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心理學: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如何改變世界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英文版銷售25萬冊,授權全球15種語言版本
拒絕令人崩潰的不良設計
如果你是設計師,請為產品的易用性而奮鬥。如果你是使用者,請支持安全、實用又賞心悅目的好設計。
如果在旅館裡弄不清楚怎麼開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瓦斯爐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認知科學家唐納‧諾曼大膽地指出,錯不在我們,問題出在忽略了基本心理學的不良設計。雖然拙劣的設計俯拾即是,但是要設計出容易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悅的產品並不困難。《設計的心理學》說明良好的設計是可能的,只要遵循根據人類行為歸納出的設計原則,引導使用者在正確的時機,採取正確的行動,得到令人滿意的使用經驗。
《設計的心理學》解釋這些基於心理學的設計原則,如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化中歷久彌新。在這本充滿娛樂性及洞察力的著作裡,諾曼強調優秀的設計是最重要的產品競爭優勢,也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關鍵。經過時間的考驗《設計的心理學》將持續帶領設計者深入日益多元化的設計領域,協助使用者了解設計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期共同攜手克服產品開發在商業社會需要面對的挑戰。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本書在現今資訊獲取太過於容易而氾濫的商業環境裡,面對設計的問題解決過程,尤其在對應不可見的需求與「深層設計」的多元思考中,對設計資訊的篩選與分析,提供具體與系統化的思考方法──特別是在解決複雜的「人」的議題上。
──梁桂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中華設計創作學會名譽理事長
諾曼厲害的地方是把很生澀難懂的認知心理學專有名詞,用生動有趣的日常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很容易理解,例如:大樓的大門推或拉開,飯店浴室水龍頭的開關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常碰到的問題,但一般人都選擇責怪自己笨,而不去抱怨設計不良;只見他信手捻來,深入淺出地說一番道理,結論是設計師沒有設計好,他指引設計師們設計東西時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
──黃啟梧,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理事
書中融合作者多年的實務經驗和觀察,提出眾多觀點,為生活中可能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做了精彩的研究,梳理出設計心理各層面的清晰脈絡。
──陳秉良,遊戲橘子數位科技品牌總監、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科技與需求交織,促進不同產業不斷蛻變結合。想要在目不暇給的科技變革中,找到滿足人類需求的著力點,答案不在科技,而在於人的心理,你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蔡明哲,悠識數位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體驗架構師、HPX創辦人
這本書改變了設計的領域。隨著科技演變的步伐加快,書中所提出的原則更加重要。它充滿了關於設計和產品開發的新範例及想法,使它成為一本不能不讀的書。
──派崔克‧惠特尼(Patrick Whitney),伊利諾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Steelcase/Robert C Pew設計榮譽教授
這既是一本設計工作的參考書,也是為人類而設計的有力宣言。《設計的心理學》在今天比初版發行時更切合這個世界的需要。
──提姆‧布朗(Tim Brown),IDEO執行長&《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作者
幾十年前,當我還是心理系學生時,我受到諾曼教授的啟蒙。幾十年後,他作為設計領域的教授,仍然對我有所啟發。跨領域天才唐納‧諾曼累積的見解和智慧,是設計師必讀,也為所有對人類事物有興趣的讀者帶來樂趣。
──席絲‧德邦特(Cees de Bont),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工業設計系主任
設計是我們最首要的競爭優勢。這是本有意思的書,妙趣橫生而又如此重要。
──湯瑪斯‧彼得斯(Thomas Peters),《追求卓越》作者
目錄
《大眾心理學叢書》出版緣起
推薦序1 知識經濟時代的設計─梁桂嘉
推薦序2 放諸四海皆準的設計原理─黃啟梧
推薦序3 實踐使用者經驗思維,重新認識世界─蔡明哲
推薦序4 設計有理可循─陳秉良
升級版序
臺灣版序
譯序
第1章 日常事物的精神病理學 27
現代裝置的複雜性│人本設計│互動的基本原則│預設用途│指意│預設用途和指意:一段對話│對應性│回饋│概念模型│系統印象│科技進步的矛盾│設計的挑戰
第2章 日常行動的心理學 65
人如何做事情:執行和評估的障礙│採取行動的七個階段│人類的思想:大部分是下意識的│人類的認知與情感│七個行動階段與三個層次的心理歷程│使用者是說故事的人│怪錯了對象│錯誤的自責│七個行動階段:七項基本設計原則
第3章 腦中的知識和外界的知識 105
精確的行為和不精確的知識│記憶:腦中的知識│記憶的結構│近似模型:在現實世界中的記憶│腦中的知識│外界知識和腦內知識之間的比較│多人或多元裝置裡的記憶│自然對應│文化與設計:自然對應會隨文化而改變
第4章 知道該做什麼:局限、可發現性和回饋 157
四種常見的局限: 物理、文化、意義和邏輯│應用於日常事物的預設用途、指意和局限│強制適當行為的局限│約定俗成的習慣、局限和預設用途│水龍頭:一個設計個案的歷史│使用聲音作為指意
第5章 人為過失?錯了,是設計不良 199
了解過失的原因│有意的違規│兩種類型的過失:失誤和錯誤│失誤的各種分類│錯誤的各種分類│社會和體制的壓力│對人為過失提出報告│發現人為過失│為人為過失而設計│當良好設計還是不夠的時候│韌性工程│自動化的矛盾│處理過失的設計原則
第6章 設計思維 259
解決正確的問題│雙菱形的設計模型 │人本設計過程│我剛剛怎麼說的?現實通常不是那麼一回事│設計的挑戰│複雜是件好事,讓人混淆才是問題│標準化與科技│故意添加的困難│設計:為了人而開發科技
第7章 商業世界裡的設計 305
競爭壓力│新技術導致的變化│推出一項新產品,需要多久?│兩種創新的形式:漸進和激進│設計的心理學:從1988年到2038年│書籍的未來│設計的道德義務│設計思維與對設計的思考
推薦讀物
參考文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