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人事典:臺灣服裝設計展演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王陳彩霞、潘黛麗、呂芳智、
葉珈伶、陳季敏、溫慶珠、洪麗芬、竇騰璜+張李玉菁、徐秋宜、許艷玲、
陳劭彥、古又文、田明彬、詹朴、周裕穎
16位服裝設計師,
導讀臺灣服裝設計的品牌歷程、工藝語彙,與設計理念。
服裝 ── 是我們日常最親密,也最熟悉的材質。服裝是自我裝飾以及提升自信的最佳工具,但對設計師來說,服裝也是一場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造形展演與思想革命。著衣,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的展現。服裝與族群的生命、歷史、文化緊密交融,環境的差異生產不同的材質,發展不同的技法,創造不同的服飾樣貌,織就繽紛多彩的文化,形塑穿戴者的個性、風格及其背後深藏的文化因子。
用服裝,改變世界的觀點
在當代時尚圈,設計師為展現理念而製作關懷社會、環境議題的概念服,則形成與人文、自然元素結合的敘事身體風景。在特定的場合,穿著合宜的服飾,便是一種展現自我,同時也呼應社會期待的活動。服飾的設計,本身便是一場不斷前進,透過大眾文化、工藝技法與美感觀念,影響社會的思想運動。
追溯臺灣的服裝設計史,從80年代開始,至今不過經歷約莫40年左右的積累。相對於歐洲醞釀百餘年的時尚歷程,臺灣的服裝設計資歷雖淺,卻充滿活力與潛力,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中,國內已孕育了多位前往歐洲闖蕩,並於國際舞台嶄露頭角的設計師。
臺灣的服裝設計故事
全書採訪16位臺灣重要服裝設計師,採訪爬梳設計師的第一手資料,理解1980到2010年間,臺灣服飾設計的時代演變。並介紹他們如何踏上服裝設計之路,發揮美感創造力,帶動時尚品味;也見證多個臺灣服裝品牌,從單打獨鬥到前往海外展店的輝煌時光;其中有奪得國外獎項肯定,一躍成為臺灣之光的優秀作品;最後則是新生代勇敢跨出海外,前進國外各大時裝週的創作探尋。
每件服裝作品,都是創作者個人意志與生命經驗的轉化結晶,透過本書,你可以看見多位臺灣重要服裝設計師的作品風格展現、服裝材料與技法介紹,並帶領你深入認識臺灣服飾工藝的創作樣貌。
目錄
臺灣服裝設計解讀
解構臺灣服裝設計師產業之時代興起背景
Chapter 1 當代臺灣服裝系譜
東方香奈兒 _ SHIATZY CHEN/王陳彩霞
服裝是記錄時代的載體 _ PunDailee╱潘黛麗
風格的摻揉,臺灣設計語彙時尚先鋒_ LUFONGCHIH╱呂芳智
用設計說臺灣的故事 _ CHARINYEH/葉珈伶
淬煉30年的五感設計 _ JAMEI CHEN╱陳季敏
用服裝,勾勒女人自由的樣子 _ Isabelle Wen/溫慶珠
時尚源於人文底蘊的時尚沃土 _ Sophie HONG/洪麗芬
以設計為基本,用風格決勝負 _ DOUCHANGLEE/竇騰璜+張李玉菁
科技是未來的工藝 _ Hsu, Chiu-I/徐秋宜
遊牧貴族 _ Yenline-Hsu/許艷玲
揉合創新與傳統工藝,不設限的實驗美學 _ SHAO YEN/陳劭彥
工藝,體現於設計的縝密 _ Johan Ku/古又文
風尚的矛盾辯證 _ Ming Tien/田明彬
編織幻夢的說書人 _ ApuJan/詹朴
世間所有事,我以服裝貫通 _ JUST IN XX/周裕穎
Chapter 2 設計師服裝作品圖鑑
王陳彩霞
2019 秋冬
潘黛麗
2000 《伊斯蘭教》
2005 《魅》
2007 《紫禁城,我來了》
2011 《花團錦簇》
2013 《珍珠》
2014 《海洋之星》
呂芳智
1989 國際羊毛局「涼爽羊毛」展
1989 《時報週刊》春節特別企劃
1994 紡拓會聯合臺灣10位設計師赴巴黎發表
1998 高美館國際雕塑展「柔軟的雕塑」
2001 北美館「與結構對話」個人發表
2005 關渡美術館開幕展跨界系列
葉珈伶
2017 秋冬
2018 秋冬
2018 春夏
2019 春夏
陳季敏
2019 秋冬 DRESSAGE
2019 秋冬 DRESSAGE
2019 春夏 Passenger
2018 秋冬 In Addition
溫慶珠
2018 秋冬 《噴泉的預言》
2018 《時尚詩人》
2019 春夏 《微光》
洪麗芬
2019 外袍
2019 多層次背心
2019 立領開襟背心
2019 純絲圍巾
2019 長版外套
2019 湘雲衣
竇騰璜+張李玉菁
2018 秋冬 《嵌合體》
2019 秋冬 《無框對話》
2019 春夏 《訊號混調》
徐秋宜
1992 《農藝自然》
2014 《布衣有情;自然而然》
2015 《歲月如梭;日常如常》
2017 《藝術時尚瘋》
2018 《臺灣浮世繪》
許艷玲
2002 春夏《衣賞》
2006 秋冬《史詩》
2008 秋冬 SPACE
2008 春夏《飛行玫瑰》
2014 春夏《異域》
2015 秋冬《夢幻嬉皮》
2015 春夏《絲路》
陳劭彥
2010 秋冬 Waver
2011 春夏 Skin
2011 秋冬 Goddess
2015 春夏 CANVAS
2015 秋冬 Flesh
2017《讀衣II》
古又文
2004 情緒雕塑(Emotional Sculpture)
2014 春夏
2012 春夏
2016 秋冬
2017 春夏
2019 秋冬
田明彬
2014 We
2016 Once There Was
2016 An Inexperienced Experiment
詹朴
2013 秋冬 《石油的一生》
2017 《關於島嶼》
2018 秋冬 《星河漫遊》
2019 春夏 《那些消逝中的奇異生物》
2019 秋冬 《偵探遊戲》
周裕穎
2017 秋冬《無聲的樂章》
2017 春夏《到此一遊》
2018 秋冬《超脫》
2018 春夏《遇見常玉》
2019 秋冬《未來人》
2019 春夏《美不只有一種標準》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