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之花卉:中國花卉與性情之教
內容簡介
明人有句云:有人不具看花眼,惱煞飄蓬老病身(出自宋代翁元廣的《金雀花》)。於此可知中國之花卉在中國之人文世界中,究竟佔據了一個怎樣的地位。又《群芳譜》作者王象晉稱:「雖艷質奇葩,未易綜攬,而榮枯開落,輒動欣戚,誰謂寄興賞心,無關情性?」於此我人實亦不難見出中國花卉與中國特有之性情之教間的一大關聯。茲編所論,即著眼於此兩點。在花卉園藝學上,直到目前為止,猶無人從事此種工作。然此種工作,確可在花卉園藝學上,及對歷史文化之認識上,開出一個新的領域。
目錄
前言
第一 中國花卉之學
第二 中國花卉之道
第三 中國花卉之教
第四 牡丹
第五 山茶
第六 瑞香
第七 迎春花
第八 薔薇
第九 玫瑰與月季
第十 海棠
第十一 梔子
第十二 木芙蓉
第十三 紫薇
第十四 玉蘭、木蘭、辛夷
第十五 紫荊
第十六 蠟梅
第十七 茉莉
第十八 杜鵑
第十九 忍冬
第二十 女貞
第二十一 木犀
第二十二 芍藥
第二十三 蘭
第二十四 菊
第二十五 秋海棠
第二十六 虞美人
第二十七 美人蕉
第二十八 百合
第二十九 鬱金香
第三十 水仙
第三十一 金盞花
第三十二 鳳仙花
第三十三 蓮
第三十四 石竹
第三十五 玉簪花
第三十六 罌栗
第三十七 雞冠花
第一 中國花卉之學
第二 中國花卉之道
第三 中國花卉之教
第四 牡丹
第五 山茶
第六 瑞香
第七 迎春花
第八 薔薇
第九 玫瑰與月季
第十 海棠
第十一 梔子
第十二 木芙蓉
第十三 紫薇
第十四 玉蘭、木蘭、辛夷
第十五 紫荊
第十六 蠟梅
第十七 茉莉
第十八 杜鵑
第十九 忍冬
第二十 女貞
第二十一 木犀
第二十二 芍藥
第二十三 蘭
第二十四 菊
第二十五 秋海棠
第二十六 虞美人
第二十七 美人蕉
第二十八 百合
第二十九 鬱金香
第三十 水仙
第三十一 金盞花
第三十二 鳳仙花
第三十三 蓮
第三十四 石竹
第三十五 玉簪花
第三十六 罌栗
第三十七 雞冠花
序/導讀
前言
明人有句云:有人不具看花眼,惱煞飄蓬老病身(出自宋代翁元廣的《金雀花》)。於此可知中國之花卉在中國之人文世界中,究竟佔據了一個怎樣的地位。又《群芳譜》作者王象晉稱:「雖艷質奇葩,未易綜攬,而榮枯開落,輒動欣戚,誰謂寄興賞心,無關情性?」於此我人實亦不難見出中國花卉與中國特有之性情之教間的一大關聯。茲編所論,即著眼於此兩點。在花卉園藝學上,直到目前為止,猶無人從事此種工作。然此種工作,確可在花卉園藝學上,及對歷史文化之認識上,開出一個新的領域。惜個人力量有限,甚望有人繼起為之,此亦有關園藝與文學,以及國家民族與歷史文化之要務也。
本書早於中華民國四十一年冬寫好,遲至五十四年今日,始克出版。此中艱苦,誠未易言。附此誌感。
明人有句云:有人不具看花眼,惱煞飄蓬老病身(出自宋代翁元廣的《金雀花》)。於此可知中國之花卉在中國之人文世界中,究竟佔據了一個怎樣的地位。又《群芳譜》作者王象晉稱:「雖艷質奇葩,未易綜攬,而榮枯開落,輒動欣戚,誰謂寄興賞心,無關情性?」於此我人實亦不難見出中國花卉與中國特有之性情之教間的一大關聯。茲編所論,即著眼於此兩點。在花卉園藝學上,直到目前為止,猶無人從事此種工作。然此種工作,確可在花卉園藝學上,及對歷史文化之認識上,開出一個新的領域。惜個人力量有限,甚望有人繼起為之,此亦有關園藝與文學,以及國家民族與歷史文化之要務也。
本書早於中華民國四十一年冬寫好,遲至五十四年今日,始克出版。此中艱苦,誠未易言。附此誌感。
試閱
第一、中國花卉之學
花卉園藝之在中國,早已進入人文科學之領域,實不能僅以自然科學處理之。此使中國花卉園藝學之內容,遠較豐富;而其範圍所及,亦非通常所見花卉園藝學定義之所能概括。在目前世界中,中國花卉之學,實有其一種全新之面目,至此,我人亦不能不以一種全新之目光對待之。
在一真正之花卉園藝家之目光中,關於花卉之栽培及其利用,自應僅佔花卉園藝學上之一小部分,而其重要部門,則應為花卉之鑑賞。特重此花卉之鑑賞,而視花卉之栽培及其利用,往往儘為花匠之事,此為我國花卉園藝之流弊,但亦為其特點之所在。
自中國花卉之學視之,栽花容易,看花實難。時至今日,西方人士,固不識花,而東方人士在西方之影響下,亦漸失其看花之本領。我國唐宋之風行牡丹、芍藥,與夫當今之世,群趨向於薔薇、唐菖蒲等之愛好:一為豐厚、滋潤、朗爽,而含渾;一為鮮麗、濃郁、澆薄而開張。兩相對照,世運之興衰,心靈之通塞,與夫人性之剝復,實亦不難於此中,獲其消息。所謂「一花一世界」,拈花不免微笑,微笑即已了然。
惟中國花卉園藝者,亦非一味騰空,只識超越。我國以前,有所謂「果不熟曰荒」、「蔬不熟曰饉」,在「饑荒」、「饑饉」並提中,花卉亦每併入於本草。芍藥固以其能調和百藥而得名,牡丹亦復具備重要之藥性。此使一花之微,於人文上成一「尺度」之外,又在日用上成一藥物。一方面是極虛玄,一方面是極實利;一方面是極高明,一方面是道中庸。這點綴著日常生活,又反映著歷史文化。
在我國歷史文化中所陶冶出來的境界與胸襟,正同於在我國一花一木下所陶融出來的境界與胸襟。要使「一草一木,各得其所」,必須使這「一草一木」,各有其應得之意義。於此,一個民族的境界與胸襟,亦正如一個人的境界與胸襟,如欲見其高下,見其廣狹,其看花本領之培養如何,即不能不問。
讓花卉園藝者成為「性情中人」,從而讓花卉園藝成為「性情中事」,這實是中國花卉園藝學之一大要領。《群芳譜》作者王象晉之〈花譜小序〉,有云:
「………試觀朝華之敷榮,夕秀之競爽,或偕眾卉而並育,或以違時而見珍,雖艷質奇葩,未易綜攬,而榮枯開落,輒動欣戚。誰謂寄興賞心,無關情性也。」
似此等語,其連結花卉於性情,實已成我國一般人士之通識。由此而有「愛花如命」之言,並無處無「愛花如命」之事,若非對花卉有真認識與鑑賞,又何能至此地步。又「將離別,贈芍藥;相招召,贈文無;欲人忘憂,贈丹棘;欲蠲人之忿,贈青堂」(語見《古今註》,按文無即當歸,丹棘即忘憂草,青堂即合歡),凡此意在言外與不言之教,亦俱有賴於一花一木。於是「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使東方的世界是一個性情的世界,這亦使東方的世界,是一個花木的世界。
《五燈會元》,饒州薦福道英禪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琉璃瓶貯花。」曰:「出世後如何?」師曰:「瑪瑙缽盛果」。把人生也直截作如是觀,這使東方的人生,生活在性情裡;這也使東方的人生,生活在花木裡。於是「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在有花有果的世界裡,自然也是真的有花有果的人生。
花卉園藝之在中國,早已進入人文科學之領域,實不能僅以自然科學處理之。此使中國花卉園藝學之內容,遠較豐富;而其範圍所及,亦非通常所見花卉園藝學定義之所能概括。在目前世界中,中國花卉之學,實有其一種全新之面目,至此,我人亦不能不以一種全新之目光對待之。
在一真正之花卉園藝家之目光中,關於花卉之栽培及其利用,自應僅佔花卉園藝學上之一小部分,而其重要部門,則應為花卉之鑑賞。特重此花卉之鑑賞,而視花卉之栽培及其利用,往往儘為花匠之事,此為我國花卉園藝之流弊,但亦為其特點之所在。
自中國花卉之學視之,栽花容易,看花實難。時至今日,西方人士,固不識花,而東方人士在西方之影響下,亦漸失其看花之本領。我國唐宋之風行牡丹、芍藥,與夫當今之世,群趨向於薔薇、唐菖蒲等之愛好:一為豐厚、滋潤、朗爽,而含渾;一為鮮麗、濃郁、澆薄而開張。兩相對照,世運之興衰,心靈之通塞,與夫人性之剝復,實亦不難於此中,獲其消息。所謂「一花一世界」,拈花不免微笑,微笑即已了然。
惟中國花卉園藝者,亦非一味騰空,只識超越。我國以前,有所謂「果不熟曰荒」、「蔬不熟曰饉」,在「饑荒」、「饑饉」並提中,花卉亦每併入於本草。芍藥固以其能調和百藥而得名,牡丹亦復具備重要之藥性。此使一花之微,於人文上成一「尺度」之外,又在日用上成一藥物。一方面是極虛玄,一方面是極實利;一方面是極高明,一方面是道中庸。這點綴著日常生活,又反映著歷史文化。
在我國歷史文化中所陶冶出來的境界與胸襟,正同於在我國一花一木下所陶融出來的境界與胸襟。要使「一草一木,各得其所」,必須使這「一草一木」,各有其應得之意義。於此,一個民族的境界與胸襟,亦正如一個人的境界與胸襟,如欲見其高下,見其廣狹,其看花本領之培養如何,即不能不問。
讓花卉園藝者成為「性情中人」,從而讓花卉園藝成為「性情中事」,這實是中國花卉園藝學之一大要領。《群芳譜》作者王象晉之〈花譜小序〉,有云:
「………試觀朝華之敷榮,夕秀之競爽,或偕眾卉而並育,或以違時而見珍,雖艷質奇葩,未易綜攬,而榮枯開落,輒動欣戚。誰謂寄興賞心,無關情性也。」
似此等語,其連結花卉於性情,實已成我國一般人士之通識。由此而有「愛花如命」之言,並無處無「愛花如命」之事,若非對花卉有真認識與鑑賞,又何能至此地步。又「將離別,贈芍藥;相招召,贈文無;欲人忘憂,贈丹棘;欲蠲人之忿,贈青堂」(語見《古今註》,按文無即當歸,丹棘即忘憂草,青堂即合歡),凡此意在言外與不言之教,亦俱有賴於一花一木。於是「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使東方的世界是一個性情的世界,這亦使東方的世界,是一個花木的世界。
《五燈會元》,饒州薦福道英禪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琉璃瓶貯花。」曰:「出世後如何?」師曰:「瑪瑙缽盛果」。把人生也直截作如是觀,這使東方的人生,生活在性情裡;這也使東方的人生,生活在花木裡。於是「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在有花有果的世界裡,自然也是真的有花有果的人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