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觀賞樹木:中國樹木與性情之教
內容簡介
本書係從中國文化的觀點,以論中國的觀賞樹木。在中國文化的領域中,一草一木,亦可見天地之心,由此發展成為性情之教,便自成為天地間之一大奇蹟,惟此則在乎讀者之善予領會耳。
目錄
第一 中國樹木之教
第二 松
第三 柏
第四 柳
第五 楊
第六 榆
第七 桃
第八 杏
第九 梅
第十 李
第十一 竹
第十二 桐,梧桐
第十三 楸
第十四 栗
第十五 棗
第十六 杮
第十七 椰子
第十八 榧
第十九 柑橘
第二十 梨
第二十一 槐
第二十二 楓
第二十三 杉
第二十四 榕
第二十五 樟
第二十六 檜
第二 松
第三 柏
第四 柳
第五 楊
第六 榆
第七 桃
第八 杏
第九 梅
第十 李
第十一 竹
第十二 桐,梧桐
第十三 楸
第十四 栗
第十五 棗
第十六 杮
第十七 椰子
第十八 榧
第十九 柑橘
第二十 梨
第二十一 槐
第二十二 楓
第二十三 杉
第二十四 榕
第二十五 樟
第二十六 檜
序/導讀
本書係從中國文化的觀點,以論中國的觀賞樹木。在中國文化的領域中,一草一木,亦可見天地之心,由此發展成為性情之教,便自成為天地間之一大奇蹟,惟此則在乎讀者之善予領會耳。
本書為繼《論中國之花卉》一書之後而作,曾發表於農林報。另有《論中國之庭園》一書,原擬合稱為《中國庭園花木與性情之教》,惟因印刷之故,分成三書,陸續出版。距寫成之時,已十餘載,事固無可言說也。
本書為繼《論中國之花卉》一書之後而作,曾發表於農林報。另有《論中國之庭園》一書,原擬合稱為《中國庭園花木與性情之教》,惟因印刷之故,分成三書,陸續出版。距寫成之時,已十餘載,事固無可言說也。
試閱
第一、中國樹木之教
在中國的樹木觀賞中,有的樹木竟被稱為神木,而讓人予以宗教情的尊崇;有的樹木,則被人說是什麼樹精,而這所謂樹精,又被賦以人格,並被編造著種種美麗的故事,而大大地文學化藝術化。一般社會學家往往以為這是在人類社會進化途中的一種停滯現象,而一般民俗學的學者則直指為迷信,說是拜物或說是汛神。其實這只是對一個更高更美的精神之未能接觸,而毫不瞭解我人對樹木美之觀賞,是已特別看重於性格美之高度發展,並在這高度發展的過程中,對一個樹木的性格美,既識其全,又識其偏。所謂全,是指性格美的高度發展已進入一個真美善的共同而超越的整個領域中,在那裡只是一個全,只是一個「一」。所謂偏,是指其性格美的高度發展,仍只停留於一個美的領域,在那裡還須得不斷的提昇,不斷的充實和不斷的簡化。於此,前者則被稱為神,而後者則被稱為精。神木是一個樹木獲其性格美之全的呈露,因讓人也對之獲其虔敬之忱和超拔之感,在這裡,我人會有其精神的凝鍊與提昇,會有其宗教的情緒與效果,但不必有其宗教的氣味,更不必歸入宗教的範圍。傳說裡的什麼樹精,那只是一個樹木具備其性格美之「不全」的表現,但就美論美,在美的本身上總算到了最高的一級,惟於此終欠缺其向上一機,便不知不覺地急劇的下墮起來,並迫切地需要著援手,免其墮入於一大空虛。在這裡,有的會幸運地獲得了超度,這便成了善;有的則不幸地未能獲得超度,這便成了惡。然在傳說裡,任何樹木,一成了精,便不論是善是惡,總是極端美麗的。因之,在東方的樹木的精怪的世界裡,便大有其希臘的神話的意味,兩者都是意味深長。不過在這裡,卻並未忘了超度,這就不同了。
神木在東方,大都是社木。而社木又常反映著一個區域的心情,一個朝代的風氣,以至一個時代的精神,與夫一世界的動向,即所謂「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到了東方特有的一個世界完成於我們的大漢時,高帝禱枌榆社,榆又成了社木。以後到唐到宋到明,這東方特有的一個世界,愈來愈已發展,而其動向亦愈顯明。曲阜孔廟殿前之老檜,據群芳譜載:「無枝而不朽,每遇一代興或聖君出,則發一枝」,一方面象徵著歷史文化的不朽,一方面又象徵著國家民族的新生。似此松柏栗榆以及老檜之成為社木神木,很明顯的已作成了中國土地與心靈開發的指標。於此,「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又如何不會是「一木一神靈」呢?
在傳說和故事裡的什麼樹精,往往是在破毀了的殿宇裡,或則是在並無頭陀的古廟裡,以至荒漠而無人烟的曠野與夫深山大谷間。在那裡的一切,所顯現的意味,不是本來的「原始」,便是只為了某種原因而回返到「原始」。固有的心靈不是沒有,但原始的罪惡則更充斥。心靈的美,再加上罪惡也是美麗的,這表現於山花,會一年有一度的凋謝,這表現於野草,也會一年有一度的枯萎。只有表現於一些樹木,卻十年如此,百年如此,千年如此,年年如此,本來的原始,更加上不斷的原始或是不斷地回到原始,這會成為不朽的精靈,又何足怪?只是所謂不朽的精靈,也儘可於一煞時,全歸毀滅,這在以前的傳說是:遭了天神的震怒,觸著了雷霆,這照科學的說法,是觸了電火。但所表明的意義,總是一樣:不超拔便是滅亡,不上附於神木,便下歸於朽木,這便是傳說裡的樹精的終極歸宿。這是對樹木的一種性格的觀賞,這也是對人類的一種性格的觀照。
通常說到樹木的美,最先給人看到的是樹冠的顏色,而此樹冠的顏色,大都支配於葉色。葉色則大都支配於光線:透光的葉,是黃綠的,經光線直射著的葉是綠的,在林中或生於蔭蔽之下的葉是濃綠的,而生於森林中蔭蔽下的葉,則為濃的青綠色。葉柄和葉色也有關聯,有柄的葉的色調,較之無柄的要溫淡,往往要顯出赤或赤橙的顏色。其次說到樹的葉色和季節:一般樹葉,春是淡黃,或淡黃綠的,夏是濃綠的,而一到秋季,除一部分仍為綠色外,大都呈黃紅橙或黃綠色。於此,有紅得鮮艷奪目或其類似的葉色者是槭、柿、楓、烏柏、櫨、花揪樹等;有黃得媚人或呈美麗的橙色者是白楊、紫薇、梧桐、厚朴、無患子、法國梧桐、鵝嘗楸、公孫樹、菩提樹、樺、榆等。關於樹幹的顏色,也是易為人所見的:就中梧桐、棣棠、芙蓉、桃葉珊瑚等的樹幹是青色的幹,柳衫、馬尾松、黑松、天竺等是褐色的幹,白樺、白楊、白松等是灰白色的幹,公孫樹和樅等是灰褐色的幹,紫薇,榠櫨等是茶灰色的幹,這些都是顯得很美的。
在中國的樹木觀賞中,有的樹木竟被稱為神木,而讓人予以宗教情的尊崇;有的樹木,則被人說是什麼樹精,而這所謂樹精,又被賦以人格,並被編造著種種美麗的故事,而大大地文學化藝術化。一般社會學家往往以為這是在人類社會進化途中的一種停滯現象,而一般民俗學的學者則直指為迷信,說是拜物或說是汛神。其實這只是對一個更高更美的精神之未能接觸,而毫不瞭解我人對樹木美之觀賞,是已特別看重於性格美之高度發展,並在這高度發展的過程中,對一個樹木的性格美,既識其全,又識其偏。所謂全,是指性格美的高度發展已進入一個真美善的共同而超越的整個領域中,在那裡只是一個全,只是一個「一」。所謂偏,是指其性格美的高度發展,仍只停留於一個美的領域,在那裡還須得不斷的提昇,不斷的充實和不斷的簡化。於此,前者則被稱為神,而後者則被稱為精。神木是一個樹木獲其性格美之全的呈露,因讓人也對之獲其虔敬之忱和超拔之感,在這裡,我人會有其精神的凝鍊與提昇,會有其宗教的情緒與效果,但不必有其宗教的氣味,更不必歸入宗教的範圍。傳說裡的什麼樹精,那只是一個樹木具備其性格美之「不全」的表現,但就美論美,在美的本身上總算到了最高的一級,惟於此終欠缺其向上一機,便不知不覺地急劇的下墮起來,並迫切地需要著援手,免其墮入於一大空虛。在這裡,有的會幸運地獲得了超度,這便成了善;有的則不幸地未能獲得超度,這便成了惡。然在傳說裡,任何樹木,一成了精,便不論是善是惡,總是極端美麗的。因之,在東方的樹木的精怪的世界裡,便大有其希臘的神話的意味,兩者都是意味深長。不過在這裡,卻並未忘了超度,這就不同了。
神木在東方,大都是社木。而社木又常反映著一個區域的心情,一個朝代的風氣,以至一個時代的精神,與夫一世界的動向,即所謂「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到了東方特有的一個世界完成於我們的大漢時,高帝禱枌榆社,榆又成了社木。以後到唐到宋到明,這東方特有的一個世界,愈來愈已發展,而其動向亦愈顯明。曲阜孔廟殿前之老檜,據群芳譜載:「無枝而不朽,每遇一代興或聖君出,則發一枝」,一方面象徵著歷史文化的不朽,一方面又象徵著國家民族的新生。似此松柏栗榆以及老檜之成為社木神木,很明顯的已作成了中國土地與心靈開發的指標。於此,「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又如何不會是「一木一神靈」呢?
在傳說和故事裡的什麼樹精,往往是在破毀了的殿宇裡,或則是在並無頭陀的古廟裡,以至荒漠而無人烟的曠野與夫深山大谷間。在那裡的一切,所顯現的意味,不是本來的「原始」,便是只為了某種原因而回返到「原始」。固有的心靈不是沒有,但原始的罪惡則更充斥。心靈的美,再加上罪惡也是美麗的,這表現於山花,會一年有一度的凋謝,這表現於野草,也會一年有一度的枯萎。只有表現於一些樹木,卻十年如此,百年如此,千年如此,年年如此,本來的原始,更加上不斷的原始或是不斷地回到原始,這會成為不朽的精靈,又何足怪?只是所謂不朽的精靈,也儘可於一煞時,全歸毀滅,這在以前的傳說是:遭了天神的震怒,觸著了雷霆,這照科學的說法,是觸了電火。但所表明的意義,總是一樣:不超拔便是滅亡,不上附於神木,便下歸於朽木,這便是傳說裡的樹精的終極歸宿。這是對樹木的一種性格的觀賞,這也是對人類的一種性格的觀照。
通常說到樹木的美,最先給人看到的是樹冠的顏色,而此樹冠的顏色,大都支配於葉色。葉色則大都支配於光線:透光的葉,是黃綠的,經光線直射著的葉是綠的,在林中或生於蔭蔽之下的葉是濃綠的,而生於森林中蔭蔽下的葉,則為濃的青綠色。葉柄和葉色也有關聯,有柄的葉的色調,較之無柄的要溫淡,往往要顯出赤或赤橙的顏色。其次說到樹的葉色和季節:一般樹葉,春是淡黃,或淡黃綠的,夏是濃綠的,而一到秋季,除一部分仍為綠色外,大都呈黃紅橙或黃綠色。於此,有紅得鮮艷奪目或其類似的葉色者是槭、柿、楓、烏柏、櫨、花揪樹等;有黃得媚人或呈美麗的橙色者是白楊、紫薇、梧桐、厚朴、無患子、法國梧桐、鵝嘗楸、公孫樹、菩提樹、樺、榆等。關於樹幹的顏色,也是易為人所見的:就中梧桐、棣棠、芙蓉、桃葉珊瑚等的樹幹是青色的幹,柳衫、馬尾松、黑松、天竺等是褐色的幹,白樺、白楊、白松等是灰白色的幹,公孫樹和樅等是灰褐色的幹,紫薇,榠櫨等是茶灰色的幹,這些都是顯得很美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