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一個人,也要回家吃飯

  • 9 32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酸甜或辛辣,回憶一口嚥下。

求學期間,習慣了輾轉各地,
每當離開一個住處前往下一個居所,
李妙生總不忘囑咐自己一句:「離開前,吃光冰箱裡所有的食物!」

她絞盡腦汁,將冰箱裡的食材,化成一道道料理,
一個人孤獨地吃,兩個人甜蜜地吃,抑或是一群人紀念地吃。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
能夠給予我們力量的,只有兩樣:愛與食物。
當我們被現實打擊得失魂落魄,
能夠逃避的地方,也只有兩處:家與廚房。

自家小廚房從來不是一個萬能之地,
卻是千金難買的溫柔鄉。

作者

李妙生

‧前往英國留學後才開啟自己的廚藝人生
‧在廚房待的時間越長,越能體會下廚帶來的樂趣和麻煩
‧認為菜有很多種做法,沒有最佳的食譜
‧自言:我愛廚房裡的全部情緒。一點天賦,一絲緊張,慌亂,轉而鎮靜,下料的謹慎,漂浮的油煙和一顆想做好事情的心,那彷彿就是我的人生。

微博:tw.weibo.com/miaoshengli
下廚房個人專頁:www.xiachufang.com/cook/10001762/

目錄

自序
友序
 
第一個廚房大象城堡的304B
引言
01 從模仿開始
02 東街的市井之美
03 擋不住一顆想吃酸辣粉的心
04「與你同在」的牛肉麵
05 夜市味道
06 治癒心靈的紅燒肉
07 才不是黑暗料理
08 謎一樣好吃的紅油
09 不為難的一人食
10 吃的驅動力
11 我們都懷念
12 少女心最愛
 
第二個廚房斯德哥爾摩的兩人廚房
引言
01 對抗簡單粗暴
02 學著接受番茄
03 去揉麵團吧
04 下飯的日子
05 普通廚房沒有傳奇
06 感情裡的「溫柔時刻」
07 來自「加拿大水」的問候
08 傳統的家庭晚餐之道
09 其實是螞蟻埋樹
10 廚房裡的神經病
 
第三個廚房蘭州的2401
引言
01 蘭州人的「茨耳子」
02 取悅的辣
03 與某些關係的重要連結
04 關於味道的平衡
05 不尋常的好麵
06「番瓜」的故事
07 真愛入口
08 深夜燉肉的神秘慣例
09 涼粉的情誼
10 等同於「隨便」的炸醬麵
11 那些家庭手藝菜
12 孤獨的下水少女
13 隱藏味道中的密語
 
第四個廚房東倫敦的「間隔年」廚房
引言
01 突然就想吃甜的
02「古早味」的馬鈴薯片
03 吃的儀式感
04 中國月餅
05 一切的盡頭,是自家那個小廚房
06 業餘廚娘的三杯雞
07 偶爾也想做燒烤攤攤主
08 暖身暖心的咖哩
09 不解鄉愁但解饞意
10 斯德哥爾摩夏天症候群
11 食不傷身的變態辣
 
第五個廚房MK的友情廚房
引言
01 與年有關的記憶
02 狂鳴的警報器
03「茄子之神」的庇佑
04 腰花派對
05 一個能餵好自己的人
06 為了普通尋常的生活而吃
07 週末認真吃
08 戒不掉的茶葉蛋
09 Homemade的真諦
10 庶民的一鍋老滷湯
11 雞肉的不同吃法之一
12 是獵奇嗎?
13 廚房裡的風雅事
14關於口水和思鄉病
 
後記

序/導讀

「像吉本芭娜娜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廚房。我愛廚房裡的全部情緒。一點天賦,一絲緊張慌亂,轉而鎮靜。下料的謹慎,飄浮的油煙和一顆想做好事情的心,那彷彿就是我的人生。」

2009年寫下的這幾行字紀念我廚房人生的開始。起初,只是想從一些普通紮實的日常之事開始學習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當時並未料到,這件日常之事一下子就堅持了兩三年。

很多事情,從不那麼重要,開始變得很重要,必須去做;而有些事情,從很重要,開始慢慢淡化成虛無。例如對於下廚這件事的認知,必定是因為改變了軌跡,才有機會逐漸被那種細碎真實的手作及溫暖的煙火氣息所吸引。

正如索忍尼辛所說: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條生活之路。

廚房是我的治癒之地。每個人,依著自己成長的經歷,遇到的人和事,身處的環境,所喜好的東西也會大不相同。就像我的治癒,也未必是他人的治癒。不過只要記得,好好地找到自己的重心,好好地活著就行了。

於我而言,人生的重心依舊是過上自由的生活,即盡可能地多做自己喜歡的事,而這種自由的實現方式則是透過廚房。在這兩三年間,廚房漸漸變成了我的理想國和修練場。下廚本身並不是一件新鮮時髦的事,在端出來的食物背後,需要的是事無巨細的耐心對待,承受必定會發生的燙傷和刀傷,特別還要懂得及時打掃和清潔,以及接受失敗。這些都是真實的意義,不浪漫也不瀟灑。

當然,對我來說,最折騰的還是這幾年裡不斷搬家的過程。前前後後輾轉於蘭州、倫敦、斯德哥爾摩和英國小城MK(Milton Keynes),每個廚房都不一樣,但是,在流動的廚房裡,透過做飯這件事來取悅自己的心意卻從沒變過。

因為開始過上東奔西跑的日子,生活中最常出現的一條樸素的note(提醒)變成了:「離開前吃光冰箱裡所有的食物。」每一次因為旅行、搬家、回國而離開自己所在的廚房之前,我都會絞盡腦汁把冰箱裡的食物以多種方式排列組合,找到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然後吃光它們。有的時候是一個人孤獨地吃,有的時候是兩個人一起吃,也有的時候是一群人紀念地吃。每一次的離開促成了在不同廚房裡的經歷和故事。這個簡短的提醒乍看有些神經質,是我對於吃和生活的樸素態度。

我還不確定自己的下一個廚房會在哪裡,但希望它是一個可以裝載我對廚事奢望的美滿存在,且將我認為的美好之事付與心意相通的人。

試閱

引言

推開門,眼前完全是個藝術家製造的垃圾場:高腳凳子被踢倒;胡亂攤放在料理台上的調色盤裡滿是各種已經乾裂的衝撞色彩;地上擺滿了碎爛的麻布、報紙和許多肌理材料;打開冰箱,全是東倒西歪、面目可疑的過期食品。

退出去,關上門,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東西的同時,發現並意識到自己沒帶任何吃的。從萬能的小郁同學那裡討來一些方便食物充饑,之後就睡了。

因為時差,半夜三點又醒了過來。打開廚房的頂燈,我開始漸漸打掃、歸位。想起在機場時,和爸媽簡單地擁抱了下,就歡快地跟著同行的朋友們走了。沒有眼淚和依依不捨,一切都很正常美好。就像我媽預言的那樣,我根本就沒有那些感傷情緒。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是個容易慌張的人,但那時心裡的勇氣和期待滿得都要溢出來,像是肯定著絕對會被臆想裡的新世界改造一樣的渾然不覺的樂觀。

夏天晨光來得早,陽光轉進來的時候,渾然不覺幾小時已經過去。出門扔掉好幾大包垃圾,拐進附近的購物中心,挑選一切日常所需最少數量的廚具,一人份的小袋米、麵,一些肉和蔬菜。

回到廚房,我替自己煮了一碗最簡單的青菜湯麵,第一個廚房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從模仿開始

與做了一輩子飯的人一起生活,總能無意識地學到一些皮毛。哪怕並不是一對一認真教授叮嚀的,只是無所事事倚著廚房的門框漫不經心觀察到的那些動作和程序,就足夠讓站在灶台前的自己反覆回憶揣摩。

我就是這樣在外婆那裡不經意地學到怎樣攤蛋餅的。

蛋餅在外婆那裡被叫作「稀稀的餅」。只是回憶到這個名字,就領會到攤蛋餅所需麵糊的稠度。接著又想到,她每次是如何攪打雞蛋,放入鹽,倒入水和麵粉,再如何在鍋裡倒上油,油熱時倒入適量的麵糊,舉起整只鍋在小火上畫圓,兩面煎好後,又「蕾蕾,蕾蕾」地喊我趕緊趁熱吃。然後她自己又開始繼續攤第二個、第三個,直到我吃飽,外婆才會用剩下的麵糊攤個不規整的蛋餅給自己。第一次自己攤蛋餅的時候,這些不知道重覆過多少次的畫面就一直在腦中播放。好像還是倚著廚房的門框,看著外婆在灶台前忙碌。回憶真能積攢下不少意外的經驗。就如這一刻,我也站在廚房的灶台前,開始逐一模仿這些零碎的片段。

當然,在沒有外婆的廚房,模仿之餘興之所至,也會加入沒喝完的小半杯牛奶,新買的黑胡椒碎粒,把餅邊煎得金黃酥亮。這樣的蛋餅,說它簡單,無非是因為所用食材太過平常,而且做法普通快速,也無須太多技巧。可說它隆重,卻也是憑著那種能夠從雞蛋麵粉開始給自己準備一份早餐的心情吧。

我真的不怎麼愛將麵包當作早餐,特別在是學會攤蛋餅以後。

早餐蛋餅

用料
普通麵粉 200克
雞蛋 兩個
牛奶 200毫升
鹽 1/2小匙
黑胡椒碎粒 1/2小匙
食用油 一大匙

做法
1. 雞蛋打在一個較大的碗裡,放鹽打散。
2. 分兩次加入麵粉,加入一次麵粉就加入一半的牛奶。攪拌至均勻沒有麵粉塊的較稀蛋粉糊,加入黑胡椒,攪拌均勻。
3. 平底鍋內放入少量油,開小火。倒入蛋餅糊,將鍋舉起來把蛋餅畫圓。
4. 一面煎出金黃色就翻面,煎另一面。兩面皆呈現金黃色時就可取出。

小訣竅
1. 如果是沾醬吃,可以免去放鹽。
2. 麵粉可以過篩一下,比較容易拌勻。

東街的市井之美

倫敦東街(East Street)猶如中國任何一個城市裡的小市集,有假冒的名牌、廉價的衣服鞋子、盜版光
碟、劣質香水、新鮮便宜的肉類和蔬菜、散發著腥味的海產,間或有幾個中國人的攤子,賣著一些絲綢、折扇類的東方玩意。

一走近,就被那種迎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擊中了。相對以前臆想中的倫敦,東街提供的是一種有趣對照,一種熱辣辣並嘈雜的姿態。蔬菜水果都泛著在超市裡未曾見識到的自然光,讓人忍不住停下來細細地觀看。這種市井生活之美並不需要用言語過分地鼓吹,它並不抽像,真實存在又鮮活自然,頻率一致即可接收到。

我就是在東街遇到青嫩動人的蘆筍。在脫離了我媽領導的廚房以後,煮飯這件事多了一種可以隨意嘗試的快樂,自己也願意多去尋找一些以前並不熟悉的食材。菜市場賦予下廚這件事極大的靈感。在不同的時蔬肉果的可能性之間,總能得到稱心一餐的排列組合。蘆筍搭配蝦仁,就是我在剎那獲得的靈感。可那時,我對炒菜的常識還停留在「熱油,丟蔥薑蒜辣椒爆香,再丟切好的食物,放鹽和醬油,炒熟起鍋」的境界。這就是早先我炒的蘆筍蝦球裡會有乾辣椒的原因。

將自己的菜譜發出來與大家分享有一個好處:可以從周圍的回應裡得到修正。如今我炒的蘆筍蝦球裡不再有乾辣椒了。雖然少了一味,卻更加彰顯食材的清爽鮮味。對於下廚只有三四年的我而言,分享的真正意義不在於教授別人如何做一道菜,而是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更多開放性的結果。

有時候,廚房裡的進化就是這麼來的。

蘆筍蝦球

用料
蝦 10~15隻
綠蘆筍 10~15根
料酒 10毫升
鹽 3克
薑絲 4~5條
蛋清 3克
白胡椒粉 兩克
黑胡椒粒 兩克


做法
1. 蝦去殼去腸泥,沿背部橫切一刀開背。
2. 用料酒、薑絲、半湯匙蛋清和一點白胡椒粉醃製蝦仁。
3. 將蘆筍洗淨,切掉1/3根部,再將其斜切成段。
4. 熱鍋裡倒油,油熱後先下蘆筍進去翻炒一兩分鐘,再放入蝦仁迅速翻炒。
5. 蝦仁炒成蜷起的蝦球後,放鹽和黑胡椒粒就能起鍋了。

小訣竅
切下的蘆筍根部可以來煮湯,避免浪費食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75643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16
    • 商品規格
    • 23*1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