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我的孩子不吃東西!資深兒科醫師親授不動怒用餐法,終結親子餐桌上的戰爭

終結媽媽與寶寶之間的餵食戰爭必讀聖經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95
    5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何不生氣不焦慮,享受親子用餐時光!
終結媽媽與寶寶之間的餵食戰爭必讀聖經!

■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食物及份量
■不是所有小孩都以相同的速度生長
■體重不是衡量孩子健康唯一的指標
■父母唯一要做的是提供健康的食物

父母時常擔心孩子吃不夠而強迫多吃,
結果換來孩子的哭鬧與不合作,
讓人心力交瘁與焦慮不安!
作者以自身經驗探究嬰幼兒拒絕「多吃」的原因,
並舉例說明如何解讀生長曲線、生長和活動對熱量需求的影響等
議題,全書詼諧有趣,幫助父母放下擔憂,享受親子用餐時光!

[本書適用〕
家有0至6歲孩子的家長

西班牙經典育兒書,暢銷20年,授權20國,
Amazom4.5顆星評價,讀者「強力推薦」!

「同時擁有好胃口的寶寶和快樂的媽媽。」
「這本書太棒了,執行時,我感動的哭了。」

讀完這本書,新手父母可以嘗試一個即將改變人生的實驗~
■尊重孩子的自由與獨立:

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正確的態度是:

「寶貝,你還不餓是嗎?好吧,那你刷完牙後就去玩吧!」
■安心監測孩子健康的方法:

可以自備一個簡單的磅秤來測量孩子的體重,以確保孩子成長

沒有疑慮!

 

作者

卡洛斯.岡薩雷斯Carlos González


西班牙資深兒科&母乳哺餵倡導權威醫師

為兒科醫師及三個孩子的父親,畢業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醫學院醫學系,現任職於Hospital de Sant Joan de Deu。他同時也是Catalan Breastfeeding Association (ACPAM)的創辦者和主席,專研和教導母乳哺餵的醫學專業人士,他不僅樂於寫書,並常在雜誌上專題分享教養經驗。他的另一本暢銷書:Kiss Me! 亦廣受父母親們的推崇。

譯者簡介

楊靖瑩
〔選書審訂〕
台北市青年診所院長、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小兒科與感染科的專科醫師,同時也曾是親餵兩個小孩的哺乳媽媽,因為自身的哺乳困難,開始關注哺乳議題,於2007年成為台灣第一批的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現為台北市青年診所院長,除兒科門診與哺乳諮詢門診外,並經常受邀演講授課與辦理活動推廣哺乳。

胡芳晴
營養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學士、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曾在台灣從事十年的營養師工作,熟悉各式慢性疾病營養領域,同時為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目前與先生和孩子旅居荷蘭,協助哺乳路上的媽媽。

陳芃彣
美國肯塔基州莫瑞大學碩士學位,於當地國民中小學任教,回國後在學術研究機構之國際事務處服務多年。婚後投入英語教學,因育有一對子女開啟對嬰幼兒領域的學習。現於台北市青年診所暨楊靖瑩哺乳諮詢中心擔任執行祕書一職。

 

目錄

〔推薦序〕
.讓餐桌不再是親子戰場!/ 黃立民
.餵食,照顧者和孩子互動的滋養過程/陳昭惠
.提供正確的餵食觀念,讓父母開心地與寶寶用餐/楊文理
.讓吃飯成為享受/毛心潔
.父母放寛心,和孩子一起好好用餐/黃瑽寧
.協助家長建立適當的期望值,避免強迫孩子進食/高宜伶
.「吃欣」不是妄想,進食迷思的破解百科!/林憶淳
.給家長的心靈指引,無論是傳統的餵食方法還是BLW/余琬儒
〔審定序〕放下焦慮與控制,尊重個體差異,享受親子間的用餐時光/楊靖瑩
〔前    言〕尊重媽媽和她的寶寶

〔引   言〕
真的有會吃東西的小孩嗎?
媽媽,你並不孤單
吃不好,會傷害媽媽?
吃不好,傷害寶寶更多?
孩子飲食的基礎理論

第一篇 寶寶不吃東西的原因

第一章: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
一個小孩需要吃多少?
吃是為了活著,還是活著是為了吃?
為什麼他們不想吃蔬菜?
很多孩子在1歲的時候停止吃東西了
其他孩子在人生中從來沒有好好地吃過!
那些「幾乎不在生長曲線」上的孩子
什麼是體重圖表?功用為何?
母奶寶寶的生長
不是所有的小孩都以相同的速度生長
從那次生病(感染病毒)後,他就不吃東西了
過猶不及,剛剛好最健康
小孩的防衛三部曲
過敏造成的飲食問題
他真的一點東西都不吃嗎?

第二章:你的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所有動物的都知道自己需要吃什麼!
食物攝取量的系統決定人們吃多少
孩子知道需要哪些食物及份量
哺乳是由寶寶「自己點菜」!
吃固體食物(副食品)也是讓寶寶「自己點菜」!
難道小孩不會用巧克力把自己塞飽嗎?
提供健康的食物是父母的責任

第三章:用餐時不要做的事
耐心?
夜裡的把戲
那些令人厭惡的比較
賄賂
開胃劑
天然草藥的安全性
第一手資料:寶寶自己的陳述

第四章:餵食指引
歐洲小兒胃腸及營養學會的建議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的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慈善基金會(UNICEF)的建議
如同科幻小說般的嬰兒餵食建議
互相矛盾的建議
專家們為什麼不提供詳細的餵食指引?

第二篇 如果小孩不吃東西該怎麼做?
第五章:父母可以嘗試改變

一個改變人生的實驗
實驗重點提示
如何不強迫孩子吃東西?
但這真的行得通嗎?

第三篇 如何在最初就避免問題發生?
第六章:哺乳不需要有衝突

清楚的指示:不要強迫小孩吃東西
相信你的孩子
按照寶寶的需求給予乳房
三個月大時的危機
怎麼做才能增加奶水?
為什麼你的小孩不要用奶瓶?
為什麼你的小孩對其他食物不感興趣?

第七章:瓶餵不需引起親子衝突
瓶餵也應按著嬰兒的需求給予
為什麼孩子不將奶瓶裡的奶喝完?

第八章:敏感話題:固體食物(副食品)
固體食物的重點提示
有用(但不是那麼重要)的提示
當媽媽外出工作時
圍繞著固體食物(副食品)的迷思

第九章:醫護人員可以給予的協助
體重測量衍生的問題
開始固體食物(副食品)的問題
隨意評論產生的問題
把體重計移開:體重不是唯一的健康指標

第四篇 常見的問題
如果寶寶真的不吃怎麼辦?
必須離乳才能讓寶寶吃東西嗎?
如果寶寶有厭食症(Anorexia)怎麼辦?
如果寶寶只是為了引起注意才那樣做呢?
寶寶需要喝水、果汁還是茶嗎?
為什麼寶寶這麼常吐?
如果照顧者是素食者怎麼辦?
為什麼寶寶不嘗試新事物?
寶寶不是應該習慣什麼都吃嗎?
如果寶寶出生時體重很輕怎麼辦?
是否該讓寶寶按表操課進食?
在兩餐之間吃點東西不好嗎?
寶寶可以多久不吃東西?
我需要在餵食和游泳或洗澡之間等待嗎?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會吃,在家裡卻不吃?
應該讓孩子有拒絕的權利嗎?
為什麼我的孩子吃的比鄰居的孩子少?
孩子為什麼不吃他以前喜歡的食物了?
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自己吃?
孩子需要多少卡路里?

〔附錄〕歷史回顧
〔後記〕 如果我們被強迫吃東西會怎樣?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推薦文〕
餵食,是照顧者和孩子互動的滋養過程
文/陳昭惠  醫師.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榮譽理事長.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嬰幼兒到底要吃多少才算正常或符合標準?面對自己的小孩比別人家的小孩吃得少,體重生長百分比別人小,精心製作的副食品,小孩卻不賞臉拒吃,是兒科門診中家長最常詢問的問題之一。
楊靖瑩醫師翻譯了西班牙兒科醫師卡洛斯.岡薩雷斯(Carlos González)的暢銷書《我的孩子不吃東西!》。原文作者本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也是加泰羅尼亞母乳哺育協會(ACPAM)的創始人,及國際知名的哺乳及育兒講師。
靖瑩醫師則是一位兒科醫師,及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有豐富的陪伴及協助家長育兒的經驗,也是台灣哺乳及育兒相關議題的知名講師。本書開宗明義就告知家長,孩子的成長及進食量是有個別差異性的,提供不論是餵哺母乳或者是奶瓶餵食母乳/配方奶,如何從一開始就避免餵食問題產生,對於副食品添加方式,也有實際的建議。靖瑩醫師翻譯的文筆順暢,簡明易讀。
餵食,不僅是提供營養,這個過程更是照顧者和孩子互動的滋養過程。成為一個回應性的家長,察覺自己不必要的壓力,相信自己,觀察小孩,信任他們的本能,回應小孩,放輕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相信這一本書對於家長及照顧者都有所幫助,醫療專業人員更可以由這本書的內容提醒自己,如何提供家長及照顧者正確而有效的資訊及協助。

〔推薦文〕
讓吃飯成為享受
文/毛心潔 醫師.博仁綜合醫院兒科主任.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長.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楊靖瑩醫師邀請我寫推薦序的時候,我就對這本《我的孩子不吃東西!》充滿信心與好奇,一方面學姊標準很高,她願意翻譯的書應該頗具水準,無庸置疑;但這本書又不太像我們兒科的教科書,我很好奇為何如此受到學姊青睞呢?謝謝她的邀請,讓我先睹為快,更讓我能把這麼棒的書介紹給大家!

看完就馬上理解為什麼這本書這麼受歡迎了!書中所有的故事都超級真實,我邊看邊傻笑,點頭如搗蒜,原來全球父母都有這些症頭!

書中提到了「三口組組長」「追著餵小孩」「他都不肯吃」等等狀況,都是在哺乳支持團體或網路父母社團裡定期出現的日經/月經文,作者用幽默文筆,仔細分析家長的擔心,提出相關科學研究,提醒大家孩子會決定自己要吃多少!

這就是回應式餵食(Responsive feeding)的基本概念:you provide, your child decide. 家長負責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與放鬆進食的氛圍,讓孩子依照自己的食慾與身體狀況決定自己要吃多少。從喝母奶或配方奶的嬰兒,到以食物為主食的幼兒都是遵循這個原則,最終希望養成自我調節進食的終身健康飲食習慣。

如果以上這個原則無法說服你,你仍為了孩子吃飯感到困擾,請一定要看這本書!相信你一定能在書中找到解答,調整想法或做法後,讓吃飯成為生活中的享受,而非負擔。

如果你對孩子吃飯很放心,但身邊有親朋好友經常對孩子吃飯碎念或批評的話,這本書也非常適合你!你會發現自己願意尊重孩子的發展與食慾真是做對了,也對他人的批評指教更有抵抗力。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兒科醫師/泌乳顧問,或是托育人員/教保人員/月嫂/保母/老師等等嬰幼兒相關工作人員,經常被問到孩子喝奶或吃飯的相關問題,我非常推薦把這本書當成參考書籍。書中非常生動的描述各種常見困擾、釐清相關迷思、說明基本原則,並提出以實證為基礎的破解做法,讓我們的建議不只是經驗分享,更具有科學的說服力! 相信透過我們對家長與孩子的支持,更能讓他們擁有開心的用餐經驗,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與建立理想的飲食習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0081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4
    • 商品規格
    • 23*17*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城邦指定書籍任選兩本75折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