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圖解&影音]中風復健 與 減脂肪、降血糖、防三高 低GI飲食生活套書(共2本):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減脂肪、降血糖、防三高 低GI飲食全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700
    10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第一冊:

[圖解&影音]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改善全身失能、恢復身體機能、避免再度中風

 

‧肢體復健運動 ‧臉部復健運動 ‧改善緊肌肉  ‧行走能力訓練 

‧抗失禁運動   ‧抗排泄運動   ‧善用輔具   ‧關鍵營養選擇

本書集結職能&語言治療師、營養師、諮商心理師等專家,

提供中風後各階段的復健運動、居家環境調整及飲食原則,

並針對患者與照顧者該如何排解負面情緒及壓力提出建議,

協助中風患者對抗後遺症,重拾自理能力,提升生活品質。

中風可能會出現以下障礙:

‧動作失能 ‧吞嚥障礙 ‧認知障礙 ‧語言障礙 

‧感覺障礙 ‧知覺障礙 ‧排泄障礙 ‧水腫不適

腦中風除了會造成生理及動作失能,還會引起許多後遺症。

本書結合臨床上的動作、語言、認知、飲食、心理上等復健原則,

提供復健照顧觀念以及操作範例,跟著做就能逐步恢復身體機能!

 

‧隨書加值收錄45支從頭到腳復健指導示範影片!

‧貼心標示自主/需協助者復健運動,方便查找!

 

 

*最新增訂

‧如何改善高肌肉張力?

‧用非暴力溝通開啟對話

 

本書章節重點

Part1 認識腦中風與復健基本觀念

關於腦中風中風後的症狀與影響

中風復健與神經恢復過程認識中風復健運動的類型

 

Part2中風復健運動──上肢、下肢、軀體復健動作

肩、肘部復健動作

手掌、手腕、手指復健動作

大腿、膝蓋、腳踝動作

軀幹訓練強化軀幹力量

行走訓練動作

   

Part3特殊後遺症的自我復健法

改善語言及吞嚥障礙

改善肢體水腫不適認知功能障礙與復健

改善排泄問題困擾改善知覺與感覺障礙如何面對肌肉高張力

 

Part4中風後的生活調整原則

復健課程該如何安排?居家環境無障礙,生活更安全

中風患者的飲食建議中風患者的管灌飲食選擇

調整生活習慣遠離再度中風

 

Part5 中風患者與照顧者的壓力解方

生活安排好,照顧壓力比較小

適切互動技巧,減少雙方負面情緒

擁抱自己的情緒──諮商心理師的生命故事

中風後重生的真實案例

 

Part6復健迷思大公開

中風復健關鍵在大腦?

黃金復健期真的只有6個月?

復健一定要選特殊器材或療程?

 

各界專業推薦

專文推薦: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部主任 周正亮

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介入血管科主任 崔源生

高雄長庚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 邱顯學

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執行長 鍾孟修

 

掛名推廌

愛長照執行長 朱偉仁

樂齡網總經理 張慶光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王子娟

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 吳菁宜

職能治療師全國聯合理事會理事長 王珩生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組長 劉若蘭

前香港鳯凰衛視主播 劉珊玲

 

 

第二冊

減脂肪、降血糖、防三高 低GI飲食全書【全彩圖解暢銷增訂版】

 

這是一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必讀書籍!

【全彩圖解】幫助你減脂肪、降血糖,輕鬆掌握低GI飲食要領!

 【隨書增訂】300種常見食物GI值●●●隨身速查手冊  

 

甚麼是GI值?為什麼低GI飲食除了三高病患外,對於肥胖者、罹癌者也有幫助?

 

  GI值就是營養學上所說的「升糖指數」,是指食物吃進去後,造成血糖上升的指數。由於血糖直接影響體重,低升糖指數不僅可有效預防及減緩糖尿病的病情,也可以用來減輕體重。此外,過多的糖分會妨礙體內白血球的免疫活力,所以血糖的控制對於癌症病友也是非常重要的。

 

  「低GI飲食」Low Glycemic Index Diet(低升糖指數飲食)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飲食概念。這個飲食概念是以臨床實驗的結果為基礎,依據不同食物對血糖造成的起伏情況,歸納出重要的擇食概念。強調的是均衡飲食、注重食物的值與量,選擇及分配時間。

 

  以我們常見的根莖類食物來看,食用地瓜與食用馬鈴薯之後,身體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當我們對食用等量的水煮地瓜與馬鈴薯,經過2小時後,馬鈴薯所造成血糖上升總量約是地瓜的2倍!

 

  ※「高GI飲食」

  攝取含糖量高,或消化吸收快的澱粉類。例:水煮馬鈴薯。

  容易囤積脂肪,形成慢性病。

  ※「低GI飲食」

  攝取含糖量低、高纖維,消化速度較緩慢的食物。例:水煮地瓜。

  有助於改善肥胖、防癌抗病。

 

  ●低GI飲食的優點:

  □ 減輕體重

  □ 提高代謝力

  □ 提升學習與記憶力

  □ 降低血糖值

  □ 降低膽固醇

  □ 改善高血脂

  □ 改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 預防癌症

 

  本書就是由細胞生物學家&營養保健專家聯手,簡單清楚解析低GI飲食的5大關鍵,並且提供一週三餐59道健康美味料理、常見食物的GI值表及食物代換表,方便讀者參考使用,讓您一起聰明飲食,享瘦健康的人生!

 

  頽鴍5大飲食關鍵,安心吃對低GI食物

  .食物的纖維含量=多比少好——(完整顆粒的小麥比全麥麵粉好 / 水果切塊比打果汁好)

  .食物的精緻程度=低比高好——(多穀米、糙米優於胚芽米、白米 / 全麥麵粉比白麵粉好)

  .食物的結實度=高優於低——(義大利麵比白麵條好 / 結實的全麥麵包比鬆軟的白吐司好)

  .澱粉糊化的程度=低優於高——(乾飯比稀飯好 / 清煮食物比勾芡食物好 / 清湯比濃湯好 / 義大利麵煮10分鐘比煮20分鐘好)

  .食物的酸度=酸味可降低GI值——(酸味食物比甜或鹹味食物好 / 用麵包沾油醋醬更好)

 

頽鴍請您跟這樣吃:讓脂肪少一點,代謝好一點,健康多一點!

1.每餐份量掌握「一碗飯、二碟菜、三指肉」大小的攝取比例,不擔心疾病上身!

2.瞭解並學會食物的綠、黃、紅燈分級指數,即使吃紅燈食物也能控制好食用量。

3.肉類以白肉(如雞肉、魚肉)為優先,選瘦肉不吃肥肉,清蒸、燉煮、汆燙佳。

4.每餐至少選擇三種不同顏色的蔬果,均衡攝取各種不同的營養素及抗氧化成分。

5.每餐至少選擇三種不同部位的蔬菜,如根莖類、葉菜類、瓜果類,提升健康指數。

6.懂得聰明外食,選湯麵不喝湯、多吃燙青菜、選沙拉優過濃湯、喝無糖或代糖飲料。

7.自己動手下廚,有效控制每日的熱量攝取,安心享受美食,健康零負擔。

   

  【貼心收錄】

  頽鴍26種食物高 / 低GI值分析比較圖

  頽鴍19大類食物GI值—紅、黃、綠燈速查表

  頽鴍6大類125種食物代換速查表

 

      【得獎紀錄】
  ☘️ 本書榮獲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1年「中老年健康」健康好書推介獎

作者

王柏堯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踏入臨床服務多年,以治療中風、癌症患者見長。常能以簡單、淺顯的方式,講解深奧的醫學內容,並且提供適切的建議,讓讀者們了解面對疾病,可以如何因應及處理。由於擅長演示復健動作,常能使患者快速跟上復健的進度,同時在輔以細心的說明下,往往能有良好且正面的理解。致力於衛教推廣,提供相關知識教育,嘉惠需要復健的患者。著有《癌症復健跟著做,提升生活好品質》一書。


楊昀霖

愛迪樂治療所職能治療師
專業職能治療師,在醫院、診所、居家等各種場域服務腦中風患者,協助他們恢復動作能力,返回職場與日常生活。在網路成立「吱吱復健」部落格,分享正確的腦中風復健知識,並創立臉書「腦中風復健交流社團」,提供病友家屬交流並相互鼓勵,已累積上千則討論與發言,是華語最大的腦中風交流平台。


其他專業作者群
潘沛晴 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彭媺涵 執業職能治療師(自主接案)
廖誼青 營養師、現為東京大學新領域創成科學所博士生
廖國鈺 執業語言治療師(自主接案)


吳益群

2005年前往美國進行訪問研究,深感一天24小時不夠用,折騰3個月身體終於吃不消生病了,這時才驚覺自以為硬朗的身體,居然在剎那間顯得非常無助,深切體驗到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在人生走更長遠的路。

現任 台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得獎紀錄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 台灣大學研究傑出獎 / 台灣大學研究成就獎
/ 第二屆有庠科技論文獎 / 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柳秀乖

近幾年來致力研習防癌、抗癌及各種慢性病的飲食療法。
受邀為本書設計並示範食譜,期能讓讀者輕鬆烹調,就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現任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營養保健講師

經歷
資深護理師 / 台北護理學院附設醫院護理臨床工作 / 美國惠氏藥廠營養品事業處營養諮詢服務 / 女青年會愛心服務隊社區醫療保健講師

序/導讀

匯集多元中風知識的復健運動書
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王柏堯

距離上次在原水文化出版專書已經是兩年前,那是一本癌症復健的書籍,出版之後,業界、媒體、演講等各種邀約,使得生活逐漸忙碌,寫作似乎就被排在工作行程中比較後段的事項,但這段時間,我仍不斷地在思考,可以撰寫什麼衛教文章給廣大的讀者朋友,在我的臨床工作中,以中風患者與癌症患者為大宗,相較於癌症患者,復健對中風患者來說,可說是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幾乎所有的中風患者,都必須透過長期的復健,才能逐漸恢復身體的動作以及日常生活的能力,進一步的回歸到病前的生活。

當時在發想這本《中風復健跟著做,提升生活好品質》時,我參閱了市面上多數的中風書籍,發現很多都以講解中風的原理與預防的部分為主,甚少有專書講解如何做復健運動,這很有趣,中風復健是最重要的事,但卻沒有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復健運動書,所以著手設計讓這本書得以問世。過程中,我又邀集了不少中風復健的專家一起參與,提供中風患者各方面的復健知識,希望打造一本給中風患者得以直接用來改善中風後遺症的復健書籍。

 

這本《中風復健跟著做,提升生活好品質》的目標是讓讀者知道為何要復健、該怎麼復健。從Part1開始講解中風的原因以及重要的復健原理,很多患者做復健時都不知所以然,本書在一開始就讓讀者知道復健為何而做。而該做什麼我們安排在Part2,匯集了上、下肢、軀幹的居家復健運動,這些都是臨床常見且實用的動作,本書的特色是除了精美的圖文介紹,還搭配了影音檔案,讓可以多方參考,重點是這些運動不需要太多設備器材,讀者們在家中就能直接參考練習。

 

接著Part3延續了中風問題的處理,鎖定幾個常見的中風後遺症以及處理方法,像是吞嚥問題、感覺障礙、排泄問題等等,有的是靠策略調整,有些是靠運動改善,讓大家能夠跟著做看看。有人說,中風之後會生活大亂,的確是,人生的驟變讓大家一時手忙腳亂,所以Part4介紹中風後生活調整的原則,像是無障礙空間規劃、輔具使用、飲食調整、生活習慣的調整,透過這些處理原則,提升患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中風是一家人一輩子的功課,照顧者的壓力會非常大,我們在Part5介紹了照顧者的調適技巧,減少照顧的負擔。另外也分享了四個患者在中風後,重生的真實案例,讓大家知道其實一切的努力都是有成果的。最後在Part6整理了數個關於中風復健的迷思,讓患者打破這些迷思,執行正規的復健。

 

這本書由一群中風復健的醫療人員,匯集了多元的中風知識,為了貼近患者的需求,撰稿前,我們還在網路上蒐羅患者與家屬最在意的問題,再開始寫作,歷時許久才完成這本書,惟中風的領域太廣太深,礙於篇幅,在內容上總須取捨,難以周全,若有疏漏,還請先進前輩們海涵。

 

特別感謝一同完成本書的作者們,也感謝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的長官周正亮主任及劉若蘭組長的支持,謝謝張慶光總經理、吳勝良總監以及各合作單位夥伴們對本書大力的支援,最後也感謝原水文化出版社林小鈴總編輯、責任編輯梁瀞文的信任與協助,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期盼本書能讓所有正因中風而苦的患者與家屬感到溫暖且受用,是所至幸。

 

 

愛迪樂治療所職能治療師 楊昀霖

 

腦中風來的很快,一夕之間患者的人生就會發生巨變,過去在醫院擔任職能治療師,最常遇到的就是腦中風患者,有的是餐廳老闆,有的是是企業主管,腦中風伴隨的後遺症,讓他們在職場上、甚至是照顧自己都有許多困難,家屬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往往會不知所措……。

 

確實,現今醫學中,還沒有辦法能夠完全逆轉腦中風對腦神經的傷害,唯一恢復功能的方式就是復健,但是復健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克服心理障礙,需要學習正確的觀念,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及家人背後的支持,這些,都是幫助中風患者復健道路上,持續前進的動力。

 

復健的道路上,一起走比較快

 

治療室的患者們,往往會互相勉勵,資深的學長姐鼓勵新來的學生,甚至互留聯絡方式相互交流,我覺得這樣的氛圍很好,因此在2017年,在臉書上成立了腦中風復健照護社團,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建立一個可以讓中風患者們互相討論分享的平台!

 

在社團裡,我們稱中風患者為風友,是一起努力奮鬥的戰友,社團成立三年多以來,累積了許多討論與分享,有人已經成功畢業,而有人還在努力的路上,分享自己的復健心得,勉勵其他風友。記得三年前最常在社團內分享的風友,最近比較少在社團上互動,因為他已經考上身障公務員,返回職場;也有風友和家屬不定期的分享他們的復健進度,從在醫院的動作訓練,回家後的生活訓練,最近一次上傳則是他們一起到機構,擔任志工服務其他衰弱長輩的照片呢!

 

此外,在社團裡也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專業醫療人員,會撥空解答風友們遇到的問題,讓風友們不會徬徨無助,所以你們真的不孤單!

 

一本中風復健照顧的指引書

 

確實,在臉書上資訊較雜論、不易查詢,因此我們整理了社團上千則討論中,風友與家屬最常詢問的問題,邀請醫療復健照護專家,結合了臨床上的經驗與醫學相關知識,將所有資訊整理成這本書,提供風友與家屬動作、語言、認知、飲食、心理上的復健原則,也有分享實際案例,提供風友們參考。

 

復健雖然辛苦,但只要堅持努力,一定有回報

 

我自己常在臨床上和風友分享,中風後就像人生重新開機,重新學習走路、拿湯匙,幸運的是,這些技能是我們原本就會的,所以只要每天持續練習,且將練習學習的應用在生活,學以致用,身體一定會回應你的努力的!

 

 

低GI飲食是一個健康的象徵

 

洪建德

 

  當我收到低GI的初稿時,百感交集,因為我在1982年得到德國聯邦政府獎學金,到德國研讀博士學位時,當年德國杜賽爾多夫大學,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中心的香德羅醫師(Dr. Chanteleau)剛好也試著研究德國常見主食與其GI值。

 

   數十年來,德國的糖尿病患者一直執行一個非常良好的制度—麵包單位(Broteinheit)的代換,因此施打胰島素的患者,只要計算主食(多少片麵 包),水果(多少蘋果),最多加上甜點與蔬菜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就可以知道自己這一餐應追加多少胰島素,德國的食品也都有標示麵包單位,因此糖尿病患者只 要心算一下,馬上可以實行基礎與追加胰島素注射(basal and bolus insulin injection)。

 

  在我回國 後,香德羅醫師的研究有繼續發表,但是僅能供糖尿病患者參考,沒有變成碳水化合物代換之下的進一步胰島素治療的指南,我在1985年回國也針對國人常用 16種主食,做了與米飯當作標準的研究,每50公克主食在兩小時內的曲線面積,做成百分比。在數年後也發表為「糖尿病飲食治療的新論點──主食的升糖,健 康食物信念,可口程度及飽足感指數的衡量《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 1990;15(3,4):P137- P 154》,之後美國的糖尿病學會,也曾經試著把所有成千的主食或水果做成表列,但是一直未成為治療糖尿病或胰島素治療的指引,因為每個人,對食物的升糖反 應也會有所不同;即使同樣食物,同樣質量,在不同日,升糖反應也會有所差異,於是只能成為碳水化合物代換數值參考。

 

  其次人們選擇食物 並非理性,在不同環境下也非全然都能有所選擇,看到好吃的食物,與食物的健康信念,食物的存在,甚至當時的氛圍,例如其他肉類,與誰一起用餐,在哪裡用 餐,都影響人類對主食的選擇,因此再加上肉類與主食,蔬果的合奏,在胃裡面,對腸胃道激素又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只要均衡營養,在混合餐,主食之間的升 糖差異會縮小。

 

  難道這樣就失去對GI值的重視,剛好相反,我在日常業務中,也是再三叮嚀,新陳代謝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 症)的患者,無論在預防或治療上,都要注意主食與蔬菜的升糖效果,因為低GI值是一個健康的象徵,有比較原始食物的風貌,提供較多的纖維素,與維生素、礦 物質,甚至對於癌症的防治,維生素的供需,骨質密度的維護,都扮演一些非常重要的健康角色。

 

  由於現代的人大多沉迷在自己的象牙塔或職業的深淵裡,看不到周遭的景色,聽不到自然的韻律,雖然每天在街頭奔走,但是往往都忽略了基本的人體工學,與身心靈的原始設計,當有病症發生時,又基於時間的考量,有時會忽略,更不用說平時的保養。

 

  其實身體保養很簡單,只有一句重點:反璞歸真。但是言簡意賅,平時需要多閱讀健康的養生書,有很多文字可以幫助您改善健康。因此我樂於為之推薦。
(現任於台北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47177021261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28
    • 商品規格
    • 23*17*4.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