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要吃?不吃?Homework家庭號特輯

與新世代的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5個人喜歡
  • 9 405
    4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新家庭生活書系。有小孩、沒小孩,每個人都曾經是小孩。就算單身也會想看!

上一輩對「家務事」避而不談,卻沒真正合家歡;新世代的養育方式,是更深入的獨立思考,也更有自我風格且無正解。《Homework》以「家庭作業」為名,討論成家後會遇到的議題,以及親子關係裡的各種感官活動,將家的「家事」與「心事」,重新翻上檯面。


全新家庭生活書系
與新世代的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

《Homework》以家庭作業為名,探討屬於家的議題、親子關係裡的各種感官活動,期望能與新世代的父母,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關心屬於親子生活的想像。

試刊號「要吃?不吃?Eat,Please」,以吃試驗家的模樣
到底要不要吃?看4組家庭・5位父親・6位孩子・7位母親的不標準答案
……最終發現,一起吃飯,是我們磨合彼此成為家人的開始

▐ 3則深入家庭訪問 ——一窺各領域父母,經營家的獨特哲學
▐ 4堂家庭實作課 —— 重新與孩子一起學習,已經長大卻還不太會的人生
▐ 1份藝文清單 —— 橫跨購物、音樂與閱讀,父母以藝文為半徑,仍保有生活的餘裕
▐ 7道一定吃的家常食譜 —— 經家庭實測,不用收剩飯的好吃保證
▐ 1段愉悅的閱讀時光—— 大幅寫真與插畫,翻讀畫冊般的享受

早期人類組織家庭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合理的分配食物,一起吃飯象徵的意義,遠大過我們打發的心意。Homework以吃,看見養成家庭的中心思想。

「每一個存在都有他原始的慾望,那股慾望就是野性,野性是,要在尊重他是一個個體的時候,才可以保留下來的獨特性。」——台中東勢川川家 橘 sir

川川家以自然農法培育果樹,也以此理念養育孩子,與其一股腦地「我都是為你好」,不如觀察什麼是真正的需要,父母是孩子生長的腹地,引領孩子長出獨特性。

香港沙田以家為單位創作的團體cowrice,尊重孩子的自由意識,讓挑食變成創作的遊戲,那是理解孩子也對照顧自己的一種表現。

深入台北新合發家傳三代的海味日常,沿襲船長爸爸的志業,猩弟將對海鮮的愛重新詮釋讓更多人享用,女兒布拉魚更是頭號粉絲。吃食喜好是無形的傳承,在喜歡吃的東西上,透露出彼此是一家人。

名人推薦

翻閱著出刊前的打樣,愈讀愈感覺心頭發熱、雙眼發亮,思索著該如何措詞。這是一本等待很久的雜誌——這麼說沒錯,卻不精準,因為它其實遠超乎我的預期。《Homework》從媽媽們微小的心意出發,卻讓我在文章中讀到一個氣度及視野非凡的世界。最令我驚豔和感動的是,第一次在親子雜誌中讀到孩子的人格,沒有教條和焦慮,抛卻上對下的眼光,沒有急著把孩子塑造成什麼模樣的期盼,父母以愛、以尊重和探索,和孩子一起在生命中成長。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認為身為父母最珍貴的部分。感謝《Homework》以真誠的文字及有趣的插畫和精彩的攝影,把它化為具體的分享。既好看、有用又有趣,相信會帶給很多年輕父母信心。對我這個小孩已成年的資深媽媽來說,也有深刻的收穫,藉由雜誌的視角和受訪者的生活觀,再次感受到活著是一件如此單純且美好的事。
——獨角獸計畫經營者/李惠貞

作者

Homework

Homework為臺灣第一本聚焦家庭的生活風格刊物,每期關注一則家庭議題,透過家事與心事的解析,看見更多親子生活的靈感與可能性。

Instagram: @homework_magazine

目錄

特輯 要吃?不吃? Eat, please

主題家庭故事
08 愛吃什麼吃什麼
台中 aged / 橘sir’s 川川家
24 吃食是全家玩味的遊戲
香港沙田 cowrice 豆豆家
38 把魚當飯吃
台北 新合發 布拉魚家

討論版
54 父親版 味覺與記憶 |羅景壬 ✕ 張雍 ✕ Hank
56 母親版 食育與食慾 |Wendy Chen ✕ 彭顯惠
58 兒童版 味覺形容詞連連看|貓男 ✕ 蘇西 ✕ 阿轍 ✕ 諾諾 ✕ 海蒂 ✕ 布拉魚
60 醫師版 不要大驚小怪! |尚潔

家庭實作課
62 米食 四堂課|風土課 / 料理課 / 編輯課 / 畫畫課

喜歡吃飯三部曲
72 吃飯家家酒
78 吃快一點!慢一點?
80 上桌!故事裡的菜色

專欄
82 料理俱樂部 |邀請小孩參與大人的me time
90 家庭漫畫 |再來一次的媽媽
92 星期六要去哪裡|吃過雞蛋但沒看過雞走路?近郊撿蛋去!
102 世界兒童
104 做母親・做父親 |Misaki Kawai & Justin Waldron
106 教師現場 |南島魯瑪社河邊教室&阿島畫畫工作室
108 人類圖的養育觀點 |最後一名的用餐異類
110爸媽傷腦筋 |小孩與心理師QA相談
113 看看他在做什麼 |溫溫的田野事件簿

附錄
回家作業|家常食譜 這道一定吃!

序/導讀

【導讀】

成家有好多不會的事情,不會來自於,從來沒有機會好好學習,而生活立即地向你驗收,成績好壞,都算在整個家庭上。

Homework是一份抄隔壁同學可能比較快,但還是得打從心裡自己寫,才會寫得好的「家庭作業」;是有時候不太想做,但要是和家人一起完成,整個家會更快樂的「家事」;總括來看,這份作業、這些家事,生活就此以「家庭號」的度量來看待了!

現代人很幸運,在資訊不虞匱乏的時代成為父母,碰到不會的事情就可以在網路上獲得一些眉目,但要搜尋的事太多了,很少正視父母即便有了孩子,也還是完整的個體,成家不只鑽研育兒,也是大人再次長大的機會。Homework討論成家之後會遇到的議題,親子關係裡的各種感官活動。

因為還不會,我們拜訪許多家庭,看看大家怎麼寫這份屬於家庭的作業。Homework有三個核心概念,第一是取材真實家庭。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家庭,但卻都會遇上差不多的問題。看看育兒指南落入尋常人家之後變得怎麼樣,透過各式父母面臨狀況的思考,提供育兒的各種想像。在「主題家庭故事」的豆豆家將農耕作為日常實驗,而小孩並沒有順應食農的理念,就此愛上吃飯,倒是開啟各種以蔬果創作的遊戲。專家所推行的食育,在豆豆身上成了創作欲!期待讀者也面對自己真實的模樣,寫出自家的育兒風格。

第二,要向試圖在此找尋育兒方程式的父母感到抱歉,Homework顧名思義就是一份正在寫的作業,我們不提出育兒準則,而是從準則下鑽過去,看見更多思考的可能。在「料理俱樂部」中Shelly分享,社會將他的兒子貼上高度需求寶寶的標籤,但和兒子朝夕相處的她解讀是「他有需求,只是不會直接說。」他們一家下廚不是存著孩子吃得更多更好的目的,而是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知道家庭成員們各自需要的份量和喜好。我們都在不標準中學習,學習珍視差異的獨特性。

第三是建立在感知之上。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看不見的,在無能被量化與考究的精神生活上相互溝通,是Homework希望傳遞的價值。「主題家庭故事」川川家的爸爸橘sir說,他是有了小孩才開始愛自己。孩子是父母的延伸,養育小孩是認識自己的明鏡,這份家事有很多心裡事要學習。

《Homework》試刊號,透過生養小孩的第一個課題「要吃?不吃?」,來品嚐關於每個家的味覺記憶。最終發現,那是磨合彼此成為家人的開始。獻給為人父母的你,也給時常回望自己內心小孩的大人。讓我們一起成為不那麼爸爸媽媽的父母,用大人式精確的愛過生活吧!

試閱

晚餐只吃了雞皮,沒問題?

川川吃得很好,所謂的好,並不是把盤子裡的菜都吃光光,而是可以選擇餐盤裡要吃什麼,要吃多少,擁有自主權的川川,吃飯時散發出一種悠悠的自由感。芝羚看他每個階段都有特別喜愛的食物, 並且一直在變化,「有一陣子特別愛蘆筍,這樣纖維多的蔬菜,川川總能慢慢咀嚼吃光光。」最近則是特別喜歡雞皮,晚餐時將烤雞上的雞皮剝下吃光,就決定要離席。

而芝羚和橘sir從來不會因此生氣地要他坐回來吃乾淨,而是在詢問確認他吃飽之後,就協助他下椅,脫掉吃滿食物的上衣,用那件衣服擦擦嘴巴的油膩,再抱去飯桌旁的洗手檯沖洗乾淨,然後,放生,隨他要去哪裡,爸媽繼續沒吃完的晚餐。「這樣會肚子餓嗎?」面對他人的疑問,橘sir回應:「我也會在意他整天都只吃蘋果、喝牛奶可以嗎?只是這樣心理壓力也會有點大,但川川他自己並沒有壓力,那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啊。不能把壓力倒在他身上,就會覺得自己壓力很大。」

只吃喜歡的食物就飽了,川川的生長曲線有段時間都是吊車尾的。芝羚當然會擔心,但看他活蹦亂跳地,對喜歡的食物有旺盛的食慾,令她轉念思考,與其急於追上數值,不如珍視屬於川川的「成長表徵」,像是,小腿肌比同齡小孩還要發達、會為同桌的客人分餐盤、樂於教導別人他會的事……等。體悟到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成長過程當然也有不一樣的表現,芝羚更觀察到:「我心情好,川也會很開心。」她想與其擔心,更是要為他每個細膩的變化喜悅,而她的喜悅就是對川川的鼓勵。

對於偏愛,川川有相當大的執著,如同他看車車的影片,同一部可以觀看好幾十遍,都不會厭倦,蘋果吃到去廚房要續盤,想喝牛奶的慾望令他自己翻櫥櫃拿杯子,開冰箱拿牛奶要倒。即便橘sir對於川川一周就要喝掉三瓶家庭號牛奶相當無奈,也表示關於營養均衡的比例以及三餐的概念,其實都已經被相關研究推翻,將大人的準則加諸在小孩身上,只是互相傷害。在觀察了川川諸多成長的變化後,他才明白規律與穩定都不屬於小孩,「他們是以一覺睡醒就更新的速率在長大。」而父母的使命就是陪伴與跟上。

無論面對果園還是小孩,與其一股腦地灌溉,這對從台北搬遷而來、宛如在荒蕪中開拓的父母,正試著以一種「清淨無為」的態度,為孩子創造自在生長的環境,他們選擇退後一點,觀察屬於孩子生命的慾望,再協助他所要抵達的方向,要是有所期望,那也是川川自己長出來的獨特模樣。
同理心是個好東西,希望每個人都有

=姊姊凝映年紀漸長,也慢慢長成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對她的影響。Philip 在女兒身上看到自己,好的、壞的都有,「就會想說要不要站後面一點,看看為什麼她會有跟我一樣的個性。」

Grace 則從朋友的旁觀中獲得嶄新觀點,「一個朋友跟我說,她看見我和凝映,想起她和媽媽的關係,她看著我,像看到自己的媽媽,可能她對媽媽有一點怨恨,但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她可以抽離一點看,去了解當時的媽媽。」有一段時間,Grace 曾經很煩惱怎麼照顧凝映,這位朋友便從女兒的角度提供見解,「這對我來說是很新的,因為那就像我的大女兒長大一點後跟我說話的感覺。」

無論是主動發現那面鏡子,或是由身邊的友朋遞到他們眼前,都讓 Philip 和 Grace 理解到同理心是為人父母必需的特質,這是姊姊凝映幫助他們學到的重要功課,也讓他們在相隔九年豆豆出生後,有更大的寬容看待個性截然不同的小女兒。

然而同理心並不意味慣寵小孩、事事順從他們,適當施展同理心的關鍵在於,首先肯定孩子的感覺和情緒,讓他們感覺獲得一個安全的環境,在那之中被理解,進而平靜下來,接著再和孩子談論並了解事情的經過。凝映在一旁補充道:「例如豆豆在哭,他們就會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

Grace 坦言,要時刻同理小孩不容易做到,同理心好比「金錢」,父母之間也要同理彼此的辛勞和感受,兩人才有足夠的「存款」,把同理心運用在小孩身上,「而且你必須準確同理他,如果不夠細心,可能弄巧成拙;如果他哭,就給他甜食,他會以為吵鬧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58530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16
    • 商品規格
    • 24*29*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10/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