我淵源匪淺:我們都是高雄人,同樣高雄中學畢業,都就讀長庚大學。大學畢業後,也一前一後進了長庚醫院體系的復健科(李醫師小我一屆)。幸運的是:我比較早開始經營粉絲專業,不小心也出了書,更早到基層服務。
他則選擇在醫學中心待了多年,進修更深的學問,還拿了一個專科:職業醫學專科。對於判斷工作造成的傷害,在台灣也可以算是權威級的人物了。 直到一年多前他終於想清楚了(哈),決定來到基層診所服務,在同時那麼忙的當下,他還有空寫一本書,書名為:從頭到腳復健診治照護一本通。
小弟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真是時間管理大師啊!
李醫師邀請我寫序,我當然是一口答應了。除了我們是老鄉外,平日還會私訊打屁 私下討論復健的問題。我們兩個人的興趣,就是喜歡在診間跟患者 “說清楚,講明白”。 這本書整理了他臉書粉專四年來的衛教心血,而且最讓我佩服的就是,他所有的的衛教圖,都是自己畫的!而且圖片常常還很有動漫梗,特別的幽默又好笑,特別是我喜歡的JOJO梗,要不是動漫的版權問題,說真的,我原本還真的很期待整本都是動漫梗的衛教書呢!
撇開動漫梗的部分,這本書的含金量超高,一共分享了多達53個復健科常見問題,書裡蘊藏著滿滿的知識,而且都有告訴大家「回家該怎麼做」。
現在健保環境下,看診能好好介紹疾病、衛教居家動作的時間,實在是太倉卒了!所以這本書,等於是造福了所有復健科的患者,幾乎大家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疾病的介紹、回家該做的動作、或是該注意的事項。
我看過內容,比起粉專的衛教圖文,書中的衛教圖更加清楚、完整,說明也更加詳盡,就我所知,所有的圖片全部整理、重製過,真的跟我認識的李醫師一模一樣:非常用心。
我很喜歡最後探討復健領域常見的迷思與Q&A的部分,因為我看診時,就經常被患者問到這本書提到的問題,甚至還有許多根本就是網路上的錯誤資訊,有這本書之後,我也會更加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的部分,了解一下真正的醫學實證是怎樣,才不會被錯誤的資訊帶著走。
總之,我會推薦這本書,絕對不是單純因為與李醫師的多年友誼,而是這本書真的值得一看再看,李醫師多年來在粉專累積的衛教精華,都集中在這本書裡面了,想多了解復健醫學知識、改善身體痠痛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了!
內科醫師、瘦身專家 蔡明劼醫師
醫師在寫文章做衛教的時候,文字的表達時常會有侷限,如果能夠配上相對應的圖片,一定可以大幅提升讀者的理解。這是我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但李炎諭醫師可以輕鬆做到。
我跟李醫師是在網路上認識的。剛開始看到他的臉書粉絲專頁,一方面認同這些衛教知識觀念正確,許多論點不是用憑空想像或是個人看法,而是有明確參考相關研究文獻。另一方面也覺得圖片非常有梗,尤其是會模仿動漫角色,時而毒舌、時而帶點無俚頭,但是總能切合主題。
李醫師的衛教文章,常以案例分享的方式敘述,相當能夠打入人心,讓生硬的衛教資訊也能變得生活化,讓大家更願意多了解復健以及運動的相關知識。我們的理念都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網路上有些人號稱專家,打著醫療專業之名,行商業牟利之實,甚至不惜「曲解」、「超譯」目前的醫學文獻。而李醫師總能堅持站在客觀學術的角度、秉持醫學實證的精神做衛教,我認為是相當不容易的。
現在,李醫師整理了過去幾年在粉絲專頁上的圖文衛教,並增補許多的內容,完成了他的第一本書:《全彩圖解 從頭到腳復健保養一本通》。我非常替他開心,也很榮幸能夠寫推薦序。這本書一共分享了多達55個復健科常見的疾患,從上肢問題,像是媽媽手、網球肘等;到脊椎問題,像是常見的椎間盤突出、肩頸痠痛等;以及下肢問題,包括膝蓋退化性關節炎、腳踝扭傷等,都有詳盡的介紹。
衛教的部分更是圖文並茂,充分站在讀者的立場,告訴你遇到這個疾患時,具體可以做什麼伸展、用什麼護具,然後下次該怎麼做,比如做哪些運動、減重等,才能夠避免再次受傷。這其實就是「知行合一」的精神,也跟我創立線上瘦身班的初衷一致,大家都知道減重要靠飲食控制以及運動,但問題是如何具體執行、如何長期且舒服的維持下去,都需要我給予系統性的指導。
這本書的後面,「復健領域常見迷思與Q&A」這個部分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我自己就很愛用犀利的口吻破解各種沒有根據、會誤導民眾的錯誤資訊,我甚至還被粉絲冠上「硫酸天王」的封號。沒想到復健科的領域也有這麼多迷思,不過李醫師實在是太溫柔含蓄了,他總是客客氣氣地告訴大家正確觀念,不夠硫酸。據說書裡面有一張圖暗示畫的是我,這我可不會承認,畢竟我本人比圖片帥多了。
最後,我誠摯推薦《從頭到腳復健診治照護一本通》,我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從中獲益,重拾健康、活力和自信,迎向更好的生活!
短文推薦(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 副教授 黃郁琦醫師
《全彩圖解 從頭到腳復健保養一本通》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的復健書,書中一共介紹55個常見復健疾患與11個常見復健迷思,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李炎諭醫師精心親手繪製的衛教圖,讓每位讀者能進一步了解相關的病症,並藉由深入淺出的圖文方式,讓大家更能輕鬆學會自我療癒、居家復健的有效方法。我誠摯推薦這本書,相信它將成為您復健路上的良師益友,為您帶來健康和希望!
小港醫院職業病科 主任 楊鎮誠醫師
李院長著作《全彩圖解 從頭到腳復健保養一本通》是一本實用且易懂的醫療保健書籍。圖解內容由淺至深讓讀者一目了然各種肌肉骨骼問題,也快速告訴讀者如何緩解常見的不適,是家庭與職場必備良書,值得細細閱讀與收藏!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 部主任 蔡明諺醫師
早期中醫因為師徒制,許多傳統的理筋、正骨的手法日益失傳,所幸隨著影像科技與外科復健醫學的進展,還有年輕醫師的辛勤學習,補足了我們在這部分的不足。
李炎諭醫師具有中西雙主修的背景,不但專精於西醫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檢查、腦中風及腦脊椎外傷復健,也熟知中醫在情緒、飲食不節和生活作息不良等「內損」問題上對患者在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影響。現代人因諸多壓力產生對身心健康的影響較古人尤甚,「外傷」和「內損」已成常態,所以衍生的筋骨勞損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如果能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圖解,讓民眾認識到常見的復健疾患和迷思,相信能照顧到自己與周遭親友,獲得更美好舒適的生活品質。
很高興能拜讀李炎諭醫師所著《全彩圖解 從頭到腳復健保養一本通》這本書,無論是需要復健還是保健,透過認知自已的身體,已病早治,不使疾病轉變惡化。在此由衷推薦!
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 部主任 潘柏霖醫師
《全彩圖解 從頭到腳復健保養一本通》是李炎諭醫師的精心之作,擁有中西醫雙執照的他展現了非凡的才華。這本書包括了從頭到腳共計55種復健疾患的介紹,最令人讚嘆的是李醫師親自用心繪製的卡通化全圖解,透過這些圖解,讀者能夠清晰地掌握重要的復健知識和技巧,提供了極具實用性的視覺指引。這不僅讓讀者能夠認識疾病,還能夠學習到在家進行復健的方法。我誠摯地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需要復健或日常保健的人,因為它絕對能成為您健康的良伴!
目錄
序/導讀
【自序】一本醫病相長的最佳祛痠解痛指引手冊
開設粉專,衛教愈來愈專業
說到出這本書的緣由,要從2019年的秋天開始,那時侯我還在高雄長庚醫院服務,甫加入陳乃菁醫師領導的失智症長照團隊。那時被問到「有沒有興趣開個粉絲專頁?跟大家聊聊失智症與復健。」於是,「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粉專開張了,誠如「聊天室」一開始的含意,原本是希望跟大家聊聊天,分享臨床照護的心得,但幾個月做下來,我開始發現:「單純聊天」是不夠的。
為什麼呢?因為復健科很多的知識,包括運動、伸展、按摩、解剖說明等,用文字是難以傳達的,詳細的敘述不如圖片來的簡單易懂,那要如何生出圖片呢?網路上抓免費圖片或購買授權圖片固然可行,但仍無法百分之百符合我的需求,那該怎麼辦呢?
「那……就自己畫吧!」
插圖也自己來,衛教易懂易做
感謝父母的栽培,我從小受過西畫與國畫的正式訓練,加上對於日本動漫的愛好(JOJO的奇妙冒險、進擊的巨人、新世紀福音戰士……等等),讓我不但不會害怕畫圖,反而覺得畫插圖是一件快樂,且鼓舞人心的事情,等到發現許多朋友喜歡我畫的圖時,那種喜悅又昇華到另一個層次,把我經營粉專的動機推得更高了。
不得不提的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粉絲專頁「營養麵包」,用簡單但鮮明的筆觸帶出衛教主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而看診時,我更是直接用我的圖文來做衛教,如此反覆的琢磨,讓我能夠進一步提升內容的層次,讓大家能夠了解衛教、記得衛教,對復健醫學不再陌生。
粉專慢慢地轉為圖文衛教與動漫梗圖的奇妙交集時,隨著我家大寶、二寶的誕生,也慢慢加入了一些親子生活與閒聊的內容,至今粉專經營了四年多,這段期間,我也離開高雄長庚醫院,來到基層診所服務,但粉專的內容有增無減。也逐漸的讓愈來愈多人看到,累積下來的衛教文章,亦非常可觀。
出書讓復健保養DIY 更容易上手
突然機會到來:「李醫師,有考慮出書嗎?」我被問到時還覺得有點詫異,甚至有點受寵若驚,其實我從未想過在醫師的生涯中有「出書」的念頭,一直覺得出書應該是「名醫」、「教授」才能做的事情;而我也希望我的衛教內容能被更多人看見,也能夠更好的被保存,網路儘管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但資訊的流通,太快了,我們不只記不得上周看過的網路文章,恐怕連三小時前手機滑到了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書不會,書會像是一個清晰的腳印,是一個原本我沒想過能達到的里程碑,更是我未來的名片,因此被問到是否要出書時,我的答案當然是:”Yes, I do!”,我對這本書是有一些願景的,絕對不是照搬粉絲團的圖文而已,畢竟兩個平台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
在這本復健衛教書裡,我會以醫學實證為本,介紹常見的復健疾患,包括上肢、中軸、下肢的多種疾患,以及分享許多復健迷思,一些在網路圖文中無法完整呈現的內容,都會完整收錄之外,所有的圖片都經過重製與美化,文章也有調整與潤色,案例也會貼近生活,包含台語文溝通的親切,希望藉這本書,把在診間裡說不清楚,記不起來的衛教資訊補齊,更期待大家讀這本書時,不只學習到知識,更能讀的輕鬆自在。
大家支持,成就這本祛痠解痛指引手冊
最後能出這本書,首先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太太,在一路上,不管是家庭、工作轉換、新媒體經營各方面,都給予我非常大的支持;也要感謝城邦原水文化的總編輯和出版團隊一路的引領、指教與鼓勵;感謝許多前輩與夥伴們給我很大的支持,能在長庚、人一、職醫領域與你們相遇,是美妙的緣分;也要感謝「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粉專的追蹤者們以及許多網路社群KOL們的支持與提攜,我很清楚,是因為大家一路的支持與分享,才會有這本書的產出。
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如果喜歡的話,也歡迎推薦給身邊的人,將會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也希望這本書有機會能對肌肉、骨頭、關節、神經疼痛困擾的朋友有所幫助。期待未來在不同的平台,都能持續帶給大家有梗、有趣的衛教資訊哦!
專文推薦
卡通化圖解最佳復健工具書,一看就懂、一做就好
楊宗勳(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
李炎諭醫師是我在高雄長庚復健科帶過的學弟,我們都是長庚大學畢業,也有許多電腦遊戲、動漫與體育賽事等等共同的興趣。他所經營的臉書粉專「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我也是追蹤許久,粉專裡面的內容風趣幽默,卻又富藏許多含金量高的衛教內容,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李醫師邀請我替他的這第一本書寫序,我欣然答應,因為我知道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集結了他臉書粉專四年來精心製作的各式衛教圖文,不但有充滿醫學實證的衛教內容,更難能可貴的是裡面的圖片,都是他親手繪製而成,圖文淺顯易懂之餘,更帶有一點動漫的動感跟趣味,幫枯燥的醫學知識披上了充滿親和力的外衣。
我在復健領域耕耘多年,深知復健醫學的博大精深,從頭到腳,復健科能處理的問題多如牛毛。李醫師在本書中,精挑細選涵蓋了上肢、中軸、下肢等不同部位,54個復健科常見問題,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了解複雜的復健問題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對每個問題,就像控球精準的投手把球送進捕手設定的位置一樣,都會提出相應的解方,而且不只是「藥物治療、復健治療……」等籠統的一語帶過,而是清清楚楚地用親手繪製的圖文告訴大家,遇到這個問題,在家裡「可以怎麼做」、「該做幾次、要做多久」、「做到什麼程度」,這是我在診間衛教時就非常重視的相關細節,而李醫師用他自己創新且獨特的方式,把這些重要的復健知識,濃縮到這本書中,自然可以造福更多的人,改善更多人的健康,這讓我非常認同且讚許。
這本書最後的部分還探討了復健領域常見的迷思與Q&A,我覺得也是非常實用。因為我看診時也經常被患者問到相關的問題,現在資訊發達,短影音、速食社群文化興盛,但許多在網路上找到的醫療資訊,即便是專業人士發布的,也不一定跟目前醫學實證相符。但李醫師針對這些常見的迷思,都有做過醫學文獻的搜尋與整理,可信度自然很高,這也是我認為值得推薦的一個地方。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推薦給想了解復健知識、遠離身體痠痛的朋友,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常保健康的秘訣。最後,做為臨床醫師,還是要提醒大家,儘管有這麼好的一本書,身體出了狀況的時候,還是記得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不會耽誤病情喔!
家庭必備,自用送禮皆宜,復健保養DIY聖經
陳乃菁(陳乃菁診所院長)
在我和炎諭醫師認識的十五年中,我總是一再為他的才華感到驚奇,例如他身上同時有復健科、中醫和神經內科的醫師專業,因此他在治療患者時往往有獨到又中西兼顧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也例如當我們是醫學中心內的工作夥伴時,我每回邀請他來為醫護同仁或患者家屬上課時,他總能以深入淺出內容吸引全場聽眾的注意力,後來我們一同錄製公共電視相關高齡照顧的節目,他的精采表現連製作人都讚不絕口。
炎諭醫師可說是我們高齡社會中最需要的人,感謝他在繁忙公事外開設粉絲頁等媒體管道,「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除了幫助民眾了解醫學專業外,更加有趣、溫馨和圖文並茂的特點,一目了然,大家都看得懂,也容易做,真是令人讚賞。
早有不少人催促認真又風趣的李醫師出書,我當然也是滿懷期待,如今終於夢想成真,細看內容更是萬分佩服。這本書完整又有系統的將疾病與復健知識進行統整,依照身體不同部位分類以利閱讀。許多網上常見的日常生活疑問,這本書都給出正確又完整的答案,免去大家花時間搜尋又一知半解的風險。這本書還把常見的治療策略以及如何保養的運動方式,用圖文講解的方式呈現,對不分年齡的讀者來說,都是家庭必備良書啊。
這般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好書,希望大家都能買一本自家用,買兩本送家人朋友,一起來看這位帥氣又親切的炎諭醫師教我們復健專業!
滿滿動漫梗的祛痠解痛指引手冊
侯鐘堡(原力復健科診所院長)
說到李炎諭醫師,他其實與我淵源匪淺:我們都是高雄人,同樣高雄中學畢業,都就讀長庚大學。大學畢業後,也一前一後進了長庚醫院體系的復健科(李醫師小我一屆)。幸運的是:我比較早開始經營粉絲專業,不小心也出了書,更早到基層服務。
他則選擇在醫學中心待了多年,進修更深的學問,還拿了一個專科「職業醫學專科」。對於判斷工作造成的傷害,在台灣也可以算是權威級的人物了。 直到一年多前他終於想清楚了(哈!),決定來到基層診所服務,在同時那麼忙的當下,他還有空寫下本書。
小弟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真是時間管理大師啊!
李醫師邀請我寫序,我當然是一口答應了。除了我們是老鄉外,平日還會私訊打屁聊天,私下討論復健的問題。我們兩個人的興趣,就是喜歡在診間跟患者 「說清楚,講明白」。 這本書整理了他臉書粉專四年來的衛教心血,而且最讓我佩服的就是,他所有的的衛教圖,都是自己畫的!而且圖片常常還很有動漫梗,特別的幽默又好笑,特別是我喜歡的「JOJO梗」!要不是動漫的版權問題,說真的,我原本還真的很期待整本都是動漫梗的復健自我保養書呢!
撇開動漫梗的部分,這本書的含金量超高,一共分享了多達54個復健科常見問題,書裡蘊藏著滿滿的知識,而且都有告訴大家「回家該怎麼做」。
在現在的健保環境下,看診能好好介紹疾病、衛教居家動作的時間,實在是太倉卒了!所以這本書,等於是造福了所有復健科的患者,幾乎大家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病症的介紹、回家該做的動作,甚至該注意的事項。
我看過內容,比起粉專的衛教圖文,書中的衛教圖更加清楚、完整,說明也更加詳盡,就我所知,所有的圖片全部整理、重製過,真的跟我認識的李醫師一模一樣──非常用心。
另外,我還很喜歡最後探討復健領域常見的迷思與Q&A的部分。因為我看診時,就經常被患者問到這本書提到的問題,甚至還有許多根本就是網路上的錯誤資訊,有這本書之後,我也會更加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的部分,了解一下真正的醫學實證是怎樣,才不會被錯誤的資訊帶著走。
總之,我會推薦這本書,絕對不是單純因為與李醫師的多年友誼,而是這本書真的值得一看再看,李醫師多年來在粉專累積的衛教精華,都集中在這本書裡面了,想多了解復健醫學知識、改善身體痠痛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了!
醫師自畫衛教動漫,令人重拾健康、活力和自信
蔡明劼(內科醫師、瘦身專家)
醫師在寫文章做衛教的時候,文字的表達時常會有侷限,如果能夠配上相對應的圖片,一定可以大幅提升讀者的理解。這是我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但李炎諭醫師可以輕鬆做到。
我跟李醫師是在網路上認識的。剛開始看到他的臉書粉絲專頁,一方面認同這些衛教知識觀念正確,許多論點不是用憑空想像或是個人看法,而是有明確參考相關研究文獻。另一方面也覺得圖片非常有梗,尤其是會模仿動漫角色,時而毒舌、時而帶點無俚頭,但是總能切合主題。
李醫師的衛教文章,常以案例分享的方式敘述,相當能夠打入人心,讓生硬的衛教資訊也能變得生活化,讓大家更願意多了解復健以及運動的相關知識。我們的理念都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網路上有些人號稱專家,打著醫療專業之名,行商業牟利之實,甚至不惜「曲解」、「超譯」目前的醫學文獻。而李醫師總能堅持站在客觀學術的角度、秉持醫學實證的精神做衛教,我認為是相當不容易的。
現在,李醫師整理了過去幾年在粉絲專頁上的圖文衛教,並增補許多的內容,完成了他的這第一本書。我非常替他開心,也很榮幸能夠寫推薦序。這本書一共分享了多達54個復健科常見的疾患,從上肢問題,像是媽媽手、網球肘等;到脊椎問題,像是常見的椎間盤突出、駝背、閃到腰等;以及下肢問題,包括膝蓋退化性關節炎、腳踝扭傷等,都有詳盡的介紹。
衛教的部分更是圖文並茂,充分站在讀者的立場,告訴你遇到這個疾患時,具體可以做什麼伸展、用什麼護具,然後下次該怎麼做,比如做哪些運動、減重等,才能夠避免再次受傷。這其實就是「知行合一」的精神,也跟我創立線上瘦身班的初衷一致,大家都知道減重要靠飲食控制以及運動,但問題是如何具體執行、如何長期且舒服的維持下去,都需要我給予系統性的指導。
這本書的Part 4是「常見的復健迷思Q&A」單元,這個部分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我自己就很愛用犀利的口吻破解各種沒有根據、會誤導民眾的錯誤資訊,我甚至還被粉絲冠上「硫酸天王」的封號。沒想到復健科的領域也有這麼多迷思!不過,李醫師實在是太溫柔含蓄了,他總是客客氣氣地告訴大家正確觀念,不夠硫酸。據說書裡面有一張圖暗示畫的是我,這我可不會承認,畢竟我本人比圖片帥多了!哈哈!
最後,我誠摯推薦本書,我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從中獲益,重拾健康、活力和自信,迎向更好的生活!
短文推薦
(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黃郁琦(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 副教授)
李炎諭醫師所著本書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的復健書,書中一共介紹54個常見復健疾患與11個常見復健迷思,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有李炎諭醫師精心親手繪製的衛教圖片,讓每位讀者能進一步了解相關的病症,並藉由深入淺出的圖文並茂方式,讓大家更能輕鬆學會自我療癒、居家復健的有效方法。我誠摯推薦這本書,相信它將成為您復健路上的良師益友,為您帶來健康和希望!
楊鎮誠(小港醫院職業病科 主任)
李炎諭醫師著作本書是一本實用且易懂的醫療保健書籍。圖解內容由淺至深讓讀者一目了然各種肌肉骨骼問題,也快速告訴讀者如何緩解常見的不適,是家庭與職場必備良書,值得細細閱讀與收藏!
蔡明諺(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 部主任)
早期中醫因為師徒制,許多傳統的理筋、正骨的手法日益失傳,所幸隨著影像科技與外科復健醫學的進展,還有年輕醫師的辛勤學習,補足了我們在這部分的不足。
李炎諭醫師具有中西醫雙主修的背景,不但專精於西醫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檢查、腦中風及腦脊椎外傷復健,也熟知中醫在情緒、飲食不節和生活作息不良等「內損」問題上對患者在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影響。
現代人因諸多壓力產生對身心健康的影響較古人尤甚,「外傷」和「內損」已成常態,所以衍生的筋骨勞損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如果能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圖解,讓民眾認識到常見的復健疾患和迷思,相信能照顧到自己與周遭親友,共同獲得更美好舒適的生活品質。
很高興能拜讀李炎諭醫師所著本書,無論是需要復健還是保健,透過認知自已的身體,已病早治,不使疾病轉變惡化。在此由衷推薦!
潘柏霖(高雄長庚醫院家醫科 部主任)
本書是李炎諭醫師的精心之作,擁有中西醫雙執照的他展現了非凡的才華。這本書包括了從頭到腳共計54種復健疾患的介紹,最令人讚嘆的是李醫師親自用心繪製的卡通化全圖解,透過這些圖解,讀者能夠清晰地掌握重要的復健知識和技巧,提供了極具實用性的視覺指引。這不僅讓讀者能夠認識疾病,還能夠學習到在家進行復健的方法。我誠摯地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需要復健或日常保健的人,因為它絕對能成為您健康的良伴!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