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也可以很浪漫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新加坡烏節路政商名流最愛餐廳「Joie Restaurant」
&
墨爾本「V Series蔬食坊」人氣料理
美味上菜
蔬食,就是應該這麼好吃!
★新加坡頂級Semi fine dining 主廚不藏私創意蔬食祕訣大公開
無肉飲食,蔚為時尚
一心想讓客人先接受蔬菜料理「好吃」,希望客人純粹抱著「今天來吃好吃的東西」這種想法經營蔬食的Joie Restaurant,不談健康(少油少鹽)、宗教、環保、vegan,料理還是保留有蔥蒜蛋奶和五辛的感覺,深受各國大使與商務名流老饕的喜愛,更連續數年獲得最權威Wine & Dine 雜誌評選為「新加坡頂尖餐廳」及觀光局網頁正式推薦。澳洲大廚也從人氣菜單中再添創意,希望人們發現食物原本的甘甜,竟是如此美好,能吸引越來越多人漸漸增加蔬食的比例。
更直接來說,為了達到推廣蔬食的效果,他們都希望客群是吃肉的,觀念是今天吃牛肉、明天吃義大利餐、後天吃蔬食,可以單純只是想換個口味而已。
移民他鄉,端出一道道在地美味
用開放的心態、葷食者角度研究出符合大眾喜愛、挑逗味蕾的蔬食,是本書每一道料理都讓人視覺滿足嘖嘖稱奇、深受青睞最主要的原因。兩家餐廳經營者都在學生時期就移民他鄉,各在澳洲與新加坡的姊弟倆,卻不約而同大學畢業後不走本科而跨行經營起餐廳,成功在當地闖出口碑;2014年Joie Restaurant創立前就已有10年經營三家葷食西餐、創造排隊人潮的紀錄,「V Series蔬食坊」則是在經營10 年葷食的基礎上於2015年增闢此一熱門系列。
是什麼原因,當初讓兩位成功的葷食經營者轉而研究蔬食?父親在台灣早年是推動美食展的靈魂人物,卻在事業輝煌期收掉數家馳名的葷食餐廳,轉做蔬食,其機緣又帶給時值青壯的創業孩子哪些關鍵性的影響?
不單只是一本食譜書
可以說,這不單只是一本食譜書,父親輩如何白手起家的奮鬥故事,將累積的60年寶貴經營理念傳承給下一代,而年輕人又如何汲取經驗,從第一代創業父親「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試煉中轉化與突破、展現獨立新創,在本書中都闢有專欄企劃娓娓道來……,包括:為了給客人最好的,Joie Restaurant團隊跨州嚐遍逾300家餐廳,向米其林餐廳取經獨創Semi fine dining的歷程;不需要把食材變得多麼不一樣,才叫創意,V Series主廚也認為蔬食讓我們的味蕾找回了大自然賦予的繽紛,光從蔬菜原本五顏六色的真實樣子裡去做變化,就能給人在料理當下心情平添許多輕盈色彩,產生一種因感動而生的浪漫情愫,別有食味體驗……
二代人,一樣情!這本書是職人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美好呈現,希望沈浸在料理喜悅中的你,也能感受得到他們一心想給客人端上最好吃料理的心意,是這麼的誠懇!
【本書特色】
1. Joie Restaurant把「分子料理」融入Semi fine dining,產生畫龍點睛的創意,藏著屢屢讓客人驚艷的用餐趣味,用高檔食材能創造出給客人「貴而不貴」而且好吃的嶄新體驗,在中、日、台、澳等國家也是相當罕見;例如:清淡的海帶湯意外能跑出富有蛤蠣的海鮮味,蘑菇取代腥味田螺去焗烤,蒟蒻變身鮪魚沙西米,從〈美女與野獸〉電影得到靈感,做了道火龍果沙拉,梨子的甜味勝過龍蝦,就連魚子醬也成功變素了……
2. 對於有心經營餐廳的年輕人,可從第一代60年傳承、成功跨洲經營的豐富經驗中,一窺創業素養如何養成及經營哲學;第二代創業者又如何超越,換新視野而屢有創新,對於想經營蔬食的人來說,心法和功法都相當值得借鏡與參考。
【專文推薦】
陳家昇/奇麗灣創辦人
林禹利/豐聖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錄
【推薦序一】 不斷創造自己價值的人生
【推薦序二】修德力行,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序一】 勤修心田結好緣
【特別企劃】從經營事業,到經營自己
【序二】 三代的傳承,永不磨滅的愛
【序三】 蔬食也可以很浪漫
新加坡篇
亞、澳創新Semi fine dining,蔬食料理新境界
【特別企劃】
【傳承學堂】 接受傳承再融會貫通,創新管理風格
➢蔬果拼盤Tartare Platter au Naturel
➢馬鈴薯和花椰菜濃湯&羅勒碎片和鹽烤芹菜根
Potato with Couliflower Bisque serve with English Basil Leaf Chip and Salt Bake Celery Root
➢覆盆子球配蒟蒻三文魚和海苔西米餅乾
Raspberry Sphere, Salmon Konjac, Seaweed Cracker
➢馬斯卡彭奶酪&琉璃蔬菜脆片&醃漬西瓜
Mascarpone Cheese, Vegetable Chips, Watermelon Tataki
➢火龍果搭配日式和風醬&蔬菜沙拉和蘆筍拌松露油
Dragon Fruit with Japanese Dressing, Vegetable Salad and Asparagus Perfumed with Truffle
➢根莖類疏菜配松露馬鈴薯泥
Baby Root Vegetable serve with Truffle Mash Potato
➢創意蔬食生魚片
Vegetable Sashimi Coconut, Vegatable Salmon , Sashimi Aloe Vera
➢櫛瓜與奶油芝士&松露蛋黃醬&酥皮
Zucchini Stuffed with Crème Cheese, Truffle Mayo, Medallion of Puff Pastry
➢芝士焗香菇 Gratinated Champignon with Mozzarella
➢昆布湯 Kunbu Soup
➢蔬菜天婦羅 Vegetable Tempura
➢猴頭菇 Monkey Head Mushroom
➢百靈菇 Bailling Mushroom
➢雞蛋豆腐配炒蔬菜和豌豆醬
Egg Tofu serve with Sautéed Vegetable and Green Pea Sauce
➢南瓜義式餃子和菠菜義式餃子配腰果醬
Pumkin Ravioli and Spinach Ravioli serve with Cashew Nut sauce
➢菠菜千層麵和剁烤綠花椰,與烤球芽甘藍和腰果粉
Spinach Lasagna topping with Chop Roasted Broccoli serve with Roasted Brussels Sprouts and Cashew Nut Powder
➢炒野米飯與茄子塔 Fried Wild Rice with Eggplant Tower
➢紅酒燉梨 Red Wine Pear
➢巧克力熔岩蛋糕 Chocolate Lava
➢優格布丁 Yogurt Pudding
➢全素椰奶和藍莓偽蛋糕,與杏仁和胡桃底
Blueberry and Coconut False Cake with Dehydrated Almond Crust
➢液體巧克力 Gastronomic Chocolate
澳洲篇
蔬食──舒食的美味Party
➢早安能量餐 Power bowl
➢馬鈴薯餅班尼迪克蛋 Hash Benedict
➢香椿餅 crispy cedar crepe
➢越南春捲 Vietnamese rice paper rolls
➢羅漢鉢 Nutrition bowl
➢三杯杏鮑菇 SBJ
➢櫛瓜玉米煎餅 Zucchini Corn Fritters
➢蔬菜大阪燒 Okonomiyaki
➢墨西哥餡餅Quesadilla
➢榛果青醬義大利麵 pesto and hazlnut spaghetti
序/導讀
推薦序一
不斷創造自己價值的人生
奇麗灣創辦人 陳家昇
原來,人生規律就是那麼簡單。捨即是得,付出即收穫,承擔帶來成長,不計較則帶來福報。決定人生是否美好,在一念之間,感恩生命中所有的挫折與相遇,越努力越開心、幸運。作者黃獻祥謙虛說到:「人生來到七十歲,超過一甲子的時間,才領受到知足和體會。』」從黃兄的回憶了解到他成長過程的心路歷程,也很佩服他一路走來不斷創造自己的價值,吃苦當作吃補,奠定人生不凡的成就。
在黃兄的成長過程中有兩段值得我們省思的故事。他常常抱著感恩的心,在小學曾接受同學的愛心便當,時間長達三年;因此激發他奮發向上的力量,握著爸爸的攤頭,努力往前走,不再怕冷。三十歲時在經營事業遇到重大的挫折時,像是房東刁難大漲店租,他都能用正面思考去面對,化危機為轉機。
黃兄是充滿智慧的人,在四十年前的時代,一般都是靠著勞力埋頭苦幹,而他卻願意花錢學知識,因此能突破自己的經營之道。他在人生正順遂的時候,毅然決然大幅改變事業經營的模式,這是非常冒險也需要勇氣的抉擇,事實證明讓他獲得更寬闊的視野。
近年環保與健康意識高漲,越來越多人開始無肉的素食旅程。吃素成為一種新潮,而他在素食業界經營多年頗有一番成就,連兒女也投入素食產業,可說是不遺餘力的推廣素食的美好。
黃兄的人生歷程非常豐富且精彩,許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因此這本書非常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二
修德力行,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豐聖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董事長 林禹利
我與黃兄結緣在二十幾年前一次慈濟的活動上,當時黃兄經營的餐廳事業已相當成功,爾後從師姊那裡輾轉聽到,黃兄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新加坡,也在澳洲開了餐廳,這在當時的台灣,能有如此白手起家,進而跨國經營餐廳事業的例子,相當稀少;尤其聽說不久後黃兄由於 上人的感召而毅然決然收掉台灣生意很好的葷食餐廳,改提倡蔬食,心裡已經是相當敬佩。
之後黃兄擔任榮董聯誼會的窗口,我們有機會進一步熟識,聽他聊起小時候環境不是那麼好,可以有往後的成就,憑著全是吃苦努力的毅力,我甚至從他所做的佛行善事,看見他精進勤實的身影,平常無所求地付出,不止相當有善心,布施上更是不為人後。
我也是在四十五年前踏入印刷產業,一路從學徒經歷一九九0年代創業到現在,可以感同身受經營事業的甘苦,相信我們都有一樣的體會──當一個人在付出時無所求,不去計較回饋,收穫就會越多。我因此也看出黃兄的人生觀和格局與一般人很不一樣,記得上人時常提醒我們,人要有恢宏廣達的人生觀──「普天之下無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無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無我不原諒的人」;我想,黃兄是本著這「普天三無」謙虛彎腰、寬容修德的好榜樣,從他和員工的互動上看得出來,三個孩子也都很傑出,願意傳承爸爸的理念和精神,非常的不容易,黃兄一直以來精益善行及以身作則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這本書的印刷製作,完全是得於黃兄的信任,而把它交付給我,這是非常殊勝的因緣,所以更要把它做好;能圓滿黃兄的傳承心願,和他一心想推廣蔬食所做的努力,我與有榮焉!
序一
勤修心田結好緣
黃獻祥
初稿寫於2019年12月8日
定稿於2021年9月16日
世上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法則,你不捨,就不會得;天下也沒有白吃的午餐,你不付出,就不會收穫;天上真的不會掉下禮物,你不承擔,就不會成長;別懷疑吃虧就是占便宜,你越計較,福報越遠離你。原來,人生的規律就是這麼簡單:捨=得,付出=收穫,承擔=成長,不計較=福報;你希望自己快樂,就帶給別人快樂,你常感謝人,別人會加倍回報你。決定人生是否美好,在一念之間,感恩生命中所有的挫折和相遇,越努力越開心、越幸運。
人生來到七十歲,幾乎有一甲子的時間,我都是在餐廳生意上經營打滾,回想這磕磕絆絆的歲月,一直到今年退休這個階段,這是我領受到的知足和體會!
窮苦嬰仔,吃苦當成吃補
說起來,我是艱苦嬰仔出身的!小學三年級(十歲)開始,我下午三點多放學就得跟著爸爸從北門福星國小出發,沿著延平北路熱鬧的布市一路叫賣筒仔米糕和排骨湯。常常,流動攤販沒辦法等客人吃完就要往前推了,我的工作就是跟在後面把碗筷收齊,然後快跑追上爸爸;那時家裡很窮沒得買鞋,每天打赤腳就這樣跟著跑,繞一圈回到中華路爸爸賣鴨肉扁的朋友的路邊攤時,已經晚上十二點,利用大人喝酒空擋我趕快寫功課,凌晨一兩點再摸黑走回艋舺寶斗里。路上,爸爸怕我睡著跌倒,就用繩子把我綁在擔子上,走到家三點多我也醒了,清晨五、六點還要早起準備,走一個多小時的路去學校。
日子一天一天過,窮苦人家的孩子根本不敢喊苦,直到我考上松山中學才停止叫賣;國中讀了一年,還是付不起四百元的註冊費,只好退學,跟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一起在中華路路邊擺流動攤販,賣米粉湯過日子。
人在艱苦的環境裡,可以低頭認命、隨波逐流,但我的個性就是不服輸,天生樂觀好客,很喜歡幫助弱者。眼看著每天喝酒的爸爸沒有前途,從十三歲到二十三歲我開始抗命的人生,但期間雖然好幾次離家出走,還是常常不忍心,又回家扛債。我想,老天爺是疼憨人的,只要認真勤實地做,會有「出頭天」的一天!總算,一家人從在中華路鐵道旁中華商埸租十坪、擠九個人的生活,慢慢好轉我可以獨當一面,十七歲開始當少年主廚,帶著一夥年輕人把昆明街的「和漢料理」生意做得搶搶滾,二十三歲時我成家想獨立,就和太太輾轉頂下華西街「久88海鮮」。
四、五十年前,爸爸動輒一兩百萬、三百萬的負債,逼得我不得不想盡辦法翻身,但也因為這樣,讓我練就一手好廚藝和餐廳經營的眉角,特別是承受高壓的能力,遇到逆境時,我會樂觀面對: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想想,這種自信何嘗不是從苦裡來?給你最多苦難的人,常可能是生命中最大的貴人……
常常抱著感恩的心,貴人會常在身邊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境,用什麼心態去面對,決定未來;我都這樣想,只要常常抱著感恩的心、正念思考,貴人也會險中生。在我的人生字典裡,小學同學是貴人;同學看我瘦巴巴的常常有一餐沒一餐,便當盒雖然帶了也只是做做樣子,就好心跟我說:「我的便當以後都給你吃。」我這一吃就是三年;雖然同學家境很好,小孩子心思只想從此可以去買自己想吃的,但是對我來說,卻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便當之愛。
沒有想到,這個友誼後來還意外衍生出一個讓我刻骨銘心的場景;有一天同學邀我去他家一起辦生日派對,同學的媽媽看著我長得好,就問我:「黃同學,你媽媽是用什麼給你吃的?讓你長得比較胖!」原本是一句好意的話,卻讓我當場差點流下眼淚來,我都是吃他的兒子的便當啊!這一幕給我的震撼和酸處,從那時候開始埋藏在內心深處,但隨著童年的困頓生活,卻讓我每一次回想起來都生出我要奮發向上的力量,原來,同學之愛是老天爺特別賜給我的一份禮物,這輩子怎能忘記!
給我兩塊錢紅包的客人,也是貴人。「嬰仔,你是齁伊請的,還是兒子?」記得那一天是除夕前,我只有穿著薄薄的衣服,站在冷風中不停地打顫,客人看了心疼就包了兩塊錢的紅包給我,他可能沒有想到,這個小舉動溫暖了我當時的幼小心靈,握著爸爸的攤頭,我努力往前走,不再怕冷。
說起來,把店租一直翻倍漲的房東,應該算是我逆增上緣的貴人。三十歲時「久88海鮮」打響名氣,我義氣風發,在西寜北路海覇王隔壁頂店擴大經營,當時擴張太迅速雖然一度很艱困,但適時的讓顧問公司導入制度化,也都化險為夷,連敦南分店、西寧北路分店也有很不錯的營業額,房東要飛漲房租自然是可以預期,反倒帶給我的心態上打擊,讓我無法接受。後來我就逆向思考,從此發願──以後開餐廳一定要自己買店面,不然寧可不做;從那時開始,祥鶴樓(上海菜)、香江樓(廣東菜)、祥興樓水漾會館(上海菜)、海外新加坡店和澳洲店,只要我努力打拚,我就看得到往下扎實的希望。
加入慈濟,後半人生的轉捩點
最後,要說改變我最多、影響我後半生的最大貴人是──慈濟的師兄。當時我在台北的五間餐廳都經營得很成功,跟著到來的是名利,滾動出吃吃喝喝的生活。向來我就熱心公益、個性也海派,從餐飲工會到餐飲研究發展會、大飯店主廚會沒有一個缺席;後來還被推選當主任委員,常常動腦筋,不是把大飯店的主廚菁英串連起來辦百家名廚會,就是在正式的美食展之前,就開始熱身,活動辦得熱鬧滾滾,這些在當時都是創舉。才三十幾歲,我就在餐飲界呼風喚雨,走路有風,交際應酬自然是跟著來;每天九點我就準時到Club報到,接著北投續攤,笙歌酒氣一直到天亮……
可能是冥冥之中有緣吧,慈濟師兄就在這時候出現~他帶我去花蓮見 上人;很感謝,才走這一趟,我就有體會:人生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裡的歲月,而是歲月裡的生活。回到家我就跟太太講:「不要反對喔,從今天開始,我要把喝酒的錢拿出一百萬元來捐作善款,晚上九點以後我就不出門去二次會喝酒了。」
我說到做到。從此斷念,改變一瞬間!
說也奇怪,隔月餐廳的生意特別好,我捐出去的善款,自然就會有收入回流到位;想起三十幾年前時,我每天吃吃喝喝胖到八十六公斤,曾經為了愛面子,花二百多萬在圓山飯店和國父紀念館辦「金饗獎」請人吃飯,現在寧可拿來救濟。我也越來越清楚,熱心要用對地方,雖然有的時候還會因為熱心過頭鬧笑話:以為賣菜阿婆很可憐,只要有看到她就把菜全都買下,讓她早點收攤,後來才知道阿婆每天都會出現,批一些次等菜來賣。現在我也都很習慣要尊敬三寶,看到出家人在買菜,會跟賣菜的說「以後都算我的」;我也跟新加坡兒子交代,如果有出家人來吃飯,也都算我的。
有人說「貴人要靠自己創造」,我的想法是你的心念要正,好的磁場才會吸引貴人靠近,你也才有福氣發現貴人就在身邊,懂得好好珍惜和回饋。
心轉境轉,從身邊的改革做起
當時內人負責管理公司財務,看到我的轉變和每天開心地分享、付出,很支持;她常說我是 上人撿回來的,以我的個性,如果沒有走入慈濟,現在已經喝壞身體。
一念既起,萬緣隨生;真的沒有料到,二十幾年前的一個因緣際會,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921地震之後我投入蓋大愛屋的行動,在澳洲墨爾本分會時也曾經去關懷發生車禍的學生,曾經一起到大陸義烏參加新芽獎學金頒發,到約旦敘利亞難民營做關懷……等等,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實際去做,我越來越有感覺投入和付出得越多,收穫最多的是自己,慢慢也體會到 上人說的「見苦知福,福中思苦」,要「教富濟貧」,所以我相信,每一個讓我想升起善念應對的人,都可能是接引我的人間菩薩。
有一句話說:心轉境轉,真的是如此!當我每天都用這種思維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就像是有千千萬萬個渡我的機會在我眼前,等我去領受。所謂善緣互生,每一個善緣接連的是下一個正向循環帶給我的喜悅,我自然很希望把這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分享給身邊更多人,第一個對象就是給我飯吃的衣食父母──餐廳的食客們;做了四十幾年的葷食,既然「放下口中一塊肉,勝讀萬遍大悲咒」是無上因緣,何不從自己的事業開始做改革?所以我毅然決然收掉當時生意很好的五家葷食餐廳,只留中和一間「祥興樓水漾會館」,這在二十幾年前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也開始堅持要在原本的葷食宴會菜單上,加上創意蔬食,很多同行都覺得這轉變太不可思議,後來還是有做葷食的老闆想投資我,但是我一點也不會心動。
收掉餐廳、改菜單是一大步,回到內部行政管理則更上一層樓,我接著把像清流一樣的慈濟理念引進公司,每個月辦榮團會,推動講好話、做好事等等慈濟心法。正因為要做出好榜樣,私底下我會更嚴格要求自己持續進修,透清早薰法香、吸收學習不間斷的養分,尤其是每個禮拜開車做資源回收,更是這十幾年來從沒放棄過的,我感到有能力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很喜樂,越做是越開心。我希望「勤植萬蕊心蓮」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相信也只有實際地去做,在過程中了知自己心裡的細微映照,才能真正體會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真諦;我想,我要留給子孫的,不也正是這些身教、感恩,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愛!?
我的兒女看到我堅持做慈濟的熱誠,從小耳濡目染,八年前,新加坡小兒子和澳洲的二女兒也用行動支持,把原本經營得很成功的餐廳從葷食轉做蔬食,這過程對孩子非常不容易,讓我很欣慰;事實證明,孩子只要真心體會和認同,百分百努力付出,結合流行的蔬食風,餐廳生意反而一支獨秀,不但口碑好,客人給的直接回饋都點點滴滴影響著孩子,肯定正信、正念、正業、力行善道的可貴,這比我留再多資產給他們,都還來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推廣蔬食,結好緣
也因為這個前提,2019年夏天我們才有出版這本書的念頭:想把我在台灣、兒子在新加坡、女兒在澳洲三地的蔬食料理,做一本家族跨域的呈現,力邀各方的同好善士,同耕一方蔬食福田,順利的話2020年春天就可以上市~
但就像很多人都有的體會,我們永遠無法預料無常會在什麼時候到來,2020年初我們就被一場COVID 19疫情上了一課,很多人的人生觀從此變得不同。既然「人身難得今已得」,在菩薩道上,我是不是也應該更加把握時間精進才好!?幾十年來我理事圓融,面臨這人生的交叉口,不正是一個應變和進退的智慧考驗!我希望七十歲以後的人生,可以給自己留下更有意義和價值的美好回憶,一旦這樣想,結束最後這間唯一的餐廳,與其說是這個階段的偶然,其實卻是必然的。
這個必然,我相信它是早在二十一年前我授證為慈濟慈委時,就已經鋪就好的一條路,這條路我也從 上人給我的法號「本崷」那一天開始放進到心裡──守好本分,凡事以善念做出發;所以,表面上來看今年我是結束一個長達三十三年的餐飲事業,但其實,我覺得老天爺在給我往更高一層轉化的機會,我只是換一種不同的交通工具搭而已,我還是走在同一條路上,終點目標沒有變。回想過去,我是用餐飲業這個載體去實踐佛法,曾經每到星期一都會提供二百個素食便當,和附近的上班族及貧困家庭結緣,我也用在地企業回饋社區的角色,支持過一百多個學子獎助學金,與社區結善緣,有好幾個重要時刻我也沒有缺席──捐贈環保車、警察巡邏車、載送輔具車,同時承擔互愛和榮董的窗口。
現在,我有機會再一次練習「捨」,從中學習更精進,所以更加不敢懈怠;自從三月結束祥興樓的營業以來,我長久的罣礙終於放下,可以投入更長的時間學習佛法走菩薩道,除了持續開著環保車做回收,為守護地球貢獻棉薄心力,很歡喜,疫情期間,我也習法如常,上網雲端連線聞法、沒有間斷。這一路以來,我要特別感謝內人做我的後盾,尤其最近在參與疫苗基金的捐贈上,我以捐贈一萬劑作為響應,她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我們秉持的想法是 上人常常給我們的開示──在人心惶惶的末法時期,我們有能力讓更多人健康,更多家庭平安,付出無所求,盡一己之力讓疫情早日結束,現在不做更待何時~
(節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