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生活的實踐:從丟東西開始的豐富人生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名人推薦
【金石堂店員推薦】
總覺得家裡東西很多,一直想好好整理,但看到一些以前的東西就覺得很有紀念性,或是可愛的東西就想留著,不知不覺東西就累積起來,東西只會越來越多不會減少,當看到這本書時心想這不是我現在的到遇到的事情嗎,這本書告訴我們你要去思考這個東西是什麼,對你有所幫助嗎,去思考這件東西的價值,精簡自己的東西,就不會讓家裡堆滿了雜物而不知道怎麼去整理它,我想以後家中就不會有東西過多的問題了。
-新竹店 潘雨宣
目錄
序/導讀
前言
如果我說,東西愈少、人愈快樂,你會怎麼想?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奇怪?那是因為每一天我們所到之處,都會接收到幾千個與此說法相反的訊息:買這個,你會更漂亮;擁有那個,你會更成功;有了它,你的幸福無上限。
於是我們就買了一堆有的沒的。這下子我們一定心滿意足了吧?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並沒有」,而且恰恰相反,因為大多數的東西及其空洞的承諾,正慢慢吸乾我們口袋裡的錢、美好的親情和友情,還有生命的喜悅。
你是否曾經環視家中所有買來、繼承和受贈的東西,然後感到不知所措而非喜不自勝?你是否被卡債壓得喘不過氣,卻幾乎想不起來那些錢當初究竟用來買了什麼?你是否曾暗自祈禱一陣強風把家中的雜物全都吹走,讓你有機會重新開始?如果是,極簡主義的生活將是你的救贖。
首先,把「極簡主義」拉回現實來看。這個名詞似乎帶有令人肅然起敬的菁英氣息,因為它常和價值數百萬美元、屋內只有三件家具的時髦閣樓連結在一塊,讓人腦海中浮現簡約冷調的內裝,水泥地和反光的白色檯面,聽起來就是很樸素、嚴肅且無趣,在我們被孩子、寵物、嗜好、垃圾郵件和髒衣服填滿的生活中,怎麼有它存在的餘地。
大部分的人聽見「極簡主義」就會想到「空無一物」,可惜「空無一物」並不太吸引人,通常與失去、被剝奪和匱乏聯想在一起,但是換個角度看「空無一物」,思考它代表什麼,而不是它沒有什麼,你看到的會是「空間」。空間!沒錯,更多可利用的空間!櫥櫃的空間、車庫的空間、行事曆的空間,思考、玩耍、創意的空間,以及和家人共享歡樂的空間……這就是極簡主義的美好。
這麼想吧。容器在空的時候最有利用價值,杯子裡的咖啡沒喝完,就無法享用新鮮現磨的咖啡;殘花塞滿瓶子,就裝不下園中現採的花朵。同樣的,家就像每天生活的容器,當它塞滿雜物,我們的心靈也淪為物質的附庸,不再有時間、精力和空間體驗新事物,有種無法盡情伸展、表現自我的束縛感。
做個極簡主義者,就是掌控自己擁有的東西,收復我們的空間,恢復家的功用和潛能,把家改造成空氣流通的開放容器,來盛裝生命的真義。脫離雜物的宰制而宣告獨立,真是一整個舒暢啊!
這聽起來很棒,但是該怎麼做呢?要從哪裡下手?本書跟所有其他整理收納的書有何不同?答案是,本書不是叫你買昂貴的容器或收納組,然後把東西從這裡搬到那裡,而是教你打從一開始就減少你必須處理的東西。你也無需回答問題、製作清單,或填寫表格,畢竟誰有那種閒工夫啊?書中也不會有幾十個關於別人如何整理廢物的案例,此處的重點在於你自己。
我們會從建立極簡主義的思維模式開始。別擔心,這不難!只是要你思考,清除雜物後的生活有哪些收穫和好處,好讓你有動力面對奶奶遺留的舊瓷器,我們將學會看待物品的本質,降低它對我們的挾制力,發現「恰好」滿足所需的生活賦予我們的自由。書中甚至會來點哲理,思索「極簡主義」這位新朋友如何豐富你我的生命,為世界帶來好的改變。
清除雜物好比節食,可以隨時開始。清點擁有的物品就像計算卡洛里,可以「餓肚子」以求速效,然而,到頭來卻往往因為物極必反,導致瘋狂吃喝,最後又回到原點。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態度和習慣,就好比從吃肉和馬鈴薯改成地中海飲食。培養極簡主義者的心態,將會改變我們對待所有物的方式,和如何決定將哪些物品帶進自己的生活中,這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下定決心,從今而後要過嶄新美好的生活。
從心理面暖身後,我們將學習「精簡術」(STREAMLINE method)──清除家中雜物且不復亂的十個最有效的技巧。這是重頭戲!每個抽屜、櫥櫃和房間將有全新的開始,確保每件物品對這個家都有正面的貢獻,我們將指定適當的擺放位置,並設限以防止失控。我們將持續減少家中的東西,同時建立制度以確保不故態復萌,有了這些技巧,我們將可以永遠征服雜物!
家中每個區域都各有難處,因此我們將以房間為單位,逐一探討每個房間特有的處理方式。我們會先從客廳開始,把它打造成家人休閒的彈性動態空間;我們將論辯每件家具的優點,提供處理每本書、遊戲和手工藝材料的方法。接著我們會來到臥室,清掉多餘的東西,為倦怠的心創造寧靜的綠洲,目標是:使臥室成為撫慰心靈、恢復活力的清新空間。
由於很多人為衣櫃塞爆而感到苦惱,我們將以一整章探討衣服的問題。(我保證,你只需要目前衣服的一小部分,照樣能穿得光鮮亮麗。)一旦上手後,我們將主攻書房中成堆的文件,把洪水般湧入的文件減少成涓涓細流,如此一來,即使是最凌亂的工作空間,都可以被極簡主義的巧手所馴服。
接下來把眼光轉向廚房。我們將進行鍋碗瓢盆減量,見證乾淨的流理臺和簡單的鍋具,如何讓我們的廚藝更加精進。之後,稍事休息去一下洗手間,順便淘汰不要的東西,創造有如芳療會館般的時尚氛圍,我們甚至將簡化每天梳妝的程序,用最少的物品照樣能把門面打理得美麗動人。
當然,地下室、閣樓、儲物櫃跟車庫也不能忘,那裡的東西雖然不在視線所及之處,但可不能就此不管。清空儲藏空間,雜物將無所遁形,我們還會提到禮物、遺物和紀念品,看看這些小玩意是怎麼溜進生活中,並且運用創意來處理它們。
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其他人呢?說到雜物,家人可不能置身事外,我們將探索幾個方法,來處理家人的東西,讓他們成為清除雜物過程中的好夥伴。無論你是否正在為嬰兒用品、幼兒玩具或青少年雜物發愁,書中都會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建議,我們甚至將學會如何引導缺乏意願的配偶或伴侶走上極簡的道路。
最後,我們將討論,成為極簡主義者如何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地球公民,將地球豐富的資源留給後世子孫。我們將一窺消費選擇的具體影響,檢視所買的物品讓人類和環境付出多大的代價,了解輕快優雅的在地球上生活有多深遠的好處。最棒的部分是,我們將發現,省下櫃子的空間竟然能幫助拯救世界。
準備好跟雜物永遠說掰掰了嗎?翻到下一頁,那是你極簡哲學的第一帖藥。再過幾分鐘,你將朝向更簡單、更有效率,且更安詳寧靜的生活邁進。
試閱
希望你喜歡名言,因為我要用另一句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名言,做為這章的開場白:「音樂是音符與音符之間的空白。」作曲家德布希(Claude Debussy)的這句話,我將之詮釋為:美需要某種程度的留白,才得以被領略,否則將只是混亂與不和諧。
為了切合本書的目的,我們把上述觀念套在極簡主義上,就成了:「生活是物品與物品之間的空白。」雜物太多會遏制我們的創造力,還會讓生活失去和諧。相反的,我們所擁有的空間愈多,就愈能過著美好、和諧的生活。
空間不是一切,真的不是,只不過我們想要擁有的空間似乎永遠不嫌多。缺少空間讓我們愁眉苦臉,甚至願意不惜一切讓屋子、櫥櫃和車庫有更多空間。還記得過去曾經擁有的空間大多了,而它的消失令人憂心。我們環視四周,滿腹狐疑:「我們的空間都到哪裡去了?」
還記得第一天搬進新家時的美好,哇!好寬敞的空間啊!只是,發生了什麼事?現在的屋子和記憶中的模樣,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其實,空間一直都在,就留在我們當初離開它的原處。改變的不是空間,而是我們心中的優先順位,我們太關注物品而完全忘卻了空間,沒有體認到物品和空間是互斥的──每搬一樣新東西進屋子,我們就失去一點空間。因此,問題出在我們重視物品勝過空間。
幸好,失去空間很容易,想收復空間也一樣簡單。把某樣東西丟掉,嘿嘿,空間就回來啦!再丟掉一樣東西,然後,更多的空間收復了!很快的,這裡一點、那裡一點的小空間累積成一大片空間,這下子我們又可以自在走動了!好好善用所有失而復得的空間,快樂地跳支舞吧!
我們必須牢記的是(這件事太容易被忘記),我們能擁有的東西數量,受限於容納這些物品的空間有多大。不論你多費力塞、壓、擠、拉,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你可以把東西封進「神奇」真空袋,但終究要找地方放這些袋子。所以,如果你住在一間小公寓,或者家中沒有很多櫥櫃,你就不能把一大堆東西帶進家裡。這沒得商量。而且,我們也不需要把空間全都填滿。記住,空間和物品一樣寶貴(或更加寶貴,看你從什麼角度來思考)。如果你住在一座四千平方呎的房子,不需要買足四千平方呎的東西;如果你有幸擁有一個衣帽間,也不必塞滿每一吋空間,真的!事實上,如果你不把空間填滿,將能更輕鬆自在地生活和呼吸。
我們在前言稍微談到了一點容器的價值所在,還有為何空的容器擁有最大的發揮空間。想細細品嚐一壺茶時,我們需要空茶杯好把茶倒入;想料理出美味佳餚時,需要放在空鍋子裡烹煮;想跳支探戈時,也需要空曠的房間才能舞動其中。
同樣的道理,家是生活的容器,在我們想放鬆、創作、與家人一起玩樂時,需要一些空間來做這些事。除此之外,也可以把家想成是你我生活的舞臺,為了有最好的表現,我們一定要能夠活動自如、盡情表達自我,被道具絆倒絕對一點也不好玩(也不怎麼優雅)。
我們的各種點子和想法也需要空間,充滿雜物的房間通常會讓思緒紛亂。假設你正坐在沙發上,或許是在讀書還是聽音樂,一個十分深奧的思想激發了你的想像力──或許是對人性的洞見,或即將揭開生命的意義。當你正為了解開人類的奧祕而陷入深思時,你的視線落在茶几上的那疊雜誌或角落的洗衣籃,於是你想:「對了,那個一定要處理一下」、「晚餐前不知道有沒有時間……」你的念頭立刻轉了個大彎,思緒迷失了方向,而世界上也少了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當然,你不必鑽研亞里斯多德,就能領略零雜物的環境有多美好。即使是平凡無奇的活動,也能因空間寬敞和清爽而受惠;舉例來說,當家裡沒有雜七雜八的東西使你分心,你就更容易全神貫注在伴侶或搖擺學步的幼兒身上。
事實上,空間最美好之處,就是讓對我們而言真正特別的東西(和人)來到聚光燈下。如果你擁有一幅美麗的畫作,你不會在旁邊擺滿裝飾品,而是將它單獨掛起來,並且在四周留下足夠的空間以便展示。如果你有一只精美的花瓶,你不會將它埋在一堆垃圾底下,而是給它專屬的臺座。我們也要對重視的東西給予類似的尊重,而這意味著,將所有不那麼重要的東西統統移走。創造出家中的空間,我們才能專注在對的地方──關心我們做的事,而不是擁有的東西。生命太短暫,不該浪擲在物品上。滿頭華髮之際,我們吟詩作對的內容不會是我們擁有過什麼,而是自己曾經在物品與物品之間的空白處所經歷的點點滴滴。
15、淨空平面空間
水平的表面對雜物最具吸引力。當你兩手拿滿東西走進大門時,我保證,你手上的東西會最先落在可以使用的表面上。寬廣的平面令流浪物品難以抗拒,你幾乎可以感覺得到那股引力。
環視一下家中的平面空間。餐桌上除了餐盤、刀叉,或許還有餐桌正中央的擺飾外,還有任何東西嗎?茶几上是否只有目前正在享用的飲料和點心?邊桌上除了檯燈或遙控器,還有任何東西嗎?床呢?床上是不是只有今晚睡覺用的床單、毯子和枕頭?廚房的流理臺是否完全淨空,隨時可供你料理下一頓飯?書桌上還有多大空間可供使用?
除非你已經是個徹頭徹尾的極簡主義者(或整理家務的高手),否則你可能為了各種平面空間的問題而困擾不已。問題可能僅限於某一區域,例如書桌或工作空間,或正影響著屋內每一張桌子和檯面。這可能是最近才有的現象,因為孩子的勞作導致雜物快速增加,或是從辦公室帶回家的一堆工作;也可能是好幾個禮拜、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日積月累而成。
你會問,那又怎樣?問題是,如果沒有清爽的平面,我們就沒有空間做任何事。清爽的平面充滿潛力和可能性,神奇的事就在那裡發生!想一想當平面空間充滿雜物時,有多少事不能做:沒有地方料理美味的晚餐,沒有地方跟家人坐下來享受時光,沒有地方整理帳單、做功課或從事興趣嗜好,有時一天結束之際甚至沒有地方可躺下。
別害怕!只要改變態度並嚴格遵守以下原則,就能征服平面空間的雜物,那就是:平面空間不是用來儲存東西的地方。平面是用來從事活動的,因此活動之外的時間應該保持淨空。把這個極簡主義的原則付諸實行,結果將讓你驚為天人,不僅家裡看起來更清爽、更有條理且更寧靜,也變得極好利用且容易清理。為了達到這目的,我們必須改變對平面的看法,特別是對平面的物理特性有不一樣的想像。平面空間本質上是有黏性的──這些空間大且平坦,能供物件歇腳;一旦物體在某個平面駐足,就容易在那裡待上幾天、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有時時間久到我們甚至不再注意它。我們習慣了它的存在,而它也成為這空間的一部分。爾後物體一個接一個來,平面在不知不覺間失去昔日的平坦光滑,堆放的物件已經「黏」在上頭,構成了高低不平的表面。
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把平面空間想像成滑滑的狀態。如果它像冰一般滑溜溜的或傾斜幾度角,任何東西都無法在上面待太久;我們還是可以在上面做自己的事,但事情結束後,凡是駐留的東西都會溜到檯面下去。在有人發明這種神奇的極簡平面空間之前,我們只能暫時先假裝自家平面是這樣的狀態。換言之,所有放在平面上的東西,都會在人們離開房間時跟著一起走。如果我們把咖啡杯放在茶几上、書本擺在小邊桌上,或把正在製作的模型或手工藝放在餐桌上,在離開時也要拿起這些東西一併帶走,並且鼓勵家人也這麼做。
唯一例外的是專屬於某塊平面空間上的東西,例如餐桌正中央的擺飾和燭臺,或是小邊桌上的閱讀燈。擁有特許權的也包括茶几上的遙控器、廚房流理臺上的餅乾罐和床頭櫃上的鬧鐘。然而,如果你決定把這類功能性或裝飾性的物件留在桌上,要限制每個平面不能有超過三件永久性物件,這樣就能避免雜物聚集在這些地方。
最後,別忘了最大的平面空間──地板!地板有其特殊的難處,因為地板的面積很大。當桌面、櫥櫃和抽屜裡塞滿東西時,或當我們沒心情好好把東西收起來時,最常想到的就是把東西放在地上。不要屈服於這樣的誘惑!地板沒有邊界(換言之,沒有東西會從上面掉下去),一旦東西停駐在地板上,往往會愈積愈多,不斷擴散再擴散……。我曾經到過地板完全被東西淹沒的屋子,只留下一條狹窄的小路供人走動。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幾乎動彈不得,更別說是完成任何有意義的事。把地板留給雙腳和家具,其他東西統統退散。努力清空平面空間的雜物後,我們就會有很強烈的動機繼續保持現狀,畢竟沒有人會想再經歷一次收拾的麻煩事。保持平面零雜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掃視的習慣。離開房間、關掉電燈前,把桌子、檯面和地板掃視一遍,如果它們不是處於應該有的平坦狀態,花幾分鐘把上面的東西清掉。這個簡單快速的行動,是保持家中零雜物的絕佳方法。請記住以下規則:如果房間沒人在用,房內的各個平面也應該是空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