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推開門,眼前完全是個藝術家製造的垃圾場:高腳凳子被踢倒;胡亂攤放在料理台上的調色盤裡滿是各種已經乾裂的衝撞色彩;地上擺滿了碎爛的麻布、報紙和許多肌理材料;打開冰箱,全是東倒西歪、面目可疑的過期食品。
退出去,關上門,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東西的同時,發現並意識到自己沒帶任何吃的。從萬能的小郁同學那裡討來一些方便食物充饑,之後就睡了。
因為時差,半夜三點又醒了過來。打開廚房的頂燈,我開始漸漸打掃、歸位。想起在機場時,和爸媽簡單地擁抱了下,就歡快地跟著同行的朋友們走了。沒有眼淚和依依不捨,一切都很正常美好。就像我媽預言的那樣,我根本就沒有那些感傷情緒。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是個容易慌張的人,但那時心裡的勇氣和期待滿得都要溢出來,像是肯定著絕對會被臆想裡的新世界改造一樣的渾然不覺的樂觀。
夏天晨光來得早,陽光轉進來的時候,渾然不覺幾小時已經過去。出門扔掉好幾大包垃圾,拐進附近的購物中心,挑選一切日常所需最少數量的廚具,一人份的小袋米、麵,一些肉和蔬菜。
回到廚房,我替自己煮了一碗最簡單的青菜湯麵,第一個廚房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從模仿開始
與做了一輩子飯的人一起生活,總能無意識地學到一些皮毛。哪怕並不是一對一認真教授叮嚀的,只是無所事事倚著廚房的門框漫不經心觀察到的那些動作和程序,就足夠讓站在灶台前的自己反覆回憶揣摩。
我就是這樣在外婆那裡不經意地學到怎樣攤蛋餅的。
蛋餅在外婆那裡被叫作「稀稀的餅」。只是回憶到這個名字,就領會到攤蛋餅所需麵糊的稠度。接著又想到,她每次是如何攪打雞蛋,放入鹽,倒入水和麵粉,再如何在鍋裡倒上油,油熱時倒入適量的麵糊,舉起整只鍋在小火上畫圓,兩面煎好後,又「蕾蕾,蕾蕾」地喊我趕緊趁熱吃。然後她自己又開始繼續攤第二個、第三個,直到我吃飽,外婆才會用剩下的麵糊攤個不規整的蛋餅給自己。第一次自己攤蛋餅的時候,這些不知道重覆過多少次的畫面就一直在腦中播放。好像還是倚著廚房的門框,看著外婆在灶台前忙碌。回憶真能積攢下不少意外的經驗。就如這一刻,我也站在廚房的灶台前,開始逐一模仿這些零碎的片段。
當然,在沒有外婆的廚房,模仿之餘興之所至,也會加入沒喝完的小半杯牛奶,新買的黑胡椒碎粒,把餅邊煎得金黃酥亮。這樣的蛋餅,說它簡單,無非是因為所用食材太過平常,而且做法普通快速,也無須太多技巧。可說它隆重,卻也是憑著那種能夠從雞蛋麵粉開始給自己準備一份早餐的心情吧。
我真的不怎麼愛將麵包當作早餐,特別在是學會攤蛋餅以後。
早餐蛋餅
用料
普通麵粉 200克
雞蛋 兩個
牛奶 200毫升
鹽 1/2小匙
黑胡椒碎粒 1/2小匙
食用油 一大匙
做法
1. 雞蛋打在一個較大的碗裡,放鹽打散。
2. 分兩次加入麵粉,加入一次麵粉就加入一半的牛奶。攪拌至均勻沒有麵粉塊的較稀蛋粉糊,加入黑胡椒,攪拌均勻。
3. 平底鍋內放入少量油,開小火。倒入蛋餅糊,將鍋舉起來把蛋餅畫圓。
4. 一面煎出金黃色就翻面,煎另一面。兩面皆呈現金黃色時就可取出。
小訣竅
1. 如果是沾醬吃,可以免去放鹽。
2. 麵粉可以過篩一下,比較容易拌勻。
東街的市井之美
倫敦東街(East Street)猶如中國任何一個城市裡的小市集,有假冒的名牌、廉價的衣服鞋子、盜版光
碟、劣質香水、新鮮便宜的肉類和蔬菜、散發著腥味的海產,間或有幾個中國人的攤子,賣著一些絲綢、折扇類的東方玩意。
一走近,就被那種迎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擊中了。相對以前臆想中的倫敦,東街提供的是一種有趣對照,一種熱辣辣並嘈雜的姿態。蔬菜水果都泛著在超市裡未曾見識到的自然光,讓人忍不住停下來細細地觀看。這種市井生活之美並不需要用言語過分地鼓吹,它並不抽像,真實存在又鮮活自然,頻率一致即可接收到。
我就是在東街遇到青嫩動人的蘆筍。在脫離了我媽領導的廚房以後,煮飯這件事多了一種可以隨意嘗試的快樂,自己也願意多去尋找一些以前並不熟悉的食材。菜市場賦予下廚這件事極大的靈感。在不同的時蔬肉果的可能性之間,總能得到稱心一餐的排列組合。蘆筍搭配蝦仁,就是我在剎那獲得的靈感。可那時,我對炒菜的常識還停留在「熱油,丟蔥薑蒜辣椒爆香,再丟切好的食物,放鹽和醬油,炒熟起鍋」的境界。這就是早先我炒的蘆筍蝦球裡會有乾辣椒的原因。
將自己的菜譜發出來與大家分享有一個好處:可以從周圍的回應裡得到修正。如今我炒的蘆筍蝦球裡不再有乾辣椒了。雖然少了一味,卻更加彰顯食材的清爽鮮味。對於下廚只有三四年的我而言,分享的真正意義不在於教授別人如何做一道菜,而是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更多開放性的結果。
有時候,廚房裡的進化就是這麼來的。
蘆筍蝦球
用料
蝦 10~15隻
綠蘆筍 10~15根
料酒 10毫升
鹽 3克
薑絲 4~5條
蛋清 3克
白胡椒粉 兩克
黑胡椒粒 兩克
做法
1. 蝦去殼去腸泥,沿背部橫切一刀開背。
2. 用料酒、薑絲、半湯匙蛋清和一點白胡椒粉醃製蝦仁。
3. 將蘆筍洗淨,切掉1/3根部,再將其斜切成段。
4. 熱鍋裡倒油,油熱後先下蘆筍進去翻炒一兩分鐘,再放入蝦仁迅速翻炒。
5. 蝦仁炒成蜷起的蝦球後,放鹽和黑胡椒粒就能起鍋了。
小訣竅
切下的蘆筍根部可以來煮湯,避免浪費食材。
推開門,眼前完全是個藝術家製造的垃圾場:高腳凳子被踢倒;胡亂攤放在料理台上的調色盤裡滿是各種已經乾裂的衝撞色彩;地上擺滿了碎爛的麻布、報紙和許多肌理材料;打開冰箱,全是東倒西歪、面目可疑的過期食品。
退出去,關上門,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東西的同時,發現並意識到自己沒帶任何吃的。從萬能的小郁同學那裡討來一些方便食物充饑,之後就睡了。
因為時差,半夜三點又醒了過來。打開廚房的頂燈,我開始漸漸打掃、歸位。想起在機場時,和爸媽簡單地擁抱了下,就歡快地跟著同行的朋友們走了。沒有眼淚和依依不捨,一切都很正常美好。就像我媽預言的那樣,我根本就沒有那些感傷情緒。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是個容易慌張的人,但那時心裡的勇氣和期待滿得都要溢出來,像是肯定著絕對會被臆想裡的新世界改造一樣的渾然不覺的樂觀。
夏天晨光來得早,陽光轉進來的時候,渾然不覺幾小時已經過去。出門扔掉好幾大包垃圾,拐進附近的購物中心,挑選一切日常所需最少數量的廚具,一人份的小袋米、麵,一些肉和蔬菜。
回到廚房,我替自己煮了一碗最簡單的青菜湯麵,第一個廚房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從模仿開始
與做了一輩子飯的人一起生活,總能無意識地學到一些皮毛。哪怕並不是一對一認真教授叮嚀的,只是無所事事倚著廚房的門框漫不經心觀察到的那些動作和程序,就足夠讓站在灶台前的自己反覆回憶揣摩。
我就是這樣在外婆那裡不經意地學到怎樣攤蛋餅的。
蛋餅在外婆那裡被叫作「稀稀的餅」。只是回憶到這個名字,就領會到攤蛋餅所需麵糊的稠度。接著又想到,她每次是如何攪打雞蛋,放入鹽,倒入水和麵粉,再如何在鍋裡倒上油,油熱時倒入適量的麵糊,舉起整只鍋在小火上畫圓,兩面煎好後,又「蕾蕾,蕾蕾」地喊我趕緊趁熱吃。然後她自己又開始繼續攤第二個、第三個,直到我吃飽,外婆才會用剩下的麵糊攤個不規整的蛋餅給自己。第一次自己攤蛋餅的時候,這些不知道重覆過多少次的畫面就一直在腦中播放。好像還是倚著廚房的門框,看著外婆在灶台前忙碌。回憶真能積攢下不少意外的經驗。就如這一刻,我也站在廚房的灶台前,開始逐一模仿這些零碎的片段。
當然,在沒有外婆的廚房,模仿之餘興之所至,也會加入沒喝完的小半杯牛奶,新買的黑胡椒碎粒,把餅邊煎得金黃酥亮。這樣的蛋餅,說它簡單,無非是因為所用食材太過平常,而且做法普通快速,也無須太多技巧。可說它隆重,卻也是憑著那種能夠從雞蛋麵粉開始給自己準備一份早餐的心情吧。
我真的不怎麼愛將麵包當作早餐,特別在是學會攤蛋餅以後。
早餐蛋餅
用料
普通麵粉 200克
雞蛋 兩個
牛奶 200毫升
鹽 1/2小匙
黑胡椒碎粒 1/2小匙
食用油 一大匙
做法
1. 雞蛋打在一個較大的碗裡,放鹽打散。
2. 分兩次加入麵粉,加入一次麵粉就加入一半的牛奶。攪拌至均勻沒有麵粉塊的較稀蛋粉糊,加入黑胡椒,攪拌均勻。
3. 平底鍋內放入少量油,開小火。倒入蛋餅糊,將鍋舉起來把蛋餅畫圓。
4. 一面煎出金黃色就翻面,煎另一面。兩面皆呈現金黃色時就可取出。
小訣竅
1. 如果是沾醬吃,可以免去放鹽。
2. 麵粉可以過篩一下,比較容易拌勻。
東街的市井之美
倫敦東街(East Street)猶如中國任何一個城市裡的小市集,有假冒的名牌、廉價的衣服鞋子、盜版光
碟、劣質香水、新鮮便宜的肉類和蔬菜、散發著腥味的海產,間或有幾個中國人的攤子,賣著一些絲綢、折扇類的東方玩意。
一走近,就被那種迎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擊中了。相對以前臆想中的倫敦,東街提供的是一種有趣對照,一種熱辣辣並嘈雜的姿態。蔬菜水果都泛著在超市裡未曾見識到的自然光,讓人忍不住停下來細細地觀看。這種市井生活之美並不需要用言語過分地鼓吹,它並不抽像,真實存在又鮮活自然,頻率一致即可接收到。
我就是在東街遇到青嫩動人的蘆筍。在脫離了我媽領導的廚房以後,煮飯這件事多了一種可以隨意嘗試的快樂,自己也願意多去尋找一些以前並不熟悉的食材。菜市場賦予下廚這件事極大的靈感。在不同的時蔬肉果的可能性之間,總能得到稱心一餐的排列組合。蘆筍搭配蝦仁,就是我在剎那獲得的靈感。可那時,我對炒菜的常識還停留在「熱油,丟蔥薑蒜辣椒爆香,再丟切好的食物,放鹽和醬油,炒熟起鍋」的境界。這就是早先我炒的蘆筍蝦球裡會有乾辣椒的原因。
將自己的菜譜發出來與大家分享有一個好處:可以從周圍的回應裡得到修正。如今我炒的蘆筍蝦球裡不再有乾辣椒了。雖然少了一味,卻更加彰顯食材的清爽鮮味。對於下廚只有三四年的我而言,分享的真正意義不在於教授別人如何做一道菜,而是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更多開放性的結果。
有時候,廚房裡的進化就是這麼來的。
蘆筍蝦球
用料
蝦 10~15隻
綠蘆筍 10~15根
料酒 10毫升
鹽 3克
薑絲 4~5條
蛋清 3克
白胡椒粉 兩克
黑胡椒粒 兩克
做法
1. 蝦去殼去腸泥,沿背部橫切一刀開背。
2. 用料酒、薑絲、半湯匙蛋清和一點白胡椒粉醃製蝦仁。
3. 將蘆筍洗淨,切掉1/3根部,再將其斜切成段。
4. 熱鍋裡倒油,油熱後先下蘆筍進去翻炒一兩分鐘,再放入蝦仁迅速翻炒。
5. 蝦仁炒成蜷起的蝦球後,放鹽和黑胡椒粒就能起鍋了。
小訣竅
切下的蘆筍根部可以來煮湯,避免浪費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