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1117_我的年度之書

野狗之丘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旅行飲食/自然文學自然文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劉克襄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6/29

出版情報

座頭鯨的姿態,總讓我感性地以為,牠們是鯨魚家族裡的詩人、藝術家。

2017/01/15 我繼續懷念那隻座頭鯨 座頭,係日本江戶時代盲人的一種階級。有一種大型鯨魚,因背脊肉瘤的排列貌似這一背著琵琶的盲人,故而得名。只是台灣晚近依拉丁文學名,另取中文名為大翅鯨。 由於擁有一對寬大的胸鰭,在海裡泅泳時,猶若蝴蝶緩緩展翅,姿勢飄逸。再加上,常有歌唱、鯨跳和揚鰭等雄偉動作。這類特別不凡的習性,總讓我感性地以為,牠們是鯨魚家族裡的詩人、藝術家。 但我的浪漫總不抵研究的發展,重新翻讀這本時隔二十多年的動物小說,必須面對一個殘忍的事實。經過多年的調查,海洋哺乳類學者在座頭鯨身上,又有了諸多習性行為的發現。在小說大綱和結構不變下,必須修正一些過往文字的不足。我彷彿凝視著一艘停港多年的老舊戰艦,考量著如何整修裝備和機器,重新除垢、上油,讓它得以順利出海。 除了修文,插圖的編排應該也有所改變。調整為繪本形式,或許能帶出更多新境。於是,我又選了鯨跳、仰鰭、育幼、擱淺、深潛、吞食、沉思、凝視、沮喪,撫慰,以及跟虎鯨撞擊、對峙等代表性行為,完成十多張插圖,詮釋我的理解。加上其他動植物的輔助,藉由此一連續圖像的創作,我也再次享受,跟座頭鯨的對話。 過往動物繪圖甚少如此快樂,透過素描的長時浸潤,想像自己潛入海洋深處,緩緩貼近牠們,摸索其身體每一部位的結構。我隱隱感覺,自己對座頭鯨又有了更深層的溺愛。 座頭鯨游速緩慢,多半單獨生活。夏季在靠近極區的環境,為了覓食會成對,或以群體的組合出現。主要食物係甲殼類的磷蝦,或者追逐群聚型的小型魚類諸如鯡魚、玉筋魚等。 牠們是非常積極的捕獵者,捕食方法有好幾種。譬如直接攻擊,或者用長鰭拍打海水,將獵物擊暈。最獨特的狩獵方式,或許是水泡網捕獵。一群座頭鯨集體合作,在群魚下面圍成一個大圈,快速繞圈游動。每隻都利用巨大的噴水孔向上噴氣,形成簾幕般的水泡網,讓群魚害怕更加密集圍攏。 等水泡網形成漩渦般大圈圈。緊接著,一隻隻座頭鯨從海水下方冒出,各個張開鯨鬚大口,向上牛飲,再篩濾海水。牠們利用這種捕獵法,一次可捕撈十幾公斤魚隻。愈多座頭鯨合作,水泡網可以做得愈大,捕到的魚群更多。 夏天時,群鯨集體合作,不分彼此。秋冬到南方繁殖時,覓食機會減少,多半是依靠體內儲存的脂肪過活。雄鯨為了爭得雌鯨,彼此成為競逐對手。座頭鯨每兩三年生一胎,懷胎十一月,平均可活四、五十歲。 雄鯨會發出好多種複雜的叫聲,有時像牛鳴,亦似豬嚎,也可能如竹林搖曳的怪聲,又或發出某一外星人的囈語。那是對雌鯨的呼喚,也可能是主權的宣示。鯨魚專家長年觀察後的結論以為,牠們在唱一首歌。每年唱同一首,但隔年會更動部分曲子。 從菲律賓、台灣、沖繩、日本到堪察加,原本即有一大洋邊的島嶼地理連線,讓座頭鯨循此海流北上。目前全世界的數量逐漸恢復,估計約有六萬隻。 台灣周遭海域的座頭鯨過去想必比現在多。百年前,墾丁即設有鯨魚港口,跟挪威買了兩艘捕鯨船,在南灣一帶海域捕捉,直到二次大戰方才中斷。二十多年間恆春到台東的沿海獵捕了五、六百隻大型鯨魚,其中多數為座頭鯨。一九五七年捕鯨業在香蕉灣另起爐灶,豐厚的獲利吸引民間公司的加入,但是七○年代末國際保育的壓力漸大,終在一九八一年台灣全面禁止捕捉鯨魚。 儘管台灣東海岸近年興盛賞鯨,但目及所見小型鯨豚者為多,只有很少的機會才能看到大型鯨魚,諸如虎鯨和抹香鯨等。座頭鯨更是難得,三四年才有一回罕見的紀錄。我們每隔好幾年,才能在外海看到一條座頭鯨時,或許也是某一警訊,提醒我們海洋生態環境的匱乏。如果年年經常記錄,那才是海洋恢復美好狀態的時候吧。 當初為何選擇座頭鯨為主角,係以一個新聞故事為開端。八○年代中旬,沙加緬度河曾有一條座頭鯨溯河而上,遊蕩了好幾日,隔幾年再重返河道。後來,淡水河河口也曾有一對鯨魚擱淺,隔天神祕離去。這些故事都讓人著迷,卻也對其行為有些不解,難以釋疑。在科學無法清楚解釋前,容我大膽冒險,在小說裡尋找可能的答案。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人來人往的都市中,牠們找不到回家的路,
只能勇敢求生。
 
這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故事,應該距離我們很遙遠了,
但那些淒厲悲慘的野狗哀嚎,似乎從未消失,依然在愈加文明的城市迴盪。
 
上個世紀,還沒有實施垃圾不落地時,一群野狗闖進劉克襄無聊的空檔,促使他為牠們寫下日記。原本不打算發表,塵封十多年後,有感於野狗的處境始終為人誤解,適才整理出書,為野狗發聲。這回重新再版,作者悉心畫下一隻隻野狗,一邊懷念那些野狗相伴的日子,也重新賦予牠們溫度。
 
六百多天裡野狗們顛沛流離,勇敢求生,偶有煦煦曙光,不時教人心碎。作者的筆觸既報導也參酌想像,努力立場旁觀,仍免不了情感滿溢。透過感傷的故事,作者堅定地傳遞:流浪狗不流浪、不會傷害人,一個文明的城市應該深思野狗的生存空間。

作者

劉克襄
 
總是風塵僕僕的模樣,在山林小徑,在鄉鎮老路,在城市角落熱血地踏查。與人交往率真誠摯,惟面對動物收斂情感,盡量抽離地觀察。
 
台灣自然寫作的闢路要角,以鳥類生態散文為起手式,之後觀察對象擴及花草蟲獸,涉獵廣泛,創作題材涵蓋自然生態、蔬果、古道、鐵道、旅行、人物等,作品揉和自然因子多樣呈現。
 
動物故事系列是台灣較少見的創作類型,展現他長年習染自然的思索與視野。每一本都嘗試新的敘述形式,屢獲佳評,也默默發揮影響,譬如《風鳥皮諾查》被喻為第一本台灣本土動物小說,獲當年開卷十大最佳好書獎,迄今仍是諸多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經典;《永遠的信天翁》獲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大獎,數年後更牽引日人到彭佳嶼進行短尾信天翁的復育評估。

作者相關著作:
劉克襄動物故事
虎地貓
豆鼠回家
永遠的信天翁
風鳥皮諾查
座頭鯨赫連麼麼

劉克襄臉書:www.facebook.com/avian007

目錄

新序  野狗與我
主要野狗
主要野狗介紹
主要野狗分布圖

第一章  美好的小山生活
第二章  死亡,或者繼續殘存
第三章  垃圾消失的最後時光

附錄之一  狗大便
附錄之二  狗咬人
後記

序/導讀

新序   

野狗與我
 
這是二十年前的觀察紀錄,遲了許久才結集出版。
 
為何一個故事會耽擱,掙扎如此之長久,主要是觀察過程裡,悲傷大於歡樂。我偏好忠實敘述見聞,不喜歡在描述動物故事時,帶給讀者太多負面情緒。但現實世界總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縱使是野狗亦然。因為過程裡太多震懾的場景,所有紀錄便延緩整理,直到我消化了十年,覺得自己能撫平情緒時,才逐漸爬梳為一個較圓滿的內容。
 
這個日記體形式的寫實紀錄,儘管不能照著夢想中的動物故事藍圖進行,但總是希望能努力維繫著,年少時美好結局的想像,至少還存在著一絲希望。而自己也能夠透過長時的觀察方式,精準地描述野狗的常見行為。同時還能分享更多正面力量,以及願意更熱情地善待動物。
 
另一個決定出版的重要原因,更在於人們對待野狗的態度。儘管日後政府規定,家狗都需要植入晶片,善待狗的法規也不斷修正,但虐待、毒殺野狗的負面新聞,仍不時見報。許多播報野狗噬咬或威嚇路人的角度,常把野外的狗當作壞蛋般的可怕,卻未從本質觀看,了解箇中原由。
 
如今這部故事報導又要重新校對出版,同時翻譯為韓文版,意義當然更加重大,
我也手繪主要野狗身形,還有分布地圖,希望藉此機會,以嶄新的排版設計,再次分享個人的野狗觀察經驗。或許現今都市的繁忙街道,不容易看到野狗徘徊,但許多郊野農村,棄狗的問題依舊嚴重。野狗的行為繼續被誤解,許多虐待狗兒的不人道事情也持續發生。動物生存權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顯然無法達到有效的改善。
 
一個作家能做的有限,但我盡力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透過對狗兒細膩的行為描述,大家能改變對野狗的偏見。我描述的不只是十幾隻野狗的個別存亡,還有各自的習性。主要還是想透過牠們的一生,讓我們更了解野狗在城市環境,因了各種階段和不同生活環境下,會面臨何樣的挑戰。牠們如何避開危險,又或無法度過難關。
 
我在台北邊陲,這一個小社區觀察的野狗故事,相信也是許多人在他們家鄉會遇到的狀態。雖然不同地區有不同文化和生活背景,但從尊重動物生存的權利出發,才是正確的途徑。
 
其實,牠們就像被我們遺棄的孩子,流浪街頭,因為缺乏照顧,有時不免像不良少年般使壞,但多數時候是自卑沒有自信的,需要更多溫暖、友善的照顧。
 
透過多樣不同角度,我們認識愈深入,才能建立對野狗的充分理解和關愛,甚而尋求解決棄狗的問題。而我始終以為長期觀察,積累各種數據,仍是了解牠們在不同環境產生的行為,進而思索解決之道的最好途徑之一。
 
我和野狗的關係也不會因這本書而結束,只要有機會,時間和地點對了,我還想跟牠們長期互動。在城市生活裡,尋找另一種新的自然關係。

後記
 
一九九二年初秋,小兒子出生。為了悉心照顧,我暫時擱置了許多遠方探查的旅行,就近在社區旁邊的小山,進行長期的低海拔自然觀察。那時彷彿公務員般,一個星期總有四五天,走進這處緊鄰的山區,觀看一草一木的動靜。
 
本書野狗們生活的垃圾場就在社區旁。進入小山,勢必得路過那兒。時日久了,牠們的一舉一動自是熟稔。我常帶著小記事本,凡特別的蟲鳥花草,都逐一記錄或素描。有些鳥類家族,還長期追蹤,比如山裡的五色鳥和黑枕藍鶲、池塘邊的翠鳥和小白鷺等。我刻意藉由,長時地坐在一些固定的定點,讓牠們認識我、習慣我。甚至,把我當成一棵樹,一個不會傷害牠們的小山成員。我則透過望遠鏡,安靜地細膩觀察。沒想到,後來觀察野狗們,竟也是這樣的瞭望。
 
最早和這些野狗們產生互動,並非在垃圾場,而是在上山途中。那時,小冬瓜正好懷孕。接連好幾回,清晨時,我走上山徑,遠遠地,便看到一隻小黃狗迎面而來。可是,再往前幾步,牠就消失於草叢,避開了我。旋即,從後頭竄出,繼續往山下快跑。這個動作吸引了我的好奇,進而觀察到牠在垃圾場,和其他野狗的互動,以及餵食小狗的有趣行徑。
 
我原本並無觀察野狗的計畫,只是小山的調查,很像和尚在廟寺長年修行,自然物種變化相當單調而緩慢。更何況,小山難有中大型哺乳類出現。甚至小型哺乳類,一些夜深時才到垃圾場活動,跑動快速的老鼠,還有秋天時經常把山路翻鬆,隆出一道小土堤的鼴鼠,都不容易邂逅。只有赤腹松鼠,勉強看到三四隻,在林冠上層覓食,築巢。
 
長時待在林子裡,眼看毫無任何動靜時,我便將望遠鏡對準野狗,無聊地觀察起來。後來,一如想要長期追蹤的鳥類,試著將牠們紛紛取名,在記事本寫下每天的活動內容。沒想到,這一觀察紀錄,竟摸索出樂趣。為了更清楚牠們的生活,我還特別架起單筒望遠鏡,從自家五樓窗口,監看牠們在空地的來去。那幾年,也刻意保持低調,堅守研究者的客觀角色,不和牠們親近,干擾了牠們的生活。
 
或許是透過這個角色的扮演吧,再經過持續地觀察,我發現了不少野狗的有趣行為,都是過去坊間書籍,以及養狗知識所不曾談論的。
 
由於貼近觀察,更目睹了許多家狗被殘忍遺棄,以及野狗在城市被捕殺的種種暴虐行徑。野狗的心裡想什麼,野狗的權利在哪,一個城市如何對待野狗等等問題,在我的觀察過程裡,不斷地成為思索的重心,也是描述這十幾隻野狗時的論述重點。
 
本書採用日記體形式,自有其不得不的苦衷。原本,在書寫時,並無意處理成文學創作,只是當作一次城市流浪狗的心得紀錄。再者,當時所觀察的流浪狗數量繁多,來去複雜,甚難處理。在書寫時,不免隨興撰述。未料,十來年後,竟下定心,嘗試著結集成冊。

試閱

第五十一天3月

小冬瓜母子在車棚下,和豬頭皮、三層皮一起等候。菜農拎著大包裹出現,菜市場的老闆這次送給菜農特別多雞骨頭。連續幾日陰雨後,這是野狗們最豐富的一餐。馬鈴薯已經能咀嚼一些碎肉。吃飽後,小冬瓜帶著馬鈴薯到巷子和其他野狗、家狗串門子。牠們抵達巷口就折回,馬鈴薯似乎受不了半邊的耀武揚威,還沒翻找食物就和母親離開。無論如何,這是馬鈴薯長大後,小冬瓜第一次帶牠如此出遊。以前,馬鈴薯總是等候其他野狗,到空地來和牠們接觸。

巷口的垃圾堆是附近野狗和家狗的集聚中心,垃圾車抵達之前,總會吸引一群野狗集聚。大馬路和一○一巷在此連接,另一端通往北邊的隧道,因而形成三叉路。都市交通的要道,有時也是狗族集聚的地方,尤其是晚間垃圾堆放的位置。

隧道的方向,除了汽機車快速奔馳,少有野狗現身。縱使有野狗往那兒去,還未抵達隧道就折回了。隧道本身像一個陰暗的黑洞,幾乎沒有野狗敢貿然進入。到底有沒有野狗跑進去,從彼端脫身。或者安然地從彼端進去,從這兒跑出來?又或者另一端會是哪裡?這些疑問,一○一巷附近的野狗永遠都無法知道答案。

倒是巷子裡,一些小吃攤的常客談過這類問題。他們描繪著,曾經有隻黑色家狗,從隧道那端回來過。原本,這隻黑狗住在一○一巷。後來,被帶到隧道那一頭棄養。主人以為高枕無憂,未料到,一星期後,這隻機警的黑狗,竟在麵攤前出現。

在巷口出沒的狗群自是複雜。馬鈴薯不僅遇見了此地的地頭蛇,半邊和蛋白質,也邂逅了一些菜市場的狗兒。半邊好像要答謝摩托車店的收留,很喜愛對經過的汽機車吠叫,好像要人家都停下來修車。在這兒,牠顯得比在空地時趾高氣昂多了,好像是這兒的警察般,總是忙著跑來跑去。但仔細看,也不知在忙什麼,似乎只是想多讓其他狗認識牠而已。

三層皮的身體好多了,臉腫也消退不少,但行動仍非常不便,走起路來彷彿仍拖著身體。牠依舊翻不過小山。自從桔子死亡、三層皮受傷以後,豬頭皮警戒心更為加強,三層皮則愈發孤僻。牠們都不願意再接近巷口和大馬路,寧可靠著菜農的雞骨頭,一直臥伏在巷子底,凝視著巷口的方向,彷彿擔心某種快速移動的物體會再出現,繼續朝牠們攻擊。豬頭皮偶爾才跟瘋子黑毛結伴,在天熱時的空地出現,和小冬瓜等一起晒太陽。

瘋子黑毛和豬頭皮一起時,地位明顯是相等的,並不像三層皮的禮讓,或者若有若無地伴隨在旁。多數時候,牠仍不見蹤影,像隻狐狸般孤獨地生活著,很少接受菜農餽贈的雞骨頭。

嚴格說來,野狗集聚時的階級,可能不及家狗的明顯,原因不外,並未被拘限在一個小區域緊張地活動。換言之,生活需要性並不是那麼強烈。家狗的階級清楚,除了為爭取食物外,更大的因由是要在這個小區域爭寵,獲取主人的歡心。

豬頭皮和瘋子黑毛的臨時結合,並未出現明顯的階級關係,反而保持一種曖昧的友誼,多少和這個有關。尤其是在三層皮不能活動的這些日子裡,牠們之間的這等情境更加凸顯。而這種狀態只能說,有些野狗就是不能投緣,有些卻能結黨營私。豬頭皮和瘋子黑毛的友好屬於前者,三層皮和豬頭皮的親密則屬於後者。

倒是瘋子黑毛的活動領域,值得更進一步論述。牠可能是附近野狗裡活動範圍最為遼闊的。先前多半在菜市場滯留時,牠不止往更南的方向探索,還曾沿著大馬路,跑到山上的社區。

除了被拋棄或者迷失,一般野狗會有稍遠距離的行程,多半是嗅聞到母狗的發春之味,因而心猿意馬地胡亂奔走,並未意識到自己跑了多遠。瘋子黑毛的活動卻不是為了某隻母狗的發情,做出如此莽撞的決定。毋寧是身為一隻野狗,總會有一兩隻,不同於其他,嘗試著超越先前的生活範圍,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行徑。瘋子黑毛便是這樣的典型。牠的行徑,意外地,在這個區域裡,把流浪這個字義帶進了其他野狗的生活裡。牠合該是野狗裡的吉普賽人吧。

當然,我們或許也困惑,在遠行的過程裡,瘋子黑毛如何避開緊鄰的,每一個區域野狗的地盤。仔細觀察瘋子黑毛的行為,這答案其實相當清楚。大體說來,牠的舉止是不亢不卑的。當牠經過狗群時,走路的腳步繼續保持穩健,不會驚慌失措。再者,更不會在別人的地盤胡亂鑽探,東聞西嗅。牠總是保持在經過的姿態,而非探尋食物。這是牠闖入其他野狗地盤,適合大領域生活的箇中祕訣。又隔了一天,三層皮終於能跟著豬頭皮和小冬瓜母子爬過小山,前往空地晒太陽了。牠自己都感到特別高興,儘管行動緩慢,躺下來時,誇張的動作特別多。譬如,不斷咬自己的尾巴,翻滾身子好幾圈。豬頭皮要走了,牠兀自躺著,仍在享受著許久未能體驗的,陽光的溫煦照射。生平的狗日子,彷彿這時最為快意。

第一二○天5月

油桐花逐漸凋零,天氣悶熱,無花果和大青魚在小山休息,甚少下山。清晨,大馬路又傳來淒厲的慘叫聲。可憐的半邊,正在恢復自信心。未料到,才走到大馬路,就被山上社區快速衝下來的車子撞死了。

跟牠一起的蛋白質嗚咽地慘叫著,並且驚慌地跑回空地,一臉哀傷和茫然。被主人遺棄,同伴又遭遇死亡,還有什麼比這種事更難過的呢!狗的視覺遠弱於嗅覺,再者,對車速的判斷力,往往像三四歲孩童的反應。在這條下山時車速特快的大馬路上,死於非命的野狗,因而不下於被捕狗大隊捉走的。

下午時,小冬瓜出現在空地。未幾,馬鈴薯從巷口繞過小學校,沿著大馬路過來,並非走一○一巷。馬鈴薯遇到母親時,高興地湊上前去親臉,一起在空地覓食。這是馬鈴薯單獨從巷口繞大馬路,跑回小山的第一次。經過半邊的屍體時,牠急忙快步離開,心裡極端地害怕,卻不知如何是好。

午夜時,蛋白質在空地不斷徘徊,低嗚了好一陣。野狗的身分愈久,感傷的情緒會愈淡。畢竟日子就是這麼苦,幾乎每天都悲慘生活,只有認命,為明天的日子,繼續尋找食物,堅強地活下去。但一隻家狗,或者才變為野狗不久,遇到夥伴的死亡,身心不免較脆弱,在情緒上也控制得較差。月光落在牠的身上,照出一條長長的,孤獨而落寞的狗影。

第五七八天8月

陰雨連綿,空地前幾天開始整地,鎮日有堆土機來回,準備興蓋公寓了。馬鈴薯和三層皮許久未走訪這兒,可能覺得好奇,趁著工人尚未開工,早晨特別過來走逛,在泥濘地上活動了好一陣。牠們試圖從泥濘裡尋找東西吃,結果嗅聞到了工人遺留的飯盒,裡面還有一些剩餘的飯菜。

三層皮的位階雖然比馬鈴薯高,卻很少帶頭,似乎只要有伴就好,對任何事情的興致也較為被動。馬鈴薯仍和小時一樣,充滿好奇和試探的樂趣,經常一馬當先。一隻年輕力壯的公狗,總是充滿無限的精力。小冬瓜和三隻小狗在車棚下避雨。牠為小狗們舔毛,讓牠們安睡。旁邊則殘存著剩飯的鐵盒。有人來取車時,牠並未起身,或許還會稍有緊張,但不再像過去那般,迅速遠離。小冬瓜已經慢慢地被飼養成習慣,不再是過去那隻對人類充滿疑慮的野狗。是否小山上的日子太苦,或者是過去的流浪太疲累了,如今縱使危險,寧可選擇在這處食物不虞匱乏的地方?

其中,一隻黑色的小狗,冒著雨跑到草叢裡尋找東西。牠全身濕漉漉地咬了一根骨頭回到車棚。沒多久,兩隻棕黃色的小狗跑過來搶走。黑色的小狗又溜入草叢裡玩耍。小冬瓜幸福地凝望著。這是牠不斷地生小狗以來,最滿足的一天嗎?不用擔心斷糧,小狗都能健壯地活著,除了吃睡,還都能快樂地玩。以前生下的小狗都患了皮膚病,整天都在挨餓,跟死神掙扎。現在是否比較好呢?菜農接近時,小冬瓜起身,搖尾貼近,儼然像隻溫馴的家狗。

許多人在談論寵物時,多半喜愛生動地描述,別家的狗怎樣怎樣,自己的狗又如何如何地擬人化。其實,這些都相當尋常。貓狗和人類一樣,生活在都市文明裡已經異化,出現許多不同於以往的行為。就像狗本身,雖然在生物學的分類裡,只是狼的某一亞種而已,但在人的飼養、照顧下,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類型,什麼牧羊犬、獅子狗、德國狼狗等,再加上人們的各種寵愛、照顧。牠們自然會不斷地改變,適應人類的各種需求。而這種改變,有時連狗專家都不一定能解釋得出理由。狗本身也不斷地在創造新的可能,擬人化的個性,或出現特別的行為,都只是其中一部分。一如人類的多元社會,難免有人猛地出現一些偏差、怪誕的行徑。狗的社會亦然。

最明顯的實例,無疑是蛋白質了。以前在摩托車店時,耀武揚威,彷彿撒野的大小姐,每天悠閒地走逛,到處吠人。現在則像隨時會受到驚嚇的村婦,等著瘋子黑毛的照顧。過去,牠吃慣了狗飼料,對垃圾場的食物,一點也看不上眼,看到小冬瓜等在啃咬雞骨頭,更是嗤之以鼻。成為棄狗時,最初幾日,有人看牠可憐,端碗拌著肉塊的稀飯擺在腳前,牠還搖頭揚尾而去。等到真餓得不行了,才認清事實。現在連小吃攤旁邊的餿水桶裡的剩飯餘菜,照樣用腳撥出來,吃得津津有味。甚至也懂得,和巷子裡的商家打交道了。第六○一天9月

清晨,雜貨店店門一開,瘋子黑毛和蛋白質便從小學操場那兒準時到來,小學生也一群群走進學校。瘋子黑毛繼續在人行道上等候,蛋白質單獨進到店裡,吃完老闆給的食物後,再叼著另外打包好的食物,回到小學操場。

三隻長大的小狗,跑到籃球場的空地上搖尾,迎接蛋白質。很可能,這是蛋白質第二次懷了瘋子黑毛的孩子。兩百多天前,第一次在此哺育時,失敗了。

瘋子黑毛在不遠處觀望,像人類父親那樣的姿勢,凝視著蛋白質和小狗們。也彷彿望著遠方,守望著一切。多麼像電視廣告,人類美麗幸福又和睦的家庭畫面。這三隻小狗和小冬瓜的一樣,少說都有兩個月大了。

但不遠的未來,可以想見,一個嚴苛而悲慘的命運在等著牠們。當牠們再長大,隨著母親到巷口過活時,危險就來了。或撞車、或捕狗大隊的拘捕,生存的機率其實相當低微。這是城市棄狗和野狗必然的宿命,跟其他動物在野外的命運一樣。城市郊區是野狗的樂園,也是危險而殘酷的世界。

第六○二天9月

小冬瓜在車棚休息,三隻小狗躲在樹蔭下。牠們顯然已習慣人家的飼養,都被餵得肥肥胖胖的。小冬瓜的眼睛溫馴而美麗,頸項的毛膨鬆而形成肥厚之形。秋天本來就是野狗最美麗的時候,這回再加上有人餵食,原本就有一些腰身,現在更是身材圓滾。這是小冬瓜在小山貧苦生活以來最不愁吃食的時候,卻也是最令人擔憂不已的地方。

當小冬瓜對人類不再有敵意,正意味著野性漸失。幸福嗎?危險嗎?

蛋白質依舊在雜貨店門口等食物,而瘋子黑毛則在對街,默默地保護著牠。如此堅定的伴侶關係,明顯地,不同於其他野狗群間的分合,不知動物學者將如何解釋這樣擬人化的行為。

在原始時代,人類和狗之間還沒有這樣密切的行為時,一隻公狗在野外,會不會有這種等待母狗獲得食物的行為,或是叼食物回來給母狗?懂得走近雜貨店,其實這已告知,母狗知道裡面有食物可以獲得,而且是某個人給予的。這種行為已經「文明化」了,屬於一個城市的公民行為。野狗是城市的公民,人類思考過這樣的議題嗎?除了人類以外,其他動物算不算城市公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85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1/2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