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這樣做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寫給
對於設計教育有興趣的人。指導升學規劃與輔導的高中老師。身邊有朋友、小孩要選填念設計系的人。正在念建築系或是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還有,已經畢業多年,仍會有設計做不完噩夢的建築人……
建築系除了做設計還學什麼?
本書一次為您說清楚:理論與歷史、環境與都市、營建與技術、設計輔助…
對於設計教育有興趣的人。指導升學規劃與輔導的高中老師。身邊有朋友、小孩要選填念設計系的人。正在念建築系或是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還有,已經畢業多年,仍會有設計做不完噩夢的建築人……
建築系除了做設計還學什麼?
本書一次為您說清楚:理論與歷史、環境與都市、營建與技術、設計輔助…
目錄
關於這本書
上篇:建築設計這樣做
第一章 初始─從一張空白紙開始
第二章 錨定─創新是建築人的抵抗
第三章 題目─一句話可秒殺也可療癒
第四章 解題─先把帽子戴好
第五章 敘事─要票房還是要口碑
第六章 基地─有沒有很重要
第七章 設計─向大師致敬的迷因
第八章 趕圖─出來做設計總是要還的
第九章 上台─接下來就交給我了
第十章 評圖─不要玩老師啦
第十一章 成績─在當與不當之間
第十二章 最終─老師,不要唸了
下篇:建築系在學什麼?
第一章 理論與歷史
第二章 環境與都市
第三章 營建與技術
第四章 設計輔助
上篇:建築設計這樣做
第一章 初始─從一張空白紙開始
第二章 錨定─創新是建築人的抵抗
第三章 題目─一句話可秒殺也可療癒
第四章 解題─先把帽子戴好
第五章 敘事─要票房還是要口碑
第六章 基地─有沒有很重要
第七章 設計─向大師致敬的迷因
第八章 趕圖─出來做設計總是要還的
第九章 上台─接下來就交給我了
第十章 評圖─不要玩老師啦
第十一章 成績─在當與不當之間
第十二章 最終─老師,不要唸了
下篇:建築系在學什麼?
第一章 理論與歷史
第二章 環境與都市
第三章 營建與技術
第四章 設計輔助
序/導讀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是建築設計教學的理念與實踐的反思,內容結合了設計方法與管理學的理論。是寫給對於設計教育有興趣的人,指導升學規劃與輔導的高中老師,身邊有朋友、小孩要選填念設計系的人,正在念建築系或是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還有,已經畢業多年仍會有設計做不完噩夢的建築人。
建築系的同學想要畢業,需要做一個代表作品,通稱為畢業設計,比較正式的名稱是建築設計或建築專題設計,學分是開在大學最後一年或一學期的課程。好的設計作品除了圖與模型、空間造型等表象之外,還有更深刻的內涵,每一件設計都應該有組織、有結構,像生物一樣是有機體,像生命一樣有存在的意義。它是由創作者的思維所建構起來的,透過各種媒介呈現的小宇宙。
基於這樣的觀點,本書的定位是在於探討﹁如何想﹂建築設計, 本書共分成兩篇,上篇說明做專題設計的過程,以畢業班為例,下篇是寫給想要念建築系的人,了解建築系在學什麼。 上篇以設計教學的六大策略為架構,共12 章,一、支持性環境與獨立思考:1初始,2錨定。二、建立研究與論述的架構:3題目,4解題。三、設定故事與建築存在的時空:5敘事,6基地。四、掌握原創性與製作之資源:7設計,8趕圖。五、側寫報告者與評圖者的心理:9上台,10 評圖。六、規劃評量機制與拿捏輔導力道:11成績,12終了。
下篇介紹建築系設計課以外的學科,各校建築系開的課程名稱與內容會有不同,分類的方式也有差異,本篇的架構是以淡江大學建築系為藍本。為了讓大家容易閱讀也容易理解,這些系列課程的介紹會少說一點道理,多說一點故事。
共分成用四個主題、10 組系列課程來介紹建築系在學什麼。一、理論與歷史:1理論,2計畫,3建築史。二、環境與都市:4環境設計,5都市。三、營建與技術:6建築結構,7構造與實務,8物理環境與設備。四、設計輔助:9圖釋溝通, 10建築資訊系統。
書中的照片上篇大多是評圖的時候的情境,評圖最美的畫面是人,評圖場像戰地,對話在空中飛嘯、人影在煙硝間奔跑。下篇的照片為參訪或是同學作品的紀錄,搭配相關文字內容,引導理解或是引發美感連結。
這本書是建築設計教學的理念與實踐的反思,內容結合了設計方法與管理學的理論。是寫給對於設計教育有興趣的人,指導升學規劃與輔導的高中老師,身邊有朋友、小孩要選填念設計系的人,正在念建築系或是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還有,已經畢業多年仍會有設計做不完噩夢的建築人。
建築系的同學想要畢業,需要做一個代表作品,通稱為畢業設計,比較正式的名稱是建築設計或建築專題設計,學分是開在大學最後一年或一學期的課程。好的設計作品除了圖與模型、空間造型等表象之外,還有更深刻的內涵,每一件設計都應該有組織、有結構,像生物一樣是有機體,像生命一樣有存在的意義。它是由創作者的思維所建構起來的,透過各種媒介呈現的小宇宙。
基於這樣的觀點,本書的定位是在於探討﹁如何想﹂建築設計, 本書共分成兩篇,上篇說明做專題設計的過程,以畢業班為例,下篇是寫給想要念建築系的人,了解建築系在學什麼。 上篇以設計教學的六大策略為架構,共12 章,一、支持性環境與獨立思考:1初始,2錨定。二、建立研究與論述的架構:3題目,4解題。三、設定故事與建築存在的時空:5敘事,6基地。四、掌握原創性與製作之資源:7設計,8趕圖。五、側寫報告者與評圖者的心理:9上台,10 評圖。六、規劃評量機制與拿捏輔導力道:11成績,12終了。
下篇介紹建築系設計課以外的學科,各校建築系開的課程名稱與內容會有不同,分類的方式也有差異,本篇的架構是以淡江大學建築系為藍本。為了讓大家容易閱讀也容易理解,這些系列課程的介紹會少說一點道理,多說一點故事。
共分成用四個主題、10 組系列課程來介紹建築系在學什麼。一、理論與歷史:1理論,2計畫,3建築史。二、環境與都市:4環境設計,5都市。三、營建與技術:6建築結構,7構造與實務,8物理環境與設備。四、設計輔助:9圖釋溝通, 10建築資訊系統。
書中的照片上篇大多是評圖的時候的情境,評圖最美的畫面是人,評圖場像戰地,對話在空中飛嘯、人影在煙硝間奔跑。下篇的照片為參訪或是同學作品的紀錄,搭配相關文字內容,引導理解或是引發美感連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