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全書蒐集了1000對學齡前兒童的父母最想知道的70個教養問題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7大兒童發展議題、10年臨床醫學真實故事、
70個台灣父母最關心的教養問題、
200個傳統養兒育女迷思、500個最新幼兒教養攻略,
首度結合最新兒童教養與腦科學觀點的新手父母工具書,
輕鬆育兒三部曲:刺激發展→聰明成長→穩定學習。
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醫師根據10多年臨床經驗,將腦科學的教養觀點,
落實成實際具體的做法,讓父母能夠有所依循,活絡孩子的大腦。
雖然遵循傳統方式養育孩子的大有人在,但大腦認知神經科學如雨後春筍般的研究,已對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教養策略,產生了爆炸性的改革。
揮別過去的迷思,大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要強化孩子的認知學習,千萬別忘了同時注意孩子的專注力、情緒功能、身體健康、感覺動作等發展,如此孩子才能多元與適性的發展成獨立的個體。
全書蒐集了1000對學齡前兒童的父母最想知道的70個教養問題,例如:
.讓嬰兒趴著睡容易發生危險,仰著睡比較好嗎?
.讓孩子坐學步車,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嗎?
.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哭醒,應該哄睡或收驚嗎?
.孩子討厭上學,出門前總會大哭大鬧該怎麼辦?
.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差,會影響學習效率嗎?
.孩子一定要上雙語幼稚園,英文才會好嗎?
.孩子常會拉頭髮或咬指甲,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嗎?
.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上學後會比較獨立嗎?
.孩子天生內向,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怎麼辦?
.男女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嗎?
.該如何挑選玩具、奶瓶、手推車、安全座椅、兒童餐椅呢?
從小開始,運用正確的腦科學育兒法,刺激孩子發展,讓孩子聰明成長,進而穩定學習,是現代新手父母送給孩子一輩子最佳的禮物。
70個台灣父母最關心的教養問題、
200個傳統養兒育女迷思、500個最新幼兒教養攻略,
首度結合最新兒童教養與腦科學觀點的新手父母工具書,
輕鬆育兒三部曲:刺激發展→聰明成長→穩定學習。
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醫師根據10多年臨床經驗,將腦科學的教養觀點,
落實成實際具體的做法,讓父母能夠有所依循,活絡孩子的大腦。
雖然遵循傳統方式養育孩子的大有人在,但大腦認知神經科學如雨後春筍般的研究,已對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教養策略,產生了爆炸性的改革。
揮別過去的迷思,大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要強化孩子的認知學習,千萬別忘了同時注意孩子的專注力、情緒功能、身體健康、感覺動作等發展,如此孩子才能多元與適性的發展成獨立的個體。
全書蒐集了1000對學齡前兒童的父母最想知道的70個教養問題,例如:
.讓嬰兒趴著睡容易發生危險,仰著睡比較好嗎?
.讓孩子坐學步車,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嗎?
.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哭醒,應該哄睡或收驚嗎?
.孩子討厭上學,出門前總會大哭大鬧該怎麼辦?
.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差,會影響學習效率嗎?
.孩子一定要上雙語幼稚園,英文才會好嗎?
.孩子常會拉頭髮或咬指甲,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嗎?
.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上學後會比較獨立嗎?
.孩子天生內向,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怎麼辦?
.男女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嗎?
.該如何挑選玩具、奶瓶、手推車、安全座椅、兒童餐椅呢?
從小開始,運用正確的腦科學育兒法,刺激孩子發展,讓孩子聰明成長,進而穩定學習,是現代新手父母送給孩子一輩子最佳的禮物。
名人推薦
前教育部長楊朝祥、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崴、中崙高中校長謝念慈、小兒科醫生黃瑽寧、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創辦人江立群、教養作家番紅花◎真心推薦!
目錄
〈推薦序〉一本小兒科醫生推薦的兒童發展寶典 黃瑽寧
〈自序〉健康的教養,成就心愛寶貝的微笑
PART 1:幼兒語言問題
TOP 1: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緩慢,很晚才會說話,這樣有關係嗎?
TOP 2:孩子遲遲不肯開口說話,等大一點就會改善嗎?
TOP 3: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差,會影響學習效率嗎?
TOP 4:孩子還不會說句子,這樣語言發展算落後嗎?
TOP 5:何時該開始學第二語言,以及在家要用兩種語言跟孩子溝通嗎?
TOP 6:孩子一定要上雙語幼稚園,英文才會好嗎?
TOP 7:孩子很會玩平板電腦,該買幼兒多媒體教材嗎?
TOP 8:我是個不會說故事的媽媽,可以直接放CD給孩子聽嗎?
TOP 9:孩子講話會口吃,應該加強練習說話嗎?
TOP 10:孩子竟然會說髒話,我該好好教訓他嗎?
PART 2:幼兒情緒問題
TOP 1: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哭醒,應該哄睡或收驚嗎?
TOP 2:孩子討厭上學,出門前總會大哭大鬧,該怎麼辦?
TOP 3:孩子膽小,什麼都怕,長大就會改善嗎?
TOP 4:孩子凡事總愛堅持己見,父母應該順著他的意嗎?
TOP 5:孩子只要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是因為年紀小不懂事嗎?
TOP 6:孩子做什麼都非贏不可,應該盡量讓他嗎?
TOP 7:孩子無法忍受挫折,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TOP 8:孩子常會拉頭髮或咬指甲,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嗎?
TOP 9:孩子喜歡尖叫,等會說話後就會改善嗎?
TOP 10:孩子會用力打自己的頭或打人,這種行為一定有問題嗎?
PART 3:幼兒心智發展問題
TOP 1:讓孩子多看電視,可以增廣見聞嗎?
TOP 2:孩子不會拼圖,應該沒關係吧?
TOP 3:孩子不會分辨顏色與形狀,可以等學校老師教嗎?
TOP 4:可以等上小學之後,-再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嗎?
TOP 5:男孩喜歡玩車子很正常,不必玩其他玩具沒關係嗎?
TOP 6:如果買不起太多玩具,看電視也可以刺激智能嗎?
TOP 7:父母可以透過親子互動,刺激孩子的記憶力嗎?
TOP 8:孩子學習時無法專注,該怎麼辦?
TOP 9:孩子總是忘記教訓,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TOP 10:孩子沒有同理心,不能為別人著想怎麼辦?
PART 4:幼兒動作發展問題
TOP 1:讓嬰兒趴著睡容易發生危險,躺著睡比較好嗎?
TOP 2:孩子喜歡扶著站,都不爬,這樣有關係嗎?
TOP 3:讓孩子坐學步車,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嗎?
TOP 4:孩子常跌倒、抱怨腳痠、想被抱,是因為愛撒嬌嗎?
TOP 5:孩子走路外八,長大後自然會改善嗎?
TOP 6:孩子走路容易累,不喜歡走路怎麼辦?
TOP 7:孩子看起來很像扁平足,應該盡快矯正嗎?
TOP 8:孩子的坐姿不良,是因為筋比較軟的關係嗎?
TOP 9:想幫孩子戒尿布,什麼時候開始訓練比較好?
TOP 10:孩子的動作較慢,總是跟不上團體行動怎麼辦?
PART 5:幼兒社交發展問題
TOP 1: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上學後會比較獨立嗎?
TOP 2:孩子個性害羞,看到親友不敢打招呼怎麼辦?
TOP 3:孩子有分離焦慮,應該讓他早點上學嗎?
TOP 4:孩子有社交恐懼,人多時容易緊張怎麼辦?
TOP 5:孩子天生內向,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互動怎麼辦?
TOP 6:孩子總是一刻不得閒,這樣算是過動兒嗎?
TOP 7:孩子喜歡打斷別人說話,若不改善會養成壞習慣嗎?
TOP 8:孩子喜歡自己玩,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怎麼辦?
TOP 9:孩子喜歡跟大人唱反調,應該順著他的意嗎?
TOP 10:為什麼老二出生後,老大的行為也跟著退化了呢?
PART 6:幼兒性別教養問題
TOP 1:老人家都說男生比較晚才講話,是真的嗎?
TOP 2:男女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嗎?
TOP 3:女孩天生文靜乖巧,不必像男孩一樣跑跑跳跳?
TOP 4:男孩天生活潑好動,不必像女孩一樣靜下來玩玩具?
TOP 5:男孩喜歡玩車子,女孩喜歡洋娃娃,只要孩子喜歡就好了嗎?
TOP 6:男孩總是不聽話,可以透過打罵的方式來教養嗎?
TOP 7:男孩學才藝要偏重空間概念,女孩學才藝要偏重語言方面嗎?
TOP 8:如何了解男孩與女孩的先天差異,讓他們好好相處?
TOP 9:如何從先天優勢,培養男孩與女孩的閱讀習慣?
TOP 10:如何教出愛學習的男孩與有自信的女孩?
PART 7:幼兒用品問題
TOP 1:孩子有脹氣問題,用防脹氣奶瓶就可以改善了嗎?
TOP 2:孩子很容易膩,玩具隨便買應該沒關係吧?
TOP 3:買一輛昂貴的推車,就可以讓孩子從小坐到大嗎?
TOP 4:孩子不喜歡坐安全座椅,媽媽抱著應該無所謂吧?
TOP 5:孩子的寢具大同小異,只要圖案可愛就好了嗎?
TOP 6:孩子的腳長得很快,買大一點的鞋就可以穿久一點嗎?
TOP 7:孩子不肯專心吃飯,就算坐餐椅也沒用吧?
TOP 8:孩子喜歡吸奶嘴,可以等上學再戒嗎?
TOP 9:孩子自己吃東西容易弄髒,等大一點再練習比較好?
TOP 10:搖搖馬對孩子沒什麼幫助,不坐也沒關係嗎?
〈自序〉健康的教養,成就心愛寶貝的微笑
PART 1:幼兒語言問題
TOP 1: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緩慢,很晚才會說話,這樣有關係嗎?
TOP 2:孩子遲遲不肯開口說話,等大一點就會改善嗎?
TOP 3: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差,會影響學習效率嗎?
TOP 4:孩子還不會說句子,這樣語言發展算落後嗎?
TOP 5:何時該開始學第二語言,以及在家要用兩種語言跟孩子溝通嗎?
TOP 6:孩子一定要上雙語幼稚園,英文才會好嗎?
TOP 7:孩子很會玩平板電腦,該買幼兒多媒體教材嗎?
TOP 8:我是個不會說故事的媽媽,可以直接放CD給孩子聽嗎?
TOP 9:孩子講話會口吃,應該加強練習說話嗎?
TOP 10:孩子竟然會說髒話,我該好好教訓他嗎?
PART 2:幼兒情緒問題
TOP 1: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哭醒,應該哄睡或收驚嗎?
TOP 2:孩子討厭上學,出門前總會大哭大鬧,該怎麼辦?
TOP 3:孩子膽小,什麼都怕,長大就會改善嗎?
TOP 4:孩子凡事總愛堅持己見,父母應該順著他的意嗎?
TOP 5:孩子只要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是因為年紀小不懂事嗎?
TOP 6:孩子做什麼都非贏不可,應該盡量讓他嗎?
TOP 7:孩子無法忍受挫折,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TOP 8:孩子常會拉頭髮或咬指甲,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嗎?
TOP 9:孩子喜歡尖叫,等會說話後就會改善嗎?
TOP 10:孩子會用力打自己的頭或打人,這種行為一定有問題嗎?
PART 3:幼兒心智發展問題
TOP 1:讓孩子多看電視,可以增廣見聞嗎?
TOP 2:孩子不會拼圖,應該沒關係吧?
TOP 3:孩子不會分辨顏色與形狀,可以等學校老師教嗎?
TOP 4:可以等上小學之後,-再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嗎?
TOP 5:男孩喜歡玩車子很正常,不必玩其他玩具沒關係嗎?
TOP 6:如果買不起太多玩具,看電視也可以刺激智能嗎?
TOP 7:父母可以透過親子互動,刺激孩子的記憶力嗎?
TOP 8:孩子學習時無法專注,該怎麼辦?
TOP 9:孩子總是忘記教訓,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TOP 10:孩子沒有同理心,不能為別人著想怎麼辦?
PART 4:幼兒動作發展問題
TOP 1:讓嬰兒趴著睡容易發生危險,躺著睡比較好嗎?
TOP 2:孩子喜歡扶著站,都不爬,這樣有關係嗎?
TOP 3:讓孩子坐學步車,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嗎?
TOP 4:孩子常跌倒、抱怨腳痠、想被抱,是因為愛撒嬌嗎?
TOP 5:孩子走路外八,長大後自然會改善嗎?
TOP 6:孩子走路容易累,不喜歡走路怎麼辦?
TOP 7:孩子看起來很像扁平足,應該盡快矯正嗎?
TOP 8:孩子的坐姿不良,是因為筋比較軟的關係嗎?
TOP 9:想幫孩子戒尿布,什麼時候開始訓練比較好?
TOP 10:孩子的動作較慢,總是跟不上團體行動怎麼辦?
PART 5:幼兒社交發展問題
TOP 1: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上學後會比較獨立嗎?
TOP 2:孩子個性害羞,看到親友不敢打招呼怎麼辦?
TOP 3:孩子有分離焦慮,應該讓他早點上學嗎?
TOP 4:孩子有社交恐懼,人多時容易緊張怎麼辦?
TOP 5:孩子天生內向,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互動怎麼辦?
TOP 6:孩子總是一刻不得閒,這樣算是過動兒嗎?
TOP 7:孩子喜歡打斷別人說話,若不改善會養成壞習慣嗎?
TOP 8:孩子喜歡自己玩,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怎麼辦?
TOP 9:孩子喜歡跟大人唱反調,應該順著他的意嗎?
TOP 10:為什麼老二出生後,老大的行為也跟著退化了呢?
PART 6:幼兒性別教養問題
TOP 1:老人家都說男生比較晚才講話,是真的嗎?
TOP 2:男女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嗎?
TOP 3:女孩天生文靜乖巧,不必像男孩一樣跑跑跳跳?
TOP 4:男孩天生活潑好動,不必像女孩一樣靜下來玩玩具?
TOP 5:男孩喜歡玩車子,女孩喜歡洋娃娃,只要孩子喜歡就好了嗎?
TOP 6:男孩總是不聽話,可以透過打罵的方式來教養嗎?
TOP 7:男孩學才藝要偏重空間概念,女孩學才藝要偏重語言方面嗎?
TOP 8:如何了解男孩與女孩的先天差異,讓他們好好相處?
TOP 9:如何從先天優勢,培養男孩與女孩的閱讀習慣?
TOP 10:如何教出愛學習的男孩與有自信的女孩?
PART 7:幼兒用品問題
TOP 1:孩子有脹氣問題,用防脹氣奶瓶就可以改善了嗎?
TOP 2:孩子很容易膩,玩具隨便買應該沒關係吧?
TOP 3:買一輛昂貴的推車,就可以讓孩子從小坐到大嗎?
TOP 4:孩子不喜歡坐安全座椅,媽媽抱著應該無所謂吧?
TOP 5:孩子的寢具大同小異,只要圖案可愛就好了嗎?
TOP 6:孩子的腳長得很快,買大一點的鞋就可以穿久一點嗎?
TOP 7:孩子不肯專心吃飯,就算坐餐椅也沒用吧?
TOP 8:孩子喜歡吸奶嘴,可以等上學再戒嗎?
TOP 9:孩子自己吃東西容易弄髒,等大一點再練習比較好?
TOP 10:搖搖馬對孩子沒什麼幫助,不坐也沒關係嗎?
序/導讀
健康的教養,成就心愛寶貝的微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每天陪著可愛孩子們的工作,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光景。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每天在想,要怎麼把在醫學院求得的知識與臨床的工作心得,分享給眾多關心孩子身心發展的家長,讓父母在教養上有多一份支持,而不會在育兒路上覺得徬徨失措。於是,這幾年我不斷的穿梭在幾百場家庭講座中,甚至親自在親子網路平台上接受家長的教養諮詢,一個接著一個的指導幼兒學習與發展評估。在透過不同的管道,與家長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我最希望告訴父母的是最健康的育兒方法與最正確的教養觀念。
不說你或許不知道,我這個家長口中的「兒童發展專家」,每天做的不過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因為經驗告訴我,為了讓孩子的身心與人格更健全的發展,每個家庭在每段不同的親子關係發展上,做法必須有所不同,父母都要不斷的從孩子身上學習(包括我也是),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心關愛,也才會有和樂的家庭。
「因材施教」在現代教養觀裡不該逐漸淪為口號,而應該是一個個具體的做法才對。「因材」的觀念在科學育兒裡面的具體做法,就是透過觀察各種互動,了解孩子先天的情緒氣質與生理發展,在醫學領域上稱做「兒童發展評估」。但是,這永遠比不上父母對孩子是否充分的了解來的重要!而「施教」的觀念在現代教育的具體做法,則是在充分觀察後,改變或增加你的親子互動技巧,在醫學領域上稱做「兒童活動設計與介入」。不過,也遠遠比不上父母懂得身教、懂得跟孩子溝通、懂得跟孩子遊戲互動來的重要!這就是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本工具書的原因,因為我想要傳達給辛苦的父母一個觀念:養好孩子,更要會教好孩子!
書中的「育兒大家說」是多年來我最常被問到的教養問題;「臨床經驗」是醫學與教育上,兒童專家會怎麼做;「錯誤的育兒觀念」是在檢視一些傳統的錯誤觀念;至於「科學育兒新觀念」則是在理論外更重要的策略。透過系統性的整理,希望能得到更多家長的迴響與交流,相信在大家不斷的經驗分享中,一定能從教養中找到預防兒童不良行為與發展的產生,建立更正向的親子關係。
「兒童預防醫學」與「好教養」,是一體兩面的事,相信很多假性發展上問題的孩子(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傾向、發展遲緩、感覺統合問題、情緒障礙、學習問題等),透過家庭正確的教養方法、豐富的環境刺激,以及完善的早期教育介入,一定可以重見孩子與父母臉上的笑容!
此外,還有很多家長問我對於兒童發展先天或後天的看法,在此我可以非常堅定的告訴各位:孩子的大腦發展與行為表現,絕非完全決定於三萬多個基因上,後天的教養才是影響終生人格的關鍵!「父母懂更多了,孩子更開心了!」快樂的學習育兒,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推薦序
一本連小兒科醫生都推薦的兒童發展寶典
小兒科醫生、親子作家 黃瑽寧
跟宏哲是在「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中認識的,他擁有職能治療的背景、十多年的臨床經驗,加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的訓練,讓他成為一位非常難得的兒童認知與行為發展專家。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位小兒科醫生,在美國,兒童發展是小兒科醫生訓練當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在台灣,大部分的小兒科醫生仍專注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於「沒生病」的健康小孩,我們了解的其實不夠多。
然而時代在改變,因為疫苗與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現在的兒科門診當中,生病的孩子其實越來越少。取而代之,家長們想問醫生的問題,已經從過去的「孩子生病了怎麼辦?」,漸漸變成「孩子還不會講話怎麼辦?」「晚上不睡覺怎麼辦?」「一直挖耳朵怎麼辦?」「不跟別的小孩玩怎麼辦?」「喜歡打人怎麼辦?」等。而家長們也很好奇「學步車到底可不可以坐?」「雙語幼稚園究竟好不好?」等育兒上會遇到的抉擇,但是通常會提供答案的資源,都是學步車廠商與幼稚園園長。
所以,每當碰到這些老師沒有教的問題,我只好自己去查文獻找答案,試著提供家長們正確而滿意的答案。就這樣摸索了多年,直到我認識了宏哲。
第一次上節目的空檔,我就忍不住問他:「宏哲,我的病人家長老是問我矯正鞋的問題,但我實在太忙了沒時間研究文獻資料,到底穿矯正鞋有沒有用?」宏哲很專業的回答:「矯正鞋只是復健的一環,必須要配合其他的肌力訓練才有價值。而且市面上的矯正鞋都是統一款,並不能符合每一位小朋友的足部情況呀!」
這個答案真是太中肯了,中肯到我決定這個朋友非交不可,因為有什麼問題問他就對了,不用再整天自己查文獻,真是太棒了呀!
後來我才知道,宏哲在知名的親子網站已經駐站回答了上萬名家長的提問,他必須用自己的專業,四處整理資料,再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回答。這段經歷使他不僅是博學,而且擁有超強的整合能力與表達力,無怪乎每次在節目上不管丟給他什麼問題,他總是有能力侃侃而談,提供鞭辟入裡又細膩的解析。
這本珍貴的兒童發展寶典,將這些問題集結成冊,內容囊括幼兒語言、幼兒情緒、幼兒心智發展、幼兒動作發展、幼兒社交發展、幼兒性別教養、幼兒用品等七大類,每一章節的問題,都是家長們心中的千百個問號,卻又不知從何處得到解答。有了這本書,父母可以跟我一樣不用再麻煩,直接問宏哲就可以了。
與其整天胡思亂想,擔心孩子的發展跟不上別人,為孩子的行為與情緒管理煩惱,抑或是不確定手邊的幼兒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考量,不如花個一天的時間,找張舒服的椅子,坐下來從頭到尾看完這本好書。身為小兒科醫生,我誠摯的推薦。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每天陪著可愛孩子們的工作,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光景。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每天在想,要怎麼把在醫學院求得的知識與臨床的工作心得,分享給眾多關心孩子身心發展的家長,讓父母在教養上有多一份支持,而不會在育兒路上覺得徬徨失措。於是,這幾年我不斷的穿梭在幾百場家庭講座中,甚至親自在親子網路平台上接受家長的教養諮詢,一個接著一個的指導幼兒學習與發展評估。在透過不同的管道,與家長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我最希望告訴父母的是最健康的育兒方法與最正確的教養觀念。
不說你或許不知道,我這個家長口中的「兒童發展專家」,每天做的不過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因為經驗告訴我,為了讓孩子的身心與人格更健全的發展,每個家庭在每段不同的親子關係發展上,做法必須有所不同,父母都要不斷的從孩子身上學習(包括我也是),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心關愛,也才會有和樂的家庭。
「因材施教」在現代教養觀裡不該逐漸淪為口號,而應該是一個個具體的做法才對。「因材」的觀念在科學育兒裡面的具體做法,就是透過觀察各種互動,了解孩子先天的情緒氣質與生理發展,在醫學領域上稱做「兒童發展評估」。但是,這永遠比不上父母對孩子是否充分的了解來的重要!而「施教」的觀念在現代教育的具體做法,則是在充分觀察後,改變或增加你的親子互動技巧,在醫學領域上稱做「兒童活動設計與介入」。不過,也遠遠比不上父母懂得身教、懂得跟孩子溝通、懂得跟孩子遊戲互動來的重要!這就是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本工具書的原因,因為我想要傳達給辛苦的父母一個觀念:養好孩子,更要會教好孩子!
書中的「育兒大家說」是多年來我最常被問到的教養問題;「臨床經驗」是醫學與教育上,兒童專家會怎麼做;「錯誤的育兒觀念」是在檢視一些傳統的錯誤觀念;至於「科學育兒新觀念」則是在理論外更重要的策略。透過系統性的整理,希望能得到更多家長的迴響與交流,相信在大家不斷的經驗分享中,一定能從教養中找到預防兒童不良行為與發展的產生,建立更正向的親子關係。
「兒童預防醫學」與「好教養」,是一體兩面的事,相信很多假性發展上問題的孩子(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傾向、發展遲緩、感覺統合問題、情緒障礙、學習問題等),透過家庭正確的教養方法、豐富的環境刺激,以及完善的早期教育介入,一定可以重見孩子與父母臉上的笑容!
此外,還有很多家長問我對於兒童發展先天或後天的看法,在此我可以非常堅定的告訴各位:孩子的大腦發展與行為表現,絕非完全決定於三萬多個基因上,後天的教養才是影響終生人格的關鍵!「父母懂更多了,孩子更開心了!」快樂的學習育兒,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推薦序
一本連小兒科醫生都推薦的兒童發展寶典
小兒科醫生、親子作家 黃瑽寧
跟宏哲是在「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中認識的,他擁有職能治療的背景、十多年的臨床經驗,加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的訓練,讓他成為一位非常難得的兒童認知與行為發展專家。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位小兒科醫生,在美國,兒童發展是小兒科醫生訓練當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在台灣,大部分的小兒科醫生仍專注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於「沒生病」的健康小孩,我們了解的其實不夠多。
然而時代在改變,因為疫苗與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現在的兒科門診當中,生病的孩子其實越來越少。取而代之,家長們想問醫生的問題,已經從過去的「孩子生病了怎麼辦?」,漸漸變成「孩子還不會講話怎麼辦?」「晚上不睡覺怎麼辦?」「一直挖耳朵怎麼辦?」「不跟別的小孩玩怎麼辦?」「喜歡打人怎麼辦?」等。而家長們也很好奇「學步車到底可不可以坐?」「雙語幼稚園究竟好不好?」等育兒上會遇到的抉擇,但是通常會提供答案的資源,都是學步車廠商與幼稚園園長。
所以,每當碰到這些老師沒有教的問題,我只好自己去查文獻找答案,試著提供家長們正確而滿意的答案。就這樣摸索了多年,直到我認識了宏哲。
第一次上節目的空檔,我就忍不住問他:「宏哲,我的病人家長老是問我矯正鞋的問題,但我實在太忙了沒時間研究文獻資料,到底穿矯正鞋有沒有用?」宏哲很專業的回答:「矯正鞋只是復健的一環,必須要配合其他的肌力訓練才有價值。而且市面上的矯正鞋都是統一款,並不能符合每一位小朋友的足部情況呀!」
這個答案真是太中肯了,中肯到我決定這個朋友非交不可,因為有什麼問題問他就對了,不用再整天自己查文獻,真是太棒了呀!
後來我才知道,宏哲在知名的親子網站已經駐站回答了上萬名家長的提問,他必須用自己的專業,四處整理資料,再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回答。這段經歷使他不僅是博學,而且擁有超強的整合能力與表達力,無怪乎每次在節目上不管丟給他什麼問題,他總是有能力侃侃而談,提供鞭辟入裡又細膩的解析。
這本珍貴的兒童發展寶典,將這些問題集結成冊,內容囊括幼兒語言、幼兒情緒、幼兒心智發展、幼兒動作發展、幼兒社交發展、幼兒性別教養、幼兒用品等七大類,每一章節的問題,都是家長們心中的千百個問號,卻又不知從何處得到解答。有了這本書,父母可以跟我一樣不用再麻煩,直接問宏哲就可以了。
與其整天胡思亂想,擔心孩子的發展跟不上別人,為孩子的行為與情緒管理煩惱,抑或是不確定手邊的幼兒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考量,不如花個一天的時間,找張舒服的椅子,坐下來從頭到尾看完這本好書。身為小兒科醫生,我誠摯的推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so easy!0~3歲Baby聰明帶的84個技巧(影音書)
9折
特價360元
貨到通知
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兒童發展專家的21堂大腦潛能課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9折
特價306元
加入購物車
王宏哲情緒桌遊書:EQ的力量+勇闖EQ神秘島
9折
特價1080元
加入購物車
小嘻瓜的魔髮樂園:王宏哲給孩子的第一本感統遊戲書
79折
特價593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